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小區停車難 崇川區虹橋街道新中社區新增百餘個車位

2020-12-23 南通廣播電視臺

至2月3日,市區虹橋街道新中社區停車位改造、道路拓寬和綠化改造工程基本結束,一排排汽車整齊地停在新建的停車位,道路也顯得寬敞多了。許多居民高興地說:「現在回家停車總算能夠鬆口氣,不用天天搶車位啦!居委會為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新建路新村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小區,本身車位規劃少,道路狹窄,堵車現象屢有發生。近年來,隨著小區內私家車數量的急劇增加,車主隨意佔用公共通道甚至綠化地帶停放的現象與日俱增,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正常出行,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小區居民對此頗有微詞。

2019年,新建路新村共計12幢樓範圍的綠化提檔升級、道路拓寬、停車位修茸等被列入崇川區城建計劃。按照要求,涉及該範圍內的底樓院外違章建築將限期拆除。去年9月起,新中社區居委會聯合街道城管等執法力量加大宣傳力度,「夕陽紅」志願者也配合社區反覆上門,苦口婆心地做好有關居民的思想工作,前後共計拆除磚混、鐵皮棚等違章違建15處,共計1000餘平米,無一處強拆。停車位改造、道路拓寬、綠化改造得以順利進行。經過改造後的新村面貌煥然一新,共計新增車位100個,惠及周邊新建路新村、新建花苑等小區居民。今年79歲的瀋吉雲家住新建路新村78幢201室, 是一位來自企業的「夕陽紅」志願者。她感慨地說:「現在停車位改好了,亂停車的現象明顯減少了,我們老小區的環境都改善了,住得越來越舒心!」

新中社區黨委書記陳小華表示,了解老小區民生「痛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服務居民,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綠化提檔升級工程完成後,社區將發動黨員、退役軍人志願者,夕陽紅志願者成立「紅袖章」文明巡邏隊,進一步維護小區停車秩序,做好提升老小區人居環境質量這篇大文章,建設和諧、美好新家園。(記者 王雨湄 通訊員 楊景華 戴衛民)

相關焦點

  • 南通虹橋街道:深學會議精神 鑄新老域「新態」
    「人靠衣裝馬靠鞍,老樓老樓換新裝,百姓生活奔小康……」最近,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虹橋新村的馬阿姨為三歲的小孫女寫了一首童謠,每天在小區溜娃時,孩子看到翻新的新村樓房,朗朗念起來。兩區合併後,崇川區召開了第一次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虹橋街道各社區通過雲端直播、小院解讀、百姓黨課等方式將政府的好聲音傳到家家戶戶。
  • 錯時停車!北京奧運村街道新增2000個共享車位,惠及周邊9個社區
    停車位來啦~最近,奧運村街道為居民協調了2000 個共享停車位惠及周邊9 個社區咱們一起來看看~9個社區新增2000停車位家住奧運村街道龍祥嘉園小區的張先生已經申辦了一個共享停車位緩解了他愁了大半年的停車難問題張先生:我們小區裡停不下車,就往路邊停。
  • 200多車位緩解夏園新村、徐家浜二村等停車難
    在徐家浜二村東側新建的停車場將給周邊居民停車提供方便。 □記者濮建明攝  蘇報訊(記者 施豔燕)「新增了這麼多車位真好,我們回家停車不再是負擔了。」昨天,看著寬敞的停車場,飽受停車困擾的徐家浜二村居民張潔格外開心。為破解老新村居民停車難、行車難等難題,近日,婁葑街道新建投用了兩片停車場,新增的200多個車位為夏園新村、徐家浜二村等小區居民提供了方便。
  • 崇川區虹橋街道舉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12月18日,崇川區虹橋公園三樓會議室內,暖意融融,群賢畢至。虹橋文藝人迎來了他們的「大日子」——虹橋街道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南通市文聯副主席、崇川區文聯主席王俊榮、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龔培湘、黨工委副書記季永勝、宣傳委員汪洋、辦事處副主任孫美環出席了大會。
  • 江蘇揚州:「共享車位」破解老城區停車難題
    通訊員 馬瑩 揚州發布記者 陳晨 文/圖「過去回家停車全靠『搶』,現在有了共享車位,不僅解決了停車難題,小區環境也變得井然有序。」提及小區創新推出的「共享車位」,家住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荷花池社區的吳先生連連豎起大拇指。
  • 一下新增703個車位,京旺家園居民破解小區停車難用這招
    地庫修繕一新後,居民感嘆:「現在停車比以前方便太多了!」位於朝陽區崔各莊鄉的京旺家園小區曾飽受停車難困擾。地面車位有限,停車秩序混亂,其中兩個區的地下車庫還因為年久失修常年不開放,為此,居民們沒少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進行反映。
  • 金山「停車最難小區」新增車位百餘個!
    「停車難,難於上青天」有車一族,無不感同身受如今城市道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停車難也成為一個大難題在金山,有個小區曾有「停車最難小區」之稱,業主們曾紛紛吐槽。那麼,現在情況有沒有好轉呢?紅樹林小區有1671戶,小區規劃車位1246個,實際建成只有900個,車位缺口大,停車矛盾突出。如何解決車位「僧多粥少」的矛盾,黨支部成員迎難而上,多次分批召開業主座談會,充分發揮黨員骨幹、樓組長作用,利用多方渠道,集思廣益,努力使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崇川區虹橋街道舉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12月18日,崇川區虹橋公園三樓會議室內,暖意融融,群賢畢至。虹橋文藝人迎來了他們的「大日子」——虹橋街道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南通市文聯副主席、崇川區文聯主席王俊榮、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龔培湘、黨工委副書記季永勝、宣傳委員汪洋、辦事處副主任孫美環出席了大會。
  • 200多車位緩解夏園新村、徐家浜二村等停車難
    在徐家浜二村東側新建的停車場將給周邊居民停車提供方便。 □記者濮建明攝  蘇報訊(記者 施豔燕)「新增了這麼多車位真好,我們回家停車不再是負擔了。」昨天,看著寬敞的停車場,飽受停車困擾的徐家浜二村居民張潔格外開心。為破解老新村居民停車難、行車難等難題,近日,婁葑街道新建投用了兩片停車場,新增的200多個車位為夏園新村、徐家浜二村等小區居民提供了方便。
  • 南通:以「新」換「心」,老舊小區改造增顏值、提品質、暖民心
    中城小區僅有10幢樓,155戶居民。陶建平介紹,原本小區是米黃色樓體,因年代久遠,牆面漆早已斑駁;小區沒有規劃機動車位,亂停車、亂種植成風。在唐閘鎮街道新華園小區,幾位正在鍛鍊的居民,熱情地向記者談起感受。對於小區的變化,社區居民讚嘆連連:「辦得好、辦得實,辦到了大家心坎上。」新華園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共有400多戶。由於年代久遠,小區設施老舊、牆面剝落、樓頂漏雨、停車困難、配套缺失……看著周邊一個個新小區陸續建成,這裡的居民也盼著能改善居住環境。2017年,新華園小區改造工程被列為市、區兩級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 破解停車難問題,江門三區出實招了!街坊們紛紛點讚……
    據介紹,為緩解市民停車難的問題,鳳山水岸一期、二期將推出約800個產權車位打折出售,目前優惠方案正在制定中。另外,鳳山水岸築福裡停車場也下調了車位租賃價格。 近期,為了解決城市配套功能不足、停車難突出問題,禮樂街道充分挖掘停車資源,從轄區各處選定交通便利、停車需求大的閒置地建臨時停車場、劃定停車位,共計新增停車泊位超
  • 看長沙如何破解小區停車難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裕南街街道辦事處和南站社區的介入,佔用消防通道的現象已經明顯好轉。橘洲灣路上,「消防通道,禁止停車」八個大字標註在黃色禁止停車線內,道路中間還設置了隔離帶。如今,這條路上已經基本沒有亂停車的現象發生了。
  • 發力新基建,破解停車難!
    觀山湖區本土企業奮力推動城市級智慧停車項目,打通城市管理「任督二脈」12月8日傍晚6點,市民謝曉寧按照手機導航系統引導,驅車前往世紀城龍嘉苑看望親戚。在此之前,他先使用「掌上車秘」APP,查到該區域還剩餘247個停車位,按每小時2元收費。
  • 左轉轉右轉轉,圍著小區兜圈圈,這兩個小區也有自己的辦法對付停車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蔣小燕 周小娟 何海萍「停車難,停車難,難於上青天!左轉轉,右轉轉,圍著小區兜圈圈!很難想像一個新小區也一樣停車難。蝶園現有住戶2374戶,自有車位遠遠不能滿足停車要求。破解蝶園小區停車難題,是今年蔣村街道的民生實事項目。蝶園社區主任蔣小琴告訴小時新聞記者,一開始他們打算從小區內部自行解決,但是無法形成統一方案。於是想到尋求外部支持,整合轄區資源,利用周邊辦公樓宇停車庫嘗試錯峰停車。
  • 長城物業在成都半島城邦以社區共享車位破解停車難題
    案例背景半島城邦三期位於成都市高新區濯錦路9號,小區共1210戶,車位數(含人防車位)共1324個。但隨之而來的車位緊張問題,也成為物業與業主們共同面對的難題。隨著私家車數量的激增,車位供不應求也是成都的很多社區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如何化解停車難題,需要所有人的智慧。項目特色小區業委會和物業管理處對未購車位業主採取了優先可租用空缺車位等措施,但仍然不能全面保障業主的停車需求。
  • 停車難?巴南新增上萬個車位,都在這些地方。
    12日夜間到13日白天陰天間多雲氣溫18~24℃巴南車位少?停車不方便?城管局有沒有相關措施呢?……開車的朋友注意啦小巴從巴南區城管局了解到為緩解城市商圈停車難的問題該局採取「保、補、疏」等多舉措為車主增加停車位
  • 湖州巧用「加減乘除」破解停車難題
    據介紹,在「中心城區停車難」專項整治攻堅行動中,該市巧用「加減乘除」法,通過公共停車場建設、小區內部改建停車位、利用「潮汐規律」錯時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車位、實施小區車位共享機制、優化智慧停車服務平臺等舉措,「車」「位」矛盾有效緩解,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 老小區咋改造 老百姓說了算
    「能不能想辦法增加一些機動車位?」「還有快遞集中點,這次改造也應該考慮!」在杭州市下城區潮鳴街道小天竺社區,聽說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辦公室來考察,居民紛紛趕到現場,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和建議。
  • 要車位還是保綠化「蹺蹺板」怎麼「踩」?
    社區和部門則對「綠改停」表示支持,認為小區停車難現象突出,需要開闢更多的停車位,解決現實煩惱。但由於反對聲較大,曾驚動轄區派出所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該小區所在的人利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齊賢說,該小區有住戶1134戶,八成業主有私家車,但小區地下、地上停車位總共只有400多個,停車矛盾突出。
  • 老舊小區停車難這樣解決!
    老舊小區停車難這樣解決!特別是老舊小區,由於早期規劃、設計等多種原因,亂停車、停車難的矛盾更加凸顯。今年以來,郫筒街道岷陽社區以轄區裡的東福園A區為示範點,充分發揮黨員業主、居民骨幹的能力,積極探索老小區改造與環境整治,讓小區居民自願拆除違建、地鎖等,實現停車位改造,有效解決了「停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