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軍3億買的梵谷帶不回中國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然而海外市場就不存在如此高的入關稅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將自己買回來的東西放在別人那,也不願帶回家。

圖片資料

王中軍去年在紐約蘇富比上以3.77億元拍得梵谷《雛菊與罌粟花》的舉動,雖然仍時常為外界所提及,然而令他有些無奈的是這幅名作至今仍未「回家」。近兩年來中國藏家舉牌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海外拍場上,大手筆背後卻都隱藏著難以抱得拍品歸的尷尬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藝術品長期身處異地?這些精品究竟又該如何才能儘早回到新主人的身邊?

拍品入境難是普遍現象

中國藏家海外拍賣的熱情不斷,但藝術品入境難卻成為近年來國內藏家在海外拍賣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擾。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王中軍於去年11月紐約蘇富比上高價拍得的梵谷作品《雛菊與罌粟花》目前被保存於香港,並沒有入境。

對此,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甘學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實際上遭遇相同「待遇」的藝術品不在少數。2013年11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1.72億元成交的畢卡索油畫《兩個小孩》;2013年9月,收藏大鱷劉益謙從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5037萬元競得的蘇軾《功甫帖》;2014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上,劉益謙以2.8億港元買下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等,「以上所列這些天價藝術品大多沒有入境」。

據業內人士透露,通常情況下,國內買家在海外拍場上成功拍得藝術品之後,會直接委託海外拍賣公司進行異地託管,如王健林競得的畢卡索油畫《兩個小孩》等高價拍品,目前就保存於海外的拍賣公司。除此之外,有些買家則會將藝術品以「保稅延伸」的方式將其存放在國內的保稅區裡,如劉益謙拍得的《功甫帖》和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目前存放於上海徐匯濱江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中。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價值不菲的藝術品遲遲不能回家?

稅費成「回家」高門檻

說到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至今未回到北京的原因,王中軍直言:「因為入關的稅費過高。」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園藝術品貿易中心負責人劉威海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道,按照相關規定,海外藝術品進入中國境內時要繳納6%的關稅(暫定),以及17%的進口增值稅,再加上其他的相關費用,整體計算下來,一件海外藝術品要想入境所要繳納的複合稅率實際應為24.02%。據此計算,這幅身價高達3.77億元的《雛菊與罌粟花》要想安穩地掛在王中軍北京的家裡,需要繳納高達9056萬元的「過路費」。

「然而海外市場就不存在如此高的入關稅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將自己買回來的東西放在別人那,也不願帶回家。」藏家王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2013年他曾在新加坡購得一件油畫作品,至今該作品仍存放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對於藝術品進口而言,只要入關之後沒有發生實質性交易,就無需繳納進口關稅。藝術品在境內只有被轉手賣出,才需繳納7%的進口關稅。相比國內而言,已經很低了。」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國家雖然對藝術品交易的徵稅方式有所不同,但幾乎都會對藝術品進口採取零關稅政策。劉威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以英國為例,對於藝術品的進口採取零關稅政策,僅徵收5%的進口增值稅。

而離內地最近的香港也不對藝術品進口徵收任何形式的稅率,只需繳納利得稅,個人利得稅稅率為15%,機構的利得稅稅率為16.5%,也可以通過個人捐贈來減免相應的稅收。而如今王中軍拍得的《雛菊與罌粟花》就正身處於香港。

藝術品儲運是第二道坎

除了高稅費以外,在有些藏家看來,由於藝術品的運輸、儲藏通常對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國內藝術品市場在這些環節上的配套服務相對薄弱,因此這也成為了藏家們決定是否讓這些「天價寶貝」回家的另一個原因。

說到運輸問題,藝術品的運輸絕非來輛大卡車,然後把它們往車上一放那樣簡單。從藝術品的包裝,到運輸車輛針對藝術品短時間儲藏所需溫度的專業設計,都有著十分明確的要求。

而提及藝術品的儲藏那更是一門大學問。「有人說藝術品儲藏就是要保持恆溫、恆溼,這不是一個專業的觀點。」劉威海向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解釋道,不同材質的藝術品在儲藏時對於溼度、溫度的要求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以溫度為例,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也許對於鋼材質地的藝術品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對於油畫而言就可能帶來「災難性」的毀滅。因為在這種溫度條件下,含有瀝青的顏料很可能受到高溫影響被溶解,並形成黑褐色斑痕,嚴重的還會對畫面造成汙染。

「不同類型的藝術品進行分類儲存則顯得十分必要,對於個人而言很難將其實現。也正因如此,近些年來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藏家將海外購得的藝術品放在保稅區內,一方面少了稅費的高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作品得到最有效的託管。最後,大量藝術品在保稅區的集聚,使得保稅區成為交頭活躍的市場,為藝術品提供了更多交易機會和銷售渠道。」劉威海如是說。

保稅區亟待深度利用

目前,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藏家,都在「重稅」的壓力下,將境外買來的藝術品紛紛轉移到保稅區內。劉海威強調:「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文化保稅園,藝術品就可享受境內關外的免證、免稅、保稅政策。」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表示,保稅區既可為藝術品提供保稅和存儲服務,而且藏家借出後只要在規定的6個月時間內歸還藝術品即可,這也為藝術品在各地的借出展示提供了相對便利的保證。

目前為止,北京、上海、廈門、成都、深圳已建成了藝術品保稅倉庫,如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園、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等。

甘學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選擇保稅區,也可以繳納一定的保證金,辦理相關的「暫時進出境貨物」,可以暫時不用繳納稅款,一般在6個月左右的規定時間內原狀運出境,也可以經直屬海關批准延期,但延期最多不超過3次,每次延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今年3月開始實施的《博物館條例》中,首次承認民辦博物館的身份,並規定其在資源、條件和設立等方面和國有博物館享有同等待遇。儘管《博物館條例》剛實現落地實施,但這可能意味著海外徵集文物回國這項能實現與國有博物館同等免徵增值稅的待遇。

相關焦點

  •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3.77億拍得梵谷名畫 中國買家再次震驚世界
    3.77億元!世界第三高價的梵谷畫作誕生!但這一次出手的不是萬達老總王健林,而是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繼去年萬達集團在佳士得紐約拍場以1.72億元人民幣買下畢卡索名作《兩個小孩》之後,中國買家再次震驚世界。據悉,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6176.5萬美金(含佣金)拍出,創下了大師自1998年來的成交紀錄。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上翻江倒海。
  • 王中磊和王中軍都是華誼兄弟創始人 王中軍為何如此低調?
    哥哥王中軍,則顯得低調很多,甚至給大眾一種不善言辭、內向寡言的感覺。氣勢上看起來稍微軟了一些,但是實際上王中軍的這種低調,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王中軍在華誼的股份方面具有控股的作用,王中軍性格沉穩,低調,但是據說能讓弟弟王中磊佩服的地方,就是哥哥的口才了得。
  • 花4億元買梵谷《阿利斯康林蔭大道》的藏家,是中國人
    花4億元買梵谷《阿利斯康林蔭大道》的藏家,是中國人 澎湃新聞記者 徐佳和 2015-05-13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 那些中國富豪收藏的梵谷、畢卡索等世界名畫
    2010年5月4日,此畫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06億美元的天價,被一位匿名中國買家購買,刷新了畢卡索畫拍賣的最高價格。這次是他連續第二年在美國的拍賣會上,以上億港元天價購買名畫,亦令他成為國際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之一。
  • 23億馳援華誼,王中軍背水一戰
    2014年,他拍下梵谷的作品《雛菊與罌粟花》;2015年,又拍下畢卡索名作《盤髮髻女子坐像》;甚至還買到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手跡。《雛菊與罌粟花》左 《盤髮髻女子坐像》右他毫不隱諱地將它們大大方方擺放在家裡,時常抬頭就能看到。
  • 王中軍預測:未來3年單部電影票房有望到30億
    王中軍預測:未來3年單部電影票房有望到30億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前天以嘉賓身份出席第19屆上海電視節主辦的「金融創新——中國影視業發展新動力」主題論壇,會上他放出豪言:華誼未來市值要達到五百億,在他不當董事長的時候能達到一千億。
  • 就是這樣的王中軍,就是這樣的松美術館
    首展「從梵谷到中國當代藝術」,分為印象派及西方現代藝術、中國現代藝術和王中軍個人創作油畫三個部分,一共呈現79件作品,真的做到了王中軍說的,給這麼多年自己的收藏和作品一個大的展示空間。畢卡索《盤髮髻女子坐像》92×73cm 布面油畫 1948年  開館展做的比較簡單,是以我自己常年的收藏為主,學術主持範迪安院長和策展人常天鵠策劃了題為「從梵谷到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名稱。
  • 除了朋友,王中軍沒有底牌
    那年華誼的電影共10部,總票房為31億;光線出品13部電影,總票房達64.2億。在2018年,《芳華》和《前任3》票房高達19億,開了個好頭。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驚濤駭浪》、《找到你》、《胖子行動隊》、《雲南蟲谷》、《江湖兒女》、《遇見你真好》大都反應平平,票房業績處於盈虧邊緣。
  • 從王太太家掛假畫說起,真正的富人愛買什麼畫?
    梵谷、莫奈、畢卡索這類大家的名作,自然成為了大佬收藏的首選。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創始人萊昂·布萊克,就曾出價1.199億美元,成為《吶喊》的買家。而中國頂級藏家的收藏,也許可以參考大劉的「200億港元?當然不止這個數」。名畫買回家,不同的大佬,有不同的操作。比如劉鑾雄在2003年,以180萬「撿漏」了一副Jean-Michel Basquiat的塗鴉,掛在華置的辦公室。
  • 去年賣畫,今年賣房,「影視老大哥」王中軍這兩年不好過
    去年賣畫,今年賣房 …… 王中軍和他的華誼兄弟可能真有點撐不住了。據港媒報導,王中軍近日以 2.2 億港元(1 港元約合人民幣 0.9 元)的價格將位於香港中半山的豪宅掛牌出售。2010 年時,他以 1.32 億港元的價格將這棟面積 346 平方米的豪宅收入囊中,如今持有 10 年,帳面獲利 8800 萬港元,漲幅約 66%。但王中軍可笑不出來。去年在亞布力論壇上,王中軍自曝曾賣畫解決現金流問題引起了輿論關注。
  • 《娛樂教父王中軍》(胡志剛)
    在華誼兄弟上市之前,王中軍的融資模式被簡單歸結為依靠個人人脈資源的「傍大款」,無論是最初太合地產的王偉,還是後來TOM集團的王兟,再到後來的馬雲、江南春,王中軍的股東幾乎全是自己在企業家圈子中結識的「大款」朋友。3. 王中軍總結的影視劇投資法則是:有意思的題材+好導演。聚人肯定是華誼兄弟成功的基礎,但沒有資本,萬事難成。
  • 王中軍自曝靠賣字畫解決華誼現金問題,並表示為了公司賣什麼都行
    華誼兄弟作為中國最有名的影視公司,投資拍攝了非常多經典的電影,本來在影視、投資以及傳媒等方面,都做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但是卻因為範冰冰出事後公司遭遇了重創,不僅電影接連撤檔,就連公司的股票也開始暴跌,現在華誼也面臨非常嚴峻的現金流問題。
  • 王中軍2億元豪購曾鞏真跡 一個字價值167萬元
    華誼兄弟 (300027)董事長王中軍再收重磅藏品。5月15日,在2016中國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拍賣專場中,王中軍競拍獲得曾鞏傳世孤本《局事帖》,該藏品經多倫競價,最終以1.8億元落槌,加佣金2.07億成交。
  • 1976年王中軍——棄學從軍
    1976年的一個晚上,爸爸正好在家,王中軍把醞釀了多日的想法說了出來。「想當兵?給你問問去。」爸爸隨口答應了一句,就出去了。王中軍心想自己是努力了,事情成不成還另一說,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更沒有想到會立刻去當兵。
  • 百折不撓王中軍
    日前,新浪財經重磅打造的高端人物訪談節目《至少一個小時》對話華誼兄弟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在節目錄製現場,王中軍說到2018年是他個人最困難的一年,2019年是公司最困難的一年,他是如何面對這些困境的?他表示,「每一道坎我們都必須咬牙過去,過一個坎輕鬆一下,可能十天過去又會有一個新的坎,所以我們一個一個坎的過。」
  • 視頻|王中軍:《只有芸知道》票房不成功 但電影我喜歡
    由貴州珍酒,珍酒珍十五獨家冠名,新浪財經重磅打造的高端人物訪談節目《至少一個小時》對話華誼兄弟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在談及華誼兄弟新片《只有芸知道》時,王中軍表示雖然票房不成功,但電影他喜歡。2017年,馮小剛主導電影《芳華》憑藉14億的票房成績領跑賀歲檔。作為內地賀歲片鼻祖的馮小剛曾經8次拿下賀歲檔冠軍。
  • 元旦去香港旅遊的注意了,這3種東西帶不回來,記得不要買
    大家也知道,香港很多東西比內地是要便宜不少的,就比如說買一個手機,差價也是很大的。然而元旦去香港旅遊的注意了,這3種東西帶不回來,記得不要買。很多東西你就算買了,也是帶不回來的,因為在機場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能帶不能帶的東西都是有規定的。所以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不能帶的東西都有哪些。看仔細,否則你就白費錢了。
  • 王中軍曾經預謀巧拉弟弟入夥
    有了興趣的引導,雖然公司尚是「襁褓中的嬰兒」,但王中軍覺得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是牛勁沖天。公司如何開張?的選對地兒才行。和別人的「小打小鬧」不同,王中軍耍的是「大手筆」,要選就選個名氣大的地方開公司,有面子、威風。北京國際飯店最終被王中軍「相中」,名氣大、地段好、設施高檔,王中軍認為這個還成。
  • 2020年中國收藏界公認:國內10大頂級富豪企業收藏家
    億港元)買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世界名畫《清晨》,此畫既是高更在大溪地島巔峰時期的畫作,也被業界公認為可與梵谷、畢卡索等國寶級大師頂尖之作比美的大作。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排名第三十名。 2015年3月,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拍得一件歷經600多年歷史的明代佛經,為本屆紐約亞洲藝術周期間最昂貴的拍品,也是亞洲以外地區拍賣價格最高的中國書畫作品。
  • 王中軍賣了收藏又賣房,華誼這些年屋漏偏逢連夜雨
    文章|卡夫01王中軍賣畫又買房去年在一個經濟論壇上,華誼兄弟電影公司老闆王中軍透露,自己在拍賣以前自己的藝術收藏,變現以後為自己的公司續上現金血液。不過老闆王中軍在論壇上表示,老闆為了公司活下去賣東西變現很正常。沒想到一年過去了,今天一條關於華誼兄弟的新聞,新瓶裝舊酒,還是老闆王中軍賣東西的事。這一次王老闆沒有賣藝術收藏,這一次賣的是王老闆在香港的房產。港媒報導華誼兄弟王中軍以2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自己中半山富匯豪庭的兩戶相連豪宅。好事的記者給華誼兄弟公司求證此事,公司回應老闆個人財產,公司不便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