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為了做個燈籠,家長們都拼了,網友:沒有十項全能不敢當家長

2020-12-13 社會小達人呀

中秋一放假小朋友們可是開心極了,在家裡有的吃有的喝還不用上學,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可是辛苦了,好不容易放假幾天既要在家陪著孩子,最可怕的還是要幫自己的孩子做親子作業!手工燈籠!而且每每學校布置的這些作業,一般都是要求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又或者是一些環保材料來做,為了自家娃娃的作業,家長們可是紛紛拿出了自己C位出道的實力來做的。中秋為了做個燈籠,家長們都拼了。

之前廣東迎戰最強颱風「山竹」的時候,不少樹木都倒下了,很多家長就收集了起來,將這些樹枝用在了手工燈籠上。因為作業的主要材料是廢舊的物品,敏銳的家長也將眼光鎖定在了利是封上,所以一些已經用過的利是封也成為很多家長做燈籠的首選材料,但是很多家長發現,通常自己做好的燈籠孩子拿到學校之後,就會有很多人撞款式。

可是想要C位出道,就一定得有過人的實力才行,畢竟優秀的作品不是照著網上的教程做就能做出來的,還得加上自己的發散思維才行,家長也是紛紛使出全力,力求幫孩子做出一個完美的作品,很多家長表示,自從自家的娃上了學開始,就激發了自己無限的潛能,畢竟親子作業是很考驗家長的手工能力的,從沒想過自己在當了爹媽之後還能夠這麼能幹。

但是這樣的手工作業對於一些手工差的家長來說,就沒那麼友好了,小時候自己沒做過的手工作業,這下子全都補回來了,這年頭,沒點什麼才藝怕是不好意思當家長了。為了給完成手工作業,家長們還需要找到各種各樣的製作材料,豪飲酸奶只是為了讓娃能夠有酸奶瓶帶去學校,跑到公園狂撿樹葉只是為了幫孩子完成樹葉手工。

但是也有家長表示,其實手工作業對於家長來說也很有用的,很多家長也從孩子的手工作業中練就了一身本領,繪畫技術提高,手工技能直線上升,有家長說,等著孩子上完學,自己也能學會不少東西,人生從此一路開掛。小編也希望各位家長們能順利完成中秋的各種親子作業,畢竟下面還有輔導學科的戰場在等著大家。

對此網友也議論紛紛,現在做爸媽真是不容易,沒有十項全能簡直都不敢當家長。也有網友表示到,我們掏錢把孩子交給了學校教育,學校掏作業委託孩子交給了家長,對於中秋為了做個燈籠,家長們都拼了,網友表示沒有十項全能不敢當家長,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為做中秋燈籠,家長們都拼了!嘆:沒點手藝在幼兒園真混不轉
    說起中秋,你會想起什麼月餅,月亮,闔家團圓……而家長應該會想到:親子作業!手工燈籠!為了娃的作業,家長們可是拿出C位出道的實力,紛紛進行才藝展示。颱風「山竹」吹倒的樹枝,竟然成了家長做燈籠的材料。而且,這對「手殘星人」來說,不太友好……誰讓自己小時候不好好做手工呢,這下都補回來了!
  • 中秋親子作業又拼家長?幼兒園:陪伴勝於結果
    又到中秋扎燈籠親子作業拼家長?幼兒園:親子作業陪伴勝於結果 不主張評比吟詩歌、吃月餅、做燈籠、猜燈謎、做中秋代言人、水果拼盤大比拼……昨日下午的班會課上,禪城區玫瑰小學各班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
  • 中秋燈籠手工大賽來了,恭喜各位家長參加「手工101」C位出道
    隨著中秋佳節臨近,一年一度的中秋燈籠手工大賽又在幼兒園家長朋友圈中拉開了序幕。有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手工製作燈籠作業專門找攻略討秘籍;有的直接網購手工素材,為的就是孩子的作品獲得讚賞;也有的家長就地取材簡單應對,他們認為這項作業重在參與就可以。那麼,今年的中秋手工燈籠作業,你能完成得好嗎?
  • 幼兒園作業是「中秋燈籠」,寶媽:不是培養孩子,是鍛鍊家長
    01 自從9月1日開學後,第一次做學生家長的朋友們感覺很崩潰。家長們紛紛吐槽: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動手能力也有了,腦袋瓜子也靈活了,沒辦法啊!一天一個作業應接不暇,孩子做不了,還不得家長做呀!要是家長沒點手藝,都不敢讓孩子上幼兒園。
  • 中秋節布置家長同做燈籠作業引熱議 幼兒園:陪伴勝於結果
    ­  破解:親子作業選擇權交給家長­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今年有一些幼兒園在中秋親子活動上採取了比較創新的做法,將選擇權交給家委會自由組織選擇。在禪城區中心幼兒園,今年的中秋活動每個年級組都有不同,在大班組,大一班的孩子是做水果拼盤,大二班的孩子做月餅,大三班孩子做中國結,而大四班的孩子則選擇了做水果燈籠。
  • 幼兒園手工作業評比:自制不敵網購,孩子「受傷」、家長苦惱
    在廣州、深圳等地,一些幼兒園除現場教孩子們製作月餅、講與中秋有關的傳統故事、開展各項遊戲外,還要求孩子們穿上傳統服飾,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籠參加評比。「接到學校布置的作業後,我馬上到網上查找燈籠的製作方法。」深圳市民燕女士說,她家孩子今年剛上小班,對學校的活動一個都不敢落下。
  • 奇葩幼兒園作業讓家長抓狂 加班做萬聖節南瓜燈籠
    加班到凌晨,就為了做幼兒園的萬聖節作業——做南瓜燈籠,你信嗎?剛過去的這個洋節日,令網友「六個夢」十分抓狂,「這哪是孩子的作業,分明是給大人做的。親,有必要這麼折騰嗎?」近日,本報記者隨機採訪20名幼兒家長,發現幼兒園的奇葩作業還不少,種類挺多,可謂「高大上」,手工製作、講新聞、做PPT等。家長們有苦難言:考的是家長不是孩子。
  • 「吃雞」玩家起了個「家長ID」,網友笑出豬叫聲:幸虧家長不知道
    自打《和平精英》中秋模式到來之後,專屬載具月兔噴氣車就得到了玩家們的稱讚,因為這個載具不僅平穩而且速度快,關鍵是跳起來足足一層樓高,連續跳躍可以攀爬到三層樓頂,普通載具難以與之相提並論。而且現如今經過細心玩家的仔細研究之後,普通的月兔噴氣車可以通過一種方法升級成為「飛天兔」。
  • 幼兒園小朋友辛辛苦苦做手工 結果同學都是網購的
    在廣州、深圳等地,一些幼兒園除現場教孩子們製作月餅、講與中秋有關的傳統故事、開展各項遊戲外,還要求孩子們穿上傳統服飾,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籠參加評比。「接到學校布置的作業後,我馬上到網上查找燈籠的製作方法。」深圳市民燕女士說,她家孩子今年剛上小班,對學校的活動一個都不敢落下。從收集廢舊紙盒、一次性筷子到教孩子粘貼、塗畫,她花了大半天時間。
  • 紐約華人家長會舉辦親子活動 做燈籠感受傳統
    多族裔的家長和孩子在做燈籠。(美國《僑報》/王伊琳 攝)  據美國《僑報》報導,為慶祝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紐約華人家長會於當地時間2月5日在紐約法拉盛第244小學舉辦元宵節親子會。上百名家長孩子一同用紅包做燈籠,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11年級學生凱文出生在中國,但是因從小移民美國,對傳統中國文化了解不多,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做燈籠活動,感覺十分有意義,讓他在實際動手操作的時候學習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 硬核家長!幼兒園萬聖節化裝舞會為了贏下冠軍拼了!網友卻吵開了……
    一般你腦海中幼兒園的萬聖節裝扮比賽是不是就這樣。但是下面這位家長,真的很拼!前方血腥,慎點。網友都被這個家長的勝負欲驚到了。因為太逼真,當時把幼兒園別的小朋友都嚇哭了……但其實卸妝之後這個女孩子是個超可愛的小蘿莉!並且無臉男和琉克都是這個小蘿莉自己想扮演的。
  • 紐約華人家長會舉辦親子活動 做燈籠感受傳統(圖)
    華人家長會教做燈籠。右六為華人家長會理事會主席朱寶玲。(美國《僑報》/王伊琳 攝)多族裔的家長和孩子在做燈籠。(美國《僑報》/王伊琳 攝)   中國僑網2月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為慶祝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紐約華人家長會於當地時間2月5日在紐約法拉盛第244小學舉辦元宵節親子會。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兒子呼啦呼啦睡了,老爸老媽加班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找工作拼爹,做功課拼娘。」近來,不少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幼兒園、小學三天兩頭布置出小報、做燈籠、廢舊材料創意設計等各種雷人回家作業,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令家長疲勞應付。記者採訪了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家長,收集各種挑戰家長底線的另類作業,對這些作業,有的家長表示相當折騰人,有的則表示盡力而為不必過於計較。
  • SKT解讀蜘蛛俠:USAD美國學術十項全能是什麼
    回到高中的蜘蛛俠Peter還是個內向青澀的天才少年,與世界上許多高中生一樣牟足了勁想證明自己對世界不一樣。值得注意的是,整部電影的主線都有一個名為「Decathlon」的比賽撐起,對蜘蛛俠來說,參加Decathlon甚至是和拯救世界權重不相上下的的選擇題。
  • 幼兒園親子活動,寶媽盛裝出席走紅毯引爭議:拼家長的時候到了
    幼兒園舉辦親子活動,寶媽們盛裝出席走紅毯引發爭議現如今,幼兒園都提倡對孩子進行多元化培養,於是各種親子類活動也是層出不窮。這不,一家幼兒園就舉辦了一場親子活動,不僅要求媽媽們盛裝亮相還要帶著娃走紅毯。雖然覺得這類活動非常麻煩,但寶媽們為了不給孩子丟臉,還是收起自己熬夜加班和帶娃的憔悴,幫自己置辦一身像樣的行頭,並且畫上一個精緻的妝容。這類「紅毯秀」活動雖然給人帶來的新奇的體驗,孩子們看到母親精心打扮過的樣子也很高興,但在幼兒園舉辦類似的活動,仍是受到了不少爭議。
  • 說「中秋」做燈籠 城隍廟裡氛圍濃
    家長和孩子們正在聽傳統民俗知識的講解。 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9月16日下午,一場「學中秋民俗做玉兔燈籠」的市民活動在修葺一新的城隍廟大廟舉行。學習和動手間,上百位參與者也提前感受到了城隍廟裡中秋節濃濃的文化氛圍。   傳統節日含有深厚底蘊,請珍惜!   16日下午,城隍廟傳統節日文化學習活動從合肥市民俗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陸勤學的講解中開始。
  • 廣東博羅:用傳統文化留住中秋味道 制燈籠猜燈謎群眾樂淘淘
    製作燈籠、自製月餅、猜燈謎......中秋佳節之際,博羅縣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中秋的傳統元素在不斷地傳承,校園裡、家庭裡都洋溢著傳統佳節的味道。其中,不少學校、幼兒園,為了讓青少年記住和傳承傳統節日習俗,組織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動手做燈籠,做月餅,在動手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 漫漫假期如何安置「熊孩子」 有家長們「拼團帶娃」
    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不放心;帶著孩子到公司上班,偶爾一次還行,可時間長了影響工作;送回老家讓父母帶,安全問題同樣不容小覷……為了解決這一「世紀難題」,爸媽們真的「四處取經」「傷透腦筋」,除了報興趣班、託管班,參加夏令營這些「常規動作」,甚至有家長想到「拼團帶娃」模式。可是,這些方法真的管用嗎?
  • 一場傳統中秋遊園會,從製作紙紮燈籠、中國結開始……
    同時,街坊們還留意到一個更為別致的燈籠,它就像一盞能夠轉動的花燈。「這個燈籠利用了空氣對流的原理,減少空氣的阻力,燈籠上方的螺旋在風的吹動下轉動起來。我還在裡面安裝了一盞小燈泡,通上電以後就能亮著燈轉動起來。」燈籠中畫著中國傳統舞龍的畫面,燈籠造型獨特,這些都是劉伯自己手工製造的。
  • 我做燈籠迎中秋——中秋節主題活動|向日葵社工站
    做燈籠 迎中秋2020年9月28日,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向日葵兒童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們來到昆兒醫腫瘤科病房,帶領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製作團圓燈籠,迎接中秋的到來。每個團圓燈籠由12朵團圓花組成,紅棗姐姐先教小朋友和家長們剪團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