專訪臆想圖志:介於見世物小屋與博物館之間

2021-03-02 聯合雜貨UnitedGrocery

聯合雜貨按: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經歷了漫長的疫情閉館後,各大館也不免陳詞濫調一番,紛紛向大眾發出邀請函。然而在網絡時代,「博物」早已不是一種線下的觀看特權隨著越來越多在線圖片平臺建立,現在只需通過屏幕,就能瀏覽到許多在線收藏。如果你恰好也是@臆想圖志 的微博粉絲,那麼一定會同意這個觀點。

就如策展人大石所說,「我想大部分人和我有同樣的習慣,公號上看利維坦,微博上刷@臆想圖志。」

估計所有初入臆想圖志微博的人都會被其充斥大量的詭異、獵奇、神秘內容所震撼,細翻之下,脈絡又極其龐雜,宗教、藝術、博物學、人類學以及各種奇聞異事應有盡有,感覺就像闖入了某個Cult謎的珍奇閣。

他有近22萬粉絲,但作為背後的運營者,許多人卻對他一無所知。

這位PO主自稱為「畸零人」,在網絡上為數不多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為他的形象找到一些模糊的辨認,比如「生來擢首、謹耳、人面、鴞喙、鱗身、渠股、能止,不乳而死,魂升於天,魄入於地」等語焉不詳的文字。

對於自己的工作,他形容為「收羅世間之巫性奇景」,語氣聽上去有一種不屬於現代人的灑脫。


有時我會幻想,他就是南宋畫家李嵩《骷髏幻戲圖》畫裡的那隻骷髏,偽裝成人類的模樣,畢生演練著手中的傀儡,戲謔著世人的愚昧。Q:「臆想圖志」這個名字是怎麼得來的?你的微博介紹是「介於見世物小屋與博物館之間的野生存在」,可以詳細說說這個定位嗎?

 

A:臆想圖志的這個名字最初的由來已經記不清楚了,它早期概念是藉由人類的臆想而產生的造物以及由此而來的衍生觀念形成的另一種圖景,我想要將這些圖景收集起來,因而形成了一個陳列式的賽博空間。「介於見世物小屋與博物館之間的野生存在」是對這個賽博空間的定義,或者一種錨定。見世物小屋傾向於獵奇,博物館則很專業、學術,我希望能夠存在一種介於兩者之間,汲取兩者中令我感興趣的元素,同時不受到兩者沉痾影響的一個空間,同時,這個空間也有兩者所無法涉及的領域以及裝載形式。它不屬於這兩者,保持一種不被定義束縛的可能性,成為一種中間態,同時也包含這兩者的一部分特徵,成為一種相對態。Q:你已經發了快一萬條微博了,建構了一個堪稱龐大的資料庫,至今仍然保持不斷更新,是如何發掘到這麼多千奇百怪的內容的?全部都是來源於自身的知識麼?A:這個賽博空間中所包含的是我所感興趣的內容,在構建之初,我就希望這是一個隨著我的不斷拓展而不斷生長的伴生造物。我習慣於就著某一個方向不斷挖掘,而這個方向就是人類的臆想,人類似乎存在某種超越現實的渴望,這種渴望生出了通過直接的同類相生或者相互接觸誕生了諸多臆想,這些人類造臆而出觀念就像生物體一樣能夠複製、感染、變異,形成了獨有的脈絡,順著這種臆想特質的脈絡,我構建了這個賽博空間。1599年,義大利的珍奇櫃可以說是博物館的「祖先」Q:從使用過的頭像發現你對「人臉」和「面具」似乎情有獨鍾,為什麼最後選擇了一直使用這個草莓頭?A:我認為面具存在一種特殊的效應,可以投射到人類心理認知上,進而被賦予某種特殊的社會角色,從而生成某種力量,這種力量是隨人類智識而存在的。選擇草莓頭是希望通過一種戲謔來稀釋賽博空間的硬核感,期望產生一種荒誕的感覺,也期望以此接近世界本質的荒誕、不可知。


Q:近幾年國內的Cult文化大有興起之勢,包括反熵伐紂、好奇櫃、臆想倉庫的系列展,對於這種「非官方」語境的邊緣文化逐漸走進主流視野,你怎麼看?

 

A:反熵伐紂、好奇櫃、臆想倉庫都是大石主辦的,他對Cult文化的構想是經由消化、演變過的,與原本誕生於國外的Cult文化是有一定差別的,他涉獵的領域更為廣泛,是經由觀念感染之後產生的變異體,這也是我所關注的點,由人腦而生的觀念、概念、理念經過傳播之後,會產生變體。就像這種形式與內容進入大眾的關注,也會被大眾所誤讀,人會先入為主的用自己的慣性思維來詮釋自己眼前的一切,由此而來的產生與發生體初衷相悖的情況。Q:除此之外,很多「暗黑美學」作家如澀澤龍彥、寺山修司等也被陸續介紹到中國,你同時作為一位寫作者,在文學上是否也受到過他們的影響?A:沒有直接受到這些日本作者的影響,影響我的是一些國外的博物學家、國內的志怪文學家,比如大普林尼、安布魯瓦茲・帕雷、奧勞斯·馬格努斯、康拉德·格斯納、扎卡利亞·伊本·穆罕默德·卡茲維尼、幹寶、段成式等等,以及現代的一些作者,比如卡夫卡、博爾赫斯、馬爾克斯、卡爾維諾等等。澀澤龍彥、寺山修司是我在探索博物、志怪的途中發現的一些創作者,而「暗黑美學」這種標籤過於浮誇,我本人來看這是一種羞恥。

Q:你收集了很多宗教、魔法、鍊金術典籍的圖像,卻對踐行這些行為不敢興趣,能不能理解為,你其實並非一個純然的神秘主義者?

 

A:我不是神秘主義者,我關注的是人類在臆想過程中誕生的造物,這些造物發生的觀念,以及這些觀念產生的演變支流,這是一個更加巨大的景觀,神秘主義只是其中的分支。Q:在其他採訪中,你多次強調過「巫性」這個詞,這和理性的、祛魅的現代知識體系有截然不同的區別,為何對這樣一種「附魔」的前現代世界觀如此著迷?A:巫性是指具有巫術思維的特性,巫術思維與臆想具有某種共通性,都是通過同類相生或者相互接觸等形式實現觀念的誕生、源流演變,可以說巫術思維構建了一個不涉及現實重力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現實的邏輯和法則不再重要,它展示了人類思維存在的另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本身是最為吸引我的點。


Q:前段時間開始,你每條微博後面都會加一個#ドモヤン#或者#杜莫言#的tag,能否解釋一下這是個什麼梗?

A:ドモヤン是以日語片假名轉寫的「杜默言」的發音,杜默的典故是杜撰這個詞的出處。我一直希望能夠出現一門杜撰學,這應該是一門有趣需要造詣的學問,通過整理現實既有的素材,形成精緻而奇異的文本,又不同於文學、博物學、志怪學,處於一種懸浮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的狀態,更多的是脫胎於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博物學記載。


受到客觀條件的局限,當時的博物學者會將一些生物的奇異特性記載在自己的學術著作中,比如雞蛇怪是從由蟾蜍孵化的雞蛋中誕生的,這就形成了一種存在於文本和觀念中的奇觀,這種奇觀讓我很著迷,所以我覺得可以採取類似的手法進行一種創作。而「杜默言」一詞本身是對照古典經學文本常見的子曰、如是我聞之類的元素。之所以選擇發布在賽博空間,是希望同樣有趣的靈魂與我共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沒有彼方的參與是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杜撰的。


Q:你剛才提到了一種介於虛構和非虛構之間狀態的「杜撰學」,所以相比「臆想」,你也會在意這些文本和圖像的現實維度麼?比如推測、考證真實性。

 

A:臆想本身是一種存在,可以源自自身,也可以源自他者,出自他者的臆想,自然需要進行源流演變的考證,這種源流考證的過程讓人享受。而出自自身的臆想則需要考證與真實維度的契合,以實現介於虛構與非虛構之間的狀態。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16世紀鍊金術手抄本上太陽的流行髮型」

Q:策展人大石曾說過他的習慣是「公號上看利維坦,微博上刷@臆想圖志」,好奇你平時也會看利維坦麼?對這個「競品」是什麼態度呢?(笑)

 

A:利維坦並不是競品,利維坦公眾號的演變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但與臆想圖志具有很多不同氣質,無法進行比較,我會看利維坦發布的一些博物志怪內容。


Q:除了「圖志」之外,你好像還對漫畫頗感興趣,為什麼喜愛這種形式呢?以及,給大家推薦幾部你最中意的漫畫吧。

 

A:我所感興趣的是某些漫畫所顯現的文學性、巫性,我也一直在尋找能夠契合自己內心某種感知的漫畫。到現在,我覺得很難只用一種方式,或者一個角度來區分漫畫,為漫畫設定立場,甚至我覺得需要一個立體的象限坐標,依照不同的方式來衡量,不過這樣看來還是太過於僵硬,特別是如何量化這之間的基準,似乎不管怎麼樣都可能會造成紕漏,對漫畫,還需要思考出更加靈活的機制。也許可以從漫畫的兩個基本元素「圖像與話語」來出發思考,同時加插進入作者論,也許可以製造出類似於政治光譜一樣的漫畫光譜,遺憾的是在這個領域我們並沒有太多現成的可靠理論供以利用,漫畫這方面的東西有,但還是太少,而且隨意性較大。


一些漫畫的理論家們也在試圖建立一種話語體系,但是這種建立往往是帶著後退的趨勢,有一種自我道德式的約束,相對保守,他們往往認為漫畫還只是一種大眾流行文化形式,認真地進行討論會背離漫畫創作的態度,過度解讀云云。或者,這裡有太多的構想,就像是在為一本志怪小說杜撰另一層文本一樣。我所在意的是更多地汲取,拓展自己的觀念,破壞自己的定勢思維,所以比起內容,我更沉溺於思維這種行為。


比起單本的漫畫,我更傾向於關注作者,觀察作者的創作脈絡,來更清晰了解這些大腦分泌物是如何成為圖像的,其中一些作者我認為值得更多人了解,日本的杉浦茂、柘植義春、安部慎一、鈴木翁二、林靜一、畑中純、山田勇男、菅野修、蛭子能収、齋藤種魚、西野空男、佐々木マキ、逆柱 いみり、中本繁、橫山裕一、立石大河亞、キクチヒロノリ、早川モトヒロ、ネルノダイスキ、おんち みどり、panpanya等等。國外的推薦jim woodring、Berliac、jesse jacobs等等。國內我最喜歡的作者有小龍花、newliu、TKL、能尖日。Q: 你現在擁有21萬粉,也是個大V了。以後還會一直呆在微博這個平臺嗎,有沒有其他動作的打算?比如轉向現在比較流行的短視頻、或者自出版。

A沒有近期的打算,但微博這個平臺存在很多掣肘,有在考慮內容和形式的進一步延伸、演變。

相關焦點

  • 四川向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贈送《大熊貓圖志》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8日電 (嚴易夢 王爵)記者8日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熊貓擁抱世界」——大熊貓走向世界150周年歷史文化展於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9月5日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開幕
  • 四川向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贈送《大熊貓圖志》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8日電 (嚴易夢 王爵)記者8日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獲悉,「熊貓擁抱世界」——大熊貓走向世界150周年歷史文化展於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9月5日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開幕
  • 臆想名人篇(上)
    非正常頭骨研究中心按:臆想倉庫長廊中兩側牆壁上共羅列了三十餘位「臆想名人像」,他們來自不同領域,身份多元,其中有博物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神學家
  • 消亡的見世物小屋,和人魚標本中的民間博物學往事
    目前仍在活躍的見世物小屋已經成了鳳毛麟角,譬如著名的「大寅興行社」會在機緣巧合的時候,在東京花園神社進行表演。更多的情況,則是消亡和土崩瓦解,最終被博物館和民俗展覽收容。但是,在見世物小屋中,還有一類奇特的展品。卻承載著另一種意義的價值,那就是傳說中生物的標本。接下來我們不妨看圖說話,給大家講講這些有趣的標本。
  •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梗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意思
    不少小夥伴在刷抖音的時候,經常的會看到有人罵一個人叫仙女臆想症,很多網友還不知道這個仙女臆想症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仙女臆想症這個梗。
  • 一本《海國圖志》拉開了中國與日本的發展差距
    《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和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書中徵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如火輪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所記各國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係、宗教、曆法、科學技術等,都超過了前書。
  • 系列手繪丨山海圖志②中車四方
    系列手繪丨山海圖志②中車四方 2020-12-02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慕尼黑寧芬堡宮:漫遊美人畫廊、馬廄博物館、狩獵小屋
    導語:慕尼黑寧芬堡宮:漫遊美人畫廊、馬廄博物館、狩獵小屋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除了主建築之外,周遭也很有看頭,下車走到寧芬堡宮時經過的水道到前方池塘天晴時非常漂亮,搭配不怕人的天鵝真的會讓人流連忘返;參觀完建築後可以走到後面的公園散步,也不要錯過的馬廄博物館跟狩獵小屋。
  •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梗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意思
    不少小夥伴在刷抖音的時候,經常的會看到有人罵一個人叫仙女臆想症,很多網友還不知道這個仙女臆想症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仙女臆想症這個梗。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梗 仙女臆想症是什麼意思】所謂的仙女臆想症就是得了以為自己是漂亮身材好的仙女小姐姐,其實只是一個土包子。
  • 《奇蹟暖暖》套裝「時光記錄者」和小屋「奇妙博物館」活動開始
    《奇蹟暖暖》套裝「時光記錄者」和小屋「奇妙博物館」活動開始 今日(12月5日),《奇蹟暖暖》官方發布了新的活動
  • 專訪: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
    新華社巴黎5月18日電 專訪: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訪巴黎歷史博物館館長紀堯姆  新華社記者張曼  「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傳播著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大眾化的場所,供人們探討城市的過去和未來。」
  • 林中[小屋]
    ,歸棲於山林之間,這是許多人的夢想。在林中小屋裡,有能被隨意支配的光陰,也有來自內心深處的安定。如今,來自不同國家的建築師也設計出了他們心中最美的林中小屋。林中小屋不僅是繁鬧中的一處沉靜,更飽含了設計之美。建築師們將自然與現代糅合,創造出別具一格的鮮明與清新。
  • 臆想症
    而且如今躺在我視線之內的只是一片不再豐滿的湖床,這個世界對這片湖做過什麼,光憑我的臆想是無法得出答案的。   所以我站在湖邊,開始寄希望於發現一些水泵工作過的痕跡。沿湖上橋,幾隻我叫不出學名的白色水鳥愣在湖灘,長喙偶爾耕入湖床。我想興許是校裡高層有動保達人,為了確保龍山水鳥的順利越冬,抽乾了湖水,給這些白色飛鳥更多的覓食空間和更大的存活可能性。
  • 《汝城中藥材圖志》新書首發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通訊員 朱忠達 肖桂秀 朱孝勇) 11月18日,從汝城縣衛生健康局獲悉,近日,《汝城中藥材圖志》新書首發。《汝城中藥材圖志》是在湖南省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專家委員會組織下,由汝城縣中醫醫院主編,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
  • 臆想倉庫參展作品圖鑑
    3、部分參展藝術家專訪可點擊對應照片資料卡而後做過街拍攝影師,入職過IT和遊戲公司,設計過故宮網站和虛擬實境節目,掃描過麥積山123,121窟,拍過口弦紀錄片,復原大禮服和肩章和克虜伯大炮,喜歡在博物館圈呆著。
  • 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臆想症
    那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臆想症?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臆想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1)性格發生改變   原本是熱情合群的一個人,如果近來好像總是對別人抱有敵意,甚至也沒有生活的憧憬,並且開始逐漸與人疏遠,變得孤僻、寡言少語的,一定要注意了。
  • 專訪: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訪巴黎歷史博物館館長...
    新華社巴黎5月18日電專訪: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訪巴黎歷史博物館館長紀堯姆新華社記者張曼「城市博物館是城市的『有形歷史』,傳播著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大眾化的場所,供人們探討城市的過去和未來
  • 參閱 不可錯過的好書:「十二五」重點項目《日本侵華圖志》
    (徽章與榮譽公號   參閱文章)按:《日本侵華圖志
  • 《巴人民俗圖志》出版發行
    近日,宣漢縣地方志編纂中心編纂,謝興雙攝影、冉奎撰稿的《巴人民俗圖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圖志是一部記錄巴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反映宣漢風土人情的精品力作,對推進巴文化研究和民俗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現實意義。
  • 一本《海國圖志》拉開了中國與日本的發展差距
    《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和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書中徵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如火輪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所記各國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係、宗教、曆法、科學技術等,都超過了前書。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第一書,在中國並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