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記者今日(12月7日)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目前,深圳已在公共場所安裝完畢3500臺「救命神器」AED,並配備「AED導航」系統可進行一鍵查詢。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介紹,2017年,深圳啟動公眾場所配備AED計劃。目前,深圳市政府採購的一、二、三期3500臺AED已經全部安裝完畢。深圳機場、地鐵站、高校、體育館、寄宿制高中、會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場所都配備了AED。
此外,深圳市急救中心還聯合騰訊發布了覆蓋全城、一鍵可查的深圳「AED地圖」。打開「騰訊地圖」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欄中輸入「AED導航」,就會顯示離你最近的幾臺AED,根據導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深圳市急救中心表示,在未來5-10年內,深圳力爭達到每10萬服務人口配備100臺AED的國際建議標準。
多知道一點:什麼是AED?怎麼使用AED?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一直被稱作「救命神器」,它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可攜式醫療設備。
當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時,可利用AED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在救命的「黃金四分鐘」正確使用AED並實施心肺復甦,能極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如果在四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大約有50%的搶救成功率,這被稱為「黃金四分鐘」。如果使用AED配合進行電擊除顫,成功率達90%。
AED如何使用?在遭遇緊急情況時,如果無法判斷患者是否心臟驟停,那麼從挽救生命的角度出發,一律按照心臟驟停處理,應及時給予心肺復甦並利用AED進行除顫。但使用者最好儲備一定的急救知識,以便對患者的情況作出初步判斷、處理。
此外,雖然不同類型AED之間存在差異,但使用步驟仍是統一的:按下開機鍵,跟著提示進行操作。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