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200多年俄土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要搶黑海出海口?

2020-12-11 老牛說文史

如果說歐洲是一部殖民史,那麼俄羅斯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尋找出海口的歷史。它的國土東南西北方向都有出海口,而北邊及東邊的北冰洋、太平洋的出海口是,處於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不是俄羅斯眼中的溫暖海港,而波羅的海雖然是溫暖海港,但較為狹窄也不理想。而最理想的就是黑海出海口。

俄羅斯出海口分布

在歷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殖民大國建立起的成就無一不讓俄羅斯眼紅。但是北冰洋地區緯度高,氣溫低,港口長期結冰,航運價值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俄國對外擴張的步伐。

英國通過殖民掠奪獲取的財富

因此,獲得一處溫暖海域成為了歷代俄國沙皇的選擇。黑海沿岸地區緯度較低,氣候以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為主。因此,向南佔有黑海沿岸成為了歷代沙皇的夙願。

黑海出海口

想在南部的黑海地區獲得溫暖港口,俄國就不可避免地要與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個大洲的世界帝國——奧斯曼帝國有一戰。

俄國同奧斯曼帝國進行了三次俄土戰爭。但是由於此時俄國實力尚弱,加上在北方戰爭消耗太多,在彼得大帝時期,俄國始終未能拿下黑海沿岸。

奧斯曼帝國

然而,奧斯曼帝國的衰落也給了俄國再次發動戰爭的機會。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改革下,沙俄的陸軍作戰能力逐漸增強,成為了當時歐洲陸戰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主持下,沙俄再次發動了第四、五、六次俄土戰爭,沙俄大獲全勝。

葉卡捷琳娜大帝

戰敗的奧斯曼帝國不得不承認俄國商船可以自由駛入黑海地區。此外,俄國還獲取了克裡米亞半島、喬治亞、亞速海以及烏克蘭南部的地區。沙俄在這裡修築了塞瓦斯託波爾港,作為俄國黑海艦隊的所在地。

第六次俄土戰爭後俄羅斯領土(紅色)

塞瓦斯託波爾港的建成,意味著歷代沙皇希望在黑海獲得出海口。俄國軍隊終於駛進了黑海地區。

進出黑海第一通道——土耳其海峽

第十次俄土戰爭以奧斯曼帝國慘敗而告終,奧俄籤訂《聖斯蒂凡諾條約》,以斯拉夫人為主的塞爾維亞以及羅馬尼亞獲得獨立。奧斯曼帝國同意建立大保加利亞公國,並允許俄國勢力在保加利亞的存在,允許俄國軍艦通過土耳其海峽進入地中海。

黑海進出地中海

進出黑海第二通道——頓河-伏爾加河運河

在俄羅斯境內有一條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伏爾加河縱貫南北的走勢。

黑海通往北方的運河路線走勢圖

伏爾加河上遊聯通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伏爾加河上遊有個雷賓斯克水庫,這個在水庫將伏爾加河的水位抬高到海拔100米,然後在水庫上遊的河道上攔截了一個舍克斯納水庫,將水位抬高到海拔113米,然後匯入白湖。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白湖的水又匯入奧涅加湖,奧涅加湖又分別通往兩個方向,往北的通往北冰洋的白海,往西南的通往拉多加湖,然後與波羅的海交匯。這樣一來,等於是通過伏爾加河以及諸多水滸湖泊抬升水位,讓裏海和波羅的海以及北冰洋完美互通了。

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伏爾加河下遊聯通【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伏爾加河的西側有一條河流叫頓河,他們在頓河中遊攔截了水庫,使河水水位上升,然後開鑿了一條長度約70公裡的運河,將伏爾加河與頓河聯通,至此黑海艦隊就可以通過頓河進入伏爾加河,進而可以到達裏海、波羅的海,以及北冰洋,極大地提升了俄羅斯海軍的效率,以及商業運輸能力。

相關焦點

  • 為爭奪黑海出海口,俄土大戰十二次,歷時241年
    此後一戰中土俄分別站在協約國和同盟國一邊繼續鏖戰為第十一次土俄戰爭。第十二次土俄戰爭發生在「十月革命」後,協約國幹涉蘇維埃,土耳其是其中一國。(俄羅斯自崛起以後就力圖爭奪出海口)二,第二次俄土戰爭(1686~1700)——俄羅斯小勝。
  • 精講俄土戰爭(4):俄羅斯越打越強大,土耳其被徹底打服了
    前面我們講了俄土之間的7次戰爭,在這7次戰爭中,土耳其(奧斯曼)都是輸多贏少,被俄羅斯(俄羅斯帝國)搶佔了大片土地。其中,最關鍵的一場戰爭,就是第5次俄土戰爭,通過這次戰爭,俄羅斯不僅獲得了黑海重要軍港,還控制了奧斯曼帝國的屬國克裡米亞汗國,從而徹底改變了兩強對立的局面,成為了優勢一方。
  • 精講俄土戰爭(3):土耳其接連戰敗被迫議和,俄羅斯獲大片領土
    關於12次俄土戰爭的事情,我們已經說了兩期,這是第三期了。上次我們講了第四和第五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帝國取得了大勝,不僅獲得了黑海重要軍港,還讓克裡米亞汗國脫離了奧斯曼帝國,從此徹底扭轉了俄土對抗的形勢,變成了主動攻擊的一方。
  • 三百年恩怨,土耳其和俄羅斯打了10次「俄土戰爭」,只為一座城
    不過土耳其沒有精力去想這些了,因為他要集中力量對付西方,攻打神聖聯盟。這給了俄羅斯天大的機會,馬上宣布加入神聖同盟一起對抗土耳其。然而當神聖同盟跟土耳其打得天昏地暗之際,俄羅斯渾水摸魚,明面支持神聖同盟,暗地出兵攻打土耳其的領土。雖然在克裡米亞俄羅斯人吃了敗仗,但是在亞速海取得了重大勝利,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了黑海水域。第二次俄土戰爭,俄羅斯贏了。
  • 精講俄土戰爭(1):土耳其贏了戰爭卻要割地,屈辱至今無法忘記
    為什麼土耳其老是要與俄羅斯對著幹?這主要就是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是一對老冤家,在241年的時間裡,俄羅斯和土耳其就爆發了12場戰爭!而在這12場俄土戰爭裡面,土耳其就一直處於輸多贏少的局面,失去了大片領地。所以說在骨子裡,土耳其就有一種和俄羅斯對著幹的思想,把其當成「主要假想敵」。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這12場戰鬥,談談俄羅斯與土耳其的恩怨情仇。
  • 折戟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的黑海宿命
    隨後的四個世紀裡,出於戰略和經濟宗教等方面的多重因素,歷代沙皇同奧斯曼帝國交手多達十次(俄土戰爭),俄國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篡取了原屬於奧斯曼帝國從摩爾達維亞(第四次俄土戰爭)到克裡米亞(第五次俄土戰爭)的大片領土,泛斯拉夫主義思潮的發展又將俄國的影響力逐漸擴散至巴爾幹,黑海正在同預想的那樣一樣,逐漸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內海。而君士坦丁堡,似乎已經唾手可得。
  • 俄土矛盾一旦加劇:封鎖了土耳其海峽,俄黑海艦隊就無法出海了
    俄羅斯,開疆闢土,論陸地面積,真的無與倫比,但廣闊的疆域,卻幾乎沒有稱心如意的出海口,從大清手中搶來的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有了太平洋的出海口,儘管封凍期不長,但畢竟仍然有封凍期。
  • 回顧歷史誰最不怕俄羅斯?不是美國,土耳其和俄羅斯打了十次戰爭
    ,從地圖上看俄羅斯和土耳其好像也離得比較遠,為什麼這兩個國家會交手過那麼多次呢?因為俄羅斯覺得自己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張和發展,那就必須要把黑海出海口拿下,真能打通去往歐洲的通道,對自己有非常多的好處,所以當俄羅斯強大起來以後他們就發動了戰爭,在1700年的時候戰爭結束,俄羅斯再次勝利。第三次土俄戰爭爆發於1710年,這次是奧斯曼帝國聯合了別國對俄羅斯發動了侵略,這次戰敗方變成了沙皇俄國,之前戰爭裡搶來的領土這次又還回去了,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次不小的損失。
  • 烏克蘭:克裡米亞永遠是烏克蘭的 俄羅斯:永不歸還
    克裡米亞民眾慶祝公投結果俄羅斯與烏克蘭,三百多年的兄弟關係之所以在克裡米亞問題上撕裂,直接原因就是自2004年以來烏克蘭國內政局開始動蕩,親俄政府逐漸受到挑戰,到2014年烏克蘭更是直接轉投西方懷抱為什麼波羅申科會如此斬釘截鐵的強硬表態呢?烏克蘭其實是有其法理依據的,1954年赫魯雪夫出於籠絡烏克蘭、加強個人威望等多重考慮,將俄羅斯聯邦的克裡米亞半島劃給了烏克蘭加盟共和國。
  • 土耳其的黑海海峽,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黑海海峽以北是黑海,以南是地中海的附屬海愛琴海。沙俄時期是俄羅斯歷史上地盤擴張最為迅速的時期,人們主要關注沙俄東向擴張,就是佔領西伯利亞、外東北、庫頁島。實際上,沙俄在西線也沒有閒著,沙俄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拿下黑海海峽,這條海峽對沙俄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 波羅的海、黑海與太平洋:俄羅斯為何對出海口如此執著?
    那麼在公元862年之前,東歐地方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信史的,人類文明從近東發源,最長的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而俄羅斯只有一千多年歷史。再往前,只有英語裡「斯拉夫」這一詞彙的含義或許可以說明問題,這一詞彙在俄語裡是「勇敢」的意思,但在拉丁語系裡,它的含義是「奴隸」,也說明了斯拉夫人最早是歐洲蠻族,羅馬帝國的奴隸來源之一。
  • 十二次俄土戰爭,土耳其終於在克裡米亞獲勝,竟迫使俄國割讓領土
    誠然,17-19世紀俄土之間斷斷續續爆發了十二次戰爭,時間長達241年。俄羅斯越打越強,從一個內陸國家變成了海洋大國,合併了黑海北部沿岸地區,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奧斯曼帝國不斷被蠶食,連續的失敗加劇了國內民族矛盾,被壓迫的民族意識開始崛起,紛紛起義,最終導致國家四分五裂,從世界霸主淪落為三流國家。
  • 黑海海峽,對土耳其意味著什麼?
    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歐洲東南部,北面瀕臨黑海,南邊是地中海,正西是愛琴海。土耳其面積78.36萬公裡,人口8200萬,首都安卡拉。眾所周知,土耳其完全控制著黑海唯一的出海口——黑海海峽(又稱土耳其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以黑海海峽為界,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
  • 俄羅斯和土耳其打了那麼多仗 究竟在爭什麼?
    正在全世界猜測這次「擊落軍機」事件會不會引起地區大的軍事衝突的時候,對於大多數土耳其人來說,最多就是再打一架而已。俄土戰爭發生過十數次,衝突則不計其數。戰場從東歐到巴爾幹,從亞速海到黑海高加索,事件跨度從17世紀到20世紀近300年,奧斯曼帝國從攻轉守逐漸衰落解體,俄羅斯作為「北方的敵人」頻頻南下,最終將奧斯曼帝國禁錮在安納託利亞和巴爾幹一隅。
  • 俄羅斯和土耳其大戰200多年,其原因竟與兩國建立的相似性有關
    奧斯曼帝國之所以要與波斯休戰,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另一場更大的戰爭在等著它,這便是北方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和威脅。從公元17世紀開始,至公元19世紀,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為了爭奪高加索地區、巴爾幹半島、克裡米亞地區、黑海霸權等進行了十次戰爭,時間長達240多年,這便是俄土戰爭。
  • 俄羅斯帝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
    表面理由是俄土戰爭爆發,但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日後一封信解釋:"俄羅斯帝國自有國情",貴族豪門阻力重重,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治理俄羅斯帝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只能是專制君主制,舍此皆為下策",為此斷了念想,安安穩穩做個殺伐果斷的沙皇。
  • 沙皇俄國為什麼一直在進行領土擴張?
    但是這個面積並不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俄羅斯面積最大的時候有2200多萬平方千米,遠遠比現在大得多。俄羅斯的領土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這麼喜歡領土擴張?說起俄羅斯前身之前是沙皇俄國,沙皇俄國起源於莫斯科公國。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更具體點是東斯拉夫人。之前莫斯科公國是受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的。莫斯科公國建立後的俄羅斯統一戰爭,類似於金人的內部統一戰爭。
  • 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堡。
  • 諾夫哥羅德號圓形戰艦,黑海的護衛者,戰鬥民族的奇葩淺水重炮艦
    自從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到西及東歐,南及西亞之後,黑海便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個戰略要點,從黑海出發,向西可以進入巴爾幹半島,從而得到威脅西歐的路徑。向南,則可以打通土耳其,爭奪地中海制海權,再阿拉伯半島登錄,甚至直接威脅到歐洲腹地,俄羅斯與土耳其長達兩百多年的俄土戰爭就是要爭奪黑海的制海權,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反過來,敵人如果進入黑海,也可以直接對俄羅斯極其重要的大高加索地區和烏克蘭地區進行登陸,通過亞速海還可以威脅俄羅斯腹地,那麼,如何防衛黑海是俄羅斯海軍及其重要的課題。
  • 應對北約威脅 俄新艦要在黑海「安家」
    據俄《消息報》網站近日報導,俄海軍最新的22350型護衛艦將作為重要威懾力量部署於黑海地區。為此,俄黑海艦隊已準備好碼頭、修理廠、軍火庫等沿岸基礎設施。4月5日,美空軍一架RC-135W偵察機從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起飛,前往黑海上空對俄開展偵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