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2020-12-19 佛語點悟

佛說,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佛是普度眾生的,不僅從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看出。據《梵網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實際成佛已經無量劫,已經來娑婆世界八千次了,2500年前,他再次來人間示現成佛,度化眾生。可以看出佛陀不辭辛苦的度眾生,依然還有無量的眾生要度。

雖然眾生可度,佛說,依然有種人無法度。哪三種人呢,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一、第一:佛不渡無緣之人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無緣,也是暫時的無緣。因為他對佛所說的法不相信,不照做,從而不能依教奉行。比如佛說的念佛法門,如果我們教一個人念佛也是很難的,看著一句阿彌陀佛挺簡單的,但是他不信你也沒有辦法,因為佛都曾經說念佛是難信之法。這樣的人,你硬去度,只會讓其生起厭離之心,對於弘揚佛法沒有益處。這類人業障重、慧根淺、福報薄,愚痴程度比較深,我們稱之為暫時的無緣。所謂的與佛無緣並不是指永遠沒有佛緣,只是時間上的早晚。而有些人因自身因果業力流轉,沒有福報聽聞佛法,這樣的人,與佛暫時無緣,要經歷累劫累世的修行、醒悟,待與佛因緣成熟了,才可真正與佛結善緣,成就善果。

淨空法師---「佛不度無緣眾生」意思就是說,他緣沒有成熟,佛來沒用處,不是佛真的不度他。

二、佛不渡無信之人

我們知道信為道德功源母,沒有信就沒有成就。源於《華嚴經》的一首偈子,後面還有一句「長養一切諸善根」。「信為道源」,就是入道的根源;信為「功德母」,就是信能出生功德;「長養一切諸善根」,所有善法必須靠信來長養。意思是說,一切的功德跟善法,都是由信所生,由信所長,也由信所滋養的。所謂「信滿成佛」,可見,修行之人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了。因為具足信心,才能發出「願力」,並以「願力」來啟發我們的行為。不管何種法門,都以「信」切入。比如信願行淨土法門的三資糧,首先要深信切願,深信阿彌陀佛和西方淨土的存在,和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渡眾生,一點都不虛,這樣才能往生西方淨土,而後回來再度眾生,所以信很重要。不信的人,佛是沒有辦法渡的,佛說什麼他都不信,怎麼渡啊,況且修行在個人,佛只是給你指出了放心,但代替不了你自己的修行。

三、佛不渡無願之人

這個願也是很重要的,一切諸佛成佛前還是菩薩的時候,都發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在皈依的時候,也會發這個願的。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前曾發五百大願,而東方藥師琉璃佛也發十二大願願眾生,再有就是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渡眾生。對於念佛來說,光有信還是不夠的。還要發願,願,謂發願命終往生淨土,至彼國得不退轉回入此界度化眾生。願:不單單要自度還要度他,發菩提心、立弘誓願。所以沒有願佛也是無法渡的。

以上這三種人,不是佛不渡,而是無法渡,就是沒有辦法,也就是幫不上忙。無緣已經講了,是暫時的無緣。但是沒有信和願,就算阿彌陀佛念得天花亂墜,一心不亂也是無法往生西方淨土的。因為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講過,「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淺」。而且這個信和願,還必須是深信切願。所以,等到那一天自己有信和願了,就是得渡之時,因為那時你已不再懷疑了,從而老實念佛,往生到西方淨土,自己現世和累劫的父母都可以渡,還可以渡更多的眾生。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這三種人無法渡,看看是否有你!
    佛說,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佛是普度眾生的,不僅從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看出。據《梵網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實際成佛已經無量劫,已經來娑婆世界八千次了,2500年前,他再次來人間示現成佛,度化眾生。可以看出佛陀不辭辛苦的度眾生,依然還有無量的眾生要度。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這三種人拜再多佛,佛也渡不了你,看看是你嗎?
    這世間有三種人,暫時與佛無緣,就算拜再多佛,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第一種人:不信因果。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一個人只信佛,而不信因果,這樣的人佛也幫不了他。你可以不拜佛,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拜佛,卻不相信因果,就如同無根之草一樣,雖然也是草,但永遠都無法得到佛法的滋養。佛菩薩並不是神,就連佛菩薩也相信因果,也沒有能力改變因果,因果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是好人,自然有好報,你是惡人,自然有惡果。第二種人:內心險惡。
  • 佛說:這三種人慧根最高,很容易開悟,看看有你嗎?
    要想判斷自己的慧根高低,可以看一看你是不是這三種人,這三種人的慧根最高,也容易容易開悟,看看有你嗎?第一種人:與佛有緣之人。佛緣越深的人,慧根就越高,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佛緣,《六祖壇經》上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六祖慧能大師說:《金剛經般若波羅蜜經》,是為慧根較高的人所說,如果慧根較低,聽聞金剛經後,可能會狐疑不信。
  • 這三種人,就算不拜佛,佛也會保佑,看看有你嗎
    佛經中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每個人祈求佛菩薩的救渡時,佛菩薩都會馬上趕到,但是有些人天天拜佛天天燒香,卻感覺不到佛菩薩的保護,事事不順。但是有三種人,就算不拜佛,佛也會保佑他們。第一種 孝順父母的人佛在經中經常強調對父母雙親的孝敬,若能做到這一點,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世間的事業都會非常順利,包括世間的天神,護法,還有諸佛菩薩都會加以保護,來世也會得到好報。孝字,上邊一個老字,下邊一個,就是說子女要把父母頂戴在頭頂。
  • 人生之中,有三種人,是來渡你的
    佛家之中,有「渡人」的說法,所謂渡人,就是讓人開悟,能夠脫離苦海,得到解脫,得享安樂。這是很難的,而且,在講求科學的時代,是並不可信的。我們的人生裡,可能會有三種人,是能夠渡我們的人,如果這三種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從他們那裡得到幫助,或者得到啟迪,去完滿自己的人生路,讓自己獲悉生命和生活的意義。
  • 佛教:佛不度這三種人,有沒有你?
    然而,每個眾生的因緣不同,有的心性澄明,有的顛倒執迷,並非佛不度眾生,而是眾生舍離了諸佛的正知正見。《大乘方廣總持經》當中,佛陀對彌勒菩薩講,他不會對這幾種人說「菩提」。第一種,心口相違誑惑之人。常言道「出家人不打誑語」,所謂誑語,也就是心口相違,口是心非,出言誆騙迷惑眾生。
  • 這三種人,不用拜佛菩薩,福報自然來!
    這世間有三種人,無論他是否信佛,無論他去寺廟是否拜佛,佛都會保佑他,福報都會降臨在他的身上。看看這三種人當中有你嗎?第一種人:信因果的人。金剛經上說: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還說過: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說,菩薩在幫助他人時,是不會區分對方到底是什麼身份,或是對方是否拜佛,是否燒的香多。菩薩所保佑的人,往往是那些喜歡聽菩薩教導的人,願意按照菩薩所教導的去做的人,而在這些人當中,就有信因果的人。
  • 佛說,這3種人,天生「佛緣深厚」,佛祖常保佑,有你嗎?
    自然,也就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是佛緣深厚之人,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得到了佛菩薩的保佑。那麼,在信眾之間常常提到的佛緣,究竟是什麼呢?有的人以為是指自己與佛祖之間的緣分,以為佛緣深厚或薄淺,主要是取決於佛祖看自己是否有眼緣。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了。其實,所謂佛緣薄淺或深厚,並不取決於菩薩,而是在乎於信眾自身。
  • 這三種人,佛緣很深,有你嗎?
    俗話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人生有很多事都是要看緣分的,信佛學佛也不例外,有緣之人,不用別人多說,他一看到和佛有關的事物,就會很感興趣;沒有佛緣的人,就是天天跟他講,他也聽不進去。有下面三種特點的人,一般佛緣都很深:一,喜歡聽佛歌、佛號。有的人雖然沒學過佛,也沒接觸過佛教,但是一聽到佛歌或者佛號聲,心裡就有種莫名其妙的感動,心裡感覺很舒服,很親切,特別喜歡聽。
  • 佛說:以下這三種人,佛緣會很深,福報多!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以下這三種人,佛緣會很深,福報多!南無阿彌陀佛曾經有句話說過:「有緣千裡來相見,無緣對面手難牽」可見緣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個人的一生,可以說有一大部分的事情是由緣分來決定的。就算是那些學習佛法的人也無法例外,佛緣也不是人人能擁有的,有緣分的人一看到喝佛有關的事物就會特別感興趣,會發自內心的去了解更多;而沒有佛緣的人,就算天天可以了解到許多和佛有關的事物時,會覺得十分枯燥,乏味。所以說,佛緣不可強求!有下面這三種特點的人,佛緣一般都很深。一,喜歡聽佛歌、佛號。
  • 前世因緣,你身邊總有這三種人!
    文:佛學日曆一個人,活在世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前世因緣,身邊的朋友、家人、敵人都是由各種善緣、孽緣相結合的。而佛弟子,因緣又比較特殊,身邊總有這三種人。第一種,佛弟子。佛弟子身邊,總會遇到學佛、信佛的弟子,只要是念佛人,心存善念,這種緣分非常深厚。接觸到佛法都是幸運的,也是福報深厚的,有句話這麼說,都是學佛弟子,都是佛陀弟子,親如手足、皆為兄弟,同樣不會被阿彌陀佛拋棄,被佛菩薩一直護佑著。不過學佛路上,一直都不是孤獨的,同樣的學佛路上,相互扶持,互相學習,共修佛法,敬仰佛菩薩!善也!幸也!第二種,善良的人。
  • 佛說:不度之人有3種,一個是無緣,一個是無信
    「佛說:不可渡之人有3種,一個是無緣,一個是無信」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慧悟佛心,在這裡我們會持續更新關於對人生和佛學的感悟,希望大家喜歡。修佛者一定都知道,佛陀是無邊智慧與德行的化身,他向來以慈悲對待生靈,佛陀很樂意把自己知曉的道理告訴世人,想讓他們也脫離苦海,找到另一處廣闊世界,可是你知道嗎,佛陀有三種不渡,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是哪三種人。
  • 佛教:人一旦有這三種行為,就算是天天念經拜佛,也求不來福報!
    佛教:人一旦有這三種行為,就算是天天念經拜佛,也求不來福報!有人問我,我天天念經拜佛,為什麼就是求不來福報呢?還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念佛呢?我覺得自己的福報挺好的呀!想要學好佛,先要修好心。而一個心沒有淨的人,天天念經拜佛,也只是在尋求自我安慰,或者說是想通過這個方法,與佛菩薩做個交易。我們想要修得福報,改變自己的命運,妄想天上掉餡餅,這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事情。佛法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佛不渡人,人自渡。」固然,佛菩薩以普渡眾生為大任。那為什麼這裡又有佛不渡人人自渡這個說法呢?
  • 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
    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即使無冤無仇何必殘害生靈呢?這三種動物很有靈性,尤其要善待。一、貓貓這種動物看起來懶洋洋地,對主人不理不睬的,還被很多人說成「奸臣」,誰給吃的跟誰走。但實際上貓是很有靈性的一種動物,只是生性冷淡而已。
  • 農村老人說,有三種人來家串門,最好不用招待?指的是哪三種人?
    這三種人,全國各地的情況大致是一樣的,誰也不招待見。我們常說過門都是客人,都應該好好的去招待。可是在農村,老人們可就不太理會這樣的說法,在他們心裡有三種人就算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也不會讓他們進門。第一,對父母不孝順的人。
  • 佛說,這八種人最有福,看看有你嗎
    佛說,這八種人最有福,看看有你嗎。說到福,人們都希望五福臨門。所謂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福報也好福德也罷,或多或少和前世或多生以前有關係。前世或多生前做的善事多,今生福報福德就多。反之,就會福薄命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該廣做善事,造善緣結善果。
  •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佛說: 人這一生,皆在渡, 渡人,渡心,渡自己! 什麼是渡?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這三種人,拜再多佛也沒用,佛不會保佑
    佛經上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可見佛法也是世間法。佛法在世間傳播才有意義。佛法離不開世間。離開世間去求無上正等正覺就像在兔子身上尋找角一樣,這是做不到的。學習佛法也一樣,我們不能脫離生活 ,要按照佛法所講的,去行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