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揭曉。7月6日,臺灣學士班招陸生發榜,總共115所學校錄取2024人。連同之前的碩博士、技校招生人數,今年共有3238人被臺灣高校錄取,人數創5年來新高。
今年是臺灣大專院校第五年招收陸生,其中公辦大學是第二年招收大陸學生,每校仍是5個名額。不過公立的招牌很具吸引力,如臺灣大學材料工程系招收1人,有223人報名;新竹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錄取1人,報名人數達167人。
陸生洪纓在淡江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
■青睞臺灣高校的「國際化」
陸生赴臺就讀分為學士班和碩博士班。今年,臺灣核定135所高校的1175個專業招收2134名大陸學生赴臺讀大學,共有4817人報名,比去年多305人。被錄取2024人,招生成功率達94.8%。研究生也以錄取1087人創新高。
今年陸生最愛的私立大學前十位依次是: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靜宜大學、世新大學、實踐大學。有20所島內高校知名度較低,今年沒有招到任何陸生。
淡江大學國際部李佩華表示,大陸的大學普遍不用英語授課,相比之下臺灣學校成了陸生眼中「較國際化」的一個選擇。像淡江大學,12個專業全採用英語授課,連體育、軍訓都用英文。陸生畢業後,許多能申請到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繼續深造。
陸生就讀專業方面,財務金融仍排第一,其次依序為電氣工程、企業管理、外國語文、會計、視覺傳播設計、產品設計等。
■閩、浙赴臺學生最多
今年被錄取的陸生中,有806人來自浙江,670人來自福建,合計約佔總錄取人數的73%。餘下依次是:廣東168人,遼寧155人、北京81人,上海、江蘇、湖北都是48人。
一位陸生分析,浙江雖是沿海大省,但本身985工程大學只有浙江大學一所,福建也只有廈門大學一所,因此陸生來臺意願高;廣東學生因為地域關係,不少去了香港;京、滬、江蘇本身優質大學多,成績好的陸生不是留在本地就是出國;至於湖北、遼寧開放較晚,生源還有待開發。
■沒有看起來那麼美
臺灣教育部門雖在去年小心謹慎開放公立大學每校每年5個學士陸生名額,但招生專業卻一年一變,很多陸生表示,這種招生方式像是在猜謎。
臺大今年提供地質科學系等5個系各1個名額,有的陸生看傻了眼:「怎麼跟去年完全不一樣?」對此臺灣大學教務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想招陸生的科系較多,怎麼分配?只好抽籤。後來招到的陸生成績非常好,是臺灣建中、北一女等名校的水準。他表示,除非臺教育部門逐漸放開陸生名額,否則今後還得繼續「抽獎」。
有大陸家長透露,擔心這次臺灣選舉若民進黨上位,陸生赴臺政策會更趨保守,明年不打算送孩子到臺灣讀書。加上陸生納入健保案至今未通過,新北市八仙遊樂園塵爆事故中兩名受傷陸生3個月後的醫療費沒著落,還有「三限六不」限制,都可能影響明年赴臺就讀陸生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