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人民日報》聚焦貴陽市烏當區刊發《貴陽市烏當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溫泉景城融合 遊憩醫養共享》。
全文如下
↓↓↓
春賞花、夏避暑
秋摘果、冬泡泉
……
美麗烏當,花園之城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擁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等優勢,聚「大健康+溫泉」等特色產業,立足「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目標定位,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堅持以全空間規劃促多規齊動、以全視角打造促多景靈動、以全產業連結促多輪驅動、以全要素供給促多元互動、以全社會參與促多方聯動,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一心三區」 全域旅遊新格局逐步形成
烏當區地熱資源豐富,熱儲厚度穩定,蘊藏量大、補給量足、水質優。
近年來,烏當區以都市溫泉為牽引,實現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全面打造都市溫泉康養中心,按照消費大眾化、產品多樣化、服務個性化、市場層次化、發展低碳化、管理高標準化,推動溫泉產業發展,加快開發建設、提檔升級樂灣國際旅遊綜合體、振華萬象溫泉酒店、楓葉谷歡樂園溫泉等溫泉養生旅遊項目,推動形成一批高標準的烏當溫泉品牌,做大做強溫泉產業集聚優勢。
烏當區以旅遊精準扶貧為主線,以「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富美鄉村為載體,大力發展非遺文化體驗遊。
偏坡鄉聯動下壩鎮,以布依文化為依託,以原味小鎮為主體,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醉美鄉村民俗生活區」;新堡鄉聯動水田鎮、新場鎮,以水東文化為內涵,以楓葉谷、香紙溝、高山藥為主體,打造集山體運動、非遺展示、養生度假、特色景區於一體的「醉美鄉村健康生活區」;百宜鎮聯動羊昌鎮,以生態文化為依託,以田韻羅廣、研學農場、花畫小鎮為主體,打造「醉閒鄉村體驗生活區」。
農文旅融合 全域旅遊新活力有效釋放
烏當區全力打造「溫泉康養第一區」,建成梅蘭山山體運動公園、松溪河溼地公園等城市公園,森林覆蓋率達58%。
同時,結合大健康等產業園,促進城區、園區、景區聯動,走出「城區景區化、園區城區化、景區精品化」的現代城市發展新路徑,展現城在林中、泉在城中,景城相容、園景相生的美麗畫卷,演繹林泉城交輝、產城人相融的美麗故事。
圍繞特色小鎮,打造新堡「養生健康第一鄉」、新場「高山養生第一地」,以及水田康養小鎮等郊遊憩息勝地。圍繞富美鄉村,打造偏坡「最美民俗第一村」、百宜「鄉村休閒第一園」,培育「五韻」(情韻阿慄、醉韻偏坡、美韻渡寨、福韻王崗、古韻隴腳)為主的鄉村旅遊品牌,實現農村田園、農業景園、農民家園共建共享,多個農文旅融合的都市「慢生活」項目應運而生,成為風景獨好的「周末花園」。
圍繞「相思河裡第一景」,打造香紙溝、盤龍山等省級風景名勝區,將20餘處景區景點、26處非遺和文物保護單位,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旅遊精品線路。
「旅遊+N」 全域旅遊新動能持續增長
烏當區不斷探索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模式,增強全域旅遊發展新動能。依託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建設,推進「旅遊+大健康」,探索集「溫泉+醫療+養老」於一體的醫養健康小鎮發展模式,泉韻健康養生示範基地初具規模。
依託鄉村振興新標杆建設,推進「旅遊+大扶貧」,建立「三零一有」旅遊富民機制。依託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建設,推進「旅遊+大數據」,創新全域智慧旅遊系統,與景區分時預約系統對接,實現管理數據化、服務個性化、景點智能化。
烏當區將深化全域旅遊發展,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水平,打造新的增長極,助力「美麗烏當」添異彩、「花園之城」展新顏。
來源丨《人民日報》/文、微烏當/圖
編輯:何瑩瑩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