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對皇后樂隊「神」還原還是一種冒犯

2020-12-25 澎湃新聞

最近英國著名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了大銀幕。這部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裡及其他三位成員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的開場鏡頭為開篇,回溯皇后樂隊從15年前在倫敦組隊,之後破裂、重聚,共同在「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締造搖滾歷史上最偉大表演的過程。

疊加180個聲部的「狂想曲」是理解弗雷迪的私人密碼

這部高分電影由好萊塢執導《飛鷹艾迪》的導演德克斯特·弗萊徹接棒,《黑客軍團》中的拉米·馬雷克飾演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裡,格威利姆·李飾吉他手布萊恩·梅,本·哈迪飾鼓手羅傑·泰勒,約瑟夫·梅澤羅飾貝斯手約翰·迪肯,艾倫·裡奇(《唐頓莊園》《模仿遊戲》)飾演主唱弗雷迪·默丘裡的經紀人保羅·普倫特。

片中有三個轉折事件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的誕生,這首歌由弗雷迪·默丘裡所創作,最初版本收錄在專輯《歌劇之夜》(1975年)中。它也是皇后樂隊跟前唱片公司分道揚鑣的導火索,最開始的經紀公司不肯給錢發行這張歌(因為它太長,而且名字不通俗易懂),後來這首歌成為搖滾經典曲目。這首歌也是一個證明無法簡單歸類皇后樂隊音樂風格的極佳例子。

從這張傳奇唱片《歌劇之夜》開始,皇后的音樂風格就開始從巴洛克流行轉向了更多元化的風格:硬搖滾、迪斯科、山地搖滾、朋克。《歌劇之夜》可能算得上是搖滾樂歷史上最華麗的篇章,把搖滾歌劇這個概念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據說,在錄製《歌劇之夜》期間,皇后的成員們都意識到自己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布萊恩·梅、默丘裡都興奮異常,靈感爆棚,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唱就怎麼唱。

曾經與皇后合作過的製作人羅伊·託馬斯·貝克談論過他第一次聽到《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故事:「弗雷迪坐在自己家,突然說『我腦子裡有了一首歌』。他就開始坐在鋼琴面前彈了出來……然後他突然就停下來說:『現在,親愛的,我要在這裡加上一段歌劇部分。』」從開篇開始,歌曲突然進入歌劇部分,然後又忽然轉入搖滾,最後又歸於抒情。

吉他手布萊恩·梅表示,「這首歌是(弗雷迪的)親兒子。」貝克和皇后為這首被稱為「弗雷迪親兒子」的歌曲錄了幾個星期,在歌曲裡疊加了大約180個聲部,形成了猶如大教堂合唱的感覺。這首歌將弗雷迪跨四個八度的音域特長突顯出來——他能從男低音的F2跨越到女高音的F6。傳記作者大衛·布萊特如此形容弗雷迪的聲音:「在幾小節之內從低沉沙啞的搖滾嗓轉換到溫柔明亮的男高音,然後到尖尖的完美的花腔,音域的最高部分像水晶般純淨。」

《波西米亞狂想曲》就成為了皇后第一支全英第一單曲,在美國也排到了前十。吉他手布萊恩·梅說:「弗雷迪的歌詞往往寫得很隱晦,但是你能從字裡行間讀出默丘裡很私人的想法和感受。」事實上,「狂想曲」正是理解默丘裡私人感受的關鍵。

另外還有兩個轉折點非常重要,值得導演花更多筆墨渲染。其一是,弗雷迪雨夜解僱同性戀經紀人保羅。同性戀保羅將自己自私的愛加諸於弗雷迪身上,讓他單飛,跟樂隊撕裂,沉迷於酒精、同性歡愉,並最終導致他患上愛滋病。

其二是,「拯救生命」音樂會前夕,弗雷迪帶著朋友吉姆到家裡跟家人喝茶,弗雷迪告訴家人,他將為在這場為非洲饑民募捐的慈善音樂會上演出並給家人一個飛吻,這遵循了弗雷迪父親做好人做好事的人生信條。「望子成龍」的嚴厲父親,親自走上前擁抱了弗雷迪。

真實還原最接近神的那一位

雖然自稱「我只是樂隊主唱,不是樂隊領導者」,弗雷迪·默丘裡無疑是皇后樂隊的靈魂人物。弗雷迪, 原名法魯克·布勒薩拉,出生於東非桑給巴爾的一個印度拜火教家庭,弗雷迪的血統為帕西人(印度波斯人),在出生地和印度度過了青少年時代。他受到印度音樂的影響,也很喜歡歌劇。

他被稱為「英國的第一位亞裔搖滾巨星」。2002年,在BBC舉辦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票選活動中,弗雷迪排名第58位。2009年,在《Classic Rock》雜誌的票選中他被選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歌手。音樂指南網站All music稱他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藝人之一」,擁有「所有音樂中最偉大的聲音之一」。

弗雷迪的現場表演風格高度戲劇化,引發人群的積極參與。《旁觀者》雜誌形容他「用各種誇張放肆版本的自己去戲弄觀眾,震驚觀眾,最終迷住觀眾的表演者」。參加了弗雷迪·默丘裡致敬演唱會並與皇后樂隊錄製歌曲《Under Pressure》的歌手大衛·鮑伊稱讚他的演出風格:「在所有戲劇搖滾歌手中,弗雷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超越了極限。我只親眼見過演唱中的他一次,結果,確實就像傳說中的,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掌握在手心裡的男人。」皇后的吉他手布萊恩·梅說,默丘裡能「讓體育場最後一排的最後一個人感到和他聯繫在一起」。

弗雷迪最有名的演出之一是皇后樂隊在1985年的拯救生命演唱會上的亮相。1985年7月13日舉行的「拯救生命」演唱會,是世界音樂界發生的一件大事。它於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的旨在為衣索比亞大饑荒籌集資金的跨地區大型演唱會。由於連年內戰和乾旱,1983年至1985年間,非洲衣索比亞發生了大饑荒,近40萬人死亡。埃爾頓·約翰、鮑勃·迪倫等當今世界最傑出的音樂家都參加了這場音樂會。

那天,倫敦溫布利體育場坐著72000個觀眾,所有人都在跟著默丘裡合唱《波西米亞狂想曲》;觀眾的熱情超出了坐在鋼琴前的默丘裡的預料,就好像那天看演出的人們來演唱會的目的就是這首歌一樣。

緊接著默丘裡拿起話筒,樂隊演奏起節奏更加歡快的《Radio Ga Ga》,觀眾們仿佛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他們都變成了木偶,默丘裡那離奇的嗓音就是牽線。

就是在那一天,分裂後的皇后樂隊重聚,再一次走進樂迷的世界。這場幾乎把皇后樂隊特別是弗雷迪所有非比尋常的舞臺技藝展現出來的演出再一次將他們推向了天皇巨星的位置。

弗雷迪讓整個體育場的約72000名觀眾一起拍手、搖擺和齊唱。皇后樂隊的該場演出在日後不斷被票選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現場。2005年,一位批評家回顧該演出時寫道:「那些編纂偉大的搖滾前臺人名單的人,把最前幾個位子授予米克·賈格爾、羅伯特·普蘭特等人,都犯了糟糕的疏忽。弗雷迪以拯救生命演唱會上酒神戴奧尼索斯式的表現輕易地證明了他是他們中最接近神的一位。」

確實,弗雷迪定義自己的角色為為觀眾提供他們所需的「表演者」,他曾經告訴別的歌手:「我歌唱的能量全部來自我的觀眾。」

毫不誇張地說,拉米·馬雷克神還原了弗雷迪在舞臺上激情四溢、精力旺盛、光芒萬丈的表演,連「齙牙」緊張地咬嘴唇,一些細微的動作和姿勢也都一樣。馬雷克還演繹出弗雷迪在日常生活中猶如演歌劇版的喜怒無常——例如午夜打電話給瑪麗跟她一起做開燈關燈的遊戲。

在YouTube、Facebook等美國社交網絡上,又一個將皇后樂隊1985年在「拯救生命」演唱會現場和2018年《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中還原的演唱會進行對比,你會發現真假難分,演員拉米·馬雷克簡直可以說100%還原了真實的演出現場,甚至每個細微的動作都一樣,簡直可以說是「弗雷迪上身」。對另外三個樂隊成員、現場攝影師的拍攝等,進行了從喇叭褲腳到爆炸頭一一複製的極高相似度。

電影傷害了皇后樂隊粉絲?

但是也有不少西方媒體認為,電影對那些深入了解皇后樂隊的人來說,是一種冒犯。

例如,作為一部傳記片,為求真實還原弗雷迪,導演反而有些束手束腳,也導致電影沒有多少讓人難以忘懷的關鍵鏡頭和高潮情節。

此外,導演也許為了能滿足PG-13的要求,而不得不放棄闡述弗雷迪性取向的複雜性。電影弱化了雙性取向對弗雷迪聲音、音樂風格的影響,以及對他生命中極端浪漫愛情的輕描淡寫,特別是對他和同性伴侶吉姆的關係的簡略帶過,對那些要求準確拍攝弗雷迪形象和生平的觀眾來說,是一種傷害。

幾天前的12月1日是國際愛滋病日。不幸的是,弗雷迪也是因為愛滋病而去世的,享年45歲。

作為第一位公開患愛滋病及去世的主流搖滾巨星,弗雷迪的死在該病種的歷史上有重要地位。

1992年4月,樂隊的剩餘成員創辦了默丘裡鳳凰信託並於1992年4月20日舉辦了《弗雷迪·默丘裡致敬演唱會:為提高對愛滋病的認識》以慶祝弗雷迪的人生和影響力,為愛滋病研究集資。

該致敬演唱會在倫敦的溫布利球場舉辦,觀眾人數為72000人,在76個國家中廣播直播,估計聽眾數量為1億人次。有許多重量級嘉賓亮相,嘉賓之一、英國著名演員伊莉莎白·泰勒稱默丘裡是「一位傑出非凡的搖滾明星,如彗星划過天際般出現在我們的文化圖景中」。

相關焦點

  • 《波西米亞狂想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 皇后樂隊獻唱頒獎禮
    除此之外,在此前的第76屆金球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獲劇情類最佳電影獎,男主角拉米·馬雷克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傳奇「皇后樂隊(QUEEN)」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自上映以來便大受影迷、樂迷歡迎,目前影片全球票房累計突破8.5億美元,創下2018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14位的好成績!
  • 皇后樂隊《波西米亞狂想曲》,成就影史最賣座音樂傳記片
    上海影迷群負責人徐小卷告訴第一財經,《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排片率、上座率以及受歡迎程度已經等同甚至超越同檔期院線播放的大片,她所接觸的一些影迷、皇后樂隊的歌迷二刷、三刷甚至跟著合唱:「看一次哭一次,比較盡興。」在很多影評人看來,這是一部敘事「流水帳」,電影語言並無創新的及格線以上的作品。但無論是普通觀眾、皇后樂隊的鐵粉、樂評人、譯者,似乎都能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找到打動自己的一部分。
  • 《波西米亞狂想曲》回顧皇后樂隊那些耳熟能詳的歌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音樂傳記片,以皇后樂隊為原型。豆瓣評分8.7,這部電影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在電影劇情發展中,它穿插了很多皇后樂隊的經典曲目。並且將一個樂隊從成立到廣為人知的過程,較為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 皇后樂隊大雜燴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皇后樂隊大雜燴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2020-07-03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波西米亞狂想曲:見證傳奇誕生的背後故事,再現皇后樂隊的經典
    最後的狂想: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根據殿堂級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以及樂隊的傳奇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真實故事而改編的一部作品,更是一場令人享受至極的音樂盛宴。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呢?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故事,熱血沸騰音樂夢
    這就是歌曲《We Will Rock You》,來自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他們的另一首歌《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大紅曲目,在體育賽事或者頒獎典禮上也常常聽到,同樣讓人熱血沸騰。今天老文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講述皇后樂隊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經典永無止境
    《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在為史上第三,僅次於《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波西米亞狂想曲》口碑爆棚!向一代巨星皇后樂隊致敬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這是一部關於藝術名人類的傳記電影。1.「風騷的走位,精簡的裝備,自信的表情,飽滿的步伐,還有那鮮豔的紅領巾」,當年國內樂隊粉絲瘋傳著對弗萊迪這樣的評價。我是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驚為天人。
  • 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這幾首歌,你會愛上皇后樂隊
    這兩首擁有全球傳唱度的經典歌曲,都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皇后樂隊。上周五,關於這支樂隊主唱弗雷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內上映了。影片重現了弗雷迪·摩克瑞傳奇而短暫的人生經歷,同樣也是一場皇后樂隊輝煌的音樂巡禮:如何組建,如何走紅,怎麼創作出《波西米亞狂想曲》等標誌性歌曲,如何從低谷中回歸,如何在患上不治之症後重新振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後的20分鐘忠實復刻了1985年皇后樂隊足以納入史冊的經典演唱會Live Aid現場。
  • 為何《波西米亞狂想曲》火了44年?6項創新助皇后樂隊打造傳奇
    其實《波西米亞狂想曲》對於皇后樂隊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這首《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創作之路。,然後通過同時錄製這三種聲音,形成一種新的聲音,這種聲音前所未有,這也正是皇后樂隊想要達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菲爾·斯派特也被拍成同名電影《菲爾·斯派特》在院線上映。
  • 《波西米亞狂想曲》被爆刪10處,皇后樂隊做錯了什麼?
    奧斯卡大熱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皇后樂隊現場高逼真還原,又是ScreenX版 ,又是卡拉OK版(巴塞君之前還特別介紹過),應該夠勁兒吧。放映效果都挺好,但總感覺少了東西。果然,引進標明少3分鐘,是閹割版本。
  • 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這幾首歌,你一定會愛上皇后樂隊
    這兩首擁有全球傳唱度的經典歌曲,都來自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皇后樂隊。上周五,關於這支樂隊主唱弗雷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內上映了。影片重現了弗雷迪·摩克瑞傳奇而短暫的人生經歷,同樣也是一場皇后樂隊輝煌的音樂巡禮:如何組建,如何走紅,怎麼創作出《波西米亞狂想曲》等標誌性歌曲,如何從低谷中回歸,如何在患上不治之症後重新振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後的20分鐘忠實復刻了1985年皇后樂隊足以納入史冊的經典演唱會Live Aid現場。
  • 《波西米亞狂想曲》:當反叛成為歷史,現實的下一個出口在哪?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皇后樂隊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影片與其說是皇后樂隊的音樂傳記片不如說是關於弗雷迪·莫庫裡的個人傳記片,影片在1985年的live Aid戛然而止。不可否認,作為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盡如人意,對Live Aid的搬演和復刻卻再次在大銀幕上復刻了搖滾的烏託邦。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曝海外明星口碑特輯
    皇后樂隊高光時刻重現,海外頂級明星實名「表白」《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佛萊德·摩克瑞(拉米·馬雷克 飾)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在這支特輯中,三十多年前皇后樂隊的現實影像資料和影片中的畫面交相呼應,不僅展現了皇后樂隊的發展歷程和高光時刻,還凸顯出影片對於這支傳奇樂隊的神還原。
  • 《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夠瘋狂的狂想曲
    成本只有5200萬美金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全球收穫近9億美元的票房,可謂盆滿缽溢。但票房大賣並沒有遮掩這部電影的問題:銳度不夠,在還原主角人生上遮遮掩掩。而印象最深的樂隊有兩支:The Who和Queen。2019年在國內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揮舞著向傳奇搖滾樂團Queen致敬的旗幟飄搖在大熒幕上,單從票房上來看,這無可厚非是一部成功將懷舊變現的影片。
  • 《波西米亞狂想曲》倫敦首映禮 馬雷克表演獲好評
    《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於倫敦當地時間10月23日舉辦盛大全球首映禮,拉米·馬雷克(Rami Malek)、約瑟夫·梅澤羅(Joseph Mazzello)、本·哈迪(Ben Hardy)、格威利姆·李(Gwilym Lee)等一眾主演登場亮相,皇后樂隊的兩位成員羅傑·泰勒(Roger Taylor)與布萊恩·梅(Brian May)也親自到場助陣。
  • 為什麼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能帶給觀眾歇斯底裡的瘋狂?
    演員陣容並不強大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備受矚目,根本原因是,這是一部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1.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你無法想像,在皇后樂隊的演唱會,現場的瘋狂到達了一個怎樣歇斯底裡的程度。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你可以體驗,皇后樂隊究竟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怎樣歇斯底裡般的瘋狂。2018年11月2日北美首映當天,《波西米亞狂想曲》砍下1840萬美元,以絕對優勢奪得北美周五票房冠軍。粉絲們終於是把這部電影盼來了,不過隨之而來的媒體評價並不是很友好。
  • 奧斯卡·拉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成功的傳記片嗎
    三周後,一首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單曲誕生。《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僅集中展現了皇后樂隊華麗繁複的搖滾風格,更堪稱20世紀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43年後,2018年12月,《波西米亞狂想曲》正式成為20世紀播放量最高的單曲,全球通過正規渠道可統計到的下載量超過16億次。 與此同時,一部同名傳記電影也登陸全球各大院線,拿下近58億人民幣的全球總票房,大幅刷新音樂傳記片票房記錄。
  • 《波西米亞狂想曲》「傳奇」在哪裡?
    」的音樂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於3月22日登陸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放映。《波西米亞狂想曲》到底有沒有那麼「傳奇」?圖說:《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 網絡圖片名,有故事《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對皇后樂隊、傳奇主唱佛雷德·摩克瑞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國首映 卡拉OK版萬人合唱將啟
    3月20日,《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國首映禮在北京舉行。老狼、耿樂、劉惜君、陸宇鵬、左小祖咒等藝人現身為影片助陣。《波西米亞狂想曲》首映禮放映開場前,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負責人、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女士上臺致辭,她表示:「《波西米亞狂想曲》將在全國藝聯3100家加盟影院放映,這創下了藝聯專線放映規模的新紀錄。上周末影片在北京、上海等30個省份128個城市開啟600場超前點映,這個點映場次數是全國藝聯迄今為止的最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