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搜狐焦點房地產網自得到的消息,奧北大盤華貿城將在2009年9月對外發售,均價可能在13000-15000元/平方米左右。因為此項目的操盤手是華貿中心的開發商——國華置業,因此備受業內和購房人關注。
55萬平體量的建築群,7萬平的複合商業,華貿城能否延續華貿的品質,能否成為北苑乃至京北區域的潛力股,換而言之,華貿城是否值得購買,焦點網對此進行解讀。
北苑外延--待開發的處女地
華貿城位於朝陽區地鐵13號線北苑站以北300米,臨近地鐵5號線,14號線,京承高速,北五環,北苑路。但這裡所在的北苑外延區域實際上仍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準確來說可以用「荒涼」形容,周圍暫無商業配套,距離三、四站地以外才是相對成熟的北苑生活區。
可以想像的是其發展前景,目前該區域已經規劃了5個地塊。
位置居中的是華貿城項目,總佔地40萬平,規劃建築面積55萬平,配套商業7萬平米,由高級公寓、時尚街區等組成;北邊是悅溪,22萬平米的低密度住宅,現售價板樓12500元/平,塔樓11800元/平;西邊地塊是城建的項目,配套有幼兒園,建面30.67萬平;東邊地塊是天潤的項目,裡面有疊拼和高層,建面49.8萬平;再東邊是中鐵項目(第六大洲轉讓),配套有中學、小學、幼兒園、醫院,70多萬平。
華貿城開發商,同時也是除悅溪外四大地塊一級開發商--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房超告訴焦點網,「我們在做一級開發的時候就在考慮這個區域怎麼做,實際上總共200萬平米是一個整體,在這裡面規劃了兩組學校、託兒所、商業。現在因為被四個單位拿掉以後,一號地承擔的是商業金融,二號地承擔了一個學校和醫院,三號地(華貿城)承擔了主要的商業,四號地承擔了一個大型的託兒所、一個大型的學校,小學中學。」
通過房超的介紹,這一區域雖然分散為5個組團(加悅溪),卻統籌為一個整體的規劃。如果五家開發商可以通力合作,這一區域的商業、教育、醫療配套的完善,與各種類型普通住宅、高檔公寓的結合,可能將這一區域發展為京北的「潛力」板塊。而五家實力開發商的品牌保證和開發經驗使這些充滿想像空間。
但一切仍需要時間,國華置業開發華貿中心用了五年的時間(2003年5月28日-2007年9月25日),且地處東三環、東四環地帶,總建築面積近100萬平。而北苑外延區域超過200萬平的體量,5家發展商的運作,難度並不比華貿中心小。
解構規劃--時尚生活綜合體
在成功的操作了「商務綜合體」華貿中心之後,房超新拋出的「時尚生活綜合體」概念將在華貿城項目上試驗。
根據房超透露,華貿城住宅部分將分為個不同的區域。一個區域以50多平-90多平的中小戶型為主,一居到兩居;還有層高4.9米的LOFT,60平米左右,樓上有兩間臥室,樓下就是有公共空間、創意空間。這一部分的產品主要面向初次置業的年輕時尚的白領階層。另一個區域是中大戶型的板樓區,這部分面向成熟人士,是鬧中取靜的一塊區域,設計有各種景觀、噴泉,他們可以在這裡遛狗、散步。另外,還有3萬平的花園洋房,是戶型面積260平米的準別墅。
而另一個特別的規劃就是7萬平米的複合型商業街,這方面也是國華置業本身最為擅長的領域。這個商業街將匯聚品牌店、特色餐飲、超市、百貨店、數碼影院等眾多業態,集餐飲、購物、休閒娛樂於一體,將華貿城濃縮為一個「華貿商圈」。
根據房超的構想,華貿城將有機地規劃成兩大組團,居住區營造靜謐,商業區營造繁華,二者共同構成時尚的氛圍,使業主更好的享受都市繁華生活。
華貿城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圖片,其定位的認可程度因人而異。
價格密碼--區位定價比照
在精細化競爭來臨的前夜,市場對於房價的敏感性仍然不可忽視,華貿城的價格因素也成為買家最為關注的問題。
參考臨近的悅溪項目,去年底8000-9000元/平方米的價格曾經一度造成熱銷的盛景,而一期將要開盤的樓座價格已經上漲,現在的均價為板樓12500元/平,塔樓11800元/平。同時,悅溪是低密度住宅,1.6的容積率也具備的優勢。華貿城在容積率方面和悅溪相比不具備競爭力。
另外一點不可忽視的是成本因素,據了解,潤澤莊苑房地產公司2005年拿下悅溪地塊時,樓面地價僅有200元/平方米(據《經濟觀察報》報導),而華貿城的樓面地價約在5000元/平方米。
所以華貿城更多採用錯位競爭,推出精裝修小戶型或loft產品,大戶型板樓和花園洋房的形態。更重要的是打好商業牌,延續華貿的品牌,將社區商業做成亮點。
儘管房超不願意透露具體的價格情況,但據焦點網的追蹤,華貿城一期開售可能的價格是在13000元/平方米,這個價格可能是毛坯的價格,精裝修可能在15000萬/平方米。當然,實際的價格還會根據下半年的市場行情和周邊房價最終確定。
礙眼的高壓線
最後一個需要權衡的因素,也是北苑、立水橋區域的通病--高壓線。從焦點論壇網友提供的圖片看,這一區域高壓線林立,哪個項目也難逃出其覆蓋範圍。
儘管一直有傳聞包括華貿在內的幾家開發商正聯名上書請求有關部門解決高壓線入地問題,但該消息並未得到證實和落實。
關於高壓線的影響至今尚無定論。我國成文的規定是《城市規劃相關規定》,其中提到「一般1萬伏的高壓線塔與居民樓的水平距離是5米,11萬伏的10米,22萬伏的15米,50萬伏的25米。」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規定針對的是安全性,諸如突然倒坍、雷雨天電擊等等突發因素,但關於輻射的問題並不在考慮之內,即超出這個範圍仍存在輻射。
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是英國專家提出的標準,即不超過0.4微特斯拉(μt)的電磁輻射為安全的。具體數據是220千伏的高壓線在百米範圍內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0.4微特斯拉;132千伏的高壓線在數十米範圍內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壓線在十數米範圍內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0.4微特斯拉;埋藏在地下的高壓線只在數米範圍內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0.4微特斯拉。
一直以來,不少專家也建議我國儘快制定一個綜合性的電磁輻射標準,對各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做出明確的規定,但目前這一規定仍然缺失,可供參考的就是上述國際的通行標準。
免責聲明:凡來源非搜狐焦點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網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