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

2020-12-18 古嶽丘壑

「十二地支」的含義與詳解

古嶽丘壑

十二地支最早是和月份有關的,後來引申到年和時辰。因為古人觀測朔望月時,發現兩個朔望月之間是大約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古人還發現,月相對地球上的天氣,江河湖海的潮汐以及生物,都會造成影響。現代科學發現,月球不僅對天氣和海洋以及生物,引發各種潮汐力,對地殼也會引發潮汐力。並造成地球生物的各種節律。

一般意義上的潮汐現象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漲落運動,為了表示生潮的時刻,古人把發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發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由於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作用,這種力量其實可以使地球內部的熔巖,外部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分別產生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這都屬於潮汐現象,引發這種現象的力量也被稱為潮汐力。這種力量引發的地球巖石圈的彈性-塑性形變,稱固體潮汐,又稱固體潮或地潮。引起地球大氣層的起伏變化稱為大氣潮汐,簡稱氣潮。氣潮一般對天氣和溫度變化有一定影響,最大時,引發颱風海嘯。固體潮最大時,就往往容易發生火山噴發以及地震。

朔月(農曆初一)和望月(農曆十五)時,太陽、地球與月球正好處於一條直線上。太陽的引力和月球的潮汐力結合起來,產生了最高的漲潮和最低的落潮,這就是大潮。當月相出現上弦月(農曆初七、八)和下弦月(農曆二十二)時,太陽與月球之間形成直角。太陽的引力部分地抵消了月球的潮汐力,導致了小潮。大小潮加起來,形成了每月四個周期變化。每個周期之間相隔七天,形成七日節律。也就是一周七天的來歷。

因為人體液體佔體重70%~90%左右,所以潮汐力引起的七日節律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很大。包括其它動物。比如,受精的雞蛋孵出小雞是21天3個7天;貓是63天9個7天;兔子是28天4個7天;老虎是105天15個7天。人類女子是280天40個7天。而四個七日節律變化又組成了月節律。

我國《黃帝內經》稱婦女月經為月事,「三旬一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明確地論述婦女「其血上應太陰(月亮),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經者,常候也。」

現代醫學也研究證明,正常的月經周期是二十八天左右。這與月亮盈虧周期十分接近。德國的婦科專家調查了上萬名婦女的月經周期後發現,婦女在滿月的夜晚月經來潮,出血量可能成倍增加,在月虧的情況下月經來潮,出血量就比較少。

可見,月球的運動周期對地球上的天氣,地殼,以及生物是影響很大的。所以,十二地支也蘊含著天文節氣和萬物從萌芽到成長,到興旺,到衰退,到消失的往復循環全過程。這十二個字的原本含義是:

子:是指陽氣像嬰兒一樣,開始生發。子月是農曆十一月,冬至那天,是一年之中,黑天最長的日子,也是冷空氣或陰氣最鼎盛的日子。物極必反,熱空氣或陽氣開始萌動生發。種子在土裡受到陽氣的滋養,隱藏。冬眠的動物體內,陽氣也開始生發。

醜:農曆十二月,指熱空氣或陽氣逐步提升,萬物萌動,用事。象手之形。亦舉手時也。

「醜」字甲骨文,表達的是一隻手揪扭的狀態。在地支裡,意喻大自然的陽氣像揪扭的舉手動作一樣,逐步提升,並滋養著土裡的種子,開始萌動,等待立春破土的時刻。冬眠的動物也開始萌動。

請注意:「俊醜」的「醜」字本寫作「醜」,但因後者筆畫太繁,從古人開始,就有借「醜」代替了。後來合併成一個字。

寅:農曆正月,陽氣欲上出。如水泉欲上行也。

「寅」字甲骨文,本義是從箭函中請出箭矢。有上行的意思。意喻立春過後,植物種子在土裡向上生長,準備破土而出。

卯:農曆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為天門。

「卯」字甲骨文或金文,是將一個物體從中間剖分開的形狀。在地支裡意喻植物種子破土而出,葉芽像開門一樣分開。

辰:農曆三月。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植物體內營養向四周及末梢呈展放運動,枝葉向四周展放生長。

巳:農曆四月,進入夏季。此時熱空氣或陽氣旺盛,並呈上升運行,動植物體內氣血或營養,呈上升運行,植物向上生長。陰氣減弱並收藏。

午:農曆五月。牾也;忤逆,背逆之意。一縱一橫曰旁午。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是指陰氣冒地而出和陽氣形成縱橫相爭的時節。是熱空氣或陽氣動於上、陰氣迫於下,動植物體內陽氣在上,並且身體旺盛生長的狀態。

未:農曆六月。甲骨文本義是指樹木枝葉重疊繁茂的形狀。此時,當夏秋之交,陰氣由下慢慢起來,氣運動由陽性轉為陰性時,會有一段陰陽平衡的平穩過渡期。這種過渡在未月或夏天的最後18天裡。在這個時候裡。陰雨綿綿。暑熱未退。秋風未至。所以氣候悶熱潮溼。這時,植物枝繁葉茂,並且在結果,果實在逐漸長大。動物在懷孕,胎兒在逐漸孕育。自然界處於一種平穩化育下一代過程。

申:農曆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約束之意。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

大自然的氣和動植物體內的氣血開始逐漸內收,申束。植物果實開始成熟。

酉:農曆八月。字本意是裝酒器皿。黍以大暑而種,至八月而成,可用釀酒。

戌:滅也。農曆九月。陽氣微,萬物凋零,陽下入地也。

亥:核也。農曆十月。收藏萬物。陽氣根於下也。十月大自然的氣和動植物體內的氣血或營養呈下行運動狀態。種子在外殼的保護下,藏於地下土裡。

相關焦點

  • 十二地支詳解:子醜
    濁氣陰氣下降為地,於是八個方向各自定位而分成十二地支。隨著時間的變化,五行之氣也跟著變化,每一年的自然現象都有與五行相應的法則,五行之氣按一定的規律上升下降的變化,所以天幹與地支配合起來就可以達到奇妙的效果,從而人物、事物在天幹和地支的作用下,其吉兇禍福是可以預測的。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十二地支的來歷十天幹是物質的屬性、現象。物質有其現象就必有其形體、質量,因此《易經》繫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十天幹為「天」象(因此稱十「天」幹),在地必有形,即配以「地支」,地支就是支持、支配天幹的意思,是支持天幹運動的力量。兩者一為體,一為用是不可分的陰陽體。
  • 十二地支理論
    1、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2、十二地支與屬相 子代表鼠,醜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 辰代表龍,巳代表蛇;午代表馬,未代表羊; 申代表猴,酉代表雞,戌代表狗,亥代表豬。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4.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系統,在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十二地支三合的由來
    地支三合源於天文學中十二星宮位的夾角,也是佔星術裡所講的象位,其根源於太陽和地球公轉自轉所形成的五運六氣的變化。地支三合共四組,分別為:寅午戌會火局,亥卯未會木局,申子辰會水局,巳酉醜會金局。一周天是一個圓為360度,十二宮平均分配,每宮佔30度,三合局當中的三個地支所在的宮位,它們之間的夾角是120度,三者組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也是三足鼎立,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是60度,任意兩個銳角的和是120度,這就是夾角。
  • 易學基礎:十二地支
    易學基礎:十二地支子(陽、水)醜(陰、土)寅(陽木)卯(陰木)辰(陽土)巳(陰火)午(陽火)未(陰土)申(陽金)酉(陰金)戌(陽土)亥(陰水)子、寅、辰、午、申、戌為陽地支配生肖屬相十二地支與時辰子時——23點到01點丑時——01點到03點寅時——03點到05點卯時——05點到
  • 全面總結十二地支之間的關係
    十二地支之間的關係如下:一、 十二地支相合關係1、 十二地支六合六合指十二地支中有六組相合: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地支六合2、 十二地支三合十二地支三合是三個地支間的作用(每個地支間都隔三位)。即: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巳酉醜合金,亥卯未合木。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子」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 第一講:子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第一個:隱藏千年,直到清朝才發現「甲骨文」的趣聞過程;第二個: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子。第二個話題:解讀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子。關於「天幹地支」系列的講解,我們前面已經講完了「十天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向上翻閱查看廣老師的文章。從今天開始,我們解讀「地支」的十二個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西風東漸」是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事實。這也是中央不斷提出「傳統文化復興」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十天幹相對於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於十天幹而言,則為陰。天幹與地支的關係猶如樹幹與樹枝的關係一樣,天幹為樹幹,地支為樹枝。
  • 六爻基礎之——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醜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幹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分類
    鑑於前兩天我分享的話題都是關於天幹,今天分享的話題是地支。中國人講到十天幹,就不得不提到十二地支。因為中國人在古代紀年就是幹支紀年,天幹地支相合。但是幹支的應用,不止光光紀年、紀月、紀日、紀石時方面。時辰是十二地支的概念,怎麼和五行有關係呢?十二怎麼可能平均完整的分成五份呢?可是電影裡,這種重要情結,怎麼可能出的明顯的漏洞。帶著疑問,我找了些資料。
  • 十二地支中「卯木」的相關屬性
    在學習傳統文化時,十二地支是很重要的概念。十二地支中「卯木」,「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卯月為農曆二月,萬物生長,冒出地面。卯對應十二生肖中的兔,屬陰木、位於東方。二、「卯木」與其它地支之間的生克關係:1、卯木克辰未戌醜土;2、亥子水生卯木;3、卯酉相衝;4、卯戌相合;5、亥卯未合木局;6、子刑卯,卯刑子;7、卯辰相害(卯辰相穿);8、寅卯辰會東方木。三、「卯木」與十天幹的六種組合1、乙卯:乙木坐卯,自從比肩,喜歡交朋友,而且常有相好朋友到家中來。
  • 《劍來》:裴錢補全十二地支,一舉三得
    事實上,除周海鏡以外,裴錢也在大驪的考慮範圍之內,並且由裴錢補全十二地支,少說也是一舉三得的好事。首先,十二地支團隊不同其它,從籌建之時起,便受到大道氣運的眷顧,只要湊齊十二人,整個團隊的實力立即發生質的飛躍,真正成為大驪一座移動的「仿白玉京」。
  • 十二地支的原理
    這一篇我們先來理解地支之合是怎麼確立的。十二地支分為:子醜合;寅亥合;辰酉合;卯戌合;申巳合與午未合。我們先來看圖來理解: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地支是分形,分形有不同方向,有不同方向然後有相合和刑衝的關係。為什麼只是外三圈反應在十二地支上,內三圈不反應在十二地支上呢?因為內一圈是左邊陽,右邊陰,六十四分為縱向各佔一半。而第二圈是上半陽,下半陰,也是六十四各佔一半。第三圈是每八格為一宮,六十四格共分八宮,正好八個卦,每一個卦為一宮,這樣就不會有一個卦管兩宮的情況。
  • 八字命理-十二地支六合
    一、十二支六合 子與醜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 (一)六合的作用意思 地支六合是八字中最緊密的合,象徵結親,與天幹一樣,也是和合、親近、羈絆之意,然地支比天幹更繁雜一些,有助合、克合、閉氣、合傷之意,需要分辯: 1、助合:辰與酉合,酉金逢助,辰土因合洩,自身作用減弱;寅與亥合,寅木逢助,亥水因合洩,自身作用減弱;午與未合土,未土逢助,午火因合洩
  • 地支與陰陽五行和時間關係
    本篇介紹的是十二地支的由來、含義、對應的五行、陰陽屬性和十二地支分別對應的年、月、時。其中,地支的由來、含義是為了解部分,地支對應的時間關係是需要我們理解記憶的部分,本篇重點部分為地支相對應的五行和陰陽,這在之後的奇門學習中是應用最多的部分,需要重點記憶。
  • 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如何正確的使用?
    十二地支和十個天幹以陰與陰,陽與陽組合,就形成了六十個組合,這六十個組合被稱之為六十甲子。十天幹: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十二地支:子(陽水)醜(陰土)寅(陽木)卯(陰木)辰(陽土)巳(陰火)午(陽火)未(陰土)申(陽金)酉(陰金)戌(陽土)亥(陰水)。從以上我們所列出來的支幹五行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天幹地支就是建立在五行的基礎又有了具體的陰陽之別。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為什麼構成了天地萬物
    天幹有了,就得有地支,為什麼不叫「地幹」而叫「地支」呢?好比一棵大樹,樹幹露在外面在天上,而樹根有很多分支紮根於地下,所以叫地支。據傳十二地支代表著兄弟十二人,十二地支最早的名字是: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後來演變為: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全職獵人》十二地支誰是內奸?一人已確定,剩下的是誰?
    十二地支是會長所認可的獵人,每個人都不會弱,在獵人會長選舉之前相互之間也都不知道彼此的念能力是什麼。在所有人都以為十二地支是獵人協會最為可靠的人(除了金和帕裡斯通除外),不過通過酷拉皮卡與米哉的對話中發現十二地支中是存在內鬼的,這讓去往黑暗大陸的途中充滿了變數,並且內鬼不一定來自於哪股勢力。酷拉皮卡開發出了獨特的念能力,能夠識別對方是否撒謊,用這種方式酷拉皮卡剔除了不少想要混入協和的念能力者,並且這種能力在前往黑暗大陸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