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裡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龍門石窟這一座輝煌盛極的藝術殿堂。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座寺廟,它也位於古都洛陽,它就是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郊,離洛陽城區大約有12公裡之遙。白馬寺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古稱「金剛崖寺」,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佛教傳入中國的最初兩百年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
白馬寺還有若干「第一」:中國第一座古剎是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場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院;很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於白馬寺,很早傳入的梵文佛經收藏於白馬寺;中國的第一個漢人和尚在這裡受戒。
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連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整個寺院布局規整,風格古樸 。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劵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
白馬寺內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鐘鼓樓、清涼臺等。此外,白馬寺內營建有各國佛殿風格的國際佛殿苑。白馬寺內還存有古代碑刻40餘方,以及國際友人和居士們贈送的佛像。而且白馬寺內還有一口有千年歷史的許願古井。
白馬寺中有很多代表性的建築,在這裡,小編就先介紹齊雲塔院和鐘鼓樓。
首先,上面小編說過,齊雲塔院是河南第一所且是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場。院內主要建築是金代重修的齊雲塔和新建的齋堂、客堂、禪房等。齊雲塔始建於東漢明帝時,本稱「釋迦舍利塔」。
後屢次毀於戰火,到金大定十五年得以重修。金修釋迦舍利塔為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約25米,是洛陽一帶現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築之一。清代,白馬寺住持如琇依據東漢明帝創建齊雲塔的記載改稱為「齊雲塔」。
然後,我們來看看白馬寺內的鐘鼓樓。
白馬寺鐘鼓樓分別位於山門內南北中軸線東側和西側。鐘鼓樓為方形角樓,高7米,重簷歇山式,上覆灰色筒瓦,額枋彩繪,同建於石砌臺基之上。
鐘鼓樓的建成恢復了寺院晨鐘暮鼓的禮佛儀式,這也造就了洛陽八大景之一「馬寺鐘聲」。民間素有「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說的便是白馬寺鐘聲與洛陽城內鐘樓之鐘的共鳴奇景。
這就是有著兩千年滄桑歷史的白馬寺,悠久的佛教文化使得白馬寺能夠穩居中國伽藍之首座,永遠彪炳於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在白馬寺裡適合靜靜遊覽觀賞,去體會佛法的智慧超然,尋覓一方清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