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如何正確的使用?

2020-12-20 樂魚小悠

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

天幹地支是中國傳統紀曆符號,年月日時都有著用支幹組合而成的日辰。相傳天幹地支為大撓所制,大撓就是黃帝時期的史官。他在五行的理論基礎上開發出了一套支幹系統。

《五行大義》中云:「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所制也。」這套理論體系和中國的紀曆法息息相關。最早是為了分別季節的運行而制定出來的。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古人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將一年四季再度細分,從此中國的曆法更加的完備了。

十二地支和十個天幹以陰與陰,陽與陽組合,就形成了六十個組合,這六十個組合被稱之為六十甲子。

十天幹: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

十二地支:子(陽水)醜(陰土)寅(陽木)卯(陰木)辰(陽土)巳(陰火)午(陽火)未(陰土)申(陽金)酉(陰金)戌(陽土)亥(陰水)。

從以上我們所列出來的支幹五行來看,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天幹地支就是建立在五行的基礎又有了具體的陰陽之別。

幹支是什麼意思?

關鍵詞:幹的三種寫法

幹在繁體字中一共有三種寫法:「幹」「簳」「幹」這三種寫法分別代表了三重不同的含義。

第一重含義:「簳與支既相配成用,如樹木之有枝條莖幹,共為樹體,所以雲幹。」就是在說,天幹地支相互配合而使用,就如同樹木即有枝條也有主幹,主幹和枝條共同構成了樹的整體,所以叫做幹。

第二重含義:「幹者,幹濟為義;支者,支任為義。以此日辰,任濟萬事,故云支幹。」幹濟就是令萬事萬物都有所成就,支任就是指支持支撐,支幹是一切事物的根基支撐,所以叫做支幹。

第三重含義:「亦是竿之義,如物之在竿上,能豎立顯然,故亦云竿也。」幹就是竿子的意思,如同將物懸掛於竿子之上,非常的顯眼,也就是指支幹能夠將一切道理顯示出來,所代表事物的特性彰顯出來,所以叫做支幹。

支幹的使用方法

關鍵詞:支幹的用法

在易學中天幹地支所代表的就是時,通過這套體系,我們能夠定位我們所處的時空維度,因此支幹體系不論是三式(奇門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數)還是八字,或是六爻,梅花易數,都會用到。

但是在預測領域中,我們更多的是地支。因為在《月令章句》中說:「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辰。」凡是預測之學,皆預測的是人事,也是大地之上的事情,因此需要以地支為基礎,出現了天幹轉化地支的理論。

最後我們將今天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

第一,天幹地支是由大撓所制,目的是為了完善當時的紀曆系統。

第二,天幹地支共六十種組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六十甲子。

第三,支幹有三重含義,第一是主幹和枝節的關係,第二是支撐根基的含義,第三是彰顯懸掛的含義。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怎麼使用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紀年是天幹地支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幹地支依次組合,組成了六十的一個循環,被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麼到底是怎麼組合,怎麼使用的呢?直接當做數進行使用。
  • 如何推算月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推算月的天幹地支我們這裡講的年月都是以陰曆為準的,並且陰曆中也不是以春節劃年,初一分月的。年的劃分以立春為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春節了,但如果沒有到立春,還不能算是下一個陰曆年。月的劃分也不是以初一為準,以農曆節氣為準。昨天說了年的天幹地支推算方法。還有比較好的方法。
  • 周易微學堂命理,天幹地支作用關係,如何區分自然屬性或社會屬性
    關於柱位的陰陽屬性問題,怎麼去區分他是社會屬性還是自然屬性是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去理解這個是從這社會屬性的問題,還是說是自然屬性引發的問題,好,我們就來講這個話題,我們是從這裡到這裡以後,來展開講一下這一塊的一個話題,因為這一塊在流年判斷中很重要,也就是說當你流年遇到刑 衝破害合或者天幹的生克制化合的時候,怎麼來運用,其實他基本條件他構成判斷他的基本條件
  • 天幹地支的月份算法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老的年歲算法,除了可以用來表示年份外,還可以用來推算月份。推算月份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個前提是要知道當年的天幹地支,這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寫過,想知道的可以去看,這裡就不再贅述;第二個前提是要知道天幹地支分別對應的數字(月份),我總結成了圖,即圖一;第三個前提是要知道24節氣是如何表達月份的。我也總結成了表,即圖二。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怎麼來的?
    天皇君除了長有十三個腦袋之外還生出了九隻翅膀,真不知道這麼多翅膀在身上是如何排布的。在天皇君統治時期,剛剛成形的大地還不是十分堅固,所以火山噴發相當頻繁,神界和人間都遭受了巨大的火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皇君制訂出了天幹地支來確定歲次和二十四時。
  • 怎樣知道年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算年份的天幹地支,估計一些網友還是不會算的。(會算的請忽略本文)。如果不是六合彩由香港傳到內地,可能很多人還不會排12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排得很熟練的大叔們估計買地下六合彩都輸了不少錢,天天研究,練出來了……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枝,即密不可分,又有主次之分。我國古代以天為大,以地為從。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人命關天這個成語,(沒有人命關地一說)天與幹相連,就叫天幹。
  • 金口訣中怎麼利用天幹地支
    金口訣怎麼利用天幹地支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天幹地支是中國曆法中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表達形式,也是我國古代人民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界相互關係的數學符號, 並為易學預測體系奠定了數理基礎,在溝通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繫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 仔仔科技論:天文原來是這樣,天幹地支是怎麼算出來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仔仔,今天仔仔給大家帶來的是科技小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歡,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個關注哦,如果有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在評論下方給小編留言,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有關曆法的那些事,幹支曆法其實就是一種陽曆,不過天幹與地支的配合最早是鑑於祭日的,所以12地支也有可能跟木星的運動相關
  • 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天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共10個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環使用。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關於天幹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循環。
  • 奇門遁甲中的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是所有術數理論中的基本符號體系,奇門遁甲用來預測吉兇。3.幹支有哪些應用?天幹地支除紀時外,還有許多代表物,成為高度抽象的指代。天幹配方位:甲乙在東方,丙丁在南方,戊己在中央,庚辛在西方,壬癸在北方。天幹配時間:甲乙為春天,丙丁為夏天,戊己為長夏,庚辛為秋天,壬癸為冬天。
  • 奇門遁甲中天幹地支是什麼?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又稱為「幹枝」,就好比樹幹和樹枝,幹強枝弱,以幹為主,幹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因為古代計時不是根據現代的陽曆來計時的,它是用十天幹配十二地支來計時的,一個天幹配一個地支,年、月,日,時都用天幹地支計時,後來天幹地支的作用又延伸到生產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 「秒懂」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用一個天幹和地支來紀年就是幹支紀年法了,天幹地支循環使用,肉眼可見天幹地支一一對應、循環往復的話,幹支首年就是甲子,顯然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最小公倍數)循環往復一輪是60年,這就是花甲(即稱甲子60周歲)的來歷。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常識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取意於樹木的幹和枝,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地支紀年法是中國文化的集中體現,它是先賢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它並沒有過時,仍然生存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內心。   二、歷史淵源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幹支紀日了。
  • 八字學堂:天幹地支的關係集錦
    也就是陽幹順行,陰天幹逆行的區別,五行分布在四季的不同運行,是一種成功者退去,後來者出來接替的順序運行,所以每一個天幹都會依著運行的秩序,實際經過每一個月份,也就是經過十二地支每一個地支,結果就產生了十個天幹的陰陽長生十二歷程,而且是陽幹的生就是陰乾的死,陰乾的生就是陽幹的死,陰陽天幹互相接替,形成天地大自然的運行規律。
  • 五行與天幹地支的聯繫
    五行真的是萬萬千千都說不盡的,它與地支和天幹都是有著密切聯繫的。地支用於紀月和紀時。古人用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來解釋天幹地支的命名。所謂幹者即樹木主幹,處於主導地位,十天幹中,甲象嫩芽破殼出土;乙為幼芽抽軋,柔軟彎曲;丙象炳陽陽光充沛;丁象木成長壯大;戊象草木茂盛;已為成熟;庚為果實已收,更待來年;辛為新的生機開始醞釀;壬為新的生命妊育;癸為宿根待發幼芽已孕育成形。地支猶樹的分枝處於枝輔地位。
  • 一文讀懂:天幹地支、24節氣究竟是怎麼來的?蘊藏著什麼秘密?
    而《史記》和《爾雅》中記載:天幹地支是在公元前2697年,我們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而創立的。不過,有一定可以肯定的是,幹支之學一定是在我國殷商之前產生的,從殷商帝王的名稱,如太甲、武丁、盤庚、帝乙、帝辛等這些名稱的使用足以證明它在殷商時期廣泛使用。
  • 「天幹地支、子鼠醜牛」,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史記》中稱十幹為十母,十二支為十二子,又簡稱幹支。
  • 天幹地支、十二生肖和二十八星宿的關係
    其實自己的屬相是與中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紀年是一致的。天幹地支天幹地支(Heavenly Stems and Earth Branches)是中國古代一種紀年的方法,有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交叉搭配,組成六十個基本紀年單位,人們常常說的「六十一甲子」也就是從這裡來的。天幹地支紀年使用的痕跡在歷史知識中體現得更多一些,比如我們常說的「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命名。
  • 我國古代記載年份的方法「天幹地支」,你知道它是如何來的嗎?
    天幹地支,組合在一起可形成紀年,紀月,紀曰,紀時的六十組天幹地支組合,而分開來天幹則是代表陰陽兩性的五行,即甲代表陽木,乙代表陰木,丙代表陽火,丁代表陰火,戊代表陽土,己代表陰土,庚代表陽金,辛代表陰金,壬代表陽水,癸代表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