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看你家被貼什麼標籤/組圖
你以為在南京生活了好幾十年,你就真的認識南京了嗎?你知道在南京人自己眼裡的南京,是個什麼樣子嗎?這兩天,一組「南京各區看南京」的搞笑地圖,因折射了不同區市民的想法,戳中笑點而在南京人的論壇和微信圈熱轉。
熱圖給11個區互貼標籤
通過微信圈,昨天一早,記者看到了這組共11張熱圖。究竟是什麼讓網友們樂不可支紛紛轉發?其實11張圖是論壇作者以圖表達的11個區居民彼此之間的定位,用詞調侃中帶著潑辣,讓看圖人各自帶入。
比如在題為「棲霞眼中的南京」一圖上,浦口是「鄰居」、江寧是「遠方親戚」、雨花臺是「集市」,而主城的鼓樓「太老」、棲霞自己是「高大上」。
「鼓樓眼中」其他都是「小弟」
細細瀏覽微博微信,被轉得最多的圖之一,是「鼓樓眼中的南京」。一眼看過去,除了鼓樓自己地塊上寫著「政要」二字,其他區,無論緊挨著的建鄴區還是玄武區,清一色被寫著「小弟」或者「小弟弟」。
「玄武眼中」建鄴是「小杆子」
之所以這些圖流傳甚廣,作者帶著濃厚南京方言的點評功不可沒。記者注意到,在「玄武眼中的南京」一圖中,建鄴區地圖上寫著三個字「小杆子」,而秦淮區上書倆字「有錢」,江寧區上書「出城了」,棲霞區上寫著「我的後花園」,自己呢?玄武區上就三個字「高科技」。
「建鄴眼中」鼓樓是「上學的地方」
剛剛作為青奧會客廳舉辦青奧會開閉幕式的建鄴區,在熱圖中被如何定位?「建鄴眼中的南京」,自己是「青春活力」,北邊的鼓樓區是「上學的地方」,玄武區是「經商人才」,雨花臺區是「高鐵站」,高淳和溧水是「繞城的繞城外」。
「浦口眼中」南京的發展靠我了
與建鄴一江之隔的浦口區,也是熱圖熱轉對象。這張「浦口眼中的南京」圖裡,秦淮是「富婆」,建鄴是「後花園」,棲霞「在我下遊」,鼓樓「忒老了」,有趣的是此圖浦口給自己的定位是「南京的發展靠我了」。
-專家觀點
自己看自己「誰不說俺家鄉好」
昨天在微信圈裡,南京林業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系主任孟祥遠博士也早已留意到這組「刷屏」熱圖,在他看來,11張圖,恰恰反映的是一種「誰不說俺家鄉好」的心態。
「像我住在鼓樓區,但是工作在玄武區,平時還要經常去仙林、江寧開會。」孟祥遠認為,無論是南京哪個區的居民,站在自身,往往對自己家所在的片區更有感情更多好評,「這組圖得到大家熱轉,逗樂之外,也反映了自己看自己的局限。我對南京11區特點的看法是:鼓樓:首善之區;玄武:科技景觀;建鄴:新南京窗口;棲霞:工業與人文;雨花臺:軟體名區;江寧:產業大區;溧水:旅遊休閒;高淳:人文後花園;浦口:河西後花園+潛力新區;六合:工業重鎮+南京北大門。」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南京各區眼中的南京」地圖走紅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