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臺北圖書館裡,竟珍藏著眾多他的的資料……

2021-02-28 天下譚氏一家親

 「不久前,瀏陽遭遇了罕見的洪水,你們熱情伸出援手,家鄉人民十分感動……」8月4日上午,瀏陽赴臺代表團與臺北市瀏陽同鄉會的文化交流座談會上,瀏陽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李麗的一番話,使這場座談會,一開始就充盈著濃濃的鄉情。 

經相關部門批准,8月3日至9日,我市譚嗣同紀念館、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及譚氏後裔代表一行8人,赴臺進行了文化交流活動。在為期7天的活動中,代表團分別與臺北瀏陽同鄉會、臺北湖南同鄉會、臺北中華仁學會、臺北譚氏宗親會進行了文化交流座談會。

「為這次行程,我們前後準備了2個多月,收穫也非常豐厚。」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會長邱紀錄說,他們帶回來整整三箱資料,有民國時期出版的、許嘯天等編著的《譚嗣同集》,馮志鈞等編著的《戊戌時期的學會與報刊》、《譚嗣同全集》、《譚嗣同遺墨》以及臺北中華仁學會自成立以來的論文和成果報告等。此外,還有譚嗣同胞兄譚嗣襄在任職期間、譚嗣同夫人李閏的相關信息。

「這些資料,既是兩岸文化交流真實而又寶貴的依據,也為我們進一步研究譚嗣同的思想和文化提供了素材。」市博物館館長、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尋春林說,經過整理,這些文獻資料或將在新建的譚嗣同文化園中展出。

在臺北圖書館,打開電腦搜尋引擎,輸入關鍵詞「譚嗣同」,跳出來的數據讓瀏陽代表團所有成員眼前一亮。 

「粗略一看,以譚嗣同為研究對象的臺灣高校碩士、博士論文就有十多篇,研究範圍包括其生平、思想、詩詞等多方面。」 市文聯副主席、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正初感到驚喜,在他看來,譚嗣同憑藉其堅定的政治信仰和人格魅力,引起了海峽兩岸共同的關注,甚至有望成為聯通瀏陽與臺灣的文化符號。

「通過這次活動,瀏陽與臺灣相關社會團體建立了情感,邁出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市博物館副館長、譚嗣同紀念館館長、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任伶俐表示,今後,還將繼續加強溝通,真正搭建起兩岸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橋梁,使文化交流活動常態化。

明年9月28日是譚嗣同殉難120周年紀念日。為打造歷史名人遺蹟為代表的文化旅遊品牌,目前,瀏陽正在規劃建設譚嗣同文化園。同時,也在加快推出《譚嗣同年譜》和譚嗣同長篇小說等作品。(來源《瀏陽日報》)

相關焦點

  • 長篇小說《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被臺灣多家文獻和圖書館收藏
    「臨潁的陳星聚是位百年少遇的民族英雄,寫好他的英雄業績,傳承他的事跡和精神,使更多的人了解陳星聚,是漯河市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5月5日,向記者提及自己所寫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被中國臺灣多家文獻和圖書館收藏一事,漯河作家馬文如是說道。
  • 譚嗣同留詩蘭州
    少年譚嗣同也在此次路途中飽受了歷練,他寫下了留傳至今他最早的作品——《潼關》詩一首: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出入潼關不解平。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這一次初徵之後的十年間,譚嗣同先後五度往返於蘭州與瀏陽之間,足跡遍及大河上下,長江南北。《譚嗣同全集》中有:「然行萬有餘裡矣。合數都八萬餘裡,引而長之,堪繞地球一周。」
  • 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裡的七大國寶,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眼
    臺北故宮又稱臺北故宮或中山博物院,屬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1965年在臺北市陽明山建成,其包含了大量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熱河行宮中的藏品,是臺灣仿北京故宮建造的一座大型歷史博物館。相信了解臺灣的都知道,臺北故宮一直以來就號稱國寶眾多,更是頻頻展出一眾珍品和孤品。
  • 臺灣圖書館被改「中國臺北圖書館」,Google:已修正
    Google地圖上的「臺灣圖書館」被改名為「中國臺北圖書館」。對此,Google昨天表示,已儘速將此問題修正。 臺媒報導,臺灣圖書館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近日其在Google地圖上的名稱被改為「中國臺北圖書館」,館長鄭來長表示,已填表向Google管理單位反映。
  • 臺北市立圖書館古亭RFID智慧圖書館開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古亭智慧圖書館14號開館,這也是臺北市第3座和學校合作、利用閒置教室改建而成的智慧圖書館,不但活化原有校舍空間,也提供社區民眾小而美的借閱圖書服務。  臺北市古亭智慧圖書館,位於寧波西街286號古亭國中進學樓1樓,是中正區第4個圖書館服務據點,同時也是第3座與學校合作利用閒置教室,改建而成的智慧圖書館,而古亭智慧圖書館的館舍面積約78坪,設有圖書區、期刊報紙區、信息檢索區、自助借書區及自助還書區等,館藏約可容納2萬冊,圖書內容以符合一般大眾閱覽為主,包含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圖書。
  • 臺北市立圖書館應用RFID成立無人服務智慧圖書館介紹
    民國94年7月臺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市圖)獲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提供其新開幕的內湖店五樓賣場約32坪空間無償使用10年,由北市圖運用RFID建造世界首創無人服務的智慧圖書館,接著於民國95年5月經市政府的協調及臺北捷運公司的支持,提供捷運西門站地下街約60坪空間設立第二座,這亦是捷運線上設置公共圖書館之首例,藉以促進北市圖之「營造快樂閱讀、熱愛學習的活力城市」目標
  • 臺北、新北市雙市圖書館一卡通年底前上線
    臺北市、新北市政府召開雙北合作交流平臺第5次副市長層級會議,在教育文化組討論中討論到,雙北市的圖書館證、手機下載的行動借閱證、悠遊卡等,今年底前可以一卡通用,只要一張卡就能借閱雙北市圖書館的書。  下午在臺北市政府舉行的雙北合作交流平臺第5次副市長層級會議,臺北市由副市長鄧家基率領市政團隊出席,新北市為副市長李四川為代表,率各局處首長討論各項議題。
  • 甲午中日戰爭,炮響把譚嗣同從夢中驚醒,讓他有了什麼樣的思考?
    中日甲午戰爭的一聲炮響把譚嗣同從「立中國之道,得夷狄之情」的夜郎大夢中驚醒。他開始冷靜地思考「道」與「器」的關係:「嗣同以為聖人之道,無可疑也,方欲少棄之而不能,何況於盡!特所謂道,非空言而已。必有所麗而後見。」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了一個金杯,它是大清的祖傳寶貝,十分珍貴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雖然它的建造歷史並不是很久遠,但因為它館中葬品數量眾多,且品級極高的原因,被列入我國三大博物館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了一個金杯,它是大清的祖傳寶貝,十分珍貴!它的建立要歸功於蔣介石,1949年,蔣介石在戰敗退回臺灣時,將清朝的文物運走了好幾大卡車,當時這批文物本是用來重返大陸的,可惜他的這一願望直到死都沒有成功,最後蔣介石才不得不建造一個博物館,將它們保存起來,這個博物館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 譚嗣同: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6顆人頭落地,其中有譚嗣同的一顆。「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完全有機會逃走,康有為、梁啓超們都逃了,他要用這顆頭來開啟民智。
  • 探訪臺北傅斯年圖書館:納西學者與臺北東巴文獻
    中新社臺北六月十九日電 題:納西學者與臺北東巴文獻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路梅  遠離雲南的臺灣島上,臺北的「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裡,收藏著三百七十多卷神秘的東巴經文;經年研習東巴文化的和力民,六月初專程從麗江來臺北。
  • 臺北最大的圖書館引入RFID技術
    位在松山家商的福德智慧圖書館是臺北市第七座智慧圖書館,總面積多達204坪,也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智能圖書館,藏書量多達兩萬三千冊,全館採自助借還設備,不設館員,現已對外開放。  臺北市立圖書館副館長林淑娟說,福德智能圖書館全館採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晶片,透過借書證的晶片辨識,民眾就可刷卡出入圖書館,現場設置自助借書機,也能自動感應RFID借書證讀取借閱紀錄或註銷借閱,讓民眾自行辦理圖書資料及歸還書籍,快速借還書。只要攜帶身分證、駕照或戶口簿正本等任一文件,就可申請借書證,若要有悠遊卡功能的借書證,得自行帶著悠遊卡。
  • 曾經的遠方——臺北北投公園裡的綠色圖書館
    位於北投公園裡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臺北市立圖書館的52個分館之一。
  • 珍藏於臺北圖書館的諸葛亮九宮八卦諏吉寶鏡圖
    這是館藏於臺北圖書館的諸葛亮所著增補諏吉寶鏡圖,由清代俞榮寬編輯,清代朱墨精鈔本,主要是九宮八卦擇吉。八卦陣是由太極圖像衍生出來的一個更精妙的陣法。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
  • 臺北市圖書館 五大策略讓民眾走進圖書館
    究竟是什麼因素吸引臺北人上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可以運用那些策略,讓民眾走進圖書館呢?  改變策略  主動出擊  以往,圖書館的經營總是以吸引民眾進入圖書館為主要目標,各種的推廣活動及利用教育亦是在館內進行,近年來,臺北市圖則是改變經營觀念及做法,將閱讀及圖書信息利用推銷出去,從「We go to the Library」(我們去圖書館吧)轉變成「The Library Comes to Us」(圖書館離我們近了),除了提供更方便的利用途徑外
  • 臺北故宮南院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開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 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館7月6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亞洲藝術文化資料中心是一所專門圖書館,以亞洲與臺灣地區文化、藝術圖書及數位多媒體等資料為館藏之資料中心。資料中心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策展同仁提供展品、策劃展覽及教育推廣等資料,也提供一般民眾對亞洲藝術、文化愛好者閱讀資料的場所。
  • 譚嗣同竟向光緒提議把新疆西藏賣給英國和俄羅斯,這是真的嗎?
    你想想康有為提這個奇思妙想,他有一點可行之處嗎?而戊戌變法的另一位知名人物譚嗣同,當年他慷慨就義,確實是條漢子,但是這並不證明譚嗣同的每一個主張都是正確的。大家知道嗎?譚嗣同還提過一個賣地的主張,幸虧後來沒有得以實行。
  • 書香裡的臺北
    我一般不輕易買新書。而這一次,看到這套有著濃鬱中國風味的《三國演義》,竟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要扛回北京,作為送給外甥的禮物。1931年出生的蔡鏡輝先生,十幾歲開始跟著父親一起管理這個舊書店,算來確實是70多年了,真可謂看盡這一條街的繁華與落寞啊。作為這條街上為數不多僅存的舊書店,我問先生有沒有想過未來。聽起來似乎兒子們對書店都不太感興趣,幸好還有女兒在幫他打理網絡書店,所以不至於某一天他真的離去了,這裡就成為廢墟了吧!雖然我每次抬頭都覺著這棟2層的小樓不甚穩當。
  • 在北京法華寺,袁世凱和譚嗣同密晤談了什麼?
    由於「北法華寺」中的僧人、香客多為太監,與宮中有某種特殊關係,也吸引了眾多走仕途的人來此投宿,通過「北法華寺」的僧人、香客「走門子」,行賄買官。宮中太監,也多通過「北法華寺」獲得社會上的消息,密報給朝廷,得些賞錢。因此,「北法華寺」也是朝廷監督官員的耳目之一。 「西北法華寺」位於皇城到頤和園、圓明園的路途中間。出西直門往頤和園走,可經過此寺。
  • 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臺北啟用 典藏豐富國民黨史料
    孫中山紀念圖書館臺北啟用 典藏豐富國民黨史料 2013年05月19日 08: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