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赴臺讀大學人數逐年遞增 2015創5年來新高

2020-12-20 閩南網

  今年度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揭曉。7月6日,臺灣學士班招陸生發榜,總共115所學校錄取2024人。連同之前的碩博士、技校招生人數,今年共有3238人被臺灣高校錄取,人數創5年來新高。

  今年是臺灣大專院校第五年招收陸生,其中公辦大學是第二年招收大陸學生,每校仍是5個名額。不過公立的招牌很具吸引力,如臺灣大學材料工程系招收1人,有223人報名;新竹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錄取1人,報名人數達167人。

陸生洪纓在淡江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

  ■青睞臺灣高校的「國際化」

  陸生赴臺就讀分為學士班和碩博士班。今年,臺灣核定135所高校的1175個專業招收2134名大陸學生赴臺讀大學,共有4817人報名,比去年多305人。被錄取2024人,招生成功率達94.8%。研究生也以錄取1087人創新高。

  今年陸生最愛的私立大學前十位依次是: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靜宜大學、世新大學、實踐大學。有20所島內高校知名度較低,今年沒有招到任何陸生。

  淡江大學國際部李佩華表示,大陸的大學普遍不用英語授課,相比之下臺灣學校成了陸生眼中「較國際化」的一個選擇。像淡江大學,12個專業全採用英語授課,連體育、軍訓都用英文。陸生畢業後,許多能申請到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繼續深造。

  陸生就讀專業方面,財務金融仍排第一,其次依序為電氣工程、企業管理、外國語文、會計、視覺傳播設計、產品設計等。

  ■閩、浙赴臺學生最多

  今年被錄取的陸生中,有806人來自浙江,670人來自福建,合計約佔總錄取人數的73%。餘下依次是:廣東168人,遼寧155人、北京81人,上海、江蘇、湖北都是48人。

  一位陸生分析,浙江雖是沿海大省,但本身985工程大學只有浙江大學一所,福建也只有廈門大學一所,因此陸生來臺意願高;廣東學生因為地域關係,不少去了香港;京、滬、江蘇本身優質大學多,成績好的陸生不是留在本地就是出國;至於湖北、遼寧開放較晚,生源還有待開發。

  ■沒有看起來那麼美

  臺灣教育部門雖在去年小心謹慎開放公立大學每校每年5個學士陸生名額,但招生專業卻一年一變,很多陸生表示,這種招生方式像是在猜謎。

  臺大今年提供地質科學系等5個系各1個名額,有的陸生看傻了眼:「怎麼跟去年完全不一樣?」對此臺灣大學教務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想招陸生的科系較多,怎麼分配?只好抽籤。後來招到的陸生成績非常好,是臺灣建中、北一女等名校的水準。他表示,除非臺教育部門逐漸放開陸生名額,否則今後還得繼續「抽獎」。

  有大陸家長透露,擔心這次臺灣選舉若民進黨上位,陸生赴臺政策會更趨保守,明年不打算送孩子到臺灣讀書。加上陸生納入健保案至今未通過,新北市八仙遊樂園塵爆事故中兩名受傷陸生3個月後的醫療費沒著落,還有「三限六不」限制,都可能影響明年赴臺就讀陸生的意願。

相關焦點

  • 大陸赴臺讀大學人數見長 創5年來新高
    陸生洪纓在淡江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今年度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揭曉。7月6日,臺灣學士班招陸生發榜,總共115所學校錄取2024人。連同之前的碩博士、技校招生人數,今年共有3238人被臺灣高校錄取,人數創5年來新高。
  • 赴臺讀大學人數見長 學士班錄取2024人
    連同之前的碩博士、技校招生人數,今年共有3238人被臺灣高校錄取,人數創5年來新高。今年是臺灣大專院校第五年招收陸生,其中公辦大學是第二年招收大陸學生,每校仍是5個名額。不過公立的招牌很具吸引力,如臺灣大學材料工程系招收1人,有223人報名;新竹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錄取1人,報名人數達167人。■青睞臺灣高校的「國際化」陸生赴臺就讀分為學士班和碩博士班。
  • 大陸學生赴臺深造人數創新高 多集中公立大學
    大陸學生赴臺深造人數創新高 多集中公立大學 2015-04-23 09:56:37(旺報中時報系資料照片)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到臺灣念研究生的大陸學生人數再創新高。報導援引臺灣「陸生聯招會」的統計稱,今年報名碩博士班的陸生共計有1512人,比2014年的1051人增加了461人,增長44%,估計其中至少有1成是今年將從臺灣的大學畢業的陸生,他們選擇繼續在臺灣的研究所深造。
  • 港媒:入學門檻低 港生今年報讀臺灣大學人數增五成
    ,創歷年新高。圖為成功大學畢業生。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港府資助大學學額供不應求。去年多達1.6萬名符合大學入學門坎考生未能升讀資助學位而要另謀出路,其中提供免試招生的臺灣成為一大升學熱點,今年有多達5466人報讀,比去年勁增逾50%,創歷來新高。
  • 大陸赴臺學生人數銳減 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
    臺灣一些大學在整理大陸交流學生名單時,發現人數較之往年顯著減少,且常有「整個學校的學生都不來」的集體流失情況。有大學校長稱,過去短期交換生每年來臺人數都很穩定,新學年首次出現學生數下降現象,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有學校一學期學雜費收入就減少近千萬元(新臺幣,下同)。
  • 赴臺陸客人數斷崖式下跌:個人遊降55% 團客降60%
    比如,「2016年赴臺遊客人數創歷史新高」「東南亞遊客倍增」「花蓮人車潮爆滿」等。但造假粉飾者最近遭到統計數據打臉:2月份大陸赴臺個人遊旅客人數減五成五,團客減六成,跌幅創歷史新高。   誰在說謊   據臺當局「移民署」統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個人遊入境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萬人次,減幅14.39%;2月入境為7萬多人次,更較去年同期的15萬多人次大減8萬人次,減幅高達55.26%,是去年5月20日民進黨上臺以來最大跌幅。大陸旅遊團人數跌幅高達六成,也是去年以來最大。
  • 天津科技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增長27%
    2021考研報名結束後,各大院校陸續公布本院校2021考研報名人數。近日天津科技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情況已公布,報考天津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人數達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長了27%,報考人數創歷年新高。跟隨中公考研小編關注一下~
  • 大陸旅客赴臺人數屢破新高 半自由行產品受歡迎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觀光景氣回溫,2019年4月赴臺境外旅客突破百萬大關,較2018年同期增長近25%,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則月月突破新高,4月陸客人數較同期增長34.95%,5月則增長81.9%,為史上新高。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3年驟降150萬 他嘆臺灣觀光剩半條命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3年驟降150萬。(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24日訊 島內2020大選在即,蔡英文當局的施政再次被社會檢驗。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前「交通部長」陳建宇指出,赴臺大陸遊客人數從2015年的418萬人次,至2018年的270萬人次,僅3年的時間,就驟降150萬人次,「臺灣現在的觀光已經到了剩下半條命的狀況」。
  • 臺觀光業遇最強「寒流」: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臺北101觀景臺,是許多大陸遊客來臺必去的一個熱門景點。就在上周,101觀景臺宣布推出15年以來最低票價,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臺灣本地遊客,降低大陸遊客人數驟減帶來的影響。
  • 十一赴臺遊陸客創11年新低,日平均人數驟降至3470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大陸祭出「限臺令」後,過去島內觀光業者最期待的十一長假威力不如以往,平均赴臺人數只有過去的1/3,創下11年來最低紀錄。臺「交通部」和「內政部移民署」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大陸十一長假平均每日赴臺的陸客驟降至3470人,僅為過去的1/3。其中陸客赴臺人數最多的是國慶假期第一天,團客有2000餘人,自由行有近6000人,但隨著假期過去,赴臺陸客逐漸遞減,總計平均一天不足3500人,「與過去各景點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的情況,實有天壤之別」。
  • 十一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臺當局的「秋冬補助」補得住?
    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島內輿論及業者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言行導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最終只會讓觀光業淪為陪葬品。
  • 大陸居民赴臺就醫市場大門開啟 籤證更方便
    申請醫療籤證比個人行還方便  大陸居民  赴臺就醫市場大門開啟  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臺灣名品交易會首次設立的「健康產業形象館」21日剛剛閉館,當天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又拉開了帷幕。記者發現,在健康展的熱潮中,美、韓、中國臺灣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正通過展示高科技醫療產品,以及體驗免費「健康檢測」、「血壓檢測」及「醫師諮詢」服務,吸引中國大陸百姓赴境外就醫。  臺灣地區的健康醫美業界非常看好大陸市場,「去年共有超過25.9萬遊客到臺灣享受醫療、美容、體檢等服務,其中大陸遊客佔49%。今年開放臺灣個人遊的大陸城市增至47個,赴臺就醫人數有望再創新高。」
  • 臺媒:去年大陸赴臺遊客人數減少百萬 臺灣旅遊業損失超五百億
    據臺灣陸委會提供的「移民署」內部統計資料,2016年約有351萬人次大陸遊客來臺,較2015年的418萬人次銳減67萬多人次。加上今年一二月,大陸遊客再減31萬人次,降幅已達98萬人次。大陸遊客今年1月至3月21日赴臺旅遊總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50%,其中團客較去年同期下降61.8%;個人遊人數較去年下降35%。
  • 歷年大陸赴臺旅遊人數 2017年104萬人次連跌2年
    臺當局聲稱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成長 遭旅遊業者打臉  中國臺灣網1月31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30日稱,希望大陸能開放更多陸客赴臺個人遊城市,還說要對陸客團加強管理,才會有更安全旅遊,被旅遊業批「又在做白日夢」。
  • 「十一」長假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來最低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臺北10月11日電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10月1日至7日平均每天接待大陸遊客3470人,相比以往「十一」長假日均突破萬人的景況,僅剩約1/3,創開放大陸遊客赴臺11年來最低紀錄。綜合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上臺前的8年間,每逢「十一黃金周」,大陸遊客來臺絡繹不絕,最多時曾達到一天1.5萬餘人,各式商店、餐館和夜市攤販無不眉開眼笑。民進黨上臺以來,兩岸關係急凍,大陸遊客大幅縮減,今年「十一」長假更是令觀光業者「哀鴻遍野」。數據顯示,赴臺大陸遊客數量今年9月跌落谷底,日均僅1208人,最低只有528人,整月僅約4萬人,是2009年12月以來單月新低。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正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為應對觀光業慘狀,臺交通部門推出相關「秋冬旅遊補助」政策,但業者普遍認為,大陸遊客不來造成的損失巨大,相關補助根本不足以彌補缺口。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
  • 臺灣人赴陸旅遊人次逐年增 2016年起超越赴臺陸客人次
    ­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08年開放大陸遊客(陸客)赴臺觀光,今年7月18日將屆滿10年。陸客赴臺從2008年32萬多人次,逐年增加,2015年418萬人次達到最高峰後驟降。相反的,臺灣人赴大陸旅遊卻逐年增加,2016年起已超越赴臺陸客人次。
  • 韓結婚五年夫妻近二成無子女,創2015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值
    韓聯社消息,韓國統計廳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結婚步入第五個年頭的新婚夫婦中,無子女的家庭佔18.3%,創2015年開始該統計以來的最高值。該比重從2015年的12.9%逐年遞增,2018年升至16.8%,去年為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