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浮漂的形狀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選對浮漂,才能釣好魚

2021-01-20 釣魚技巧

浮漂從材質到造型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亂七八糟。浮漂的造型不同,理論上說是有不同的使用場景的,之所以弄得多種多樣,目的就是更好的釣魚。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坑」比較多,不少釣友購買浮漂,就如同女人買衣服一樣,總是「少」一支。於是乎購買了不少浮漂,但是實際垂釣中經常用的就那麼幾支。所以介紹一下浮漂的一些常規知識,少採坑,有的錢是完全不需要花的。

一、漂身

漂身是一支浮漂的浮力來源,浮漂的吃鉛量基本就是靠漂身來決定的。所以選擇浮漂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就是注意吃鉛量,釣大魚用大漂,釣小魚用小漂,釣深或者釣遠,也需要使用吃鉛量較大的浮漂。所以一支3、4克吃鉛的釣深釣遠釣大魚,一支1.5克以下的小漂釣小魚,甚至是冬季使用都是可以的。

漂身的造型有較大的差異,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在垂釣時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是對多數釣友來說都感知不到,好像並沒有多大區別。從漂身的角度來說,對於休閒野釣來說最為指的注意的就是浮漂的翻身速度,通常來說短粗的浮漂翻身速度更快,細長的浮漂翻身速度更慢。夏秋季節釣大魚為主,小魚比較多,浮漂就需要注意翻身速度。冬季一般是用細長身浮漂,不追求翻身速度,追求的是浮漂的上下行阻力更小。所以短粗的漂身上下行比較慢,凡是翻身快,更適合用來釣浮、釣行程、釣翻身,等幾種比較特殊的釣法。

二、漂腳

漂腳有粗細長短之分,對於浮漂來說主要影響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第一就是這支浮漂的重心問題,漂腳長或者粗,那漂腳就會比較重,這支浮漂的重心就低,翻身就會比較快。第二,漂腳的粗細不同,上下行的阻力不同,但是這一點從感知上來說並不明顯。第三,漂腳比較長的浮漂一般穩定性會比較好,如果輕微的走水或者不太大的風,長腳浮漂基本都能勝任。在民間有增加漂腳重量的一個小絕招,就是在漂腳上裹上一絲鉛皮,這樣可以增加浮漂的翻身速度。

三、漂尾

漂尾被稱為浮漂的靈敏度來源,有長短粗細之分,也有軟硬之分。其中軟尾浮漂比較少用,因為幾乎只能用來釣鯽魚,而且軟尾浮漂相對比較鈍,只有在魚口雜的時候有不錯表現,至少對於野釣來說幾乎用不上,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使用軟尾浮漂。硬尾浮漂的漂尾可以製作得更長,漂尾較長穩定性也會比較好,並且到位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也經常用來釣行程等特殊釣法使用。

漂尾的粗細才是真正影響浮漂靈敏度的一個因素,因為細尾產生的浮力更小,相同的餌料作用在細尾上會被壓下更多的目數,所以相同的進食力度,細尾浮漂會有更誇張的漂相,所以冬季魚口輕的時候最好使用細尾浮漂,這樣便於查看輕微的漂相。夏秋季節釣大魚,用粗尾的,不但釣深釣遠的時候看得更清楚,也能過濾小魚口,凡是出來的漂相,都是有一定力度的魚造成的,對小魚群裡釣大魚是有好處的。

所以浮漂怎麼選?一支短腳短尾的浮漂釣水皮或者釣淺水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用於春秋季節。一支吃鉛大,長腳長尾浮漂夏秋季節釣大魚的時候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支細長身,細尾,細腳浮漂用於冬季釣鯽魚,也是有必要的,注意吃鉛一般不會超過1.5克。所以浮漂種類雖然很多,就算購買很多,大部分都是完全用不上的。不同浮漂確實有不同表現,適合不同的魚情,但是並非某種浮漂就一定不適合釣其他的魚情,只要你了解這支浮漂,使用習慣了真的是無所謂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冬季釣魚#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浮漂是一支好浮漂?揭示釣魚老司機浮漂的選擇技巧
    不同材質有不同的特點,其中塑料的可以說最輕,比重最小,然後是蘆葦,然後是巴爾杉木、最後是孔雀翎。也就是同樣大小的浮漂,塑料的最輕,孔雀翎的最重。其中孔雀翎由於材料限制,很多浮漂都是拼接而成的,因為單根孔雀翎經常都比較細,或者說獨翎的基本都是釣鯽魚的小浮漂。
  • 浮漂的選用技巧:浮漂的漂腳不同,在使用上大不同!
    現在的浮漂多種多樣,不過不管浮漂造型怎麼變化,往往都是漂身、漂尾和漂腳三部分組成的。浮漂的漂身主要是浮力來源,影響浮漂的吃鉛量,漂身性狀的不同特點也會有所差異,比如說細長身的更穩定,上下行更快,粗身的浮力大,小魚不容易拉動,是釣深釣遠釣大魚的利器。漂尾,可以說是靈敏度的重要衡量標準,粗的比細的鈍,長的比短的適合釣行程。
  • 不同的浮漂有什麼特點,如何選擇合適浮漂,老釣友也不一定知道
    喜歡的釣友記得關注下啊,謝謝 (看本人更多釣魚經驗請點擊頭像看文章)買個浮漂不知從何下手,漁具店老闆也不會給具體介紹,看得眼花繚亂,了解這些知識,告別盲目選漂。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下浮標的種類和特點,任何一個浮漂都是有漂腳、漂身、漂尾三部分組成的。根據各個部分的長度不一樣,可以分成不同浮漂,今天不講材質,只講漂腳、漂身、漂尾不同長度的不同特點,以及它們不同釣法的具體運用。先來說下漂腳、漂身、漂尾在浮漂組成中的作用。
  • 臺釣用什麼浮漂好?臺釣大師講解各類浮漂特點,助你釣魚事半功倍
    臺釣非常講究調漂,關於調漂的技巧說了很多,不過調漂調的好不好都是建立你對浮漂的了解上的。用那些大師的話老說,你要了解你浮漂的漂相,每種浮漂都有自己的語言。浮漂分類很多,從材質上什麼巴爾衫木、蘆葦、孔雀翎。還有竹腳碳腳之分,還有長身短身,什麼棗核空心,反正很多。
  • 釣魚不會選行程漂?4款專釣行程浮漂介紹,一口氣搞懂浮漂的本質
    在上篇文章我們講述了釣底型浮漂的應用和選擇,在實際釣魚過程中,無論是野釣還是黑坑,都會遇到或因為魚自身原因,或因為垂釣魚種的不同,魚不在底層活動和覓食。這時候再堅持使用底釣型的浮漂就顯得應對無力,那麼主釣行程的浮漂就是不二的選擇。
  • 【劉博士的釣魚生活04】從芭茅稈到浮漂
    那時天天都在琢磨浮漂的吃鉛量、靈敏度、同心度、是否吃水,不同長短和不同形狀的浮漂對魚口的影響,分析網上對浮漂各種評價,以及對浮漂各種調漂方式比較,仰慕著那些使用幾百甚至上千元一支的「好」浮漂釣魚人的心得,領略著作為釣魚人眼睛的浮漂是多麼重要和神奇。因此對自己做的浮漂也是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製作水平,那時覺得浮漂真的很重要,的確是釣魚人眼睛。只恨自己沒有很好的調整浮漂、利用浮漂。
  • 浮漂的選用技巧:漂尾、漂腳的特點不同,適合魚情差別有點大!
    一支浮漂主要是三個部件構成,漂身、漂尾和漂腳,三個部分又差別很大,這也導致了有多種「組合」,導致了浮漂的選用不是件容易的事。選擇一支適合魚情的浮漂,對於釣魚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釣魚人把浮漂稱之為「眼睛」,雖然看不到水下的動作,但是根據浮漂的「語言」來推測水底的動作。
  • 選擇浮漂,從浮漂材質,漂型分享
    浮漂是釣魚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配件,選好一支浮漂,對釣魚有很大的幫忙,選擇一支好的浮漂,必須先了解浮漂,了解浮漂後才能選擇好的浮漂。我們一起來認識浮漂。,有一定的吃水,影響釣目,蘆葦浮漂靈敏度高,對釣輕口魚,黑坑,競技有很大的優勢。
  • 浮漂長短對釣魚的影響:淺水釣大鯽,你得這樣去選漂
    浮漂有四大參數很重要,分別是吃鉛、長短、材質、漂型,不同的魚情需要用不同類型的浮漂去對接一隻小小的浮漂也許不能助你連杆爆護、漁獲倍增,但多了解一些知識,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去作釣,不至於稀裡糊塗的上魚,一臉懵逼的白板
  • 釣魚基礎知識,浮漂依材質分哪幾種?懂了這個,我們才能選好漂
    對新手來說,選哪種漂更合適要根據需要釣什麼魚、水的情況、價格以及自己的技術等綜合來考慮,但前提是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特性,如吃鉛量、熱脹冷縮等。第一種浮漂,孔雀羽漂。這是種價格相對較高的漂,自身比重較輕,吃鉛大,因此這種漂就屬於靈漂,這是它的優點,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很容易熱脹冷縮,進而略微影響漂相。
  • 還在用一支浮漂打天下嗎?別逗了,各種魚各種釣法必須用不同的漂
    那要麼是淡水釣用七星漂,要麼是釣大湖用鈴鐺代替,要麼是海邊的其他釣法,但凡臺釣,沒漂真不行。本期《漁課堂》咱們聊聊浮漂的事。可是呢,有很多新手釣友不知道如何選擇浮漂,甚至有些新手就買了一支感覺差不多的漂,無論是釣鯽魚、鯉魚、草魚還是羅非,都使它,還總是怨這怨那不上魚,98K裝個2倍鏡,能有8倍出效果嗎?下面呢,我們給大家列出了7大釣法所用的浮漂,看看有什麼不同吧。
  • 浮漂的吃鉛量到底怎麼選?直接套用這個公式,浮漂有動作就中魚!
    大家都知道,浮漂的一個重要參數指標就是吃鉛量,現在我們在網上買浮漂的時候,大部分商家都會把浮漂的吃鉛量給標註出來,方便我們的選擇,那麼在釣魚的時候究竟該如何選擇吃鉛量呢?現在是冬季,我們不管是釣黑坑還是野釣,魚口都特別輕,那麼是不是輕口魚一定要選擇吃鉛量小的浮漂呢?
  • 釣魚浮漂5種典型漂型及選擇技巧
    在浮漂的應用當中,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的東西,釣大魚用大漂,釣小魚用小漂,釣深水用長漂,釣淺水用短漂,釣大魚調高目,釣小魚調低目,吃口好調高目,吃口小調低目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哪種更好用?
    寒冬時節氣溫很低,水溫會介於最高和最低溫度之間,或者可以理解為最低氣溫高,水溫就會高,所以在冬季釣魚時很大程度上是看最低氣溫。如果最低氣溫穩定,或者穩定中有小幅度上升,那魚就是比較好釣的。水溫低魚口自然就會比較輕,鯽魚在寒冬時節進食好像沒有力度可言,如何讓進食信號傳遞出來,並且更加明顯,選擇合適的浮漂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要素。浮漂的種類較多,包括材質、造型等多種多樣,但是從漂尾的角度來說只有軟硬尾之分。浮漂的漂尾甚至可以理解為浮漂的靈敏度來源。而硬尾和軟尾的不同特點,也導致了在使用的時候有較大差異,其中也包括調漂。不管軟尾還是硬尾,在浮漂的吃鉛、造型上還是基本一致的。
  • 學會這些釣魚技巧,讓你釣一次魚爽一次
    |||— ① —|||釣魚離不開線冬季釣魚,擁有一款好的釣線尤為重要。一款好的釣線不只要有必定的柔軟度和強度,還要具有防環繞的特色。簡略來說,釣線的柔軟度就是在釣線線徑相同的情況下,線越柔軟越好。特別是對於冬天野釣,太硬的釣線容易彎曲,導致浮漂遲鈍,另外冬天魚口輕,如果用粗的線組,魚會產生警惕性,從而拒絕吃餌,也就是釣魚人口中的檔口。
  • 還想著一支浮漂走天下?老釣友提醒你,選不對浮漂漁獲會大打折扣
    但實際上這樣做是要吃大虧的,今天這篇文章咱們來聊聊野釣選擇浮漂的事兒,希望能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說起選浮漂,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概念,自然水域的魚都是生口魚,吃口都很猛,就是再便宜的浮漂都可以勝任。這個意見路人甲同意一半,野生魚確實吃口比較乾脆,動作會相對大一些,但魚情千變萬化不可能一支浮漂就能勝任所有魚情。
  • 野釣鯽魚,要如何選擇浮漂?
    釣鯽魚是門技術活,在野生的自然水域裡釣鯽魚,要想浮漂動作清楚一點,魚獲多一點,選擇好一支合適的浮漂很重要,而且要調釣合適,浮漂的信號才會表現得很明顯。根據水深來選擇不同的浮漂春釣灘,夏釣潭。說得正是不同的季節需要選擇不同的水深釣鯽魚,春季釣淺灘處,夏季釣深水,冬天也需要釣深水,秋季釣不深不淺的深淺交界處。在淺水釣鯽魚和深水釣鯽魚,浮漂的選擇應該是不同的。
  • 春釣這樣調漂,浮漂信號清晰,釣上的魚都是正口!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確保鉤餌的落點處於浮漂的正下方,線組與水面垂直,避免信號在傳遞至浮漂的過程中出現丟失。      很多初學者都會遇到這樣情況:浮漂明明沒有出現明顯的信號,但抬竿換餌時卻發現有魚中鉤,並且魚鉤正中魚的上嘴唇,如果這樣的情況屢次發生,就說明魚已經咬鉤但浮漂未出現信號,需要立即在調釣上做出調整。
  • 了解浮漂的「材質及特點」,讓選浮漂變得更簡單!
    在現在市場常見的浮漂,基本上有這樣幾種常見材質的:孔雀羽、蘆葦、巴爾衫木、納米!孔雀羽製成的漂訊號真實、沉穩,軟尾去殼更是釣滑口魚的不二選擇。孔雀羽的浮漂就像一件工藝品,但由於來材質來源供應較少,專業製作孔雀羽浮漂的廠家並不多,而且製作工藝較為複雜,成品合格率較低,價格較高,一般專業釣手和高水平的釣手使用較多。
  • 蘆葦和納米兩種浮漂誰更優秀?野釣想看清魚口,浮漂別選錯!
    如果有人問我浮漂對釣魚來說重不重要,我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重要,畢竟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魚兒從進窩開始後的一系列動作都得依靠浮漂來反映但要是有人問好的浮漂是不是一定能夠更好的反映魚口,釣更多的魚,那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在我看來,與其說「好」不如用「合適」二字來形容更加恰當,今天咱以冬季野釣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