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非機動車行車安全|別讓非機動車「無路可走」

2020-12-15 河北新聞網

石家莊市泰華街上,違停車輛導致非機動車紛紛走上機動車道。河北日報記者高珊攝

「開車太堵,公交太慢,騎車……騎車心煩。」11月23日,早尖峰時段,看著手機地圖的堵車路段,準備去上班的省會市民孫豐偉再次陷入「選擇困難」。

隨著城市交通擁堵的加劇,騎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重新受到市民青睞,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城市路段沒有劃定非機動車專用道,或者非機動車車道太窄,加之違停、停車位佔道,非機動車行走空間不斷被壓縮。

你擠他佔 非機動車在「夾縫中求生存」

早上7時45分,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孫豐偉還是決定騎車上班。孫豐偉工作的公司在廣安大街上,距離他居住的藏龍福地小區約7公裡,騎行時間大約半小時。

「現在騎自行車,連條痛快的路都沒有。要不是堵車容易遲到,我真是不願意騎車了。」孫豐偉告訴記者,騎行路上就像「闖關」一樣,除了要應付路上洶湧的非機動車潮,還要不時跟身邊駛過的機動車保持「若有似無」的距離。

「想好好騎車,真太難了!」孫豐偉感慨地說。

孫豐偉的話道出了現今不少「騎行族」的感受。「車輛霸佔自行車道現在太常見了,路好像就是給汽車修的,根本沒考慮我們這些騎車的人。」每天騎車買菜的省會市民王阿姨也抱怨連連。

類似的場景,我們身邊並不鮮見。比如,非機動車道被違停機動車擠壓成了「一線天」,有的路段甚至直接畫成了汽車停車位;車道劃分不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雜……

石家莊市和平西路上,違停車輛和川流不息的機動車使得非機動車幾乎「無路可走」。河北日報記者高珊攝

這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現象,不僅讓非機動車陷入「行路難」的窘境,而且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11月23日中午11時40分,記者來到石家莊市中華大街與寧安路交口以北路段,中午下班、下學的時段,道路兩側已被停放的機動車佔滿,為了方便通行,許多非機動車都在機動車道通行,騎車人貼著機動車走的場面,看著格外危險。

「你以為在機動車道騎行危險啊,貼著停車位騎車更危險。」一位市民告訴記者,有一次他沿著非機動車道騎行的時候,停車位上的一輛汽車突然打開車門,差點把他撞倒,「還好我騎得慢,沒出啥大事。」

覺得危險的不僅是騎車人,開車的司機也倍加小心。

「非機動車道被佔得就剩這麼一點,自行車肯定全跑到機動車道上來,這就是人為製造機非混行。」計程車司機劉師傅頗為擔心地說:「自行車和汽車走得那麼近,萬一撞上,肯定就是傷筋動骨。騎自行車的要是老人和孩子,就更容易出危險了。」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5億輛,其中汽車2.75億輛。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去年底已近4億輛、電動自行車近3億輛。

「伴隨著城鎮化進程,機動車、非機動車數量激增,一些道路原先的規劃已經趕不上交通發展的腳步,不少城市的車道已顯得擁擠不堪。與此同時,一些城市在道路兩側設置停車位,不斷壓縮非機動車出行空間,這不符合現在綠色出行的理念,也不是長久之計。」省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李茂認為,面對交通壓力加大,有關部門應重視自行車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的角色,不要讓非機動車在「夾縫中求生存」。

合理分配路權 還非機動車安全順暢通行

在石家莊生活了半輩子的老高今年63歲,平時出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騎行,可他說現在自己出門騎車少了。

「馬路上到處都是汽車,能放心騎車的地方太少了。」老高說,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一下他這種騎車人的需求,讓非機動車道寬一點、通暢一點,讓人能安心順心地騎車。

老高的話說出了不少騎行人的心聲。

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在世界無車日前夕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03人參加),75.6%的受訪者認為道路被停車佔用等問題影響了慢行體驗。提升慢行體驗,62.8%的受訪者建議嚴格停車位設置規則,60.8%的受訪者希望拓寬非機動車道。

「非機動車這種慢速出行方式,屬於城市慢行系統中重要的一環。慢行系統是綠色出行的系統,既環保又有利於健身,是現今倡導的出行方式。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城市建設考慮得更多的是滿足汽車的出行需求。」李茂認為,忽視慢行系統,已是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普遍現象。這體現在道路空間的分配上,就是對機動車過於「傾斜」,比如道路的改造,總是著眼於機動車的需要,一味拓寬機動車道,擠壓非機動車道空間。

「行走在路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擁有路權。」李茂認為,在滿足汽車通行需求的同時,應為非機動車出行創造暢通的道路條件。「還路於非機動車,不僅能夠體現公平原則,另一方面如果非機動車的路權得到有力保障,也能夠引導廣大群眾更多選擇非機動車這種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這對於緩解交通擁堵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可喜的是,這一情況已經受到重視,有些城市已經邁出了嘗試的第一步。

2019年北京市開通了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道路全長6.5公裡、淨寬6米,明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的進入,成為了許多騎行愛好者的「打卡地」。目前,這條自行車專用道的總騎行量已突破240萬人次。

「北京的做法,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對於交通量較大的城市中心區而言,改造道路、優化利用現有資源更為現實。」李茂建議,可以從「合理分配」「開放共享」這兩方面著手。

「解決問題,首先要糾正道路分配偏差,給予非機動車更大的出行空間。這需要改變以往機動車優先的理念,讓以人為本的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合理分配道路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不佔用非機動車道,對現有的狹窄非機動車道適度拓寬。」李茂建議。

「開放共享」則是針對目前停車位佔用非機動車道的現象。李茂認為,停車不應一味佔用公共道路,應該盤活現有的停車資源,「道路的基本功能是通行,不是停車。停車設施的主體空間也不應是道路空間。可以在現有的停車場中多修建一些立體式停車位。公共道路資源有限,但有許多機關、小區內部有大量可供利用的閒置空間,可以將這些資源開放共享。」

「當然,這些落到實處絕非一日之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當務之急,還須多從加強管理方面發力。」李茂建議,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像治理機動車道交通亂象一樣,重視非機動車道的管理,讓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河北日報記者 高珊)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關注非機動車行車安全(上)|別讓非機動車「無路可走」
    「現在騎自行車,連條痛快的路都沒有。要不是堵車容易遲到,我真是不願意騎車了。」孫豐偉告訴記者,騎行路上就像「闖關」一樣,除了要應付路上洶湧的非機動車潮,還要不時跟身邊駛過的機動車保持「若有似無」的距離。「想好好騎車,真太難了!」孫豐偉感慨地說。孫豐偉的話道出了現今不少「騎行族」的感受。
  • 非機動車行車安全|給電動自行車套上安全的「韁繩」
    給電動自行車套上安全的「韁繩」——關注非機動車行車安全(下)一股強力掛到自行車左側車把,隨即,她連人帶車栽倒在地上。張亮的這番話,道出了許多機動車駕駛人的心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對日益增多的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許多機動車駕駛人表示深受其擾。來自省交管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非機動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交通違法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
  • 自行車道被佔用出行無路可騎 鄭淵潔發文抱怨引關注
    出行「無路可騎」 鄭淵潔發文抱怨引關注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從「自行車王國」到汽車遍地,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路權之爭再次引發關注。  連日來,「童話大王」鄭淵潔通過其個人微博發文稱,朝陽區六裡屯一帶,原本狹窄的道路被畫上停車線,並有人收費停車,導致自行車騎行時「無路可走」。昨日,朝陽區政府通過官方微博回應鄭淵潔稱,已將問題轉至相關部門,並會第一時間通報處理進展。
  • 衡水市區新鋪設兩條非機動車專用通道
    為緩解交通尖峰時段容易出現堵車現象,排除安全隱患,河北省衡水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在永興路紅旗大街交叉口西側南北兩向便道各開闢出一條非機動車專用通道。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中心會同交警部門認真分析研究道路狀況,結合道路及兩側便道寬度和通車實際情況,採取創造性的新舉措,在保留便道日常功能的前提下,從永興路紅旗大街交叉口西側兩向便道上各開闢出一條長60餘米、寬4米的非機動車專用通道。
  • 德州這條路有了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通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0日訊 非機動車總穿梭在危險的機動車道上,極易釀成交通事故。最近記者發現在德州市三八路鑫源國際大廈前的路段發生了一些變化。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行人及非機動車行車安全,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經過實地調研,在三八東路鑫源國際大廈主要幹道上,專門開設通道以供非機動車及行人方便過街。非機動車道是指在人行橫道兩側各施劃一條非機動車專用通道,中間人行橫道供行人步行。
  • 非機動車專用道劃好了 機動車卻鵲巢鳩佔
    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交警部門表示,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長沙交警將開展非機動車專用道通行秩序集中整治。   A 市民投訴:車主無視交通標識,霸佔非機動車道   「芙蓉中路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一直到松桂園,人行道上及非機動車道上停滿了機動車,電動車怎麼走?行人怎麼走?」
  • 無視禁行想少走一公裡 非機動車闖關越秀路隧道
    天津北方網訊:禁行標誌禁不住,就為少走兩裡路,寧願每天涉險,置安全於不顧。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河西區平江道附近的越秀路隧道。在現場不難看出,越秀路隧道的開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友誼路等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但是,儘管在隧道入口處有明顯的「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提示標誌,但這並沒有擋住瘋狂的非機動車。據記者觀察,在上班高峰期,短短十幾分鐘,就有近20輛電動車和10多輛自行車,匆匆駛入越秀路隧道。只見這些違規的非機動車,左躲右閃地穿梭在急速駛過的機動車之間,十分危險。
  • 冬季安全行車小常識
    冬季行車安全提示步行或駕駛機動車外出篇儘量減少出行冰雪天氣道路溼滑,能見度低,導致機動車駕駛員判斷力下降,難以及時發現行人、非機動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如必須外出,市民應注意出行安全,儘量選擇公共運輸出行。小心慢行 避免人車混行市民在駕駛非機動車通行時,同樣需減速慢行,避免發生側滑;在非機動車道行駛時,如果道路受阻,不能通行,切忌進入機動車道穿行。
  • 電動自行車一定是非機動車嗎?這類超標「偽裝式」機動車別開...
    電動自行車一定是非機動車嗎?這類超標「偽裝式」機動車別開......可是有些「毛驢」可沒那麼簡單極有可能是只「大老虎」十分危險!!!符合機動車的屬性條件換句話說熊某駕駛的電動車其實是機動車因此在此次交通事故賠償上熊某不能享受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保護性賠償比例
  • 機動車即便無責,賠不賠,賠多少,仍要依非機動車方情形再決定!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後,有證據能夠證明機動車方在事故中為無責情形下,對非機動車(或行人)事故責任情形的辨析,以及後續民事損害賠償方面的初步探討。如果只是因為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方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規,過失的造成交通事故,比如,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故意闖紅燈,但卻並不是要故意的碰撞機動車,並不是為了追求事故損害結果的出現,事實上卻在非機動車方(或行人)出現了人身傷亡或車輛損失,如果認定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行人)方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的,機動車方不承擔責任,此時,機動車方在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時,基本上按
  • 非機動車停放架圓籠式價格型號尺寸嘉峪關市
    阿空指出非機動車停放設施,目前交通部正抓緊推進已經獲得內閣批准的5個建設專案非機動車停放設施,有3條城際高速公路、廉差邦碼頭沿岸開發建設和廉差邦貨運軌道運輸系統建設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其他還包括加強開發利用交通系統效益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如旅遊等用途非機動車停放設施,以及形成海運中心、遊艇停泊中心非機動車停放設施,並帶來相關投資非機動車停放設施
  • 引發交通事故原因 妨礙安全行車排第一
    本報訊(記者 馮月靜)為進一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文明意識,提升交通參與者「知危險、會避險」能力,日前,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對2020年1月1日至12月15日全省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進行了統計分析,並梳理出機動車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和非機動車危險行為
  • 福清司機,曝光一批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的交通違法行為
    各行其道,按道行駛 交通安全警示 相比於機動車,行人與非機動車的流動性更大,一旦發生事故,受傷程度也更為嚴重!
  • 鄭州首個「非機動車等待區」亮相 為何設在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
    這是一周前鄭州交警支隊為解決鄭州部分路口高峰期非機動車排隊較長、通行不暢的問題,在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路口南北方向,試點設置的兩個「非機動車等待區」。此前的7月1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刊發《路窄車多還擠佔非機動車路權待保》一文,引起關注。
  • 雨雪天行車安全注意事項
    今天上海的天氣可謂是「一夜暴負」從15℃降溫至-5℃甚至還可能會下雪雖說上海對下雪一直是很期待的但是雨雪天的行車安全更是不能忽視的小編整理了雨雪天的行車安全注意事項希望對你們有幫助~雨雪天行車安全注意事項1檢查車輛安全狀況出行前要檢查車輛安全狀況,防止車輛中途出現故障影響道路交通通行。
  • 河北公布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和非機動車危險行為
    原標題:河北公布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和非機動車危險行為,妨礙安全行車居首為進一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文明意識,提升交通參與者「知危險、會避險」能力,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對2020年1月1日至12月15日全省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進行了統計分析,並梳理出機動車十大危險駕駛行為和非機動車危險行為。
  • 象山一路右轉進入長寧大道(南段),機動車禁走非機動車道
    「原來是這樣,記得當時右轉加直行道上,我的車是排第二輛的,按了幾下喇叭,前面的車要直行,只能等待綠燈,我又趕時間,見右邊剛好有一車寬的路可走,本著右轉沒有紅燈的原則,直接右轉離去。」張先生恍然大悟。21日上午,記者來到象山一路與長寧大道十字路口,發現象山一路右轉加直行車道旁靠近斑馬線處劃有明顯的非機動車道標誌。
  • 連日降雨 渝中警方發布雨天安全行車攻略
    近日,重慶地區持續發生強降雨,造成渝中轄區部分路段出現積水,加之雨中視線模糊,給廣大機動車駕駛員帶來不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為保障惡劣天氣下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防止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渝中公安立即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執勤民警迅速上崗,堅守崗位,全力保障轄區道路安全暢通。
  • 1月1日起非機動車打電話看手機也違法!最高可罰款50元
    2021年1月1日起駕駛非機動車接打電話將被納入違法行為違者最高可罰款50元《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實施後 最高可罰50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第四十三條: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通行,駕駛人不得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撥打電話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第五十六條:駕駛人駕駛非機動車上道路通行,實施瀏覽電子設備,手持接聽
  • 榕91個路口設行人專用相位 快速疏散行人非機動車
    福州日報7月20日訊(記者 王元鍇 通訊員 榕警)隨著城區非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行人與非機動車無序過馬路逐漸成為影響城區交通秩序的新難點。因為經常與通過路口的機動車衝突,榕城很多路口成為交通易堵點。交警部門在福州市部分路口增設行人過街專用相位,成功解決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