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才女,無論是她的人生經歷,還是她在文學上的成就,那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封建時代,但是李清照這些女子,則是敢於打破封建傳統的束縛,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而且李清照無論是她的人品,還是她的學識,那都是屬於一流。這也正是李清照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她雖然是一個女子,但是她敢愛敢恨,猶如一位堂堂男子,有的時候甚至還令男子都汗顏。
那說起李清照就不得不提她的詞作,儘管李清照所生活的時代社會動蕩不安,可是這些文人都保持了自己的風骨,僅僅是這一點便是足以令人尊敬。而她的詞也是有著很高的文學性和思想性,例如她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那便是他水平最高的一首詞,同時這也是她寫給丈夫最深情的愛情寄語,在詞作中李清照把內心的那種相思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當時嫁給趙明誠後,兩個感情十分要好,時常還一起吟詩作對,生活的非常融洽,這段時間應該也是李清照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可這麼美好的一段時光,卻是並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當時趙明誠的父親蒙冤,這也使得李清照受到了牽連,於是不得不與自己的丈夫分別,也正是在這分別之後,李清照寫下了這首詞,以此來表達內心的那處相思之情。
詞的上片,李清照以一種非常的深沉的口吻,描寫了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以及對於丈夫的思念之情。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時期的詞人,他內心是非常的悲痛,畢竟生活中發生了那麼大的變故,自己的又不得不與情投意合的丈夫分別,自然而然內心就生出了許多的悲傷,這也使得她在這種悲痛之中,寫下了這首詞,以此來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那種相思之情。
詞的下片,李清照更是進一步地描寫到了這種相思之情,並且描寫的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傷感,而且這下片的裡的很多的句子,那都是膾炙人口,特別是最後的幾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把內心的那種思念之情,描繪的既傷感又深沉,詞人這種看似很隨意的描寫,其實是更加使得這首詞充滿了一種傷感之情。
李清照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無疑是她眾多作品中,水平最高的一首,而且在這首詞中,我們也看到了才女不為人知的一面,對於她來說,內心的那種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女子來,顯然是要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傷感。由於自己與心愛的人無法在一起,這樣的一種分別,也令才女內心有了無限的傷感之情,以及深深地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