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巧取豪奪」臺東縣變綠色執政(圖)

2020-12-23 搜狐網
 
吳俊立(右)與臺「立法院」王金平

  中國臺灣網12月20日消息綜合臺媒報導,由於臺灣行政機構的強力介入,臺「內政部」對二審被判有貪瀆罪的無黨籍(但政治傾向為藍營)新當選臺東縣長吳俊立做出了「就職即解職」的決定,這樣吳俊立沒有時間指定副縣長代理縣長職務,臺當局「行政院」另派人代理該職務。臺媒指出,臺當局通過此方式,讓民進黨「取得了」第七席縣市長職位。

  吳俊立:「內政部」做法野蠻

  據報導,吳俊立原為臺東縣議會議長,在今年12月3日的縣市長選舉中,當選為臺東縣長。由於他涉有貪汙罪嫌,臺「內政部」昨日指出吳俊立20日「就職即解職」。

  吳俊立19日在議會主持最後一次臨時會,向大會遞出了議長辭職書,由議會主秘陳劍賢代為宣讀。吳俊立原本預定在20日就職縣長的同日辭議長職務,未料臺當局「內政部」卻提前宣布要在19日停他的縣長職務,等於他還未當上縣長就被解除了縣長職務。

  吳俊立昨天下午在獲悉此事後,發出新聞稿指出,「內政部」的野蠻做法,充滿政治操作意味。他認為就算他因案有停職疑慮,也應該在就職後,依程序討論再做定奪。他並且透露考慮擇日到臺北控告臺當局「內政部」瀆職。

  吳俊立呼籲臺當局「內政部」尊重臺東縣民的選擇,並表示自己一定不負選民所託。

  臺媒:「政院」介入「內政部」決定十分罕見

  據悉,根據臺灣相關「法律」規定,縣(市)長涉貪汙等罪嫌,由臺當局「內政部」停止其職務,但法條中並沒有明定縣市長停職時間點。依一般行政程序,從免職令發出到送達當事人,一定會有時間差。但這次臺當局「內政部」卻在吳俊立還不具縣長身分時,就預先展開停職作業,十分罕見。

  此外,根據規定,縣(市)長停職者,由副縣(市)長代理,副縣(市)長空缺或不能代理者,由臺當局「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臺媒透露,原本臺當局「內政部」討論停職時間點時,傾向彈性處理,讓吳俊立可以利用就職後到免職令送達前的時間差,發布相關人事命令,並安排縣政代理,後來因為臺當局「行政院」介入,才做成「就職即解職」決定。

  臺媒認為,這次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只拿下六席,臺當局「內政部」堅持「就職即解職」,實際效果就是臺當局「行政院」透過這種方式,利用「法令」解釋,讓吳俊立沒有時間任命副縣長,才能由臺當局「行政院」派人代理縣長職務,讓民進黨「取得」第七席,把臺東縣變成綠色執政縣市,因此這項宣布被外界視為充滿政治權謀。

  目前,臺當局「行政院」也已指派臺東縣政府現任主任秘書賴順賢代理縣長。

  臺東縣議員痛批當局「太過急躁」

  吳俊立宣誓就職臺東縣長後即日停職的消息傳出後,無黨籍的議員謝明珠發飆,痛批臺當局「內政部」做法「太過急躁」,不少吳俊立的支持者也都對臺當局「內政部」的做法不以為然,有的甚至揚言要連夜發動群眾上臺北抗議。

  臺東議會內吳俊立的許多部屬也都群情激憤,紛紛表達不滿的情緒,他們指出,這場選戰本來就打得辛苦,沒想到當選了還有這麼多的波折。

  輿論指出,根據規定,吳俊立反制臺當局「行政院」的唯一方法,就是先宣布辭職,這樣必須在三個月內補選,屆時如果他參選並再次當選,就不會再被停職。(徐麗麟)

相關焦點

  • 國民黨否認臺東縣同意一階段領投票 批臺當局亂講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消息 臺「中選會」3日晚與地方選委會餐敘,溝通「立委並公投」領投票事宜。對「中選會」稱臺東縣選委會已同意一階段領投票,國民黨文傳會主委黃玉振表示,臺東縣長鄺麗貞已澄清,並未授權臺東縣派代表與會,臺東縣選委會的決議就是二階段領投票。黃玉振認為「中選會」對外放話的作法不足取。
  • 南投縣長選舉 臺當局「執政」打亂綠營布局
    記者賴香珊/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下屆南投縣長選舉氣氛微妙,年初綠營新春團拜時展現勝選氣勢,但不到半年,形勢正悄悄轉變,至今沒人表態參選,關鍵在於臺當局「執政」屢傳爭議,南投綠營的後勢發展,小英「執政」成績舉足輕重。    據報導,南投是國民黨少數「執政」縣市,被視為藍營的中興堡壘。
  • 惡化兩岸關係 傷臺灣激民怨——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之二
    臺東縣鹿野鄉的劉姓果農告訴記者,臺灣鳳梨過去九成銷往大陸,現在因為兩岸關係不好,銷量大減,滯銷的鳳梨價格從過去每斤十七八元(新臺幣,下同)慘跌了一半。他感嘆說,民進黨當局不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讓臺灣農民深受其害,「執政者不知道我們的辛苦」。兩年來,兩岸關係冰凍重創臺灣觀光業。數據顯示,2015年來臺大陸遊客有418萬人次,去年已降至273萬人次。
  • 綠色「執政」的三大「臺灣價值」 蔡正元:萊豬、血酒、核食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今早在社交平臺發文,以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挺澳洲葡萄酒,以及核食「公投」期滿後日方盼臺開放等事件,大酸綠色再度「執政」後,有了三大「臺灣價值」,就是「吃萊豬、喝血酒、吞核食。」    蔡正元說,吃萊豬。以前綠色集團說會絕子絕孫,現在說沒有三高的人可以吃。讓臺灣人不知不覺的吃,又沒有強迫臺灣人吃。
  • 臺灣臺東縣發生淺層地震 全臺有感
    中新社臺北4月3日電 (記者 路梅 畢永光)臺灣臺東縣3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5.6級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僅為10公裡,全臺皆有明顯震感。截至記者發稿前尚無災情傳出。根據臺灣氣象部門測報,當天9時52分臺東縣發生5.6級地震,震中位於臺東縣政府西偏北方37.5公裡(臺東縣延平鄉),震源深度10公裡。此次地震全臺有感,高雄、屏東、嘉義多地測得最大震度4級,搖晃時間30秒至1分鐘不等。記者所在臺北市區震度2級,離島澎湖也感受到2級震度。
  • 臺當局對大陸稱呼變強硬 從「貴方」改為「你方」
    據臺媒報導,在部分事件的抗議郵件中,臺當局相關單位改變措辭,將平常對陸方稱呼的「貴方」,改成措辭較為強烈的「你方」。  有媒體昨日詢問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是否存在此事,張小月回應「那當然」,「就是用非常強烈的措辭表達立場」。
  • 臺當局說法24小時4變引痛批
    【環球網報導】昨天(11日)下午至今,民進黨當局圍繞陸配子女赴臺問題的相關措施一變再變,引發島內輿論爭議。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2日)下午又宣布,撤回陸委會昨天宣布的所有陸配子女回臺入境管制措施,無臺灣籍、仍滯留在大陸的陸配子女不同意入境。此前,臺陸委會已針對相關措施做出了3次變更。據報導,臺當局6日起宣布,暫緩大陸籍人士赴臺,擁有居留證的陸配不在此限。
  • 臺當局負債增加7千億!綠營執政後就未做債務研究
    據臺灣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負債持續攀升,據公庫署公布信息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止,長、短期債務合計共5兆4358億元,與10年前相比,債務增加7223億元,每人平均負債來到23.1萬。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近日提出報告示警,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民進黨當局從未進行債務、公債及公庫券相關研究,應儘快著手,以供債務管理政策參據。
  • 綠色執政十大票房毒藥!黃創夏直言:蔡英文詛咒將到來
    中國臺灣網8月22日訊 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年底選戰即將開打,蔡英文當局執政二年,已有選民覺得這一票投不下去,到底哪些人是影響民進黨選票的關鍵?根據「網絡溫度計」網絡聲量大數據分析,列出「綠色執政十大網絡票房毒藥」,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被選為票房毒藥榜首,臺灣資深媒體人黃創夏更直言,「支持某某某就是支持蔡英文」的詛咒即將到來!
  • 臺灣名產之臺東縣釋迦
    釋迦一定要熟軟才能吃,買回家後,若仍生硬,可用報紙包裹,噴些水,放上一二天,待變軟後即可用刀剖開去皮食用,鮮美香甜,口味非常獨特。也可切塊做成各種冰飲。果皮不可食,若果皮發黑,不用擔心,口味更佳。釋迦在臺灣深受喜愛,每年都要舉行釋迦節,選出的冠軍釋迦售價折算人民幣上萬元一顆。   臺東縣釋迦的產量佔全臺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 南投縣長林明溱質疑臺當局觀光旅遊補助只針對特定縣市
    ­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當局「交通部觀光局」為提升南部灣岸旅遊意願,將編列新臺幣4千萬元補助遊客前往臺南、高雄、屏東及澎湖等縣市旅遊,補助項目涵蓋住宿費與交通費,但補助範圍未包含受陸客銳減影響嚴重的南投縣。南投縣長林明溱對此表示不滿,除了將持續向臺灣當局反映爭取外,也質疑觀光旅遊補助不應有政治色彩,而只針對特定縣市補助。
  • 印尼「獅子大開口」,臺當局變「軟腳蝦」
    原標題:印尼「獅子大開口」,臺當局變「軟腳蝦」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外勞「零付費」,衝擊島內27萬家庭。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外勞「零付費」,衝擊島內27萬家庭。有媒體質問,難道這就是民進黨要的「新南向」嗎?
  • 臺當局24小時4變遭嘲諷
    【文/觀察者網 徐蕾】從昨天(11日)下午到今天中午,臺當局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24小時變了4次。報導截圖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2月12日報導,此前6日,臺當局的限制入臺政策不包括陸配,因此造成沒有臺灣籍的陸配子女不能跟著父母返臺。因此,11日下午,陸委會在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基於人道考量,今起陸配子女準許入臺,但需要居家檢疫14天。
  • 臺當局借疫生事會害慘島內經濟
    這種逆耳忠言,臺當局不是不了解,但他們會聽得進去嗎?有人說,單純的新冠肺炎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借疫情散播「政治瘟疫」,這可是比病毒更狠毒的事。沒錯,如果藉機「抗中」、以疫謀「獨」玩過了頭,導致兩岸交流全面倒退、臺海局勢持續緊繃,才是臺灣經濟面臨的真正風險。
  • 川普接連對臺示好,臺當局為何不敢接招?大陸軍事震懾的結果?
    如今,川普執政末尾,人們本期待他會給人留給好印象,但其不但沒有一絲收攏,反而變本加厲。不過,再怎麼胡作非為,有中國軍隊的牽制,其圖謀也不能得逞。 1995年美國同意李登輝到康奈爾大學演講後,引發了1996年臺海危機,此後,美國在這方面很是謹慎,規定臺當局領導人只能過境美國。 但川普執政後,尤其是2020年,逾越界線的事他幹了一件又一件。但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 馬英九執政鳳梨每斤30元 蔡英文執政13元
    資料圖:臺灣鳳梨臺灣地區臺南關廟盛產鳳梨,以往也是銷往大陸的暢銷水果之一。但國民黨臺南市長參選人黃秀霜近日指出,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降到冰點,加上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再發「臺獨」言論,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一再受阻,讓農民眼淚只能往肚子裡吞。
  • 綠色恐怖!臺當局確定要對這些人下手了!
    大陸9月1日開放臺灣居民申請居住證,其後傳出臺當局擬對申請的臺灣民眾「立即除籍」的消息。儘管臺「陸委會」否認此事,但臺「行政院」20日首次確認,將針對對領取居住證民眾限縮所謂的「公民權」。
  • 靠臺當局就會變有錢?臺律師:重新投胎簡潔有效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去年底選舉候選人都喊拼經濟,臺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貼文指出,各種不同的迷幻口號就會出現,讓民眾以為,仰賴臺當局,就會變有錢。不是的,讓自己變有錢的方法,最簡潔有效的就是重新投胎,只要找到正確的爸媽,有錢的機會就很高。
  • 臺當局開展「清藍」行動 大陸參訪藍八縣將越來越難?
    臺灣《旺報》1月24日報導,臺「移民署」審查參訪目的比過去嚴格,例如當事人有統戰部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針對以上的傳聞,臺「移民署」表示未聽聞上述情事,但有官員不否認,目前對申請赴臺大陸人士的旅遊目的「定義嚴謹化」。雖然,臺當局官員一再否認,但從臺「移民署」網站的公開數據顯示,比較2016與2015年的大陸居民獲準入臺人數來看,去年以專業交流與商務交流獲準入島的人數確實比前年少了許多。
  • 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批評民進黨執政無能 籲當局儘速承認「九二共識」
    多位與會的臺灣鄉鎮市民代表表示,民進黨執政一年來施政無方,大搞「口號式」的「轉型正義」,將執政重點放在政治鬥爭而非經濟民生上,如果繼續下去,必將被人民拋棄。他們呼籲,民進黨當局應儘快承認「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切實增進臺灣百姓福祉。臺灣社區發展協會聯合總會總會長劉冠雄宣讀該會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