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大師在他的《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之成大學問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三句詩,曾經也從內心無比感嘆,王國維可以竟可以將其巧妙地用在做學問和成事業之中,其中的大智慧自不必多言。
在我的人生中,也時時感受這這樣的三種境界,要說最近的一次,必然是在自媒體上耕作的這兩個月了。從陌生到熟悉,從小白到一知半解,其中心酸甘甜只有真正用心做過一件事情的人才能體會。
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用自己的「三重境界」來談談在做百家的這兩個月以來的種種經歷,並從結合自身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些寫作方法和心得。
一、與「百家號」從相識到相知的三層境界
(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斷天涯路
要說和百家號的緣分,應是始於老公的,他「上道」比我早,並且在過年期間有幸拿到了百家打榜賽的豐厚獎品。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更為了那誘人的獎勵,我也氣勢洶洶的來了。
但是,總歸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了別人的很多文章,自己的心中已經勾起了一幅燦爛無比的藍圖,但剛註冊了號碼,便發現我居然方向都很難把握。再往後的時間裡,問題更是接撞而來:
「百家號」名字叫什麼好呢?我該寫什麼內容才能保證思維源源不斷呢?我該怎樣做到像別人一樣日更三五篇呢?天吶,辛苦了幾個小時,居然沒推薦!天吶,沒有閱讀量……人都說「萬事開頭難」,我想,「難」,你僅僅難在技術,更是難在心中。這是一段孤獨而迷茫的時期,並且這個時期並不是只存在於開頭,而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它將緊緊伴隨。
就如同在和心中中意的一個小夥子在進行心理的搏鬥,怎樣能讓你多愛我一點呢?想盡辦法、變換著方式去迎合你,時而也有被回應的欣喜若狂,但更多的是石沉大海的孤獨。
也對,「小百」(百家號)可是有後宮佳麗無數的人,沒幾分姿色和實力,如何能得到翻牌呢?
(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和戀愛一樣,遇到問題總不可避免,你越是惱怒、越是急躁,就越是適得其反。那怎麼辦?解決問題唄,但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定是耗腦細胞最多的。仔細想想,我大概在這三個方面比較煎熬。
(1)暱稱選擇
看似只是一個暱稱,完美的水瓶也要做到盡善盡美,很多細節都想做到盡善盡美,因而在起名字上糾結了特別久。我的百家號大概是三月中旬時註冊的,初步想了自己想做的領域,大概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列出了很多很多網名,再自己琢磨、跟別人商量,逐個排除。
又不想顯得太死板、又想突出特色、又想讓人一眼記住,幾經輾轉,最初想用「詩姐說」,取「詩解說」之意,可是卻顯示這個名字已經被註冊,最後便用了「詩妹說」之名。後來在社群裡、以及有些讀者們私信,「詩妹詩妹」的喊,越喊越覺得順耳。這也更堅定了想要好好把號做好的決心。
(2)內容定位
在內容上,糾結其實蠻多的。顯示結合自身的職業因素,第一反應想做教育,又看到娛樂等領域的流量著實羨慕。最後綜合考慮,定在了文化領域,主更詩詞。
(3)創作方向
在選定內容後,還是需要一邊走一邊調整。詩詞有很多類別,哪些類別自己寫的跟得心應手一些,哪些類別讀者的喜歡程度會高一些,或者那種敘述方式會更受歡迎一些等等,這些都是不斷微調方向的指導。
(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我的百家之旅,這個最終代表豐碩成果的「它」還未到來,只有偶爾突出的屬於自己世界的小高峰,但卻足以成為一次次走下去的動力。
我的號是在平臺MCN三月打榜塞中趕在三月最後三四天一口氣發了5篇文章,轉正了的,突然就看到了收益,信心大增。後來就有了一兩篇上萬閱讀量的文,就想著趕緊過原創,單價又會增長。後來在幾經絕望之後,迎來了導師計劃的原創。
感覺每一次都會有作為一個新手的驚喜:轉正的時候,過原創的時候,收到第一個評論的時候,收穫第一個粉絲的時候,第一次推薦上萬的時候,第一次閱讀上萬的時候,第一次評級「s」的時候,看著五維評分一點點上漲的時候……驀然回首之間,使者星星點點的希望撩起我心中的火光。
二、感謝前進路上的那些力量
1.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導師計劃
世界上最短的捷徑就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
最值得一提,並感謝的,便是平臺的這個活動。三月底報名,等通知,調整分班,認真聽課,一步步,有引導的前進讓心中的路線更加清晰。我們二十多個人緊緊跟隨者師父「說歷史的女人」前進,有什麼不會的問題,在群裡或者私信問老師,老師總是會及時的指點迷津。
最重要的,百家榜上師父的地位便是我們前進的一面旗幟,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2.抱團成長——我們的社群
在我們的工作培訓中,經常聽到前輩說這句話: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
我無比的認同。之所以能堅持,還源於我們這群可愛的小夥伴。在閱讀量極其低迷、推薦篇篇紅燈的時候,在原創一次次被駁回的時候,任是誰都怕是會產生自我懷疑。
這時候,便是團隊的力量顯現了。那段時間,群裡面特別活躍,大家寫完文章就發進去,互相點評提意見,有問題就講出來互相解答,寫的疲憊時又互相打氣,抱怨兩句接著耕耘,直到收到一個個夥伴傳來的好消息,大家又激動的法紅包鼓勵。
真的是無比感謝平臺有組織有目的有規劃的「導師計劃」,在這個社群中的成長和精神支持,是我們前進路上必不可少的力量。
三、一點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自己才入百家兩個來月,和很多很多大咖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可能沒有辦法給大家更多的快速成長之道,僅以自己一點切身經驗做以分享:
1.選好領域,我手寫我心
能打動人的文字一定是有溫度有感情的文字,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感情表達方式。所以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並不是機械的創作,而是自己感情潛移默化的流露,如果和讀者契合了,就生成了粉絲。
要做到我手寫我心,就必須選好領域,去寫自己擅長的東西,才能容易和生活聯繫,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2.放好心態
說道這個問題,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最糟心的是什麼時候?對我來說,一定是閱讀量和評論區了。閱讀量直接決定著金額,評論區中有些槓精也著實會很生氣。這些也是很容易讓人放棄的一個因素,那就只有修煉自己的心態了,畢竟在這言論自由的網絡上,人人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只要學著接納,好的不好的統統消化。
3.動力
相信每個人做自媒體的最大動力就是賺錢了。因而如果進帳多那麼動力也會足,很多人也真是因為看不到收益而半途而廢。
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最開始要花很大精力,特點用心的去更文,快速過新手,看到收益,哪怕星星點點,也便有了希望。
但是這還不夠,興趣才是最大的老師。我在創作中會有時會把自己的當下情緒與詩詞結合起來,成為情緒的一種調節和抒發,因而也更加有動力了。
4.筆耕不綴
寫作是一個長期的巨大工程,尤其是自媒體寫作。如果覺定開始做,便要開始給自己訂一定的規矩。對於很多人來說,考慮到工作性質,家務事,靈感等諸多因素,做到日更數篇確實很難。那麼建議大家可以從這三點去做:
儘可能日更一篇,可以最開始從一周兩篇,到三天一篇,到兩天一篇這樣循序漸進。時刻手中留篇備用的。等到日更成了習慣,就好像吃飯刷牙一樣,一天不更就覺得缺點什麼。最開始一天一篇不貪多,如果哪天空閒和靈感都比較到位,多寫了一篇可以留作備用,以備後面哪天實在不得空而斷更,我就是這樣,天天這就有強迫症,斷一天就覺得反正都殘缺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四月份時間比較充裕,基本便保持在日更兩篇,五月有一天日更三篇收益明顯上來後就更有動力了。但遺憾的是,每天的空餘時間實在是太少,最多只能保證日更一篇,甚至有時實在擠不出時間。
5.目標專一
這就是說,要在自己的領域深耕。有時候看到其他領域的很多豹紋,便是最心塞的時候了,控制不住的想是不是自己的方向錯了?但這時候,一定要堅持自己最擅長的,最多就是學學自己領域的大咖,看看他們如何選取題目、如何組織語言,如何排版等。
我應該屬於所有小白中那個相對來說幸運的。在平臺整頓時期,聽說很多人的號都受影響了,但是我的號感覺流量在相對於同一社群的夥伴們,自己的號相對自己的狀況,感覺還可以。
但是,也該明白,無論遭遇了外界什麼自己不可抗力因素,就不要管它,堅持,堅持,還是堅持!
四、寫在最後:
在回憶這兩個多月的過程,感覺走過的路更加清晰了。追逐百家號確實是一場艱難的旅程,和所有的行業一樣,越努力,越幸運,多的嘗試才有多的機會。
這條路,我想走的很遠很遠,希望能和更多的人抱團成長。最後,同樣想用一句詩表白「小百君」——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