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米脂縣:蘋果映紅致富路

2020-12-07 西部網

消費扶貧。

4月9日,榆林市米脂縣政府將一面寫有「扶貧援助解民憂,企業責任顯擔當」的錦旗送到了包神鐵路集團神朔鐵路公司負責人手中。這是對該集團以購代扶採購山地蘋果、助力米脂果農渡過難關的感謝。

今春,受疫情影響,米脂山地蘋果滯銷成為廣大果農和貧困戶的心頭病,該縣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主動聯繫定點扶貧單位國家能源集團搭建起直銷通道,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幫助米脂縣銷售庫存山地蘋果325.3噸,確保了全縣貧困戶穩定增收近200萬元。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米脂縣山地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2.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8萬畝,年產量10.5萬噸,產值近5.4億元。

4月9日,米脂縣召開第十八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會議決定該縣在2020年,將按照「把特色資源做成優勢產品,把優勢產品做成長效產業」的思路,堅持山地蘋果「一業主導」地位,落實「全過程」政策扶持,將新建標準化果園1.5萬畝,全縣栽植總面積達到24萬畝,農民人均達到1.3畝,讓山地蘋果這一長效產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依託。

果農採摘蘋果。

山地蘋果產業成富農「定盤星」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立足產業轉型升級,審時度勢,認真研究全市資源、生態、產業特點,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抓住全省蘋果「北擴西進」和實施「3+X」工程戰略機遇,在南部丘陵溝壑區發展百億級蘋果產業,構築了榆林蘋果產業與全省蘋果大格局融為一體的宏觀有利態勢,夯實了南部山區實現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探索出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路徑。

米脂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如何讓全縣23萬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農民群眾在好產業的帶動下走上脫貧致富路?對這一問題,米脂縣深思量、細謀劃。米脂是蘋果種植的最適宜區,只有種植蘋果才能真正讓農民富裕起來,於是,全縣上下便形成了要致富、栽果樹的共識。

包神鐵路集團以購代扶助力果農增收。

2013年,米脂縣將山地蘋果確定為全縣主導產業,從此,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開始全新的蘋果產業發展謀劃布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引導農民發展蘋果產業的扶持政策,並按照「建基地、擴面積、補短板、強管理、提品質、抓營銷、闖市場」的思路,大力發展山地蘋果產業。2017年,全縣用於山地蘋果栽植的各類補助資金已達2000萬元。2018年,出臺了新的《山地蘋果產業建設實施方案》,農民種植山地蘋果可享受更多項資金補助,即每畝整理土地補助資金1200元,栽植補助資金500元;對規模以上栽植大戶,額外根據建園面積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縣級示範園標準的果園,每畝獎勵200元;對於管理精細的掛果園子,每建設1畝防雹網,補助資金2500元。

此外,該縣狠抓果園水、電、路、庫、網、果畜沼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新建成集雨窖1700口、機井86眼,並配套輸水管網200多公裡、生產道路1200多公裡,硬化道路680公裡,架設果園防雹網面積8760畝,建成蘋果保鮮庫29座,配套建設養殖場121個。

依靠山地蘋果產業脫貧致富,讓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栽種蘋果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2010年至2019年,該縣平均每年新增果園面積達1.5萬畝以上。目前,全縣已建成山地標準化果園627個,涉及行政村168個,其中整村推進達到29個,果業經營主體已達152家,其中合作社139家、家庭農場13家。

果農在豐收節展示山地蘋果。

讓滿山「紅果果」變成「硬票票」

按照「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土地流轉、大戶承包、集中治理」的思路,該縣統一規劃建園,集中連片發展,實現了山地蘋果的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發展。山地蘋果種植規模上去了,蘋果產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何讓滿山的「紅果果」變成揣在農民兜裡的「硬票票」?米脂縣動了不少腦筋。

為進一步拓寬山地蘋果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該縣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消費扶貧推介會。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該縣邀請外地客商參觀楊家溝紅色教育基地,體驗推碾子、蒸棗糕、剪窗花等農事和民俗活動,並讓參會人員現場集中訂購多種優質農產品組成的「扶貧大禮包」。幾年來,大禮包累計交易量達4.2萬份,總銷售額超1200萬元。2019年10月,該縣還舉辦了「米脂縣2019年消費扶貧暨中國農民豐收節」,會上6家企業總計籤約購買山地蘋果243萬公斤,協議總金額達2230.2萬元。

舉辦果花文化旅遊節。

除了請進來銷售農產品外,米脂縣還組團走出去,參加了省農高會、西洽會、洛川世界蘋果博覽會,奔赴江蘇省高郵市旅遊節、雙黃鴨蛋節、大閘蟹美食節等一系列展銷會宣傳米脂蘋果。此外,該縣縣委書記和縣長先後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北京等地宣傳推介米脂山地蘋果,讓米脂山地蘋果的知名度在更廣範圍內有了質的提升。

專家走進果園為果農指導種植技術。 馬明 攝

搭上電商銷售快車助力精準扶貧

近年來,米脂縣依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紮實推進電商扶貧,取得了良好成效。該縣先後與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合作,通過「電商+訂單」「電商+消費」「電商+旅遊」「電商+保險」等多種形式的電商扶貧銷售模式,為蘋果銷售插上了網絡「金翅膀」,讓米脂蘋果走進了千家萬戶。

目前,全縣已建成鎮、村電商服務站107個,全力培育出電商企業74戶,開辦網店560餘個,幾年來,通過網絡累計銷售山地蘋果3800多噸,銷售額達4600萬元。

碩果纍纍。 馬明 攝

米脂山地蘋果產業的充分發展,已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其中,全縣以「大戶返鄉創業」「合作社帶動」模式發展起來的百畝以上標準化山地蘋果園有236個,共計5.18萬畝,通過吸納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或就近提供務工崗位,為老百姓建立起了家門口的工廠,讓他們不離家就可以打工賺錢,先後帶動了1327戶、3460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僅桂玲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家,就吸納了24名貧困戶就業,入社務工貧困戶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為米脂農民帶來不菲收益。2017年,米脂率先成為榆林市南六縣首個農民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的縣域。2018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萬元,其中農民人均果業收入3170元。面對未來,該縣規劃出山地蘋果產業未來五年發展遠景:爭取在2025年前,米脂將按照山地蘋果產業的總體規劃和部署,推進山地蘋果栽植面積達到30萬畝,實現由「面積擴張」到「提質增效」。屆時,米脂山地蘋果總產值將超過20億元,農民人均果業收入將過萬,真正通過山地蘋果讓老百姓過上實實在在的小康生活。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貂蟬故裡陝西米脂縣
    米脂城建於北宋,金末元初設置米脂縣,距現在760多年,「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原始社會,境內已有人群繁衍生息,古代曾是不同部落更迭和多民族匯聚的地方,有過「蒙人遊牧」、「華夷雜處」時期,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格局。
  • 金鄉縣辣椒產銷兩旺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中國山東網10月17日訊 (通訊員 李愛國) 眼下,正是辣椒收穫時節,在廣袤的田野裡紅彤彤的辣椒一片連著一片,椒農們正在忙著採摘、運輸和晾曬辣椒,火紅的辣椒如一簇簇小火炬,映紅了椒農們一張張喜悅的臉。同樣,通過種植辣椒實現增收致富的,還有胡集鎮孟店村年逾八旬的貧困戶李明鑾。他老伴常年多病,兒媳婦有智力殘疾,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孫子需要照顧,生活舉步維艱。村裡及時把他們家納入了精準扶貧戶。同時村幹部號召他大力種植辣椒。「自從辣椒種到地裡以來,我就自覺不自覺地抬腿就往辣椒地裡跑,施肥除草,精心管護。
  • 柴河局 特色沙棘產業映紅致富路
    如今,沙棘已成為向日林場轉型發展的特色產業,林場職工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種植戶們期待著盛果期早日到來,盼望著沙棘映紅致富路。
  • 陝西旬邑蘋果:致富路上「馬欄紅」
    在第27屆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召開之際,陝西知識產權局圍繞地理標誌與特色產業發展、秦嶺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內容,組織中省媒體深入旬邑、淳化、城固等9個縣(區)開展「2020陝西地理標誌三秦行」調研採訪,多形式展示陝西省地理標誌產品,宣傳報導地理標誌保護工作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升陝西省特色產業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 陝西米脂縣:管家咀村裡的幸福事
    是腳下的便民橋,身邊的一棵小樹苗,還有親手釀製的蜂蜜,這些發生在米脂縣楊家溝鎮管家咀村村民身邊的平常小事,在國家能源集團幫扶幹部眼中,都是影響群眾幸福感的大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從解決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用心用情幫扶。「幸福橋」上的「幸福謠」65歲的鄭麗娟是管家咀村的村民,生活困難。
  • 審計署通報陝西米脂封存千套違規保障房 米脂縣:整改
    澎湃新聞記者 王健 圖  位於無定河畔的陝西榆林市米脂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投資2.69億元建成1490套保障房,卻無法交付使用,被國家審計署在2018年第2號公告中通報。  審計署公告顯示,2011年3月,米脂縣政府違規批覆同意在陝西金泰氯鹼化工有限公司(簡稱金泰氯鹼公司)二期項目1000米防護距離內建設「溫馨家園」保障性住房。由於不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上述房屋無法交付使用。
  • 陝西米脂縣,盛產美女的地方,風景獨好,就是太窮了
    今天我們來介紹的這個地方叫做米脂縣,聽到這個名字,大家對這個地方是不是就好奇起來了?沒錯,擁有這麼好聽的名字的縣城,剛好位於陝西和山西的交界,中間就隔著一條河,那就是就是黃河,米脂位於黃河以西,所以以前這裡叫「河西之地」。米脂是陰陽非常調和的一個縣。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2020-03-1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省資訊|陝西榆林米脂縣的美女數量比重慶的美女多嗎?
    陝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陝西榆林米脂縣的美女數量比重慶的美女多嗎?人們都喜歡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管是人還是景色,往往美麗的東西都是非常誘人的,說到美女多的國家,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俄羅斯、烏克蘭等。
  • 陝西銅川市印臺區:鈣果映紅袁家山村的致富路
    果實有紅色、黃色、紫色等,鮮豔誘人,果味鮮美可口,單株可結果300餘粒,每百克鮮果鈣的含量可達到60至90毫克,是蘋果的7至10倍。果酸鈣易吸收,具有極高的商品、養生和藥用價值。鈣果可鮮食又可加工果汁、果醬、果酒、衝劑等多種產品,享有「抗癌之星」「補鈣之星」「長壽果」等美譽。
  • 榆林市米脂縣人民法院通告
    榆林市米脂縣人民法院 通 告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縣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要求,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防止疫情擴散,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確保疫情防控與訴訟服務工作同步開展,結合全縣疫情防控形勢和法院工作實際情況
  • 十萬畝紅高粱映紅阜城產業扶貧路
    今年,阜城縣高粱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覆蓋8個鄉鎮、200餘個村、1.1萬餘戶農戶,紅高粱產業已成為該縣的扶貧支柱產業。崔家廟鎮西曲莊村高粱種植戶曲寶路看著自家地裡綠油油的高粱苗,高興地說:「種高粱不澆水、不打藥,一畝地放兩小片蜂卡就能治住害蟲。最要緊的是,跟阜星園區籤了收購合同,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紅高粱就是俺們一家的『致富苗』!」
  • 【勞模風採】陝西米脂婆姨姬桂玲和她的脫貧「金果果」
    那塊製作精美且沉甸甸的獎章和那片標準化果園,記錄著姬桂玲富而思進,帶領群眾開發果業、共同致富的閃光足跡。勤勞勇敢 抓住人生好機會姬桂玲是米脂縣銀州鎮井家溝村的一名普通婦女,20多年前,她除了幫家裡幹農活外,還到榆陽區鎮川街上的粉坊幹點零活。儘管當時工資不高,但對一個農村婦女來說,這份收入使家裡的「窮光景」漸漸好轉起來。
  • 「奮鬥新陝西」行走採訪團走進米脂縣楊家溝村
    地處陝北高原的米脂縣李均溝村,因為自然條件原因,產出低、收入低,是典型的黃土高原貧困村。這個曾經的「爛杆村」,依靠粉條等特色產業的發展,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村民的記憶中,改變來自國網陝西電力西安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到來。
  • 陝西米脂縣高西溝村:青山綠水塞上江南
    走進米脂縣高西溝村,就能感受到這樣的詩意。站在水庫邊,只見兩岸樹木叢生,倒映在平靜的水面,形成渾然一體的山水風光,讓人如到江南,流連忘返。高西溝村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米脂縣境內無定河以東,縣城北20公裡處,全村195戶580人,總土地面積4平方公裡,全村有基本農田777畝、林地2253畝,被譽為「黃土高原的治理典範」和「生態建設的一面旗幟」。
  • 第三屆中國(千陽)好蘋果大賽總決賽暨陝西水果網絡特色季•蘋果...
    9月21日至23日,第三屆中國(千陽)好蘋果大賽總決賽暨陝西水果網絡特色季·蘋果豐收節在千陽舉行。千陽成為最年輕、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蘋果名縣、中國蘋果強縣和蘋果苗木之鄉。放眼千陽,荒山變果園,人力變機械,農民變工人,果園集中連片,綠滿鄉村、果滿鄉村,讓蘋果真正變成了脫貧果、致富果、幸福果、希望果。千陽因蘋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走向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之路。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經濟參考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導,拍攝成科教故事電影《千陽湖畔蘋果紅》兩部,全國放映。
  • 米脂縣:電商產業按下發展「加速鍵」
    近年來,米脂縣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依託小米、山地蘋果等優質資源,著力完善服務體系,培育電商人才,打造優勢品牌,全縣電商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2020年1至11月,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58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1.24億元。
  • 米脂縣一個小城市,這裡盛產美女,是陝西的「美人縣」
    陝西省很多城市也有一個盛產美女的地方,但是這個城市目前還不是很出名,而且只是一個小縣城,屬於陝西省當之無愧的「美人縣」,這個地方就是陝西省米脂縣,這個小縣城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市,主要生產小米。由於當地特殊的氣候和土壤,這裡生產的小米營養價值很高,俗話說:小米養胃,這裡的人主要吃米飯,這裡的人基本都是皮膚白皙,身材高大,尤其是整體氣質看起來很不錯的女性,米脂縣也是兩地的邊境城市,古代這裡的北方人娶的是中原人的後代,兩地的基因組合,既有異域的價值,又有中國傳統美的魅力。
  • 小草莓「映紅」致富路
    6年前,他和妻子決定通過特色種植來實現致富的夢想,在連隊技術員的幫助和指導下,繆樹雄逐漸掌握了草莓種植技術。「種植技術是關鍵,只有好的技術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繆樹雄說,他的草莓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堅持施農家肥,綠色無公害種植。草莓採摘園由最初的4畝擴展到現在的10畝,每天收入在1500元左右。
  • 陝西蘋果和獼猴桃優秀品牌 優秀電商評選結果公布,看看花落誰家?
    文引學指出,蘋果和獼猴桃產業是陝西帶動果農增收致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最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要樹立大品牌意識,提升「陝果」公用品牌的整體影響力;堅持「講質量、講標準、講信譽」,以品牌拉動優質產品進入市場;堅持「規範運營、誠信管理、保證質量」,努力打造個性化、特色化電商營銷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堅持著眼長遠、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推動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相得益彰,依靠品牌提升產業效益,推動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