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重慶的天氣氣候有哪些特點?8月份天氣氣溫的趨勢如何?
今(4)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2020年8月氣象新聞發布會,重慶市氣象局介紹了有關情況。
新聞發布會現場 鄒樂 攝
發布人:
譚 暢 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國兵 重慶市氣象臺臺長
李永華 重慶市氣候中心主任
5月以來全市出現11場暴雨天氣過程
譚暢介紹,今年5月以來,重慶市天氣氣候呈現降水偏多、極端性強,暴雨過程多、首尾相接,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高溫日數偏少的特點。全市平均降水量為746.9毫米,較常年同期(515.7毫米)和去年同期(536.3毫米)分別偏多44.8%和39.3%,突破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值(1998年695.6毫米),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其中巴南(896.6毫米)、綦江(912.2毫米)、萬盛(972.5毫米)、南川(955.1毫米)、武隆(859.5毫米)、彭水(1034.6毫米)和黔江(1004毫米)7個區縣降水量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譚暢表示,暴雨頻發重發也是5月以來全市的氣候特點。全市出現了11場暴雨天氣過程,其中「6·20」「6·27」暴雨達重度等級,「7·15」「7·25」暴雨達特重等級,其中「7·15」為今年以來最強暴雨過程。暴雨天氣過程次數是常年同期(5場次)的2.2倍,是去年同期(8場次)的1.4倍。
氣溫方面,5月以來接近常年。全市平均氣溫為24.5℃,接近常年同期(24.6℃),較去年同期(23.5℃)偏高1℃。全市平均35℃以上高溫日數為7天,較常年同期(11.6天)偏少近5天,接近去年同期(7.3天)。極端最高氣溫為39℃,6月30日出現在開州。
譚暢發布有關情況 鄒樂 攝
未來天氣趨勢
8月8日夜間—10日
大部地區中雨到大雨
對於重慶近期天氣氣候趨勢,譚暢也進行了通報。
預計本市各地:
8月4日—8日白天,大部地區晴到多雲,午後到夜間有分散雷雨或陣雨,氣溫23~39℃,低海拔地區最高氣溫將突破40℃。
8月8日夜間—10日,大部地區中雨到大雨,局地暴雨,氣溫22~35℃。
8月11日—13日,大部地區多雲,局地有陣雨或雷雨,氣溫24~39℃,低海拔地區最高氣溫仍將突破40℃。
譚暢表示,預計8月氣溫總體偏高,階段性高溫突出,平壩、河谷地區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42℃,超過35℃的高溫天數大部地區可達10~22天;相關部門、單位和公眾,要注意採取措施加強防範和應對高溫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降水總體偏多,預計8月下旬和9月上旬仍可能出現2~3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暴雨洪澇、山洪和地質災害風險仍較高,需要加強防範。
氣象部門加強災害監測預報預警
發揮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針對5月以來嚴峻的天氣形勢,全市氣象部門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努力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譚暢介紹,強化監測分析方面,全市氣象部門充分利用衛星、雷達、數值預報、智能網格預報等現代氣象技術,融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新技術,建設智慧氣象「四天」系統,較準確預報了汛期氣候趨勢和11場暴雨天氣過程。
強化聯動聯防方面,在強化市區縣氣象部門內部加密會商的同時,與中央氣象臺,四川、貴州、陝西等周邊省市氣象部門以及重慶水文監測總站、重慶地質災害監測預報中心聯防會商42次,聯合市防辦組織臨災會商12次,聯合市防辦、市地指辦發布工作通知14次,對氣象災害發生發展趨勢進行有效跟蹤和聯防。
強化風險預警方面,根據暴雨防範調度工作需要,氣象部門在今年預報預警中,新增「風險預警」和「暴雨風險落區圖」,明確區縣暴雨「高風險區」防範工作基本要求,進一步增強了暴雨災害風險防範的針對性,強化了預警信息「消息樹」「發令槍」作用。
5月以來,全市共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608期,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393期(暴雨預警信號653期),強對流天氣警報2057次,雨情信息1712次,有力支撐氣象災害防範應對。各級各部門通過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發布預警和應急處置信息7.01萬餘條,累計發送1.68億人次。
防控小貼士
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手觸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後,被病毒沾染,再接觸口、眼、鼻黏膜,可以引起感染。所以,手部衛生對新冠病毒防控非常重要。
大家都在看
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姚於
原標題:《新聞發布會丨8月,重慶天氣怎麼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