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錄首飾文化到發布製作傳統首飾過程,我在百家號上粉絲過1000

2020-12-12 inorout金工手作

2018年4月16日,我在百家號上註冊,4月17日發表第一篇文章。初入自媒體,像一隻迷途的羔羊,既新鮮刺激又膽小恐懼。

為了儘快熟悉規則,我經常泡在百家號裡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6月12日過了原創、13日轉正,開始有了收益,平常只是接送孩子上學後來因為加入自媒體,生活逐漸變得忙碌起來,經常性地在接孩子的路上也在構思題材,去年,也是我泡圖書館最多的一年。

百家號的規矩是比較嚴的,所以一直不敢掉以輕心,但是也曾因為疏忽被扣過分,於是接下來發文的日子更是小心翼翼的。我非常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於此搜羅過很多的首飾藝術類的資料,每天花幾個小時措詞整理髮文,儘管如此,我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無論是閱讀量還是粉絲都沒有明顯增長。正如剛踏上自媒體那天一樣迷茫激動。站在這條路上,前方繁花似錦,而腳下寸步難移。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腦袋清明的,想想自己的本職,我不是一直想記錄首飾文化麼?而這個冷門實在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如果把我製作首飾過程的步驟以發在網上供大家一起欣賞,視頻裡再搭上文化解說,那麼是不是起到同樣的作用呢?

我開始嘗試用視頻記錄方式繼續我之前的這條路,傳統文化裡有很多的小故事不為人知,比如說,苗寨人為什麼喜歡戴銀飾?戴銀飾又有什麼講究?於是上傳一個關於苗族人戴銀飾的一個視頻,以邊講故事邊還原故事裡手鐲製作過程的方式,故事講完了,手鐲也做完了。

這個視頻講述的是一個古人為什麼要戴長命繩的故事

古代人又為什麼喜歡長命繩?

佩戴首飾是我們中華民族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就有的喜好,銀首飾,不僅裝飾性強,更有諸多保健作用,深受人們的追捧。無論是送給剛出生的寶寶,還是給家裡的老人買來保健之用,亦或是自己佩戴收藏。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真的首飾就有假的首飾。有些不法商家就以假亂真的方式來蒙蔽對首飾空白的人們。大家對於假首飾深惡痛絕,可是不懂又能怎麼辦?於是我們就現身說法,從自己收到的假銀首飾通過視頻,以對比、評論測驗的方式告訴大家如何甄別真假首飾。

隨著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上的東西越來越多,最早以手工業出名的中國傳統漸漸消弭殆盡,傳承,是一個不會丟失的話題,我們對於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既要發展又要承繼。傳統手工藝,雖然不能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但是不能在今天我們手中消失,於是拍了一個現代手藝人如何在都市裡做手工,並放開全部製作過程,以吸引更多喜歡手工藝的人對於傳統手工文化的人點評以回味……

今天的我們不必走出去,打開手機打開電腦打開電視,只要有網的地方,就能吸收眾多的新聞時事還有文化知識,我們作為知識的吸取者,通過百家號又成了多元文化中的一個小小傳播者,一年多以來,雖然收益一直沒有跟上,很多權益也沒有開通。但是收穫很多,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粉絲在近半年以來明顯增快許多,到10月7日截止,粉絲總數量為1273人。每次有新的內容,很快就會有新的互動在評論裡產生。我喜歡每次上傳新的內容後,看各位粉絲朋友評論與點讚,更欣喜於通過我的內容,能解決他們疑惑。

如果說欣喜之餘有遺憾嗎?也有的,我知道有些自媒體作者同我入行時間一般長,但成就遠超於我,我的不足之處有很多,也期待百家號能夠給予我更多的成長機會,因為有了這樣那樣的支持,我們才有繼續下去的動力。而我與百家號的故事,才剛開始。

相關焦點

  • 印度手工銀首飾製作過程
    首飾製作不分國籍,世界這麼大,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首飾匠人,用他們不同的文化信念支撐著首飾行業的發展。從事這個行業越久,越發現自己的渺小。沒有機會去拜訪各地匠人,可是透過史料素材,也能略略了解不同首飾文化的差異。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印度匠人的首飾製作方法吧。
  • 傣族傳統花絲首飾,古典首飾代表步搖,傳統服裝飾物流蘇
    在歷史上,有很多有文化內涵的物品,這些具有傳統文化底蘊飾品,比如花絲首飾以及步搖,還有傳統服裝飾物流蘇等。1、傣族傳統花絲首飾傣族花絲首飾 是一種純手工傳統首飾,在傣族首飾中,花絲是最常見的工藝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到了明清時代,花絲工藝有了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很多優秀作品。
  • 民族傳統首飾裝飾文化點翠頭面的驚豔由來與消失
    中國傳統珠寶製作工藝我國的傳統手工技藝是經過無數人的實驗改進與歷史沉澱的結果,最後留給我們除了技藝下的重要財富,還有著文化傳承的使命。古代傳統的手工技藝中最為出名的當屬銅胎掐絲琺瑯工藝,也被人們稱作為景泰藍。
  • 新加坡土生華人文化:首飾代代相傳 融合各族文化
    早期許多土生華人從事貿易,很快就累積了一筆財富,於是生活的各個層面也開始講究起來,首飾是其中之一。土生華人無論紅事或白事,都會穿戴首飾,贈送及代代相傳首飾是土生華人的傳統。他們一般較喜歡黃金與鑽石,首飾傳代更是傳統。長久以來,在首飾製作與設計上融匯各族文化,採用傳統技術,成就了土生華人首飾的珍貴與獨特之處。
  • 泰國品牌帕暹羅展示製作珠寶首飾的傳統藝術
    泰國旅遊局局長育塔薩近日表示,預計今年赴泰國的中國遊客人數可從去年的880萬人次增加到900-950萬人次。 除了擁有自然風光、文化和美食,泰國也是全球重要的珠寶首飾交易中心之一,有豐富的寶石資源和大量能工巧匠。珠寶首飾也是外國遊客在泰國時喜歡購買的一種商品。
  • 首飾工藝|花絲 FILIGREE
    圖片來自《BAZAAR JEWELRY》花絲工藝FILIGREE:又稱為細金工藝,累絲工藝。俗稱花樣絲,「花絲」。即用各種不同型號(粗細)的金、銀、銅素絲搓制而成的各種帶花紋的絲。花絲工藝特點細金工藝可分為四大類:花絲工藝、鏨花工藝、打胎工藝、鑲嵌工藝。 花絲工藝,是將"花絲"進行再加工的製作過程為花絲工藝,即:掐、填、攢、焊、堆、壘、織、編、點翠等。
  • 「嫁」期已到 上黃金首飾
    珠寶首飾等板塊貢獻較大,拉動消費回暖。「銷售回暖明顯,中國黃金的黃金飾品類銷售超2019年國慶節和2020年勞動節水平。」中國黃金相關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在婚慶金飾銷售方面,國慶假期本就是傳統的婚禮黃金周,加上受疫情影響不少婚禮延期到10月,而且黃金珠寶在婚慶市場上堪稱剛需品,促使今年十一假期黃金珠寶的銷量大幅增加。
  • 首飾文化:為何說首飾種類、多寡都是唐宋女性命運的關鍵?
    二、唐宋文化背景影響到首飾的發展文化能夠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首飾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自然會受到文化的影響。唐宋的首飾形成的源於唐宋時期的文化背景。眾所周知唐代是一個社會極度開放的歷史時期,這種開放政策在唐代社會的文化、軍事、政治、經濟方面得到充足的發展。
  • 兒童畫教程|中國傳統首飾之美——吉祥的長命鎖
    今天老師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長命鎖,長命鎖是一種掛在兒童脖子上的吉祥裝飾物,一般由金、銀、玉石等打制或雕琢而成,很多地方都會為兒童戴上長命鎖,以期待能保佑孩子祥和、平安、富貴。長命鎖的製作非常地精美,從造型到裝飾都別出心裁,比如有如意形、蝙蝠形、蝴蝶形等等同時又在上面雕刻許多繁複精細的花紋如吉祥八寶、蓮花蝙蝠、祥雲瑞獸等。
  • 黃金首飾價格繼續大漲到588一克,買黃金首飾,還要再等嗎?
    今天幾大珠寶品牌掛出黃金首飾零售價格588一克,工費另算,就按平均15一克,那麼實際黃金首飾零售價格已經突破600元每克。前幾天我寫了幾篇關於黃金首飾,零售價格已經570左右的文章,被一些不了解首飾零售價的粉絲嘲笑什麼金價不是才300多,哪裡有這麼貴?
  • 周六福百福臻金古藝珠寶首飾,傳承千年的福文化臻品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周六福最新資訊 > 正文 周六福百福臻金古藝珠寶首飾,傳承千年的福文化臻品
  • 世界最具代表的五類首飾文化
    現代首飾設計師創造流行的同時,大量吸納與融匯了古今中外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另一方面將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宗教觀念以及種種文化內涵積澱於現代首飾設計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民族(特別是女性)都有佩戴首飾的愛好。但由於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文化等狀況不同,對於首飾的審美要求、價值等的認識也就千差萬別、大相逕庭了。
  • DIY製作寶石和首飾【親子玩具】
    DIY製作寶石和首飾【親子玩具】 2020-12-02 16:20
  • 金價首飾降到530一克,現在買黃金首飾合適嗎?需要注意什麼
    目前黃金首飾的零售價格從最高的600元一克已經降到目前的532元一克,算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降了10%左右。馬上到國慶節和中秋節,如果珠寶品牌在做優惠減免,那麼金價會到500以下。這個價格可以買黃金首飾了嗎?需要注意什麼?如何買到價格優惠的黃金首飾呢?
  • 悅飾心裁 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張凡藝術首飾展在京開幕
    葉志斌在講話中指出,張凡是中寶協首飾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是青年藝術家,她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將藝術美術珠寶玉石等元素融合起來,將傳統藝術與新時代結合起來
  • 十大輕奢首飾品牌有哪些?潮流輕奢飾品推薦
    本篇就根據總體的品牌熱度、產品質感/美觀程度來給大家推薦十大輕奢首飾品牌,一起看看ta們誰最值得入手。(排名不分先後)一、TOUSTOUS一直以來都是服務西班牙皇族的珠寶商,到1920年在西班牙曼雷薩城開了一家為大眾服務的鐘表製作坊,開始做普通人的生意。
  • 穿漢服免不了佩戴首飾,這些首飾的深刻意義你知道嗎?
    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漢服復興所颳起的漢服風已有十餘年,直至今日仍未消散,漢服的熱度居高不將之時,與其相關的其他產業也在頻繁的發展著,比如首飾、頭飾等等。在文化方面,漢服體現出來了沉厚而又源遠流長的歷史意義,它既是古人留下的痕跡,亦是文化意識傳播的載體。漢服如此,首飾亦是如此。
  • 95後「重口味」首飾設計師和她的「藍色的遊泳池」
    桌面上散落的首飾都是管管的作品,從造型到體積,都區別於傳統首飾銀絲線編織成的人形巨大鏤空耳墜、形狀猶如多頭食人植物般的手套、或是很容易聯想到流血斷肢的珍珠胸針……這些首飾不僅造型「重口味」,不少體積也嚴重大過於常規首飾
  • 泰國皇后終於熬出頭,戴上奢華首飾風光加冕,顯本國首飾文化特色
    泰國王后蘇提達今年才42歲,年紀輕輕的她,過五關砍六將終於如願坐上了皇后的寶座。當她得到了詩麗吉王太后贈予的傳家寶,因此她變得十分高調,讓眾人都得知這一消息。在舉行加冕典禮的時候她選擇了多種首飾來佩戴,雖然只有三天,但是她卻發揮到了極致,努力把她的首飾讓大家觀賞。
  • 雲鬢鳳釵:古人的首飾文化
    古代男子也用笄,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冠左右有小孔,用笄橫穿固定在髮髻上。其材質有竹、骨、玉、陶、蚌,隨著金屬的大量出現,笄改用金、銀、銅等金屬製作,針細頭粗,就演變成了簪。髮簪用來挽髻或插在發間作為點綴。秦漢時期,貴族婦女的髮簪多以金、玉製作。魏晉南北朝,其材質範圍逐漸擴大到玳瑁、琥珀等珠寶。唐宋時的簪,用金、銀、玉等貴重材料製作,金簪除了鏨花、鏤花之外,還有用細金絲盤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