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鑑定出三種與肝臟瘢痕組織形成相關的細胞亞型

2020-12-13 生物谷

2019年10月17日訊/

生物谷

BIOON/---英國有五分之一的人有患肝病的風險。預計它將成為英國過早死亡的最常見原因。它可能是由於肥胖、酒精攝入過量、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

性疾病或

遺傳

疾病等多種因素而導致的。長期損害導致肝臟中瘢痕組織的形成,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當前沒有可用的治療方法來阻止或逆轉這種情況。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為單細胞RNA測序的新技術來高解析度地研究肝臟瘢痕形成。他們發現了三種關鍵的細胞亞型:稱為巨噬細胞的白細胞、位於血管內壁的內皮細胞和稱為肌成纖維細胞的瘢痕形成細胞。當這些細胞亞型發生相互作用時,這就加快患病肝臟中的瘢痕組織形成。通過更多地理解這些細胞亞型如何發揮功能,人們就有可能更快地開發出治療肝病的新療法。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solving the fibrotic niche of human liver cirrhosis at single-cell level」。

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這一發現也為人類細胞圖譜計劃做出了貢獻。人類細胞圖譜計劃一個旨在創建人體所有細胞的綜合參考圖譜的全球計劃。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愛丁堡大學炎症研究中心MRC臨床醫生Prakash Ramachandran博士說,「鑑定出治療肝臟瘢痕組織形成的新方法對於解決我們目前正面臨的肝病流行至關重要。如今,我們首次對患病肝臟中的細胞之間如何發揮功能和相互交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重要的是,我們有可能將阻斷它們的活性作為一種治療肝臟瘢痕組織形成的方法。」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愛丁堡大學炎症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Neil Henderson教授說,「使用這種新方法讓我們首次能夠高解析度地研究人類肝臟瘢痕組織形成。我們希望這種新的前沿方法將加快發現肝病患者急需的新療法。」

論文共同作者、劍橋大學威康基金會桑格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人類細胞圖譜組織委員會聯合主席Sarah Teichmann博士補充道,「發現三種參與人類肝臟瘢痕組織形成的細胞亞型是抗擊肝病的另一個重要時刻。這些數據如何已公開提供給其他科學家們使用,並且為我們試圖解決這個流行病提供了寶貴的資源。」(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Prakash Ramachandran et al. Resolving the fibrotic niche of human liver cirrhosis at single-cell level.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631-3.

2.Fresh insights could lead to new treatments for liver diseas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0-fresh-insights-treatments-liver-disease.html

相關焦點

  • Nature:揭示人大腦類器官為何缺乏正常人腦特有的細胞亞型和複雜迴路
    2020年2月8日訊/生物谷BIOON/---作為在實驗室中通常利用人類幹細胞培育出的大腦樣組織三維球體,大腦類器官被吹捧為有潛力讓科學家們在受控的實驗室條件下研究大腦迴路的形成。我們發現大腦類器官沒有產生正常人腦迴路所特有的獨特性細胞亞型或區域性迴路結構。由於大多數人類腦部疾病對大腦中特定的細胞類型和迴路具有高度特異性,因此這對利用大腦類器官精確模擬這些複雜疾病的努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項新的研究源於Kriegstein實驗室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即在正常人類腦組織樣本的基礎上,全面繪製協調大腦發育的基因表達程序。
  •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5:56: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nald N.
  • 肝纖維化,是怎樣形成的?會如何發展?
    肝纖維化的實質,是肝臟炎症壞死後的纖維組織瘢痕及其修復反應,屬於肝硬化的早期階段。肝纖維化,是慢性乙型和C型肝炎、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引起慢性反覆肝損傷後的瘢痕修復反應。病理表現,是肝臟細胞外基質的瀰漫性過度沉積,有正常功能的肝臟實質部分被瘢痕組織進行性替代。這個階段,肝臟的儲備功能沒有明顯受損,因此,屬於可逆階段。
  • Nature:全球誕生首例立體肝臟 幹細胞研究再現突破
    日本媒體4日報導稱,該國橫濱市立大學教授谷口英樹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成功制出能在老鼠體內發揮功能的小肝臟,為世界首例用iPS細胞培養的立體肝臟。這對以iPS等為主體的幹細胞研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這一成果被刊登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上,在此之前,現有的研究水平已經能夠用iPS細胞培養出肝細胞,但難以制出可在人體內發揮功能的立體結構肝臟。
  • 人本質性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功能多樣性
    人本質性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功能多樣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8:03:40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tchidananda Panda、Ludovic S.
  • 肝星狀細胞的活化機制——探尋肝纖維化新的診斷指標和治療靶點
    TGFβ家族包含有大約40個結構相關的因子,在哺乳動物中表達有3個亞型:TGFβ1、2和3,其中TGFβ1是表達最多的一個亞型。TGFβ生物活性配體由同源或異源二聚體多肽構成,合成的前體分子通過內切酶水解後成熟。活化的TGFβ二聚體通過細胞膜上的TGFβⅠ型和Ⅱ型受體(TβRⅠ和TβRⅡ)介導信號轉導,磷酸化絲氨酸/蘇氨酸激酶使之活化,調控下遊目標蛋白的活性。
  • 瘢痕如何去除,可以無痕去瘢痕嗎、瘢痕會癌變嗎……名醫戴耕武直播...
    這些創傷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不僅影響美觀,還會造成一定的功能性損傷,影響工作和生活。那麼,你知道瘢痕是如何產生的嗎?應該如何去除?能徹底治療好嗎?治療後應該注意什麼?8月7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外科主任戴耕武教授做客中國經濟網主辦、好醫生藥業集團協辦的中經名醫匯·好醫生大講堂,以 「瘢痕如何去」為主題進行網絡直播,就瘢痕相關話題進行詳細闡述,並在線回答了網友提問。
  • 縱向多組學揭示腸易激綜合症的特定亞型機制
    縱向多組學揭示腸易激綜合症的特定亞型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4 13:45:40 美國梅奧診所Purna C.
  • 英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肝病患者皮膚細胞培育出肝臟細胞
    英國劍橋大學8月25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肝病患者的皮膚細胞培育出肝臟細胞,這樣得到的肝臟細胞與病人肝臟中的細胞高度相似,將有助於對特定肝病患者進行研究並開展治療。 公報說,研究人員從7名有遺傳性肝臟疾病的患者身上提取了皮膚細胞,先將其改變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然後培育成肝臟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是2007年日美科學家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它可以對皮膚細胞進行改造,使其具有與幹細胞相似的功能。
  • 中國主導17國參與的「國際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進展如何
    如果執行肝臟基本代謝及解毒功能的蛋白質表達量降低,而與腫瘤侵襲遷移相關蛋白質分子群的表達量增高,預示著患者預後較差,是術後的重點監測對象。」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姜穎說,在完成計劃「兩譜、兩圖、三庫」的科學目標後, 研究團隊正在做的是對肝癌等疾病進行蛋白質組分子分型和個性化臨床診療及幹預方案的制定。
  • Blood:PD-1的免疫逃逸是富含T細胞/組織細胞的大B細胞淋巴瘤的定義...
    Blood:PD-1的免疫逃逸是富含T細胞/組織細胞的大B細胞淋巴瘤的定義特徵 2020-09-15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cience子刊:我國科學家基於全基因組篩選鑑定出促進細胞衰老的...
    2021年1月8日訊/生物谷BIOON/---理解細胞衰老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基礎對於開發減緩衰老的幹預措施至關重要。雖然已知細胞衰老會促進老化,但控制這一過程的許多機制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研究人員使用兩種類型的表現出加速衰老的人間充質前體細胞(hMPC)進行了基於CRISPR-Cas9的全基因組篩選。
  • 【學術前沿】蘇士成團隊揭示線粒體環狀RNA調控肝臟免疫代謝性炎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影響世界約1/4的成年人,NASH是其中一種較重的亞型,部分病人會進展至肝硬化和肝癌,又與其他代謝紊亂如胰島素抵抗和高脂血症密切相關。如何減緩和逆轉肝臟纖維化是NAFLD/NASH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通過構建靶向線粒體RNA的納米遞送系統,揭示了線粒體定位circRNA功能,闡明高脂壓力導致的內質網-細胞核-線粒體跨細胞器信號軸失衡導致免疫代謝性疾病進展的新機制。
  • 肝臟鈣化灶是什意思 如何調理肝臟
    可能很多人對肝臟鈣化灶都不是很了解,那麼肝臟鈣化灶是什意思呢?肝不好了該怎麼辦,如何調理肝臟?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肝內鈣化灶,肝內鈣化灶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肝臟鈣化灶是什意思大都情況下。
  • ...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清華新聞網10月2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劉翔宇課題組與醫學院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課題組及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 棗莊產前親子鑑定,301醫院可以做孕期親子鑑定嗎
    棗莊產前親子鑑定,301醫院可以做孕期親子鑑定嗎,隨著親子鑑定技術越來越發達,現在做親子鑑定的人,只要採集任何帶有細胞組織都可以作為親子鑑定的樣本。那麼,很多準媽媽會問,懷孕期間能不能做親子鑑定?如果可以,要懷孕多少周才能做親子鑑定呢?
  • Nature 中文摘要 8 January 2015
    因此,在進入哺乳動物細胞時,兼性的細胞內細菌病原體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會通過激活宿主的致病調節因子PrfA來改造其轉錄模式。本文發現,激活PrfA的過程需要細菌和宿主來源的穀胱甘肽(glutathione)參與。在此項研究中,我們通過基因篩選識別細菌穀胱甘肽合酶的突變,顯示出致病基因表達量出現減少,在小鼠中減少了150倍。
  • 長期酗酒肝臟會變成什麼樣?看這2張圖就知道了
    其中最常見的肝病是一種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疾病——酒精肝。那麼,飲酒過量都有哪些危害?我們是否應該滴酒不沾呢?損害肝臟健康的最常見因素就是飲酒過量。喝酒的時候,酒精會從腸道進入血液。健康的肝臟每個小時可以清除掉一杯酒所含的毒素,如果飲酒的速度比肝臟代謝的速度快,肝臟就要「奮力掙扎」,這時人會感覺到喝醉了。
  • Nature:復旦大學鑑定出4種自噬體連接化合物有望治療亨廷頓舞蹈病...
    「小分子膠(small molecule glue)」可幫助自噬體「吞噬」致病性蛋白鑑於傳統方法對mHTT不可行,因此這些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想法,即通過利用自噬---細胞內的蛋白降解過程---降解mHTT。在自噬過程中,關鍵蛋白LC3發生脂化並擴展成雙膜結構,然後這種雙膜結構吞噬蛋白、脂質、細胞器和其他降解產物並形成完整的自噬體。
  • 【Nature合作刊】突破!科學家發現與帕金森病高度相關的蛋白結構...
    在疾病初期,有的患者可能只是一隻手表現出微弱的震顫,而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甚至難以走路和說話。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00萬人受到PD的影響,它是僅次於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第二大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病的特徵是特定的蛋白質 「錯誤摺疊」並變性失活,而其中,α-突觸核蛋白(αS)是目前PD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它是一種在人腦中含量豐富的蛋白質,也存在於其他身體組織中,如心臟、肌肉和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