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蛇島中位於渤海灣的小龍山島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蛇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大連蛇島。這個小島位於旅順西北部的渤海,和陸地最近處7海裡(大約是12.9公裡)。全島長度1500米,寬度800米,總面積大約1.2平方公裡。
因為生活著將近2萬條特有的黑眉蝮蛇,因此這個小島又被稱之為蛇島。這些生活在島嶼上的林叢、石穴、山梁、陰谷等地方,雖然數量將盡2萬條,但是由於這種蝮蛇比較特殊,食物鏈也並不複雜,因此很容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名錄裡,蛇島蝮蛇被確定為易危級物種,物種生存繁衍無外乎兩樣飲食和飲水,蛇島蝮蛇比較耐餓但是並不耐渴,而一般小的島嶼很難積攢因降雨帶來的淡水資源,因此就需要時常的下雨才能保證蛇島蝮蛇的生存。
如果趕上連續長時間不降雨,那麼蛇島蝮蛇就容易被渴死,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還要用船給它們運送淡水。
面積僅僅1公裡左右的小島生物資源必然沒有那麼豐富,因此它們的食物就變成了每年固定時間回歸的候鳥。因此保護蛇島的生物資源,關鍵之處也遭遇保護候鳥,現在大連蛇島已經被劃分到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連蛇島實際上在數千萬年前也是和陸地相連的一部分,那裡生存著各種各樣的生物,但是後來經過造山運動整個渤海地區下降,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從而被海水分隔開,現在蛇島的四周還能看見非常明顯的斷裂痕跡。
這個小島形成之後,大量的動物由於缺少食物和飲水都相繼的消失,但只有忍耐力超強的蝮蛇堅持了下來。它們躲藏在巖洞內,直到那場地動山搖結束,後來環境變好了,各種候鳥也飛過來栖息,蝮蛇等到了它們食物的到來,因此在這座被稱為蛇島的小島上獨特的食物鏈也就形成了。
食物鏈很簡單鳥吃草籽蛇吃鳥,就是這樣非常簡單的食物鏈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幹擾。同時在蛇島上還有著非常有趣的現象,因為船隻的到來可能會隨船把一些老鼠帶上了小島,它們逐漸的繁衍壯大起來。
當然這也給蝮蛇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但同時也給蝮蛇帶來了危機,在當地有這樣的說法: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指的就是在蛇冬眠的時候,就會面臨老鼠的威脅,通常被老鼠當成了食物。
蛇島多蛇這是必然的,並且都是劇毒的蝮蛇,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就曾提到過一個虛擬的地名遼東神龍島,在這個島嶼上毒蛇叢生,而大連蛇島很可能就是這個遼東神龍島的原型。
人類怕蛇這一大類生物,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有3000多種蛇,毒蛇大約四百多鍾,在一億多年的發展進化中,它們褪去了四肢,在和人類老祖宗共同生活的那個時代,還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現代人類怕蛇不僅僅是害怕那些毒蛇,即使一些毫無威脅的小草蛇也懼怕,這些都是來自於遠古的「記憶」。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一點一滴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