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土耳其跟俄羅斯爆發了「軍機擊墜」事件,兩國關係迅速惡化。不過在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在兩國關係上的時候,當事國的國民卻是異常淡定。有土耳其國民表示,不就是跟俄羅斯打仗嘛,以前又不是沒打過,大不了再打一次。
這不是什麼調侃話,俄羅斯跟土耳其歷史上一共打了10次「俄土戰爭」,雙方各有勝負。作為世界歷史上重要的兩個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多次對抗,兩方都互相見證了彼此的鼎盛
和衰落。
當奧斯曼土耳其打贏了「尼科波利斯戰役」,終結了十字軍,攻下君士坦丁堡後,國力強盛,而這個時候俄羅斯還在起家階段。莫斯科公國的伊凡三世,娶了拜佔庭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從此俄羅斯以拜佔庭帝國繼承人自居,拿回君士坦丁堡也就成為歷屆沙皇的目標。天降「猛男」伊凡四世,讓當時的莫斯科公國實力大增,開始瘋狂擴張國土。這讓攻滅了拜佔庭帝國的奧斯曼帝國,十分不安。當時奧斯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二世打著修運河的幌子,攻進烏克蘭,想藉此抵抗伊凡四世的擴張。於是俄羅斯跟土耳其的衝突,就這麼拉開了序幕。
當時奧斯曼帝國兵強馬壯,已經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而當年的俄羅斯還只是一個莫斯科公國,這兩家交鋒結局似乎已經能看到了。然而俄羅斯著名的主場優勢——俄羅斯的冬天來了,奧斯曼帝國始終攻不下莫斯科,只能休戰,雙方在1570年籤訂了合約。
這次衝突,兩家的梁子就正式結下了,拉開了幾百年的恩怨序幕。
百年之後,奧斯曼帝國進攻波蘭,佔領了大片土地。俄羅斯意識到奧斯曼帝國的目的不只在波蘭,更有對自己領土的侵佔意圖,於是果斷出兵第聶伯河流域,兩國正式交鋒,第一次俄土戰爭打響了。這場仗打了整整五年,俄羅斯死了上萬人,成功拿下了第聶伯河左岸,奧斯曼帝國只能退兵,這年是1681年。
不過土耳其人沒有意識到,當俄羅斯以拜佔庭帝國繼承人自居後,他們的野心就是拿回東正教徒昔日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過土耳其沒有精力去想這些了,因為他要集中力量對付西方,攻打神聖聯盟。
這給了俄羅斯天大的機會,馬上宣布加入神聖同盟一起對抗土耳其。然而當神聖同盟跟土耳其打得天昏地暗之際,俄羅斯渾水摸魚,明面支持神聖同盟,暗地出兵攻打土耳其的領土。雖然在克裡米亞俄羅斯人吃了敗仗,但是在亞速海取得了重大勝利,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了黑海水域。第二次俄土戰爭,俄羅斯贏了。
土耳其痛失領土,這份恥辱怎麼咽得下去。於是在30年內,第三次和第四次俄土戰爭先後爆發。
1709年,瑞典國王因為對俄羅斯作戰失敗,跑到奧斯曼土耳其這邊求救,土耳其覺得是時候了。正好俄羅斯挑動土耳其境內反奧斯曼帝國勢力反叛,土耳其果斷出兵鎮壓,並順勢拿下頓河河口,把第二次俄土戰爭俄羅斯佔的地盤全拿回來了。
俄羅斯沒想到自己先挑事,反而丟了國土,咽不下這口氣的彼得大帝死去,留下遺言讓繼承人滅掉土耳其,遷都昔日東正教中心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俄羅斯下了血本,把之前佔領波斯的土地全還了回去,為的就是籤訂和約。然後俄羅斯又賣了個人情給奧地利,幫助其打敗了法國勢力,將奧地利拉攏成自己盟友。一切妥當後,俄羅斯以克裡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為藉口,打響了第四次俄土戰爭。然而這次戰爭卻沒有向著俄羅斯預期的方向發展,盟友奧地利因為土耳其巨大的軍事壓力,只能停戰。俄羅斯一看形勢對自己不妙,只能和土耳其籤訂條約。
打了四次俄土戰爭,克裡米亞和亞速海還是沒拿下來,俄羅斯想要把勢力擴大到黑海的目的還沒有實現,顯然是不甘心的。俄羅斯只能養精蓄銳,為下一次作戰做準備。
上天還是眷顧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國內反抗運動愈演愈烈,國力日益下滑。俄羅斯看到了機會,主動入侵波蘭,打響了第五次俄土戰爭。在隨後的六、七、八次俄土戰爭中,俄羅斯全部獲勝,奧斯曼帝國的土地被沙俄蠶食,奧斯曼海軍主力被全部消滅,實力大損。在此後將近兩個世紀的蠶食中,俄羅斯終於獲得了夢寐已久了伊斯坦堡海峽,拿下了頓涅茨克河東岸和外高加索地區,以拜佔庭帝國繼承人自居的俄羅斯沙皇,夢想幾乎要實現。
然而歐洲各國盯上了俄羅斯,克裡米亞戰爭爆發了。
政治博弈,為的都是利益,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為了爭奪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俄羅斯跟歐洲各國的矛盾越發劇烈,同時俄羅斯一直以東正教正統自居,跟天主教為中心的歐洲各國爆發了嚴重分歧。最終歐洲各國出兵幫助土耳其,俄羅斯戰敗,克裡米亞再次遠離了俄羅斯。
1877年,沙皇俄國捲土重來,已經十分衰弱的奧斯曼土耳其完全不是對手。在第九次俄土戰爭中,奧斯曼土耳其幾乎丟掉了所有歐洲領土,俄羅斯成功將勢力擴至巴爾幹半島,並拿下高加索地區。不過俄羅斯最想要的地方還是沒有得到,伊斯坦堡海峽在英法的幹涉下沒有得到。
9次俄土戰爭,奧斯曼帝國從鼎盛變成衰弱,最終在一戰後化為虛無,而同樣的命運也落到了老對手沙皇俄國身上。打了幾百年,死了成千上萬的生命,俄羅斯仍然沒有拿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土地——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作者: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