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喝咖啡這件小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20 新京報網

圖/unsplash


2019年,陪伴北京20餘年的咖啡館們,告別了情懷式的「烏託邦」,與商業和資本狹路相逢。在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之際,一款限定「貓爪杯」依然讓眾多擁躉為之瘋狂。本土精品咖啡店也在崛起,瑞幸、Coffee Box等咖啡外送的出現,伴隨著數位化生活為我們帶來便利,也讓一度高高在上的星巴克嘗試擁抱電商及各種線上平臺。文藝青年聚集的雕刻時光五道口店閉店,一代人的青春記憶終將留在那裡。在閉店浪潮兩年後,今年眾多獨立咖啡館異址重開,「超市咖啡」、「便利店咖啡」和「胡同咖啡」縱情生長,讓我們在北京的街頭巷尾,遇見更多溫暖人心的咖啡館,更幸運的是,因咖啡而與人結緣。


01

不願就這樣說再見

 

1997年,第一家雕刻時光在五道口開業。作為「國內咖啡的骨灰級元老」,它給北京這座城市帶來的,不僅是一杯熱咖啡,還有那個時代人們對文藝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僅大學生們在這裡備考、寫論文、約會,很多咖啡館主理人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那裡,可以說很多人關於咖啡的記憶,都有雕刻時光。而那時候,星巴克還未進入中國市場,Costa也未入駐北京,咖啡市場還一片沉寂。

 

為了讓人們在夜晚也有地方可去,五道口雕刻時光開始了24小時營業。一位微博網友寫道,「很多年前的大年三十,因為著急上網做內容更新,抱著電腦去了雕刻時光五道口店,沒想到真的還在營業……這是我對那裡最深的印象。在這裡看到很多真情流露,在付出也被珍惜著的時光裡,這樣的溫暖會一直發光。」

 

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2019年1月14日,雕刻時光五道口店因為不斷上漲的租金宣布閉店,人們紛紛趕來與它告別。最後一天,店內的食物銷售一空,很多顧客將店裡的杯子買走留作紀念,大量網友留言,一言一語都是有溫度的故事。就像電影《雲圖》中那句:「真不願就那樣離開你,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告別。」


02

星巴克迎來「變革年」

 

2019年1月11日,是來自西雅圖的咖啡公司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的20周年紀念日。1999年初,星巴克中國第一店開在北京國貿中心,它將人們的咖啡消費,從雀巢引領的「速溶」進化為「現磨時代」。這20年來,星巴克找到了一種恰當的方式在中國站穩、起跑與加速。

 

星巴克真正的「變革期」,從去年就開始了。2018年6月29日,星巴克臻選旗艦店落在了正陽門南、中軸線西的北京坊,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共有3層,分別可以品嘗茶、酒、咖啡三類飲品。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在餓了麼平臺上就可以點單,「實體」與「外賣」雙開花。

 

12月4日,全球第二家星巴克啡快™概念店️在頤堤港開業,主打外帶服務。圖/北京星巴克官方微博


如果說星巴克之前的成功,在於能讓喝茶的中國人接受喝咖啡,並且願意花更高的價格購買,如今的星巴克再度「逆襲」,得益於它的新零售數位化對新生代咖啡需求的匹配,旗艦店、甄選店和普通店的推出,不斷在探索80、90甚至00後們對於咖啡這個品類的喜好,並推出一系列解決方案。

 

不過說起2019年,星巴克最「勁爆」的新聞還是「貓爪杯」。2月26日,「貓爪杯」在星巴克線下門店發售,上架第一天就引發搶購,有人通宵排隊,也有人大打出手。線上補貨後又幾乎秒無,不僅代購價格飆升至近千元,仿品也在網上炒得火熱。


圖/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


雖然星巴克的周邊產品向來具有極其強大的吸粉能力,但不可否認社交媒體讓這起營銷事件進一步擴散。面對爭議,3月1日,星巴克官方發文否認了外界對其「飢餓營銷」的質疑。

 

03

本土咖啡瑞幸赴美上市


2019年5月,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神州系」咖啡瑞幸登陸納斯達克,敲響開市鍾。瑞幸咖啡瞄準中國咖啡市場消費價格高、購買不便的痛點,以外賣店對標星巴克的堂食店,在線下以租金較低的辦公場景作為主戰場,線上則實行補貼策略,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連鎖咖啡店。

 

圖/網絡截圖


今年9月,瑞幸咖啡宣布小鹿茶作為獨立品牌運營,並推出新零售合伙人模式,發力休閒茶飲市場和下沉城市,與瑞幸咖啡形成互補。與此同時,繼續投放大量樓宇廣告,鞏固城市主流人群的用戶黏性。

 

新京報記者 叢帥宇 攝


前不久,瑞幸咖啡在京推出首家太空主題咖啡館。這家主題店是「攬月計劃」的收官之作,之前還推出兩款新品咖啡「隕石拿鐵」和「銀河氣泡美式」。


「隕石拿鐵」口感毀譽參半,喜愛者認為咖啡加入了一顆顆「黑糖寒天」,甜度較高,加入奶油後口感綿密、層次鮮明。不喜者感覺珍珠口味奇怪,冰塊較多,影響咖啡濃度。「銀河氣泡美式」較其他美式咖啡口感柔和些許,但部分消費者認為檸檬與美式咖啡並非最佳「搭檔」。

 

04

獨立咖啡館異址重開

 

2019年,一些有著溫暖回憶的咖啡館與人們惜別,也有久違的老面孔在熱切期盼中回歸。

 

在舊鼓樓大街上,REAL COFFEE承載了很多人的故事,主理人花總與先生也是在這裡相識。2017年9月,REAL COFFEE因胡同升級改造暫停營業。本以為故事就此落幕,老顧客卻欣喜地等到了REAL重新開張的時刻。

 

REAL COFFEE。圖/主理人花總供圖


花總更願意把REAL COFFEE這個名字,放在塵封的記憶中,她為新店取名「九月上」。今年年初,第一家九月上在望京SOHO開業,11月第二家九月上開在了金長安大廈,春節前還會有第三家落地崇文門商圈。


花總回憶起來,感慨良多:「這一年,我不止一次在店裡遇到好多客人問,『你是花總吧?這個店是你開的呀?太開心了終於找到你們了」,她覺得很暖心。因為九月上與REAL經營模式差異較大,花總有時候也會覺得力不從心,但收穫的也是不斷努力的過程。

 

「九月上」咖啡館。攝影/王世偉

 

在舊鼓樓大街,A.omen Cafe與奶·粉也為很多人帶來溫情回憶。12年前,畫畫一畢業就在此開了奶·粉,喜歡蛋糕烘焙的她,每日要準備近30種蛋糕。2015年,於美麗與先生Tony在對面開了一家A.omen Cafe,午後陽光斜斜照進來時,客人坐在窗前的高腳凳上品嘗一杯柑橘風味的水洗耶加。

 

2017年6月,因街道升級改造,A.omen Cafe在舊鼓樓大街匆匆與客人告別。今年6月,營業長達12年的奶·粉也離開了眾人視野。

 

直到11月初,紅樓公共藏書樓與A.omen Cafe、奶·粉產生了一個獨特的創意,在圖書區與閱覽區中間做一個「紅樓咖啡」,延續A.omen Cafe與奶·粉的咖啡與蛋糕。如今,這幢三層紅磚小樓上,琳琅書海中氤氳著咖啡香氣。

 

紅樓咖啡。新京報記者 羅帆 攝


今年6月,751店房租到期。閉店那天傍晚,芳野咖啡的主理人金捷夫婦一如往常關燈、閉店,歸還鑰匙時,店外落了一地桑葚,雖以寥寥數語告別,內心卻是百感交集。兩個月後,芳野在朝陽SOHO覓得新址,店中又亮起暖黃色的燈光。

 

對金捷來說,2019年是特別的一年。4月,她去日本參加了東京咖啡節,對經營一家咖啡館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在那裡,她遇到讓自己驚豔的豆種——衣索比亞西蒙處理法的花魁與哥倫比亞天堂的草莓優格。2020年,她希望能把咖啡理念傳達給更多人,而如果說起遺憾的事,她覺得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了。

 

新京報記者 羅帆 攝


05

「咖啡館」的千面


2019年,你既可以在便利店裡,遇見開精品咖啡館的FLYKOI COFFEE,也可能在一家小賣部裡,邂逅一間做手衝的「咖啡館」,各種形態的咖啡館呈現,在街頭隨處就可以喝到一杯好咖啡。不久前,精品連鎖咖啡Manner Coffee北京首家獨立門店入駐漢光百貨,這家咖啡店由上海弄堂裡的一間小窗口走紅,小杯拿鐵15元,大杯20元,自帶杯子還能減5元。

 

Manner Coffee。新京報記者 叢帥宇 攝


位於中老胡同的候鳥coffee故宮店,由候鳥coffee與一家青旅合作開設,許多旅人到京入住的第一天,就可以品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11月末,候鳥coffee在熱鬧的前門大街上開了新店,以每晚7點為分割線,白日咖啡香氣氤氳,夜晚小醉微醺。

 

候鳥coffee前門店。新京報記者 羅帆 攝


對候鳥coffee的主理人楊貝貝而言,2019年也很特殊。這一年,她親手設計裝修的鼓樓店告一段落,新店遷徙至前門大街果子胡同。楊貝貝坦言,從未料想鼓樓店會閉店,也沒有想到會在前門開一家新店,一切都是因緣際會。


真正的好咖啡,不容錯過,而咖啡館作為書店的業態之一,早已屢見不鮮。今年4月,「建設書局」國貿店啟幕,在書店的咖啡單上,「翡冷翠的一夜」名字很是誘人。


「翡冷翠的一夜」。新京報記者 羅帆 攝


《翡冷翠的一夜》顧名思義,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於1925年在義大利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這款同名咖啡以西柚汁特調紅葡萄酒,冷萃咖啡單獨以小玻璃杯盛裝,需客人自行緩緩注入,吸引了不少讀者嘗試喝一杯。

 

06

胡同與咖啡是一對摯友


連綿起伏的屋頂,天際隱約浮現的箭樓,城牆邊呼嘯而過的火車……北京上千條胡同早已成為咖啡館的棲居地,在胡同咖啡館可以看見老北京的原始樣貌,感受城市喧囂中的靜謐安然。


Soloist Coffee。新京報記者 羅帆 攝


Soloist Coffee在楊梅竹斜街已有7載,一磚一瓦鐫刻著胡同變遷的印記,也如同一部濃縮的北京精品咖啡史。老縫紉機改造的咖啡桌、古董鐵皮櫃、「飛簷走壁」的老自行車,讓人產生共鳴,登上可以俯瞰整條街的露臺,看看對面清末民初達官貴人云集的四大商場之首青雲閣,喝一杯冰釀與金湯力特調的「半醉半醒」,感受這低調卻珍貴的一景一物。

 

post post。新京報記者 叢帥宇 攝


北京西二環內羊肉胡同的茫茫灰瓦屋頂中,一株60歲的核桃樹恣肆舒展枝葉,綠蔭遮蓋著58號院天台上冒出的一個玻璃盒子式的天光屋頂。這個屋頂屬於post post,它由三位留學舊金山的視覺藝術家創辦,是一個分享獨立視覺藝術設計作品和實驗咖啡的社交空間。


耶加湯力是客人青睞的特調咖啡,微甘的湯力水中豐富的二氧化碳氣泡,放大了水洗耶加咖啡豆中偏酸的柑橘果香,而清香辛辣的迷迭香,和諧地豐富了這款咖啡的味道層次。

 

圖/九榀咖啡供圖


九榀咖啡由8位建築設計師創立,樓下是煙火氣十足的超市,小小的咖啡館隨處可見建築相關的痕跡,名稱中的「榀」字,是過去對木屋架通稱的量詞,咖啡館保留了木質房頂本來的肌理,進門左手邊掛著梁思成手繪的山西佛光寺東大殿正面圖拓本。

 

主理人Will告訴我們,2019年,他與夥伴們打造了一個共同成長的空間,在咖啡館裡結識了同樣喜愛的設計的朋友,也參與了所在社區、街道的一些設計工作,為城市做出了一些小貢獻。最幸運的是,他們與很多客人因咖啡結緣,最終變成了好友。

 

2019年,《行走的咖啡地圖》主理人高雪已經做咖啡行業媒體3年多,今年去雲南產區探訪咖啡莊園,還出版了一本關於衝煮咖啡的書籍《翻滾吧!咖啡》,她希望把專業度、可操作度、美觀度、趣味性都能夠綜合起來,引導真正愛咖啡的人享受一杯好咖啡。

 

在今年咖啡館的遊歷中,致璞咖啡、such a cafe、half coffee和處在南陽胡同工廠的MetalHands等幾家咖啡館都讓她印象深刻。她重新思考了咖啡館的生存和可持續問題,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對於專門提供精品咖啡的咖啡館而言,更需要提高坪效,譬如在夜間營業時間做酒,增加零售,或者壓縮門店的面積,而為了吸取流量,在鑽研咖啡的同時,也需要將設計和運營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


世界咖啡協會認證講師Jerry坦言,2019年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分水嶺,經過市場變化,房租成本、人工成本的累加,篩選掉了一些經營不善的咖啡館,留存下來的咖啡館普遍經營經驗豐富、專業度較高、對於行業的熱情較高,2019年相當於精品咖啡的「後時代」,雖然看起來發展緩慢,但是已經剝離出更多細分領域,更加親民、接地氣,體現個性化,服務場景專一且特別,而不像過去爆炸式和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


2019年,這個文藝青年們口中「21世紀10年代的最後一年」,在寒冬洗禮之後,陪伴北京20餘年的咖啡館,成了愛咖啡之人心頭的「硃砂痣」,告別了情懷式的「烏託邦」,與商業和資本狹路相逢。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希望在北京的街頭巷尾,能遇見更多溫暖人心的咖啡館,喝到一杯精緻的咖啡,邂逅讓人驚豔的豆種,更重要的是,因咖啡與人結緣。

 

新京報記者 羅帆

編輯 李揚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2019,喝咖啡這件小事
    不過說起2019年,星巴克最「勁爆」的新聞還是「貓爪杯」。2月26日,「貓爪杯」在星巴克線下門店發售,上架第一天就引發搶購,有人通宵排隊,也有人大打出手。線上補貨後又幾乎秒無,不僅代購價格飆升至近千元,仿品也在網上炒得火熱。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作為全國地方煉油廠最多的省份,山東地煉企業產能佔全國地煉總產能60%以上,儘管新政已執行超半年,但新京報記者歷時月餘調查發現,山東境內仍有不少地煉廠「無票」、「變票」銷售成品汽柴油。大到年產能兩百萬噸以上的企業,小到幾十萬噸的地煉廠均涉及其中,每噸涉嫌偷逃稅金額上千元。
  • 2019,下館子這件小事
    ▼新京報記者 王萍 攝2019年,下館子這件生活小事,在悄然變化。2019年,寶瑞門釘肉餅的鄧老闆已經45歲,而當初開店時他僅有17歲。因為他手藝好,做的門釘肉餅好吃,如今這家店成了「網紅」,最多的時候,門釘肉餅一天能賣出2000多個。圖/資料圖片這一年,開了整整十年的方磚廠69號炸醬麵,還只賣北京炸醬麵這一種食物。
  •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你的同學對你寫這本書是什麼感覺?  李戡:他們現在罵我罵得要命,因為我寫書罵他們。可我完全看不起他們。臺灣大學裡面自稱有所謂的自由開放,你們上高中的時候為了考好大學,有些話不敢說,現在考上大學了,還是不敢跟過去害你的人算帳,所以我不願意呆在臺灣。9月初我在臺灣有個訪問,他們拿我的一句話當標題———臺灣學生太混,不把他們當對手。
  • 記者:張靜姝 編輯:李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1月30日晚被免職的黃岡衛健委主任唐志紅此前已在湖北工作26年。
  • 輿情大數據解鎖殘疾人創業密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通過輿情大數據,進一步研究2019年殘疾人文創產業以及就業方面在新聞中的應用價值。二季度輿情總量相對最高,網絡各渠道輿情熱度有跟隨新聞報導的態勢,微博中的主要原創博主為媒體機構發布。媒體各渠道積極傳播好聲音2019年1-9月,在媒體傳播鏈中,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門戶站、頭條號、新聞客戶端等來源的比重最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德龍鎳業曾數次遭到法院裁定保全資產。此外,德龍鎳業還曾於今年9月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目前該則被執行信息已撤下。其時貝殼財經曾報導,就在上述股權變動的同一天即2019年3月18日,德龍鎳業新增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正是新股東黃荷琴,出質股權數為8000萬元人民幣,質權人為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象嶼集團」)。
  • 看見柴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而柴靜的耀眼,在這之上。  就媒體業而言,電視較報紙雜誌更保守,也更晚走出宣傳角色進入專業主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媒體走向市場化,新聞專業主義在中國媒體緩慢紮根,真相可以埋葬虛偽與謊言,真話能刺穿戾氣與悖謬,事實本位的新聞則可幹預社會,媒體人一路尋找新聞夢想得以實踐的現實空間。
  • 紫禁城裡過大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9年2月6日,故宮午門廣場,由於安全限流,等待進入故宮的遊客排成長龍。  時間:2019年2月6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  事件:「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  今年過年,紫禁城裡同往年大不一樣。故宮史上最大展覽——「紫禁城裡過大年」已隆重上線。道道宮門都張貼了門神,宮殿門口懸掛著春聯,遊人只要走進故宮,就能感受昔日宮裡過年的景象。
  • 微言大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y:#蘇州城市影響力#剛剛在蘇州待了一周,這是第一個讓我非常喜歡的地方。這個城市有自己的韻味,也有自己的繁華,刺繡剪紙,吳儂軟語,那種柔情是很多大都市所沒有的,相信她會堅持保有自己的風格。這是一座柔到骨子裡的城市,硬指標有時真的沒法衡量她真正的美。  如鹿慕溪:#小紅莓樂隊主唱桃樂絲去世#我對搖滾樂著迷始於小紅莓。
  • 白馬鎮上的「鬼火」少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聞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評論一致將矛頭對準少年:「油門一響,爹媽白養」「在作死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開拓創新的腳步」……網友指責他們無視法律,是不良少年。這個輿論口中的不良少年名叫阿弟,今年16歲,小學畢業後就輟學了,兩年前開始在鎮上一家奶茶店打工。
  • 2019西城區京劇票房大賽開幕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 4月17日,2019西城區京劇票房大賽在西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辦。
  • 記者:張靜雅 倪兆中 編輯:郭琛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從120急救中心獲悉,寧濱在車禍現場已無生命體徵,送至北醫三院。今天下午1點30分,北醫三院方面公布,寧濱搶救無效去世。車禍發生後已無生命體徵新京報記者從120急救中心獲悉,今天早上九點左右,120接到求助電話,急救車趕到現場後,寧濱已經沒有生命體徵,急救車將其送北醫三院搶救。下午1點半左右,北醫三院方面公布,寧濱搶救無效去世。
  • 2019,打卡這件小事
    2019年,哪件事你每天必做?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一樣:吃飯睡覺刷手機。當然有刷就有發,不然內容從哪裡來呢?微博、抖音、小紅書,刷來發去之間,你發現大家時常說的是同一件事兒,去了同一個地兒。真不是你我之間有什麼默契,而是打卡成為一種生活的常態。
  • 2019中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中國工程院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
  • 北京「地壇廟會」走進高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第八屆北京特色周暨2018年地壇文化廟會·高雄之旅」開幕儀式12月28日在高雄市香蕉碼頭開市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 (記者肖鵬 實習生劉思維)1月4日,新京報刊發《「網絡醫託」圍城》等三篇報導,曝出北京兩家公司
  • 我是手藝人,不是錢串子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劉震雲說:馮小剛距大師僅剩一層窗戶紙。你覺得自己是大師嗎?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6月28日)了解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核心區主體工程建設已經完成,
  • 《不眠之夜》入口在這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浸入式戲劇上海首演 新京報記者專訪導演解讀作品  2003年,英國浸入式戲劇劇團Punchdrunk在倫敦首演了《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與其說這是一部戲,不如說它是一個戲劇化的平行宇宙。演出過程中,觀眾要選擇跟隨不同的演員進入他們各自的空間,許多劇情都是同時發生的,因而沒有人能一次看到全部。  新京報記者專訪了該劇的兩位導演Felix Barrett和Maxine Doyle為你揭秘這齣不一樣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