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日前,教育部官網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345號建議的答覆》。
圖源:教育部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345號建議的答覆
教督建議〔2020〕63號
你們提出的「關於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評價體系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為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不斷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能力,教育部對普通高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評價工作,主要包括本科院校評估和一級學科水平評估,有效推動了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了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方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根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你們提出的關於「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評價體系構建的根本遵循」「構建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充分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等意見建議,我們完全贊同,並在相關方案制定過程中進行了充分吸收。
一、關於「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評價體系構建的根本遵循」的建議
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破除「五唯」頑瘴痼疾,扭轉不科學評價導向,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守牢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的底線,引導高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建立健全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推動高校積極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大學質量文化,不斷提升我國學科建設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關於「構建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充分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
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有關評價理念、評價體系、評價方法等在借鑑國外有益經驗基礎上,立足中國國情和高校、學科實際,樹立中國標準,彰顯中國特色。其中: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圍繞「高校基本辦學條件、基本教學管理和基本教學質量」「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能力」和「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量保障有效度、結果滿意度」,按照不同類型高校分類設計指標體系,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分類評價制度,著力引導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突出高校不同發展階段特點,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開展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其他高校主要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第五輪學科評估積極構建「思政教育成效」「培養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生質量」四維度評價體系,將重點考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情況,教材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及國際交流學習等方面情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代表性成果和用人單位評價等。
三、關於「構建全國統一的評價數據平臺」的建議
為加強對高校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過程性監督和常態化監測,切實提高評估工作效率、減輕高校負擔,教育部於2018年建成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該平臺綜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數據信息的關聯比對和邏輯校驗,確保數據真實可靠,為各項評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四、關於「採取同行評議為基礎、多元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的建議
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堅持同行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積極引入國(境)外高水平專家參與評估工作,重視從學生、教師和用人單位等方面考察高校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構築多元多維多視角的評價方式。其中: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按照「高校專家為主、行業專家適當」的原則組建入校考察專家組,評估中在強化高校專家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同時,不斷提升行業專家的參與深度和評估話語權。第五輪學科評估探索「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 的合理結合度,對共識度高的高水平成果使用定量評價,其他代表性成果運用基於定量數據和證據的專家「融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可靠性。
五、關於「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的建議
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和第五輪學科評估強調評估結果與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掛鈎,確保評估「有用有效」。其中:新一輪本科院校評估著重強調對突破辦學規範和辦學條件底線的高校,以及在本科院校評估督導複查工作中發現的評估整改落實不力、關鍵辦學指標評估後下滑的高校,採取約談負責人、調減招生計劃、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等措施,督促高校做實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第五輪學科評估優化結果分檔方法,探索分類發布總體結果與提供分項結果相結合的多元化評估結果呈現方式,向政府和參評單位按需提供診斷分析服務,在優化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學科內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六、關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評價思想和評價文化」的建議
教育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開展本科院校評估、一級學科水平評估等評估工作,積極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評價機制,引導高校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此外,「雙一流」建設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大引領工程,建設成效評估是根本導向。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的任務要求,教育部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辦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世界一流為目標,聚焦人才培養、創新能力、服務貢獻和影響力等核心要素,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強調中國特色和質量水平,突出人才培養質量和改革創新能力,建構多階多維多元的「雙一流」建設評價體系。
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改進完善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積極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評價體系,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感謝你們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27日
新聞來源:教育部
原標題:《教育部:抓緊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