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韓國上映了兩部關於動物的喜劇電影,且上映時間只相差一周。一部是《秘密動物園》,一部是《動物園先生》。
《秘密動物園》主要講的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動物園,在動物都被運走販賣的情況下。為了恢復營業額,只能由員工假扮動物展覽生意。
《動物園先生》講的是韓方工作人員保護中國大熊貓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主要看點是,會說話的動物,或者說是能聽懂動物說話的男主。
從立意和切入點來說,兩部電影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動物化」和動物擬人化。
個人認為《秘密動物園》要比《動物園先生》好看,兩部電影在豆瓣評分差不多。IMDB上,前者6.3分,要高於後者的5.4。這個評分還是比較合理的。
下面就說說,勝在哪裡。
電影基調
《秘密動物園》的基調是溫暖的,雖然一開始是由財閥利益牽扯形成故事線,但讓動物園「起死回生」的過程是勵志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關係也更接地氣。
即便在隱瞞身份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看出真情實感。而且對男主最後立場的改變,也做了充分的鋪墊。
《動物園先生》顯然是來搞笑的,不可否認男主的確演技很好。從電影最初的鏡頭,身上那種違和的精英感,和後來在電梯看到狗狗時候害怕到近似瘋癲,再到同事面前的囂張嘴臉。表演方面十分有層次,但是,對電影氛圍增色不多,更像是個人技展示。
《秘密動物園》劇情和感情的推進在反轉中循序漸進,而《動物園先生》更多的是在不斷變化,展現人物的不同側面。
影片立意
《秘密動物園》除了講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透過人扮演動物的過程,講述了動物與自然的關係。
雖說,電影中最終保住了很多人的「飯碗」和動物們的家園,但動物們真正的歸屬是大自然,在影片立意上有升華。
《動物園先生》也有人與動物的描述,最顯著的是男主從害怕動物,到與動物合作的變化上,算是動物永遠是人類的朋友的主題。
但外交使者熊貓這種架空的背景與劇情關係不大,也很難做到深耕。
而《秘密動物園》金錢、利益等常規操作,則更容易讓人理解和相信。也始終圍繞在人、動物、自然這些話題沒有脫離軌道。
北極熊喝可樂VS會說話的狗
《秘密動物園》中,讓生意起死回生的是北極熊喝可樂的照片。北極熊當然是假扮的,但當你帶著真實濾鏡的時候,它就變得異常可愛。
日本有一檔綜藝節目,有個諧星長期在動物園假扮大猩猩,觀察遊客反映。一旦接受了這裡是動物園,你就會相信這裡的動物是真實的,不管它們的行為多反常,遊客基本都可以接受。
但對於會說話的狗來說,日本綜藝也有過這樣的試驗,除了單純的孩子,自然沒人相信。
這也是電影觀感的差別,人類模仿動物的笨拙與馬腳,本身就是一個笑點。
而動物不會說話已經那麼可愛了,它們的美好豈是配音能夠還原。動物配音與角色不符,是吐槽的重災區。人類的配音反而降低了動物的萌感,光是這一點,《動物園先生》就有點減分。
從基調、立意和設定方面,還是漫改電影《秘密動物園》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