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幼兒園英語全靠光碟教 孩子不聽話被罵罰站

2020-12-13 騰訊網

  一位和藹可親的年輕女教師站在中間,一群小朋友像小鳥一樣圍著老師,快樂地學習或遊戲。一提到幼兒園 ,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吃得好不好?有沒有磕著碰著?新學了什麼知識?老師對他們好不好?這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近日,記者應聘四方區海倫路上一家私立幼兒園,以教師身份度過了三天,之前關於幼兒園的種種傳聞漸漸趨於真實。在這裡,老師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孩子吃飽、不磕著,衛生方面小問題不少。上課基本由光碟代勞,耐心 、鼓勵等基本沒有,孩子淘氣時則基本靠責罵管理不過,有的孩子確實很調皮,記者被整得「頭大」,當老師也挺不容易的。

  A 管理

  責罵多表揚少,不聽話就一聲吼

  一個家長在網上這樣評價幼兒園:「少一些挖苦,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怒吼,多一些溫柔。請尊重孩子,不要在不適宜的場合面帶蔑視,指著孩子的額頭聲嘶力竭地吼了 。」

  不體檢不培訓就上崗

  3月13日,記者在網上查到四方區海倫路上一所私立幼兒園的招聘信息。信息中介紹說 ,這是一所實行「幼小銜接」的雙語藝術幼兒園,開設英語口語會話教育。大 、中、小、小小班均配備兩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專職幼兒教師,被譽為「幼兒喜歡、家長放心、社會肯定」的現代化幼兒園。記者撥通了該幼兒園的應聘電話,向負責人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對方安排記者當天下午帶好簡歷去面試。

  這所幼兒園位於居民小區內部,一棟兩層樓作為教學辦公地點。下午兩點半,負責人丁老師接待了記者。丁老師介紹 ,這所幼兒園一共四個班級,每班一名主班老師、一名配班老師、一名保育員。

  當得知記者既不是幼教專業出身、又沒有相關從業經驗時,丁老師反覆詢問記者有沒有決心投身幼教事業,並表示「比較辛苦,工資也很低」。丁老師告訴記者,幼兒園實行的是「蒙氏教育」,如果記者入職,以後有機會會安排培訓,大班的配班老師一周前剛離職,正缺老師,記者第二天就可以來上班 。丁老師還要求記者第二天帶一份身份證複印件。至於身體是否健康丁老師沒問,也沒表示入職前需要體檢。

  孩子不聽話就罰站

  記者應聘之初,曾在這所幼兒園的網頁上看到一個家長這樣評價幼兒園:「少一些挖苦,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怒吼,多一些溫柔。請尊重孩子,不要在不適宜的場合面帶蔑視,指著孩子的額頭聲嘶力竭地吼了。」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記者就對這話有了切身的體會。

  大班的保育員姓張,六十歲左右,負責管理小朋友的飲食起居、打掃衛生 ,孩子們叫她「張媽媽」。上班第二天,有個調皮的小男孩上廁所時牙磕了一下,指著下牙床哭了。張媽媽知道後,指著這個小男孩怒吼:「你們腦子幹什麼去了?你磕著牙算誰的?我說沒說過不讓你跑?你在幼兒園磕著了,你看你那爹媽,能放過老師?」然後,張媽媽把孩子拉到黑板後面罰站,不準他繼續哭:「你給我轉過去,我不願意看你那臉!上那邊站著去!你亂動什麼!」全班孩子立刻嚇住了。

  中午吃飯時,另一個男孩東張西望,被張媽媽發現了。「你,別吃了!給我過來站著!」孩子立刻放下勺子站到牆角,一動不動。另一個女孩早晨上學扎了兩個辮子,這也招來張媽媽的訓斥:「你吃飯的時候給我把頭髮刷到碗裡,我就給你絞了,臭得瑟!好啦,閉著嘴吃飯!」

  午休時間,按慣例,孩子們小便後自己脫鞋脫衣上床,睡下就不能亂動了,如果還要上廁所,要先向老師報告。有些調皮的孩子躺在床上亂動,又被張媽媽一頓訓斥:「你!亂動什麼!給我朝牆躺著去!」

  三天中,記者從沒聽到過張媽媽輕聲細語地哄孩子睡覺,基本都是不聽話就一聲吼,也不管其他孩子是不是已經睡著了。

  B 教學

  數學題照著答案抄,學英語基本靠光碟

  「儘量每天給他們上一節,叫他們跟著光碟讀一刻鐘,然後讀讀今天的單詞,讓他們認識這些單詞,差不多二十多分鐘下課行了 ,很簡單。」張老師告訴記者,之前的那位配班老師,由於英語發音不標準,帶著孩子讀單詞時都是用點讀筆發音的。

  做數學題照著答案抄

  這所幼兒園規定,教師每天早晨7點半必須到位迎接孩子。上班第一天,記者按照提前十分鐘來到幼兒園,已經有幾位老師到了。丁老師帶著記者來到大班教室,這個班一共有19名孩子。

  記者看到,每個班的空間相對獨立,複式結構。一層的教室擺放著桌椅、書櫃、教學用具等,有門連接操場。二層是孩子們睡午覺的地方,設置著20張小床,床上鋪著統一的被褥。兩層之間由木質樓梯連接,中間是洗手間,有男女小便池、洗手池、兩個獨立隔間,其中一間放著一臺洗衣機。在洗手池和隔間之間有個架子,上面晾著20條統一的白色小毛巾。除了做操時間,孩子們基本在這兩層樓之間活動。

  教室牆上貼著時間表。記者看到,孩子們每天上四節課,上下午各兩節,每節半個小時。課間安排加餐、休息、做操、散步、午睡等各種活動,孩子們每天7點半到校吃早飯,下午4點半放學。大班的主班老師姓張,張老師告訴記者,幼兒園分常規教育和蒙氏教育,前者就是按照教材教孩子們讀兒歌、畫畫、做算術 、猜謎語、講故事之類的,由配班老師上;蒙氏課則由主班老師上,「孩子們走圈,跪在地上上」。除此之外,還穿插美術、英語等。

  第一節是張老師的蒙氏課,她先讓孩子們朗讀了一張加法表,然後從一套「蒙臺梭利幼兒數學啟蒙課程幼兒操作手冊+幼兒操作學具」中抽出四張乘法心算板,上面寫著從1到10的乘法表,每個桌上發一張;又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張對應的表格,其中有很多空。「心算板上都有答案,大家找填空。誰明白的,教小朋友一起來做。」

  記者走到孩子們中間,有的拿著答案很快抄完了,有的則愁眉不展。記者教他們用乘法,孩子們茫然地看著記者,這時已經完成的孩子過來支招:照著抄就行 。快下課的時候,張老師要求孩子們把寫好的紙交上來,已經完成的孩子乾脆拿過沒寫完的小朋友的紙,幫他們抄完交差,一節蒙氏課就上完了。記者一直對「蒙氏教育」一頭霧水,直到工作三天離開,張老師描述的「孩子們走圈,跪在地上上」的蒙氏課也沒上過 。

  學英語主要靠光碟

  當天下午,張老師安排記者給孩子們上一堂英語課。「英語有光碟、卡片和點讀筆,點在卡上讀就行了。儘量每天給他們上一節,叫他們跟著光碟讀一刻鐘,然後讀讀今天的單詞,讓他們認識這些單詞,差不多二十多分鐘下課行了,很簡單。」張老師告訴記者,之前的那位配班老師,由於英語發音不標準,帶著孩子讀單詞時都是用點讀筆發音的。

  第一單元教的是幾種簡單的交通工具,孩子們很順利地讀出了4個新單詞,可是問他們這都是什麼意思,又是一臉茫然 。放光碟給他們看,音配畫的DVD很吸引他們的眼球,有的孩子還跟著說 ,看起來對裡面的內容很熟悉。

  每單元最後有一首歌,其中包含了幾個新單詞,有兩個人示範,邊歌邊舞。孩子們很整齊地站起來,跟著電視畫面開心地又唱又跳,英文歌詞記得很清楚。可是記者詢問他們歌裡說的什麼意思時,孩子們又是一臉茫然 。其中一個孩子告訴記者,之前的王老師帶著他們看過好多遍光碟了,但是單詞沒教過。

  C 飲食

  餐具每天都消毒,飯菜不夠可以加

  張媽媽告訴記者,食堂炒菜是用豆油炒的。至於質量,她眨眨眼睛對記者說:你用眼觀察一段時間再看吧,不過基本上一個禮拜都不重樣。

  飯菜不重樣,孩子能吃飽

  按規定,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吃兩頓飯和兩次加餐。第一天的食譜是這樣的:早餐大米綠豆粥、鵪鶉蛋;上午加餐橘子、蝦;午飯洋蔥炒肉、米飯、雞蛋湯;下午加餐牛奶、薩其馬。保育員會根據每個人的飯量酌量打飯,不夠可以加,孩子能吃飽。這樣下來,每天的餐費是10元。

  記者經常聽到孩子抱怨飯不好吃。張媽媽告訴記者,食堂炒菜是用豆油炒的。至於質量,她眨眨眼睛對記者說:你用眼觀察一段時間再看吧,不過基本上一個禮拜都不重樣。說著,她看看這些孩子:「沒辦法,不吃怎麼辦?時間長了就適應了 。」

  孩子們在幼兒園常用的餐具包括杯子、小碗 、勺子和餐盤 ,食堂有個大消毒櫃 ,這些餐具每天都放到裡面蒸一次。杯子是用來喝水和漱口的,保育員每天把水打到一個不鏽鋼大桶裡,孩子們接著喝。上班第一天張老師就跟記者說,桶裡的水不乾淨,要喝就到辦公室去打。另外,午餐過後漱口時,如果老師催得緊,孩子們有時也混用杯子。

  另外,張媽媽告訴記者,洗手間裡的洗衣機是用來洗孩子們用的毛巾的。晾毛巾的衛生間不通風,每周洗兩次,用開水燙燙,拿到外面曬曬。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消毒措施。遇到陰雨天氣,也就不曬了 。

  外來孩子有口音受冷落

  記者上班第一天就注意到了班裡的一個小女孩。她穿得很普通,幾乎從不說話,總縮在角落裡,很少有孩子和她一起玩。張老師讓孩子們做算術時,這個女孩對著眼前的答題紙愣神,手裡攥著鉛筆。班長把她的鉛筆全部裝進鉛筆盒裡,使勁推到一邊走了。女孩沒有反抗,什麼也沒說,悄悄地哭了 。記者蹲下身問她:「不會做嗎?」孩子看了看記者,又低下了頭。這時,旁邊一個調皮的男孩對記者說:「老師別跟她說話,她聽不懂。」

  記者叫班長過來,跟她說小朋友不會的時候要幫助她,不能欺負她。這位班長走過來,拿過女孩的答題紙不由分說地替她寫完了 ,扔到桌上揚長而去 ,雖然錯了不少。記者問張老師,這個孩子是不是反應有點慢?「她上學期才來的,她說話我們聽不懂,我們說話她也聽不懂。我就讓她坐在後面,要是整天在眼前,看看就夠了 。」

  記者走過去教她做題,女孩小聲說:「老師我不會。」雖然有口音,但記者還是聽得懂的。寫好答案要籤上自己的名字,女孩寫名字的筆順完全不對,捏著筆畫畫似的,記者把著她的手帶她寫了幾遍。從那之後,女孩總是喜歡拉住記者的手,在幼兒園的時候不時地看看記者。

  三天下來,班裡19個孩子認得差不多了 ,不同的「階層」也非常明顯。被老師寵愛的孩子,其他同學就總是簇擁著,幫她拿作業本,遊戲的時候和她一起玩,還有人把自己的新項鍊給她戴。從不被老師注意的、就像那個不會做算術的女孩,也往往被同學忽略或欺負。

  待遇

  月薪一千出頭,優點是管理「松」

  應聘之初,丁老師就跟記者講明了幼兒園的待遇:三個月實習期每月1000元,轉正之後每月1350元,這是上個月剛剛加薪後的結果。上班之初,張媽媽好心地告訴記者,下班可以坐超市班車回去,省一塊錢。

  此外記者看到,在孩子們睡覺的小屋上有個小閣樓,裡面有張單人床、一個小書桌,沒有門就用帘子擋起來。後來才知道,有位年輕老師住在這裡,這樣可以省在外租房的錢。

  張老師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在公立幼兒園工作,但是那裡太累,所以選擇了這所私立幼兒園。「每天下午四點半下班,中午能睡兩個多小時。要不這麼少的工資誰在這兒幹?」張媽媽也是幼兒園的退休職工,閒不住才在這裡兼職,每月拿900元。「就給你這麼些工資,你覺得合適就幹。公立幼兒園拿三千多元,說實話不如在這兒拿一千三。那兒簡直是要命了,特別嚴,老師整天都累,遇上兒童節、聖誕節布置教室,老師都睡在幼兒園。上這兒幹太鬆了,就跟玩似的。」

  記者了解到,這家幼兒園共有十多位老師,除了記者之外,還有一位教師也不是幼兒教育科班出身。不過,大部分教師都在考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有幾個已經考出一門來了。」

  「大幼兒園太正規了 ,跟不上也挺要命的。老師要考試,擇優錄取,你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就走。在這兒,你願意就幹著,只要不出事,沒人讓你走。」另一位老師這樣表述自己選擇這裡的原因。

  記者手記

  「怒吼式」管理法背後也有無奈

  小朋友磕牙之後,記者明顯感覺到兩位老師都有些緊張。張媽媽告訴記者,那個小男孩之前就出過一次事。有一天午休時,他淘氣地躲到床下換衣服,老師一叫他,他起身碰到了床板,背上碰了個小傷口 。

  當天晚上,孩子家長就給校長打電話,校長讓張媽媽解釋一下,電話打過去,說了四十分鐘對方才消氣。就在幾天前,張媽媽剛用自己的醫療知識給孩子治好脖子上的溼疹,家長還沒感謝就先「興師問罪」。

  「孩子不是那麼好管的,十多個孩子,有的又很皮,稍不注意就容易磕著碰著。吃東西也得看著,一說話容易噎著,要是出了狀況,第二天家長就找過來了 。」張老師嘆口氣:什麼最重要?看好孩子最重要。榮譽什麼的都是假的,哪怕拿個青島市先進,一個孩子出事,什麼都沒了,幹也別幹了。所以說看著他們就行了,不用想得太多。

  幹到第三天,記者開始有點理解兩位老師的「怒吼式」管理法了,因為和顏悅色基本對調皮的孩子不起作用。「咱們班孩子出了名的皮,孩子就這樣,你不吆喝,他就欺負你。」當記者面對「張牙舞爪」的孩子束手無策時,張老師板起臉說了幾句,唧唧喳喳的「小鳥們」立刻乖乖坐下了。

  和張媽媽閒聊時,她看著身邊熟睡的孩子們,眼神裡滿是溫柔神色。「和孩子生不起氣來,帶了三年有感情了。幼兒園工作不好幹,可是看看他們,又覺得捨不得。」她環顧四周慢慢地說:孩子的教室和衛生間之間有樓梯,這個扶手也不安全,所以得好好看著他們,別受傷了。

相關焦點

  • 阜陽5歲女童多吃個糖包 被幼兒園老師罰站43分鐘
    原標題:多吃個糖包 寶寶罰站43分鐘 據安徽商報報導,「下午課間時,別的孩子都是吃一個糖包,我家女兒可能餓了,就吃了兩個,結果被老師罰站操場數十分鐘。」10月22日,阜陽居民陳女士向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反映稱,連日來,她5歲的女兒小蕊(化名)一直哭鬧著不願意再去上學了。22日,陳女士帶著女兒來到了涉事的阜陽市小紅帽幼兒園。
  • 警惕「雙語」陷阱 哈爾濱只有一家經審批的雙語幼兒園
    警惕「雙語」陷阱 哈爾濱只有一家經審批的雙語幼兒園     東北網哈爾濱11月11日電(記者劉婧佶) 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只有一家經過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雙語幼兒園。
  • 大盤點|重慶20所國際雙語幼兒園看這裡!
    幼兒園採用小班制混齡教育、良好的師生配比、全英文教學環境、多元文化融合的蒙特梭利課程。 以雙語啟蒙教育為特色,每周一節專業外籍教師授課,為孩子學習英語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 招遠首家雙語幼兒園,這裡畢業的娃都是英語小達人!
    雙語教學?高品質? 這是一所什麼幼兒園,這麼神秘? 帶著為學前孩子挖掘優質幼兒園資源的任務 小編走進這所幼兒園體驗了一番 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發現 這所幼兒園竟然這麼有料 美 糖
  • 網曝幼兒園請「國學大師」教孩子打坐念經 教體局處理被指避重就輕
    (北京時間記者 天一 報導)網曝近日秦皇島市一幼兒園稱能讓孩子「成仙成聖」教其打坐念經,甚至教女家長「女德思想」,要打不還手、永不離婚。6月6日,秦皇島海港區教體局發布相關通報稱,涉事幼兒園存在體罰幼兒的情況,勒令學校停園三周、整改自查。
  • 孩子學英語整出了俄國口音怎麼辦
    幼教市場總是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外語教育要趁早」這些概念來催促中國家長趕緊讓娃學英語,中國家長對英語教育的確也有迷一般的痴狂,兩者之間一拍即合,有互相催逼的關係。哪家幼兒園如果不推出這樣的產品就缺乏競爭力,紛紛推出這樣的產品又催逼更多家長的焦慮感,害怕不讓娃早點學英語就毀了一身,形成了對外教的剛需。
  • 精彩回顧|永泰諾寶星幼兒園英語母語外教雙師課堂第一期培訓會
    推介會上,數十位熱忱幼少兒教育事業的大家們探討如何解決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難題,升級雙語教學能力。新方向在線創始人陳裡青先生、教研負責人Lydia女士等一行人帶來從課程、教材、師資,內容到平臺服務的整體賦能解決方案,這一線上線下融合的英語教學模式,給四到六線城市的雙語教學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 普通話的說不好的父母,如何教孩子英語?學習「馬雲」是個好例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這麼一個視頻曾在社交軟體上獲得了很高的播放量,視頻內容是一些家長教孩子學英語,而每個家長都有一個特徵,就是說話自帶一些口音,普通話不是很標準,所以在教孩子讀一些英語單詞句子的時候,也不可避免的比較滑稽搞笑。
  • 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比在家更聽話?讀懂依戀理論,你就明白了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有不少父母都會感到非常擔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去幼兒園裡面適應不了,所以在放學之後有不少父母都會圍著老師爭先恐後的問自己孩子到底表現什麼樣。
  • 海歸兩娃媽媽英文啟蒙全攻略
    我在這裡想吐槽一些有關英語啟蒙的文章和書,經常會用什麼「英語很差的媽媽培養出英語很棒的孩子」這類做標題黨,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英語啟蒙很簡單,你基礎再差也能行」。但是仔細一看會發現那些作者不願意提的,一帶而過的(比如外教課、機構、甚至國際幼兒園),才是核心內容,或者至少起了重要的作用。
  • 孩子學英語要請外教?家長走好這「五部曲」,學英語其實沒那麼難
    因此,沐沐媽媽為孩子選擇了雙語幼兒園,沐沐媽媽一直認為,英語只要說的越多,就會熟能生巧,就能夠像說中文一樣適應英文環境。沐沐剛去雙語幼兒園的時候,我還擔心他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阻礙到學英語的步伐,不過沐沐的表現和老師的話讓媽媽有了新的認識:中英文這兩種語言並不是相互排斥的,反而在兩種語境下可以彼此促進。
  • 爭做光碟小達人 綠洲花園幼兒園開展光碟行動
    這個學期,「光碟行動」成了綠洲花園幼兒園萌娃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每次吃完點心和午飯,老師都會邀請最先吃光的小朋友站到中間,輕輕舉起他(她)的餐盤,大聲告訴其他人:「小朋友們你們看,他今天光碟了!」每周做到4次光碟的萌娃,就能獲得「光碟小達人」的稱。幼兒園老師陳瑩開玩笑說:「有了『爭當光碟小達人』的動力,小朋友不僅吃飯速度變快了,飯量似乎也變大了。」在她看來,「光碟」絕不是強迫每個孩子都吃光,應該把它作為一種鼓勵,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 四川理塘村裡幼兒園來了個「英語老師」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27日清晨,四川理塘縣濯桑鄉下汝村幼兒園,孩子們稚嫩的英語聲響徹寧靜的藏鄉小山村,「第一書記」兼「英語老師」任敏正利用早上時間給25名孩子上英語課。  「要是有個英語老師,我們就變成漢、藏、英三語幼兒園了。」
  • 盤點武漢最貴雙語私立幼兒園,捨得花錢就去讀
    現在的家庭撫養一個小孩是件不容易的事,每個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為培養孩子而規劃,現在送孩子去哪個幼兒園都是件讓年輕父母糾結的事。學校採取雙語教學,有鋼琴課,英語課,遊戲課等,培養孩子的各類興趣愛好,力求將孩子打造成未來的社會精英。普通班的學費是一年7萬,國際班的學費是一年14萬。國際班的英語教學會比普通班要強一些。一年14萬的學費在武漢可以說算是比較高的學費了,當然貴族式的教育所提供的環境確實比普通幼兒園要更加規範性一些,學校在江夏區有點偏遠,但也不影響不少父母慕名而來。
  • 廣州中產媽媽的教育心得:我娃的三年英語啟蒙之路
    讓幼兒小學前學英語,已經是和奶粉同等的成長必備了。 我們不是一個雙語家庭,也不打算建立雙語環境,雖然我和先生都是研究生畢業,英語也還行,可是在國內環境裡可以縈繞英語交流還是感覺怪怪的。
  • 幼兒園裡「玩」英語 表演讓寶貝「嗨」起來!
    四川在線消息 當孩子碰上英語戲劇會擦出怎樣的智慧火花?如何讓孩子在玩耍中開啟英語啟蒙第一步?首屆成都市幼兒英語戲劇展演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告訴你答案。5月18日至5月23日將進入本次展演的網絡展示環節,四川在線將以多媒體專題形式對通過本次展演報名或獲得推薦資格的幼兒園,以及對我市幼兒園在雙語培育和藝術培養上取得的特色成果進行集中式網絡展示,並同步開通四川在線官網和手機端的公眾期待值互動參與通道。屆時,公眾可自己期待的節目進行人氣支持,最終期待值排名前10位的幼兒園可享有戲劇表演和雙語老師的專業輔導。還沒報名的幼兒園快來吧!
  • 學生作業沒完成,東陽一小學老師在家長群罵「不要臉」被解聘
    東陽一所小學的老師,因為學生作業沒完成,就讓孩子罰站,不僅拍了照片曬在家長群裡,甚至罵孩子是「這些不要臉的東西」。言語太過刺耳,惹怒了家長,雙方直接在家長群裡開懟了。起因是一個周末過去了,有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讓他們罰站,拍下了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原本這也沒啥,但老師還發了一句話:「這些不要臉的東西,家長也有責任,監管不到位!」就是這句話,徹底把群裡的家長惹怒了。「孩子作業完不成,家長也有責任,但是不能在公共場合罵他們不要臉的東西,這話也太傷人了。」
  • 深圳這10所民辦幼兒園,最低每月只要1800元!
    幼兒園普通班有中籍老師教英語課,每周2節。國際班是有外教老師上課,但是費用會比普通班高。幼兒園有開設小小班,每班大約有26~28名孩子。按照規定配置兩教一保。除此之外孩子們有每天一節外教課,餐食是2餐3點。
  • 天價幼兒園 孩子到底享受了怎樣的超值服務
    隨著「白託每月6000元,全託每月7000元,全英文教學,70%以上的外教服務」這些內容在湖南各大媒體報導後,一時間,吉紐思國際幼兒園這裡成為了長沙乃至湖南地區收費最高幼兒園。目前在長沙有美洲故事、奧林匹克花園、南山蘇迪等5家幼兒園,常德有1家將在今年下學期開學。同時,吉紐思不斷深化幼教產業鏈,從嬰幼兒早期教育、幼教教材拓展至少兒英語培訓、連鎖加盟等領域,吉紐思國際幼兒園在北美、澳洲、國內一線主要城市等地的分園即將開辦。同時定期組織幼兒到國外完成部分課程及與國外幼兒做生活互動體驗,真正做到全世界先進教育理念的無縫對接。
  • 3分鐘英語系列:讓你的孩子不再落後於人的3大絕招!
    我們看真人秀的時候,看到很多明星的孩子英語講得很好。他們年齡雖然小,但是英語卻比很多大人講的都好。這些明星的孩子很多都是在雙語學校上學,從小學習英語,自然英語比其他人要好。現如今,英語真的很重要,孩子上不上雙語幼兒園、課外英語班並不重要,關鍵是家長要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教孩子說英語比上多少補習班效果都好。把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了,對孩子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