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之上衣下裳篇

2020-12-25 漢服同袍圈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介紹了許多和漢服相關的知識啦。但是呢,在進行介紹的時候,所講解的內容大多都是以女子漢服為例的。所以,對於男款漢服的認識,大家可能就知道的不太多啦!

那麼,男子的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呢?別著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一些男子的常見漢服,在上衣下裳這樣的一種形制裡的基本款式吧!

漢服男裝一般袖子蓋住指尖,衣服長度蓋住腳踝,最好是不要露出鞋子的表面。而且,衣服要穿上去寬大一些,不要過於緊身,這樣會顯得侷促。

衣裳制其實也可以叫做上衣下裳制,這樣的一類服飾制度是中國最早的形制之一了。大概在商朝的時候,這樣的形制就已經出現了。在外觀上,這樣的上衣一般是交領右衽,下裙就是一片式的裙子。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漢服基本特徵的。

後來,深衣制逐漸的出現,也就慢慢取代了上衣下裳。在後期的時候,上衣下裳基本上就是作為禮服存在了。

在這裡,還需要給大家講解一下玄端。玄端可以說是非常高級的一類禮服了,基本上是在重大場合才可以穿著的。不過,天子在燕居的時候,也可以穿玄端。一些文武百官們在祭祀的時候,也是需要穿著玄端的。

玄端的上衣是純黑色的,看上去極其的端重。而且,玄端在製作上,每塊布料都是正方形的,所以十分端正,這也是玄端名字的由來。

還有一種男子常穿的服飾,那就是短打。這裡的「短」不是長短的意思。這裡的短,其實是豎裁的意思,所以又稱裋褐。

裋褐其實也是上下分開的,上面是衣服,下面是褲子。而且,裋褐的上衣也是交領的哦。這樣的服飾在穿著起來會比較方便,因此也深受勞動人民的喜愛。

除了上面的這些知識之外,還有一種半臂也是極其常見的哦。這種短半臂在現代一般作為漢元素穿著。而男款長半臂,此款形制暫無文物佐證,不確定歷史上存在與否。

看完這篇關於男子漢服基本款式的內容之後,大家對於男款漢服的認識,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大家喜歡這樣的男款漢服嗎?一起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漢服款式科普,你知道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嗎?
    漢服的基本款式大約有九類,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它與西服大不相同,與那些即使受到漢服影響而產生的韓服、和服等服飾也不同,足以體現華夏民族的特色。
  • 古代傳統文化,上衣下裳,漢服的典型風格
    漢服的典型風格在面料的供應相對充足之後,傳統服裝就變得寬大了。腰身和袖口加大以後,人所受的束縛明顯變小。穿者的時候只是簡單地把衣襟向右一遮,用帶子在腰間一系了事。而「上衣下褲」的遊牧民族,雖然今天很多已經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但在當時卻被視為外夷。從服裝性能上看,傳統的上衣下裳在作戰方面的優勢遠遠不及上衣下褲。所以這裡的「衣裳」指的是上衣下裳,如此解讀更符合那個時代認為北方遊牧民族還未進,人文明的基本語境,與衣裳制的和平氣質更為契合。
  • 男生如何搭配漢服才顯得高級?
    傳統的漢服分三個制式:衣裳制,深衣制,通裁製。漢服最基本最原始最主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下裳的衣裳制,其他制式基本都是根據它衍生出來的。 男子穿的衣服有:裋褐,曲裾(男女皆可),直裾,玄端(多為祭祀等重大場合穿著),圓領袍,朱子深衣,襴衫,大氅,披風,直裰(道袍),直身,曳撒。
  • 中國的上衣下裳
    中國的上衣下裳上衣下裳《易經》中就有了「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說法,說明那時的衣服已經有了一定的形制,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偶然和任意。後受遊牧民族影響以革帶配帶鉤代之,有所謂「滿堂之生,視鉤各異」之說。南北風習互相滲透,這種緊身適體的胡服發展歷程摺疊先秦商朝時期,據考證,已出現上衣下裳制,分為常服和禮服。那時,袖較短,裳較窄。西周時,常服仍以上衣下裳為主流。衣裳的款式不變,但逐漸變寬,且袖日趨變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春秋戰國時,常服、禮服依舊是上衣下裳制,日趨精美。大袖在此時只用做禮服。
  • 漢服文化:服裝歷史|漢服的基本款式和特徵有哪些
    漢服,作為中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一種傳統服飾,雖然與目前的服飾風格及市場需求大相逕庭,但對每一個服裝專業的學生來說,卻是不得不了解的。今天,服裝雲教育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漢服基本款式特徵。本文採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服飾名詞,難免與其他文章用詞有不同之處,如有錯漏,歡迎指正衣裳製衣裳制是漢服形制中最悠久最基本的形制,由上衣下裳兩部分組成。
  • 漢服下裙科普:看完這一篇,教你立刻分清襖裙和襦裙
    現如今,隨著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漢服文化正在不斷的普及。大家在日常出街或者是出行的時候,應該也發現了,喜愛漢服和穿著漢服的小可愛們也在不斷的增多。大家在穿著漢服的同時,自然也需要好好的了解漢服文化啦! 那麼,漢服中常見的兩類服飾,襖裙和襦裙的區別,大家知道嗎?
  • 漢服這麼美,但是你知道它有哪些款式嗎?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從先秦到明末漢人穿的服飾,並不單指漢朝的服飾。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有著許多的款式,適合各種場合的穿著。當然,漢服也是有著基本的形制,如交領右衽、中縫和中式裁剪等。每個人可以不喜歡漢服,但是請不要詆毀!現在小編介紹幾款漢服給大家!
  • 漢服到底有哪些款式?
    漢服,全稱「漢民族傳統服飾」,它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演化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服飾風格,「披羅衣之璀璨兮,珥碧瑤之華琚」,今分別從漢服的兩種主要形制著手,淺窺漢服之璀璨。在古代生活中,人們在祭祀宴飲和日常家居兩種不同場合分別著禮服和便服,禮服是禮制的產物,從質地到款式都有統一而嚴格的規定,歷代延續,變化不大;而便服作為家居服飾,受歷代風格習慣的影響,變化無窮,形式多樣。但無論禮服便服都無外乎兩種形制 — 「深衣制」和「上衣下裳制」。
  • 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隨後各朝代的漢服雖有局部變動,但其主要特徵不變,均是以漢代為基本特徵。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
  • 漢服原來這麼多款式,太漂亮了
    漢服作為漢族幾千年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服飾,款式多種多樣,現在小編介紹幾款常見的漢服款式!這是立領短襖,流傳於明朝末期!這是圓領長衫和馬面裙,通身氣派,給人大氣!這圖中那灰色的外套是短褙子,這整個款式是裋褐。這是立領褙子!這是夏裝半臂!這是對襟半臂!
  • 漢服形制文化知識(男裝篇)
    可愛の小編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漢服形制的知識啦!上次說了女裝。今天就輪到男裝啦!!短褐: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著。屬於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特徵: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 漢服的「上衣下裳」有什麼寓意嗎?它可不是簡單的設計
    我們現在所穿的衣服都已經跟風西式化,很難在看到中國本土元素了,但我們在生活中還是會說到衣裳這個詞,現在也有很多人重新開始注重漢服。漢服的分類大同小異,但都圍繞著衣裳這一詞來改裝,衣裳並不是上半身穿的衣服,它是以分上下,衣為上、裳為下,就像今天的衣服和褲子一樣,而且古人賦予它的寓意也不是能遮體這麼簡單。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
  • 滿大街都是穿漢服的小姐姐,您對此怎麼看?您對漢服潮流怎麼理解
    志言:「黃帝、堯、舜垂衣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漢服上衣下裳,規矩相融,取天意而定,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這時,百家爭鳴,學術思潮兇流暗湧,思想的解放,不僅帶來了政治方式的煥然一新,而且在款式愈來愈豐富的衣服款式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種體現,在深衣上猶為突出。此時,冠服制被正式納入「禮治」範圍,成為了禮儀的表現形式。
  • 華夏之粹!漢服才是華夏五千年最美的服飾
    因其豐富的文化意蘊,被視作漢服的重要代表。其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長度到腳面的長衣,以示尊祖承古。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為古代諸侯、大夫等階級的家居便服,是庶人百姓的禮服。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
  • 漢服那些事兒|襦裙
    如今大家在市面上見到最多的可能就是這種款式的漢服了1.概念這叫做「裙」,其實,「襦」和「裙」是指兩個東西,前者是上衣,後者才指的是裙子。現在一般認為,需要把衣服塞到裙腰內的為「」,製作較長並遮住裙腰的為「襖」,事實上,這兩種款式的衣裙都屬於襦裙體系。長襖+馬面裙早期漢服上衣統稱為「襦」,魏晉以後按照衣服層數把「襦」細分作「襖」、「衫」之分。
  • 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至明朝發展到頂峰
    從廣義上來說,漢服的發展史可向上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自炎黃時期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其後經歷不斷地發展演化和傳承,到漢代被明確化並逐步趨向完善和普及,其後各朝各代的漢服繼續不斷地發展。雖有局部變動,但主要特徵未變,一直持續到滿清統治中國並施行「剃髮易服」為止。
  • 中國漢服協會會長談漢服:古人穿錯要被問責(圖)
    有一次我去看戲,有觀眾說演員穿的長袍馬褂是漢服。我聽了覺得應該普及一下漢服的基本知識。漢服始於黃帝,他「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說以衣在上象徵天,以裳(裙)在下象徵地,所以衣裳就是乾坤。黃帝定下衣冠制度,示天下以禮。從那以後,漢服一直延續下來。
  • 古代逐漸發展的下裳
    比起眾多的上衣樣式,古代下裳的款式略顯遜色。裳有兩層含義:狹義是指「圍裳」,比如,《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中的裳就是圍裳。廣義的「下裳」和上衣相對,是下體之服的總稱,包括裳、褲、裙等。古人的下裳在歷史變遷中經歷了哪些變化呢?接下來我們一探究竟。
  • 林心如的深衣莊重典雅,周迅的袍服俏皮可愛,楊冪的漢服:是心動啊!
    那除了深衣外,還有著哪些同樣被經典傳承的漢服款式呢? 好比「天玄地黃」: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上衣要用純色;地則是渾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要用相間的顏色,如漢服中最高級別的禮服——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