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她的《論詞》

2020-12-18 語文教師沐陽

在學科教學語文筆試及面試的考察中,考生對重要作家及其創造風格的考察也是導師的一項重點內容。下面介紹一下宋代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及其重要的詞學理論著作《論詞》。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一、李清照的詞「別是一家」說

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的一個著名觀點是詞「別是一家」說,力主嚴格區分詞與詩的界限。她認為兩者區別主要在於:詩、詞聲律要求不同。詩的聲律要求簡單粗疏,而詞的音律、樂律規則要求嚴格。如果說,詩要求語言的節奏美,則詞不僅要求語言的節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時的音樂美,反對以詩的粗疏的格律來破壞詞之音樂美。

二、李清照對詞的其他的審美要求

對詞創作的其他一些審美要求:

(1)勿「破碎」。這是在《論詞》中對張先、宋祁等人的詞的批評中表現出來的。即要求詞作品就有美整的、渾然的意象結構,給人以整體的完美審美感受。

(2)詞要「鋪敘」她主張詞要展開些,要寫得曲折、細膩,有渲染,講層次,起伏跌宕,要前後呼應。

(3)講「故實」。她說秦觀詞專講情志,而少有典故,主張詞中要運用前代前人的文化掌故。

(4)詞的格調要高雅、典重。她批評柳永詞「詞語塵下」,賀鑄詞「苦少典重」。她追求詞的典雅之美。

三、李清照的《論詞》的意義和影響。

李清照的詞學觀點有的比較偏激、保守,她對秦觀等人的批評也不見得完全公允,但她的《論詞》畢竟是詞學史現存第一篇詞論專文。她的一些觀點也畢竟是一家之言,對後代詞學理論和詞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論詞原文

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曰:"表弟願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諮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糜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

五代幹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

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遊、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請大家儘量記住黑體字跡,以筆試和面試之需。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論詞
    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以來詞學創作繁榮,但詞學理論的發展則明顯滯後,大都是一些比較零散的論述,也因此,李清照這篇較為完整的《論詞》專文便顯得格外醒目和珍貴。
  • 張海明:李清照《詞論》的再評價
    這既是當時人對詞的認識,同時也是當時詞創作的主流特徵,李清照正是著眼於此,對晚唐五代以來的詞作了批評。所謂「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靡之變日煩」,當是就晚唐五代詞風而言,雖然不無簡單化的傾向,但並非無的放矢。她稱南唐李君臣之作為「亡國之音」,似有不滿之意,這當然有失公允,不過肯定他們於兵戈戰亂之間仍延續了詞的創作,且造語奇特,這在北宋詞論中尚不多見。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
  • 觀宋填詞87 李清照不僅詩詞有爭議 臧否前賢的詞論也惹起爭議
    前言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她是宋代少見的女性詞人,她和秦觀、周邦彥、賀鑄、柳永等人同為婉約一派的代表人物。了解李清照,除了她的詩詞以外,最好也看看她的文章《金石錄後序》和《詞論》。
  • 李清照為何在《詞論》中對蘇軾大肆批評?暗懟蘇軾卻成就千古名作
    李格非去世後,閱歷不深的李清照更是氣恨不休,認為這一切的遭遇都和蘇軾有關,所以在《詞論》中大發私憤,對蘇軾乃至蘇門學生的詞作水平大加批評。李清照在《詞論》中是這樣批評蘇軾的: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李清照認為在學問方面,晏殊、歐陽修、蘇軾是可以的,但是否認他們的詞是亂打標點符號的詩。
  • 李清照:論詞時囂張、戀愛時痴狂,嗜酒好賭活成宋詞裡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她或許不完美,甚至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她放肆認真地活好了每一天,少年時爛漫、戀愛時痴狂、論詞時囂張……終於活成了愛人眼裡可愛女人。連後來的痴情人納蘭明珠最為羨慕的就是她與趙明誠「賭書贏得潑茶香」的真情相伴。相知相守的婚姻裡,李清照在愛情的滋潤下痴狂而深情地表達,把每一天都過成相知相守的甜蜜。論詞時囂張,那是最認真的學問按輩分,李清照應該管蘇軾叫師祖。
  • 李清照罵起人來有多狠?且看她如何用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壇16人
    在李清照看來,柳永之詞雖然流於低俗,蘇軾之詞雖然不協音律,但至少有可取之處,而王安石和曾鞏的詞,那簡直讓人笑掉大牙,根本沒法讀。李清照的這篇《詞論》,是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學史上第一篇女性文學批評專文,其歷史地位和歷史影響都毋庸置疑、值得肯定。但與此同時,由於其中有頗多偏頗之見和對前輩大家的不敬之詞,千百年來也備受詬病,被後世諸人稱為「妄評」。
  • 李清照被嚴重忽視的妙詞,前幾句如詩如畫,讀到最後才知她的大膽
    頂著「千古才女」之名的李清照,任性起來確實是一般才女無法比的。當年李清照寫過一篇《詞論》,僅這一篇文章她就把兩宋文壇得罪了個遍。直接這樣痛批蘇軾的詞,只能說李易安當真是奇女子。後來有人也找出了李清照不喜歡蘇軾的原因,大概就是她丈夫一家和蘇軾一派在朝堂上立場不一樣。正是因為這樣,雖然李清照成名時蘇軾已過逝,但她還是寫過一些專門針對蘇軾的詞作,比如蘇軾在《菩薩蠻》裡寫了句「花比人應瘦」,李清照則偏在《醉花陰》裡寫「人比黃花瘦」。
  • 長途中的輕輕喘息——中國第一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詞
    下了兩天的雨,雖是夏天但是氣溫卻下降了不少,有一點點秋的寒意,昏暗的天氣,潮溼的空氣,此時此刻讀李清照的詞是最合適的應景。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化必修課中講到李清照時是這樣描述李清照「她生命的漫漫長途;逃難、逃難、逃難。
  • 一代詞人李清照,她提出怎樣的詞學理論,她在詞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她還委婉地批評了蘇軾等人以詩入詞,詞作不諧音律的缺點。李清照認為詞是一種音樂性的文學,是可以用來歌唱的,與詩相比,詞不僅講究平仄之分,還強調音律。在《詞論》中,她強調詞的婉約傳統和藝術獨立性。李清照認為:詞須合樂,詞應「典重」「故實」「鋪敘」和「協律」。
  • 周邦彥的詞作水平如何評價,為什麼李清照的《詞論》沒提到他?
    詞中老杜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他在詞牌的世俗名聲上沒有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這些人大,以至於很多人並不熟知這位大詞人。就算知道,也大多是在他和宋徽宗爭李師師這樣的緋聞流傳中產生的印象。就詞牌格式、格律上的貢獻,周邦彥跟杜甫在格律詩上的研究和定調完全可以相當。即使王國維並不喜歡周邦彥的詞,因為他寫得實在是曲折,在王國維眼中看來,這就是「隔」,不如蘇軾、辛棄疾的以氣御詞,一氣貫通,但是他也承認若拿詩人和詞人作比較,「詞聖」這個稱號,非周邦彥莫屬。
  • 論秀恩愛只服李清照!結婚後為丈夫寫了一首肉麻詞,讀完令人臉紅
    不過李清照可不是一般女子,自幼飽讀詩書的她在作詞上有著驚人的天賦,所以李清照也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李清照不愧是才女,幾句詞細細品來竟不襟讓人感覺肉麻、臉紅,論秀恩愛我只服李清照!讀李清照的詞作是一種享受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詞作多以女性的細膩,將各種情緒都詮釋得淋漓盡致,讀李清照的詞作是一種美妙的精神享受,從她的詩詞中我們能夠從中感悟到人生的智慧。
  • 李清照:900年來,最有趣的女子,只有她一個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李清照的傳世名句,是為思念丈夫趙明誠所寫。李清照和趙明誠,一個大家閨秀,一個太學生,不要太配。可是,家庭美滿,趙明誠也要奔奔事業,這不,趙明誠背上行囊,或遊學,或任官,在家的李清照,就只有思念。
  • 詞首先是詩,但詞又太特殊,她出自女性口中,是註定的婉約派
    公元1155年,落寞多年的李清照病歿於江南,享年71歲。這時的她不可能知道,她的一個小同鄉正在淪陷的山東濟南府默默長大,這個小同鄉這一年才15歲,他叫辛棄疾。在辛棄疾成長的時代,宋人似乎已經把詞的各種美學可能性都開採盡了,因此,他的同鄉李清照寫了一篇《論詞》的文章。
  • 作為婉約派代表的李清照,你對她有什麼評價?
    把李清照比成武則天,是因為我在她們兩人身上看到兩個共同點——「藐視」性別差異(或者說歧視)和充分的自信。武則天,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對自己的身份認知是「權力擁有者」,在很多時候忽略了自己是個女人。不僅如此,她在權力的遊戲中,表現出最頂尖的自信心,這在男性權力者中都不多見,更不用說與深居閨閣的古代女性比較。
  • 李清照有多狂?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 有人說,這才是李清照最好的詞
    永遇樂 作者:李清照 攝影:陳爍妁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 李清照最反常的一首詞,也是她所做過最長的一首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李清照的這句詞純用疊句,以淺俗之語白描而出,樸素自然,道盡悽情!這句詞讀來無雕琢鑿痕,如同天工造物,渾然完美。千古名句、千古第一才女,實在不虛。李清照作詞,有別與當時盛行的著重辭採、極盡妍麗的風氣,她善用淺俗俚語入詞,卻往往能化俗為雅,於淺顯之語見清新精緻之意,可謂妙筆生花!
  • 李清照水平最高的一首詞,也是她寫給丈夫最深情的愛情寄語!
    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才女,無論是她的人生經歷,還是她在文學上的成就,那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封建時代,但是李清照這些女子,則是敢於打破封建傳統的束縛,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而且李清照無論是她的人品,還是她的學識,那都是屬於一流。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她還喜歡懟當時的大文豪,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做《詞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