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87 李清照不僅詩詞有爭議 臧否前賢的詞論也惹起爭議

2020-12-18 老街味道

前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她是宋代少見的女性詞人,她和秦觀、周邦彥、賀鑄、柳永等人同為婉約一派的代表人物。

了解李清照,除了她的詩詞以外,最好也看看她的文章《金石錄後序》和《詞論》。

《金石錄後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戰亂中的弱女子如何痛苦而堅強地生存下來。《詞論》讓我們看到一個自信的奇女子如何臧否前代的詩詞大家。

從李清照自己的詩詞作品中,我們又能看出其不同時期的經歷對於情感與內容的影響。

一、少女時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以文章受知於蘇軾」,他與廖正一、李禧、董榮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李清照母親姓王,她的祖父王拱辰17歲在仁宗朝高中狀元,王拱辰還和歐陽修是連襟。不過這層層的關係不耽誤李清照在《詞論》中把蘇軾歐陽修們揶揄了一番。

少年時代的李清照生活優裕,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婚前就頗有詩名。雖然她傳世的作品只有幾十首,但還是傳下來幾首少女時期的作品。

1、如夢令 其一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如夢令 其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兩首如夢令可以反映出作者悠閒、風雅的生活情調。李清照作品中常常談到飲酒,少女時期就寫到:濃睡不消殘酒、沈醉不知歸路。讀罷這兩首詞,一個富家千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形象躍然紙上。可見李清照的父母也挺開明。

如夢令第二首」昨夜雨疏「,雖是小詞,卻一波三折,極盡詞之婉約特色。

3、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押仄韻,所以,溜讀作去聲liù。這首小詞和前面如夢令有些不同,以第三視角寫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後面化用了唐人韓偓的詩句:「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二、婚後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結合,像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家族的聯姻。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則「排擊元佑諸人不遺力「。趙挺之和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是連襟, 陳師道卻寧可凍死也不肯穿從趙家借來的大衣。作為蘇門弟子,李格非在倆家聯姻後第二年因名列"元佑黨"而被罷官。

當年趙明誠與李清照在元宵節相國寺賞花燈時相識,一見鍾情的趙明誠請父親去向李家求親。沒想到分屬兩個陣營的家長竟然促成了此事,看來咱們的祖先還是比西方人文明得多。

1101年,李清照在十八歲嫁給趙明誠 ,新人來舊人去,這一年最令人難忘的是蘇軾在秋天去世。趙明誠和李清照度過了二十多年和平安穩的生活,夫妻二人致力於研究金石、字畫和古玩等,趙明誠還完成了《金石錄》的寫作。

這個時期的作品,多見空閨相思之作。

1、 減字木蘭花 :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這首詞作於二人結婚那一年, 風格類似於柳永、周邦彥寫的風情之作。只是女人由寫出頗有幾分放縱恣肆,應該還處於蜜月時期吧。

2、 醉花陰 :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說,趙明誠看見自己夫人的這首詞以後不服氣,廢寢忘食了三天寫出15闋交給陸德夫品評。陸德夫研究了半天說,這些詞中有三句絕佳:"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易安作此詞,明誠嘆絕,苦思求勝之,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絕佳。(元伊士珍《琅環記》)

3、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離別之詞,上片寫臨別心情,下片想像別後情景。

4、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一首就是離別以後的相思之情了。

在結婚以後的二十幾年中,趙挺之在大觀元年(1107年)去世,趙明誠被追奪贈官,夫婦二人回青州鄉裡生活了13年。宣和年間,趙明誠被啟用,先後出任萊州、淄州知州。

但是好日子終於還是到頭了,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擄徽欽二帝北去。北宋滅亡。

三、南渡 物是人非事事休

1127年也是宋高宗建炎元年 ,趙明誠任知江寧府( 1129年復改江寧府為建康府 ),李清照同年從青州南下,剛離開後青州的家就毀於兵禍,二人再也回不去了。

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謂十餘屋者,已皆為煨燼矣。《金石錄後序》

不久趙明誠因平叛不利被革職,後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趙、李分別時的情景在李清照《金石錄後序》中有詳細的描述:

至池陽,被旨知湖州,過闕上殿。遂駐家池陽,獨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負擔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餘意甚惡,呼曰:「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戟手遙應曰:「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捲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馳馬去。《金石錄後序》

這一段文字,常常被人解讀為李清照的一種不滿 ,趙明誠離別之時,對於李清照問題的答覆似乎有些無情。

戟手,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後人認為「戟手」是指人呵斥的樣子。另外趙明誠言語中丟不下他的古器、捲軸、宗器等寶物,告誡李清照要與宗器」俱存亡「,然後就拍馬走了,丟下一個女子守著十五車的寶貝在兵荒馬亂之中。

更令李清照痛苦的是,趙明誠這一去就得了重病,等她趕到建康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趙明誠臨死時掙扎著寫了一首絕命詩,竟然沒有給李清照留下遺言。

餘悲泣,倉皇不忍問後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屨之意。葬畢,餘無所之。《金石錄後序》

埋葬了趙明誠以後,李清照去哪裡呢?趙明誠並沒有任何交代,所以李清照說:」葬畢,餘無所之。「這時才看出來,趙明誠或者是一個書呆子,或者是一個有點自私的大男子主義者,也或者自己並不知道說什麼好,兵荒馬亂之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呢?

8月趙明誠去世,9月金兵南下入侵。李清照帶著十五車從青州帶來的金石書籍寶器開始逃難。她基本上追著皇上趙構的路線逃亡,建康、越州、明州、奉化、寧海、台州,出海又過海到溫州。

南宋的君臣們,從一開始就被金兵追著到處跑。也難怪李清照能寫出那首《夏日絕句》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逃難期間,李清照的兩萬卷書、兩千卷金石拓片被焚掠一空。在越州時五大箱文物又被賊人破牆盜走。 一個叫做趙汝舟的人覬覦李清照的文物,說動李清照嫁給了自己。這段不幸的婚姻不久以兩敗俱傷而告終。為此李清照還蹲了幾天大牢。《碧雞漫志》中說:

「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這時期李清照的作品,不再是花前月下的相思了,而是充滿了家破人亡、物是人非的痛苦。

1、武陵春 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是詞人南渡後避亂所作,所以詞情極為悲戚。上片言眼前景物之不堪:風住塵香花已盡,物是人非事事休。下片一轉再轉,曲盡詞之要眇宜修的特點,先說春好,再說自己的悲愁。中間以」輕舟「這個意象承前啟後過渡,意欲泛輕舟,卻恐舟輕不堪載愁。

2、南歌子(宋·李清照)  顯示自動注釋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這首詞結尾處有」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之句,在她的絕句《偶成》中也有類似表達: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 ,多寫閨中女兒之情。南渡以後思想內容變得越發深刻,雖然很少直寫家國之恨,但是常有今昔對比、物是人非的的痛苦感慨。

四、老年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晚年李清照過著孤獨困頓的生活,朱彧《萍洲可談》說道:

「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嗇其遇,惜哉。」

不終晚節,仍然是指那段短暫的婚姻,在古人眼裡,這成了李清照的一個汙點。

另外,古代女子多才往往受到非議,陸遊《夫人孫氏墓志銘》中記載,李清照曾經想收一個女徒弟,可惜被人家無情地拒絕了。

「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蘇瑑的夫人孫氏,是陸遊的表侄女。 對李清照的好意,這位女孩乾淨利落地表示拒絕。

也難怪在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中,常常見到這種孤苦伶仃的悲愁之情。

1、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南宋的張端義《貴耳集》中評價這首詞說:

易安居士李氏,趙明誠之妻。《金石錄》亦筆削其間。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云:「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已自工致。至於「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後段雲「於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鍊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

李清照的詞有一個特點,注重音律協調,同時還善於通俗口語的使用,所以被認為」以尋常語度入音律,鍊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

2、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南宋漸漸安定下來後,李清照的晚年雖然悽苦,但是畢竟不用東奔西走地逃難了。

夾衫乍著心情好,這一年的春天,李清照心情不錯,上闋寫天氣、和日、春風、梅花,都是一種鋪墊。

下闕換頭即轉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人越老,越有落葉歸根之意。結尾寫道:香消酒未消,用燒香對比時間之長,香燒完酒卻未消,酒未消是因為詩人麻醉自己,想忘掉思鄉的痛苦。

結束語

李清照對於自己的詞頗為自負,在《詞論》中指點臧否,把包括北宋詞壇地一幫大佬毫不留情地點評了一番。

柳永,」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張先、宋祁,等人」破碎何足名家!「晏殊、蘇軾、歐陽修,」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王安石、曾鞏,」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晏幾道,鋪敘是短板;賀鑄,典雅莊重不足;秦少遊,像窮人家的美女,氣質上有窮酸相;黃庭堅,缺點太多,美玉有瑕 ,也不太值錢.......

對於李清照的詞論,後人也褒貶不一,宋人胡仔說」易安歷評諸公歌詞,皆摘其短,此論未公,事不憑也。「趙彥衛在《雲麓漫鈔》評:《詞論》一書多有妄評諸公…

作為一個女性詩人,李清照的詩詞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爭議,王灼《碧雞漫志》曾評價 :

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

唐朝的女詩人薛濤、魚玄機、李季蘭等人常常和男性詩人飲酒賦詩,不過他們都不是王灼認為的」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清朝的著名女詩人顧太清和李清照很相似,但是卻因作詩而受困於和龔自珍的緋聞。可見女性詩人的不易。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在極度孤苦、悽涼中,懷著對於親人和故土的無限思念而悄然辭世,享年73歲。

結束時,用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原韻填《菩薩蠻·次韻易安居士風柔日薄》作為作業:

東籬把酒金風早,簪花落帽雲山好。登閣覺心寒,鄉關舊憶殘。孤鴻何計是,白首尊前醉。夕照赤於燒,人間殘夢消。

@老街味道

詩詞中老乾體自古就有 未必一定是老幹部所寫 您怎麼評價

講究平仄的格律詩比古體詩更上檔次、更高級嗎?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觀宋填詞87 李清照不僅詩詞有爭議 臧否前賢的詞論也惹起爭議
    前言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她是宋代少見的女性詞人,她和秦觀、周邦彥、賀鑄、柳永等人同為婉約一派的代表人物。了解李清照,除了她的詩詞以外,最好也看看她的文章《金石錄後序》和《詞論》。《金石錄後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戰亂中的弱女子如何痛苦而堅強地生存下來。
  • 觀宋填詞89 恨君不似江樓月 呂本中僅有27首詞卻令人驚豔不已
    「因此在南宋朝,趙構對呂好問恩遇有加,雖為宰相李綱等人所論,仍舊以恩封東萊郡侯。秦檜南歸以後,呂本中與同做郎官,據《宋史·呂本中傳》記載」兩人相交甚歡。「但是秦檜擔任丞相以後,呂本中卻因堅持原則觸怒秦檜,後來被秦檜抓住把柄罷免,成了一個 坐食俸祿的閒官。
  • 李清照最朦朧的一首詞,回味悠長,含義卻被爭議了千年
    在中國的詞壇甚至是文壇之上,李清照擁有大神般的地位。她的詞清麗脫俗,不落凡塵,嫻熟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在抒發個人情感的同時,又留給了讀者巨大的想像空間。因為她的人生命運轉折非常大,僅次於李煜,所以她的詞在前期和後期區分相當明顯。
  • 一聲孤雁穿雲海 老街味道原創詩詞 觀宋填詞86-95合集
    前言繼續完成我的詩詞合集,這次是觀宋填詞第87-95篇。不過這次只有九首,因為觀宋填詞90一文中忘記了填詞,這是至今已來唯一的一次。87、《千秋歲》:殘陽山外,南浦春潮退。蘭棹遠,波光碎。淚邊花似雨,樓角江如帶。
  • 張海明:李清照《詞論》的再評價
    一般分析李清照《詞論》的文章,往往只關注《詞論》的後半部分,以為那才是李清照詞學理論的重點所在。確實,若論理論見解的價值與意義,自然在於李清照對北宋詞壇的批評,但因此而輕視《詞論》前半部分,其實並不利於正確理解整篇《詞論》。
  • 李清照最朦朧的一首詞,回味悠長,含義卻被爭議了千年
    在中國的詞壇甚至是文壇之上,李清照擁有大神般的地位。她的詞清麗脫俗,不落凡塵,嫻熟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在抒發個人情感的同時,又留給了讀者巨大的想像空間。因為她的人生命運轉折非常大,僅次於李煜,所以她的詞在前期和後期區分相當明顯。
  • 李清照:論詞
    為宋代著名女詞人,詩文亦頗有成就,《金石錄後序》為宋代散文名篇。著有《漱玉詞》一卷。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
  • 李清照最另類的一首詞,古今罕見,只是開頭14字,就爭議了千年
    其中,這首堪稱千古絕唱的《聲聲慢》應該是她最另類的一首詞,古今罕見,只是開頭14字,就爭議了千年。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王安石最受爭議的詞,蘇軾李清照一褒一貶,《宋詞三百首》給定論
    後世給王安石的標籤,依次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這些標籤至少有兩個是其它文人畢生都無法得到的。對於他用一生堅持的那場變法,從開始的第一天,到千年後的今天,仍有不少爭議的聲音,唯一無法否認的是他的才華和那股倔脾氣。
  • 一聲孤雁穿雲海 老街味道原創詩詞 觀宋填詞86-95合集
    前言繼續完成我的詩詞合集,這次是觀宋填詞第87-95篇。不過這次只有九首,因為觀宋填詞90一文中忘記了填詞,這是至今已來唯一的一次。87、《千秋歲》殘陽山外,南浦春潮退。蘭棹遠,波光碎。淚邊花似雨,樓角江如帶。從此夜,芳樽月影空相對。起舞誰人會,聞笛思傾蓋。蘇武老,歸旌在。
  • 李清照和她的《論詞》
    下面介紹一下宋代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及其重要的詞學理論著作《論詞》。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
  • 李清照為何在《詞論》中對蘇軾大肆批評?暗懟蘇軾卻成就千古名作
    李格非去世後,閱歷不深的李清照更是氣恨不休,認為這一切的遭遇都和蘇軾有關,所以在《詞論》中大發私憤,對蘇軾乃至蘇門學生的詞作水平大加批評。李清照在《詞論》中是這樣批評蘇軾的: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李清照認為在學問方面,晏殊、歐陽修、蘇軾是可以的,但是否認他們的詞是亂打標點符號的詩。
  • 歐陽修的《蝶戀花》一詞,是不是他的原作?為什麼千百來爭議不斷
    但是他的詞作又是爭議最大,後人常常把他的作品搞混,認為那些優美的名篇佳作,其實並不是歐陽修的作品,作者另有其人,譬如那首經典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便是眾說紛紜,有認為是偽作,並不是他寫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爭議呢?今天就與大家來聊一聊這首詞,弄清楚它到底是不是歐陽修的原作。
  • 李清照大醉後寫下首絕美詠花詞,卻被爭議900多年,至今尚無定論
    在李清照離世800多年後的今天,很多人讀完易安詞後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寫得太少了,簡直不夠讀!」確實,李清照一生的詞作僅40多首,加起來幾千字而已。但就是這幾千字,卻有多首引來過不小的爭議。寫桂花的《攤破浣溪沙》被指犯了寫詞大忌,寫相思的《臨江仙》開篇就被指直接抄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再加上被扣上「嬌情」、「任性」、「大膽」的作品,李清照寫詞似乎總是那麼「不讓人省心」。
  • 李清照有名的「爛尾詞」,開篇驚豔結尾備受爭議,卻照樣流傳至今
    有人說李清照是文壇最幸運的才女,其平生詞作不過45首左右,名氣卻敵過了《全宋詞》中的1000多位男性詞家。這話說得倒也沒錯,畢竟蘇軾一生存詞362首,辛棄疾則更是多達600多首,只看數量的話李清照確實遜色。但寫詞水平的高低畢竟不能只拼數量,若論精品率,李清照則是妥妥的詞中之後。
  • 李清照:論詞時囂張、戀愛時痴狂,嗜酒好賭活成宋詞裡的可愛女人
    假設文壇沒有了李清照,就會少了率性少女的天真無邪,規整的詩詞世界少了一代詞後,只剩下無數唏噓。自小李清照就跟隨父親生活於汴京,別的女孩學女紅她卻詩詞歌賦不離手。父親不僅時常考察她的學問,更是經常帶她出席各種文學聚會,就連李格非的大師兄晁補之(字無咎)都對她大加稱讚。汴京城的無限繁華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十幾歲的時候她就寫下了著名詞章《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
  • 李清照「狂妄」之作,一篇文批了6位詞壇頂級高手,後世爭議千年
    李清照的霸氣和膽識其實也不用多說,《夏日絕句》中「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10個字,就是一代才女的骨氣;而《題八詠樓》中「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14個字,則是一代才女的膽識。但這兩首經典,卻並不是最囂張的李清照,她還有一首被史學家斥為「狂妄」之作。這就是其最受爭議的一篇文章,名為《詞論》。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之後,有繼續評價:晏殊的詞只知平鋪直敘,賀鑄的詞不會引經據典,秦觀的詞太空太浮,等等。
  • 秦觀最受爭議的一首詞,版權之爭千年不休!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兩宋詞家眾多,其中不乏堪稱一代詞宗的詞人,如柳永、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等等。而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則是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他也被後世讚譽其「為宋一代詞人之冠」!此人便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
  •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
    `教學設計《讀懂李清照的最美詩詞》姜慧卿【教學目標】1.讀懂34首易安詞2.體會詞中的人與情——明·楊慎《詞品》「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shàn ,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宋·王灼《碧雞漫志》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