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洛陽白馬寺

2020-12-25 神極說圖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裡,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臺、 井仍依稀可見。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

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走進山門,西側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石碑。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臺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蹟。

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價值。

白馬寺景區內據稱有一口千年歷史的許願古井。相傳這口千年許願古井能為人們帶來吉祥如意和健康平安,於是前來旅遊賞景的不少遊客爭相向許願古井丟錢幣,以圖"吉利"。據白馬寺景區內一位正在負責清理內古井內錢幣的寺廟僧人介紹,向許願古井丟錢幣以圖"吉利"做法由來以久,特別是重大節假日慕名前來寺廟旅遊和燒香拜佛的中外遊客更是特意趕到許願古井丟錢幣,以圖"吉利和平安"

鐘鼓樓分別位於山門內南北中軸線東側和西側。其中,鐘樓由日本國中村包行先生捐資400萬日元、白馬寺出資60萬元人民幣於1991年6月建成;鼓樓於1992年竣工。鐘鼓樓同為方形角樓,高7米,重簷歇山式,上覆灰色筒瓦,額枋彩繪,同建於石砌臺基之上。鐘鼓樓的建成恢復了寺院晨鐘暮鼓的禮佛儀式,恢復了歷史悠久的洛陽八大景之一--"馬寺鐘聲"。

法寶閣與藏經閣分別位於清涼臺的東、西兩側,坐落在東西長25.2米,南北寬22.5米,高5米的臺基之上。1995年建成。二閣形制相同,重簷歇山式,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4間,長18.5米,寬12.95米,朱漆圓柱,額枋彩繪,上覆灰色筒瓦。其中,藏經閣內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收藏有龍藏經、中華大藏經、日本大藏經、西藏大藏經、敦煌大藏經等10餘種藏經。

齊雲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場。院內主要建築是金代重修的齊雲塔和新建的齋堂、客堂、禪房等。其中,齊雲塔始建於東漢明帝時,本稱"釋迦舍利塔",後屢毀於戰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釋迦舍利塔為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約25米,是洛陽一帶現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築之一;清代,白馬寺住持如琇依據東漢明帝創建齊雲塔的記載改稱"齊雲塔"。

相關焦點

  • 千年古剎白馬寺風光掠影
    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2020年8月15日,前來白馬寺參觀的遊客。千年古剎白馬寺清涼臺過道風光。洛陽白馬寺止語茶社風光。洛陽白馬寺止語茶社風光。洛陽白馬寺泰國佛殿苑風光。
  • 古色古香白馬寺,洛陽千年古剎,佛教文化勝地
    洛陽是個充滿文化底蘊、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這裡不僅是多個朝代的古都,留下的文物遺蹟和古代建築更是數不勝數。在洛陽,白馬寺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國最早的古剎建築,也是凝聚歷史特色和精神文明最多的文化遺產。
  • 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座寺廟,它也位於古都洛陽,它就是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郊,離洛陽城區大約有12公裡之遙。白馬寺白馬寺還有若干「第一」:中國第一座古剎是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場是白馬寺內的齊雲塔院;很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於白馬寺
  • 河南洛陽 千年古剎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裡,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 洛陽古剎白馬寺,歷經千年輝煌依舊,狄仁傑墓冷清無人
    圖為洛陽白馬寺門前的石白馬,古寺因大唐玄奘法師去西方取經的白馬得名,白馬寺也因此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千年古剎白馬寺雖然歷經了千年的風霜,但是依舊輝煌,遊人絡繹不絕。圖為白馬寺內的古樹,傳說是玄奘法師親手所種,歷經千年風雨,健壯不在。樹幹被管理人員用木頭頂住,但依舊枝繁葉茂。
  • 洛陽遊記: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千年古剎
    眼看第二天就假期了,節前前一天晚上和好基友臨時決定騎行去洛陽玩上幾天,西安附近都轉遍了,趁過節有時間出省逛逛。決定的比較倉促什麼都沒有準備,真是說走就走的旅行。說好了晚上兩點出發,趕快睡一下養足精神,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太激動。
  • 探訪洛陽白馬寺,這座距今1900多年歷史的中國第一古剎
    來到古都洛陽,有一座中國第一古剎,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這座古剎叫做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非常的讓人期待。小編也是慕名而來,白馬寺並不在洛陽市區,它距離市區有10幾公裡的路程,不算太遠。打車或者坐56路公交車都可以達到白馬寺。
  • 洛陽白馬寺重修,千年古剎國際化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7日洛陽報導:「能在這麼古老的一座寺院看到這些異國風格的廟宇的確很不容易。這些佛殿建得特別精緻,看起來與旁邊的中國佛教建築很不一樣。」22歲的大學生唐潺一邊仔細查看一座印度風格的廟堂一邊說道。
  • 洛陽白馬寺遊記
    爸爸提出說我們全家去洛陽白馬寺玩吧,我和媽媽都非常贊同。沒多久我們迅速準備好裝束,於是,爸爸便駕車帶著我們開始了洛陽的旅行了。在車裡,我們談笑風生。大約2小時的路程,到達了目的地:洛陽白馬寺。剛下車,我就被白馬寺門口那一家家的禮品店吸引了,我興奮的朝禮品店飛跑過去,我看著拿玩著那些琳琅滿目的一件件精美禮品,有音樂盒、有泥塑、有真絲絲巾、還有扇子……全部都是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唉!因為天氣炎熱,我挑選了一把粉紅色牡丹花的竹扇子,讓媽媽幫我買下了。這時爸爸走過來告訴我們門票買好了可以進白馬寺了。
  • 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  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
  • 洛陽白馬寺,世界美景
    白馬寺在中國為數不少,唯洛陽白馬寺名聲最大」。這是洛陽文藝界的朋友在北京開會時對我說的一句話,我記的特別牢,到洛陽白馬寺去遊覽,已列入我的計劃。大家買了馬,正準備上車趕路,發現幾輛旅遊車都在這裡停了下來,這些旅遊團體,不是來買馬,而是來參觀白馬寺的。我這才知道我們來到了洛陽白馬寺的門旁。既然已到眼前,何必等返回來再參觀、遊覽呢?我同大家一商議,順手牽羊地參觀了白馬寺。邊參觀邊記錄,草草成文。
  •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
    關於白馬寺名稱的由來,包括二層含義。其一,我國的第一座僧院為什麼取名「白馬」;其二為什麼叫「寺」。為什麼取名「白馬」?就目前所見資料而言,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為「白馬馱經」說。此說略謂:東漢時,明帝劉莊派人「西天取經」,因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國都洛陽,故將所敕建之僧院命名為白馬寺。
  • 洛陽白馬寺,佛教的傳入中國
    洛陽城西有座千年古剎,名叫白馬寺。它被譽為中國的「釋源」,意即佛教的發源地;亦被稱作「祖庭」,即中國第一座寺廟。關於它的來歷,有個動聽的傳說:東漢永平七年(64),漢明帝劉莊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碩大金人,尊嚴而慈祥,頭上有一光環,猶如日月,光輝耀人。金人始初在宇間悠然飛行,後飄然升空,逆往西方而去。
  • 千年古剎白馬寺風光:明帝夢佛,白馬馱經,寶塔高聳,殿閣崢嶸
    河南洛陽市白馬寺,位於洛陽老城以東12公裡的白馬寺鎮,佛教傳入我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所建,被稱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白馬寺現存的古蹟多為元、明、清時期遺留。
  • 遊覽洛陽白馬寺和龍門石窟
    提起洛陽,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牡丹花。這種富貴吉祥的國之名花,大氣、鮮豔而多彩,曾於清朝末年被定為國花,如今仍有可能被恢復為國花。可惜我兩次去洛陽,都未能見識名聞天下的洛陽牡丹。早期洛陽拖拉機廠的名聲也很大,我在黑龍江農場開過的「東方紅」履帶拖拉機,就是洛陽生產的。
  • 1900多年歷史的洛陽白馬寺,櫻花開了,鬱金香開了,牡丹也要開了
    春日融融,到古都洛陽踏春,遊玩了龍門石窟蔣宋別墅白園,到老城以東12公裡的白馬寺,這座中國第一古剎看一看。白馬寺始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距今1900多年歷史。圖中是白馬寺山門,一邊莊嚴國土,一邊利樂有情。
  • 洛陽白馬寺,中國佛教祖庭
    我國佛教寺廟千千萬,能稱得起中國佛教祖庭的當是河南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始建於68年,也就是東漢永平十一年漢明帝劉莊時期。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號稱「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坐落於洛陽東12公裡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
  • 洛陽白馬寺是洛陽打卡景點之一,因「白馬負經」的典故而得名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洛陽白馬寺是洛陽打卡景點之一,因「白馬負經」的典故而得名,裡面不大,過年期間遊玩的,遊客非常多,最著名的是大雄殿內的元代夾薴乾漆造像,距今700多年歷史。參觀完寺廟,還可以去遊覽一下旁邊的世界佛堂博覽區,有泰國,印度,等風格的佛堂建築。
  • 河南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而其在中國傳播和弘揚的第一站便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永平年間,漢明帝降旨於洛陽創建白馬寺,是為佛教在中國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國佛教界尊稱為「釋源」「祖庭」。洛陽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約為200畝,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 在古都洛陽拜訪白馬寺,體會歲月的悠悠,驚嘆古剎的魅力
    說起我國的佛教寺院,白馬寺可謂首屈一指。白馬寺的特殊地位不僅在於它是我國古代官方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更是在於它在長遠的時光變遷裡不被外界紛擾混亂所打倒,一直堅挺著自己「高傲」的身軀,給世界和文明以燦爛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