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昆明,有一對恩愛的小夫妻張輝、姜曉涵,他們因玉結緣,相知相戀相愛相助。從打工到自己創業,他們的愛情故事和奮鬥歷程被身邊親友贊為佳話。他們致力於把西雙版納的翡翠、保山龍陵縣的黃龍玉、文山麻慄坡縣的祖母綠、昭通金沙江奇石等玉石文化傳播發揚走出雲南,在奮鬥中締結幸福,成為當下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夫妻二人在奮鬥中締結幸福 記者 劉暢 供圖
奮鬥中締結幸福
80後青年張輝是河南鄲城人,2012年7月大學畢業的他揣著一張導遊證來昆明創業,他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詩句吸引而來,想在七彩雲南旅遊天堂大施拳腳。昆明的旅遊業蓬勃興盛,人才濟濟,可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張輝四處碰壁,一度有了想離開昆明的念頭。
張輝有著北方漢子不服輸的堅韌,他選擇了留下,繼續他最初的夢想。他開始廣交朋友拓展人脈圈子,有朋友告訴他玉石行業前景廣闊,於是張輝辭去了導遊員的工作,應聘金版納翡翠南亞店當店員。那時的張輝幹勁很足,經常虛心向身邊的老店員學習,還加班加點忘我工作,他對店內上萬件貨品不斷的觀看揣摩,練就了一雙慧眼,快速掌握了玉石鑑賞的相關知識,在店內也站穩了腳跟。
80後姑娘姜曉涵,來自於昭通威信扎西鎮,她當時擔任張輝的店長。據姜曉涵回憶,張輝很能幹,因她比張輝大幾歲,就一直把張輝當兄弟,看這位小弟很勤奮,便把自己的所學毫無保留的教給了張輝,一年後張輝成了她的得力助手,他倆在相互幫助中還收穫了甜蜜的愛情。
為顧客展示玉石 記者 劉暢 供圖
有一次曉涵父母從威信上來昆明探親,張輝被委以重任又當導遊員又當駕駛員,勤勞憨厚的張輝被姜父一眼相中。窗戶紙捅破,姜父喜在心頭。2015年勞動節,張輝和姜曉涵舉辦了婚禮,兩人相敬如賓,在事業上取長補短相互鼓勵,他們倆的事業心和十足的幹勁,得到了總公司領導的賞識,2015年總公司改制,張輝和姜曉涵也成為昆明公司的負責人。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一定會通過努力給曉涵穩穩的幸福。」面對未來的憧憬,靦腆的張輝說道。
用誠信經營幸福店
自己開店後,張輝便開始構築長遠的規劃,姜曉涵此時轉變角色也當起了賢內助。夫妻倆經常一起採購,面對姜曉涵的衝動,張輝則冷靜應對,不時送上溫暖的大手和堅實的臂膀。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剛創業的壓力很大,他們嘗試電子商務+旅遊的模式銷售玉石,均以失敗而告終,夫婦倆齊心協力艱難的行走在珠寶玉石行業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不太景氣的網絡營銷轉變思路後,有著不服輸勁頭的夫妻倆決定大幹一場。多年來他倆一直秉承「讓天下愛玉之人敢買玉」的理念,一切為客戶著想,誠信待人,回頭客逐漸地多了起來,他們的小店也被譽為締結幸福的地方。
為顧客展示玉石 記者 劉暢 供圖
顧客劉女士家在上海,每次來雲南都會來到他倆的店裡購物,他們漸漸的處成了親戚朋友。正是張輝夫妻倆每件玉石商品都終身包換的誠信行動,才感動了劉女士,每次來都加價換一個自己喜歡的。「看他們好幸福,我被他們夫妻倆的愛和誠信打動,我才有了上海昆明兩地跑的舉動。」電話那頭,劉女士動情地說。
近年來,憑著誠信經營張輝和姜曉涵的業績不斷攀升,一度躍升為總公司範圍內前列,做到無一例投訴和無一件假貨。
為顧客展示玉石 記者 劉暢 供圖
積極傳承傳播玉石文化
「我們的奮鬥沒有停止,下一步的重點就是不遺餘力的去傳承和弘揚玉石文化,讓雲南的玉石廣為人知。」談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張輝說。張輝201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工作的同時始終以一名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當先鋒做表率,黨員身份更讓嬌小玲瓏的姜曉涵有了安全感。他在河南、山西、山東、陝西、黑龍江等地進行玉石文化知識傳播時,反覆宣講黨性和玉石的品質,他說共產黨員就應該守身如玉、修身養性、踐守初心。
他們現在也追趕時尚,在直播平臺宣揚傳播雲南獨有的玉石文化,教會大家一些玉石鑑賞防騙知識。玉石中也含有「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的獨特氣質,玉石文化跟傳統文化將結合的宣講,贏得了網友的廣泛好評。近年來,夫妻倆一直做好文化傳承的同時還熱衷公益事業,先後為春蕾行動捐資助學近20萬元,公司黨支部也被景洪市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曉涵的家鄉昭通威信扎西鎮,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仍是脫貧攻堅的主陣地。最近夫妻倆正在研發具有扎西特色的文創產品,他們要以實際行動為家鄉威信代言,為家鄉脫貧攻堅做出努力。「黨和家鄉造就培養了我們,給了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就更應該用優異的成績和表現來回報她。」張輝、姜曉涵夫妻倆的豪言壯語傳遞出溫暖的正能量。
來源: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