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我在百家號上註冊,4月17日發表第一篇文章。初入自媒體,像一隻迷途的羔羊,既新鮮刺激又膽小恐懼。
為了儘快熟悉規則,我經常泡在百家號裡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6月12日過了原創、13日轉正,開始有了收益,平常只是接送孩子上學後來因為加入自媒體,生活逐漸變得忙碌起來,經常性地在接孩子的路上也在構思題材,去年,也是我泡圖書館最多的一年。
百家號的規矩是比較嚴的,所以一直不敢掉以輕心,但是也曾因為疏忽被扣過分,於是接下來發文的日子更是小心翼翼的。我非常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於此搜羅過很多的首飾藝術類的資料,每天花幾個小時措詞整理髮文,儘管如此,我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無論是閱讀量還是粉絲都沒有明顯增長。正如剛踏上自媒體那天一樣迷茫激動。站在這條路上,前方繁花似錦,而腳下寸步難移。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腦袋清明的,想想自己的本職,我不是一直想記錄首飾文化麼?而這個冷門實在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如果把我製作首飾過程的步驟以發在網上供大家一起欣賞,視頻裡再搭上文化解說,那麼是不是起到同樣的作用呢?
我開始嘗試用視頻記錄方式繼續我之前的這條路,傳統文化裡有很多的小故事不為人知,比如說,苗寨人為什麼喜歡戴銀飾?戴銀飾又有什麼講究?於是上傳一個關於苗族人戴銀飾的一個視頻,以邊講故事邊還原故事裡手鐲製作過程的方式,故事講完了,手鐲也做完了。
這個視頻講述的是一個古人為什麼要戴長命繩的故事
古代人又為什麼喜歡長命繩?
佩戴首飾是我們中華民族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就有的喜好,銀首飾,不僅裝飾性強,更有諸多保健作用,深受人們的追捧。無論是送給剛出生的寶寶,還是給家裡的老人買來保健之用,亦或是自己佩戴收藏。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真的首飾就有假的首飾。有些不法商家就以假亂真的方式來蒙蔽對首飾空白的人們。大家對於假首飾深惡痛絕,可是不懂又能怎麼辦?於是我們就現身說法,從自己收到的假銀首飾通過視頻,以對比、評論測驗的方式告訴大家如何甄別真假首飾。
隨著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上的東西越來越多,最早以手工業出名的中國傳統漸漸消弭殆盡,傳承,是一個不會丟失的話題,我們對於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既要發展又要承繼。傳統手工藝,雖然不能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主流,但是不能在今天我們手中消失,於是拍了一個現代手藝人如何在都市裡做手工,並放開全部製作過程,以吸引更多喜歡手工藝的人對於傳統手工文化的人點評以回味……
今天的我們不必走出去,打開手機打開電腦打開電視,只要有網的地方,就能吸收眾多的新聞時事還有文化知識,我們作為知識的吸取者,通過百家號又成了多元文化中的一個小小傳播者,一年多以來,雖然收益一直沒有跟上,很多權益也沒有開通。但是收穫很多,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粉絲在近半年以來明顯增快許多,到10月7日截止,粉絲總數量為1273人。每次有新的內容,很快就會有新的互動在評論裡產生。我喜歡每次上傳新的內容後,看各位粉絲朋友評論與點讚,更欣喜於通過我的內容,能解決他們疑惑。
如果說欣喜之餘有遺憾嗎?也有的,我知道有些自媒體作者同我入行時間一般長,但成就遠超於我,我的不足之處有很多,也期待百家號能夠給予我更多的成長機會,因為有了這樣那樣的支持,我們才有繼續下去的動力。而我與百家號的故事,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