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夫哥羅德號圓形戰艦,黑海的護衛者,戰鬥民族的奇葩淺水重炮艦

2020-12-23 老特有話說

自從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到西及東歐,南及西亞之後,黑海便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個戰略要點,從黑海出發,向西可以進入巴爾幹半島,從而得到威脅西歐的路徑。向南,則可以打通土耳其,爭奪地中海制海權,再阿拉伯半島登錄,甚至直接威脅到歐洲腹地,俄羅斯與土耳其長達兩百多年的俄土戰爭就是要爭奪黑海的制海權,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反過來,敵人如果進入黑海,也可以直接對俄羅斯極其重要的大高加索地區和烏克蘭地區進行登陸,通過亞速海還可以威脅俄羅斯腹地,那麼,如何防衛黑海是俄羅斯海軍及其重要的課題。

俄羅斯海軍的答案是「諾夫哥羅德」號圓形鐵甲艦。黑海北岸的水深非常淺,一般來說吃水深度超過四米的船隻都無法進入,這就要求了在黑海執行近岸防禦的艦船吃水必須很淺,通常這意味著很小的排水量,但是諾夫哥羅德號劍走了偏鋒,使用了極其罕見的圓形船體,增大了水面接觸面積而減小了吃水深度。

作為一種淺水重炮艦,諾夫哥羅德號很好的達到了俄羅斯海軍部官員的要求,吃水沒有超過4.2米,僅為3.67米,裝備了兩門305mm重炮,6門4磅炮和2門2.5磅炮,甲板裝甲厚度為70mm,水線位置的裝甲厚度達到228mm,最大排水量2671噸,但是由於使用的圓形船體阻力極大,其使用的八臺鍋爐和八臺蒸汽機也只能提供3360的最大馬力,航速僅為6節,不過這對於一艘淺水重炮艦來說並不是無法接受的航速。

這樣奇特的圓形戰艦一共僅僅建造了兩艘,第一艘於1873年5月下水,命名為「諾夫哥羅德」號,諾夫哥羅德在俄羅斯歷史上,是俄羅斯民族的發源地,其地位如同西方的雅典、古埃及的法尤姆地區一樣。由於當時的沙俄開始了大規模的造艦計劃,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也對這種外形獨特的戰艦頗感興趣,並親自視察。同型艦第二艘「波波夫海軍中將」號也於1876年8月建成服役,在服役期間,兩艘圓形戰艦一直執行著對黑海北部沿岸的警戒巡邏任務,負責對敖得薩、塞瓦斯託波爾和刻赤等港口進行防禦,但是由於土耳其一直沒有對黑海北岸實施登陸作戰,兩艦在服役生涯也一直沒有參與什麼戰鬥。

其實實戰次數為零的服役生涯對這兩艘戰艦來說或許是一種幸運,因為在試航期間,圓形戰艦就暴露出了大量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極差,海面上不足一米高的風浪就能使其劇烈顛簸以致無法瞄準而失去大部分戰鬥力,並且圓形船身使得其操控性質成為了噩夢,稍微有一些洋流或水流就會使其喪失航向,在水流中自旋。

此後海軍部官員也認識到其僅僅是昂貴的雞肋,在原本是打算建造十艘同型戰艦的,但是首批兩艘之後便不再增購,轉而大建常規鐵甲艦。最後這兩艘船的命運,幾乎是同時退役,並被拆解。

相關焦點

  • 沙俄圓盤鐵甲艦: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戰艦
    這是人類海軍艦艇發展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艦艇,即沙俄在重建黑海艦隊時研發的直徑為30.78米,吃水3.67米,標準排水量2491噸,最大排水量2671噸的圓形鐵甲艦「諾夫哥羅德」號。「諾夫哥羅德」號鐵甲艦,裝有8臺鍋爐和8臺往復式蒸汽機,驅動6具螺旋槳,輸出功率為3360馬力,最大航速為6.7節,載煤160噸,續航力400海裡,艦員編制150人。
  • 一戰中的德國傳奇戰艦:「柯尼斯堡」號在非洲與英國艦隊鏖戰一年
    英國戰艦發現德艦生火起錨,立即開火射擊,雙方隔著密密的叢林打響了一場奇怪的海戰。如果在海上遭遇,船大炮重的三艘英國戰艦,可能瞬間就會把「柯尼斯堡」號撕碎,但是在拉斐濟河道裡,英國戰艦不僅要開火攻擊「柯尼斯堡」號,更要小心別再內河航道中擱淺。於是,英國戰艦在戰鬥中顯得動作遲緩,身段僵硬,機動性大減。
  • 「民權」號,一艘建於民國經歷極不平凡的戰艦
    提起新中國成立時的「長江」號炮艦,網友們都非常熟悉,這艘排水量460噸的炮艦,在當時算是主力戰艦了,毛澤東曾親臨該艦視察。但說起「民權」號炮艦,一些網友可能會感到陌生,其實聞名遐邇的「長江」號炮艦的前身,就是「民權」號炮艦。這艘建於民國時期的小小戰艦,以極不平凡的經歷,跨越了兩個時代。
  • 戰艦少女各種英文縮寫BB,BC,CV都是什麼意思?
    戰艦少女有很多戰艦都是什麼名字?戰艦少女各種英文縮寫BB,BC,CV都是什麼意思呢?  問:戰艦少女戰艦的英文縮寫都是什麼?  答:進入遊戲後,你應該知道的常用縮寫  BB:戰列艦  BC:戰列巡洋艦  CV:正式航母  CVL:輕型航母  CA:重型巡洋艦  CL:輕型巡洋艦  CLT:雷擊巡洋艦  DD:驅逐艦  SS:潛艇  BM:淺水重炮艦  (以下均用縮寫
  • 一艘效力過五個政權的炮艦:民國海軍「利綏」號
    一生效力過五個政權——民國海軍「利綏」號炮艦的傳奇經歷在民國海軍的序列裡,有過這樣一艘軍艦,它歷經兩次世界大戰,效力過五個政權,曾被飛機炸沉過,被打撈修復後又繼續服役,且服役時間長達40餘年。它就是民國海軍「利綏」號炮艦。
  • 民國時期,海軍四易其主的傳奇炮艦「利綏」號!
    「利綏」號炮艦是民國時期海軍中一艘歷經滄桑的軍艦,不僅歷經兩次世界大戰,還四次更改旗幟。不過「利綏」號的原身是德國的「祖國」號炮艦。 1904年,為了保護其在中國內河的特權,德國特意建造了這一艘內河炮艦。
  • 被清廷授勳的德國炮艦:傳奇炮艦伊力達斯號的前世今生
    而對於殖民這些化外之地來說,大型軍艦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反而在普法戰爭中就大顯身手的小型炮艦成為了最合適的幹預落後地區的武器。「伊力達斯」號所屬的「狼」級炮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伊力達斯」號在1878年於但澤下水,此炮艦重560噸,長155英尺。可以稱為炮艇中的「小個子」。而它那142馬力的發動機可以使炮艦最高速度達到8節。
  • 俄羅斯之旅-諾夫哥羅德
    1992年,諾夫哥羅德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諾夫哥羅德處在俄羅斯北端,位於聖彼得堡與莫斯科之間的大草原上,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中亞通往北歐的古代貿易要道。由於處在黑海和芬蘭灣的水路交通線上,古代船運忙碌的沃爾霍夫河穿城而過,這裡曾經是繁榮的商站城。(圖,諾夫哥羅德城。)
  • 挪威盾艦撞民船沉沒:快學學「戰鬥民族」那些奇葩的撞船戰術
    南森才露尖尖角,早有...不過戰鬥民族可能是個例外,他們不僅是撞擊戰術的行家,甚至還專門進行了總結,把這一戰術玩出了花兒。古代海戰,很多時候玩的都是「碰碰船」+「肉搏」「撞擊」玩出花兒二戰後期,蘇聯通過總結髮展出一套撞擊戰術體系:通過猛烈的撞擊,使得地方目標毀傷喪失戰鬥力。
  • 為何錯過風帆炮艦時代
    比如,俞大猷就曾經駕駛大船因為速度不及倭寇小船以及吃水太深,只能無奈的看著倭寇從淺水區從容逃走。其中鄭芝龍的頂級戰艦擁有西式火炮30門,劉香的大船也裝備有十幾門紅夷炮,因此明軍水師不得不再次進行升級。這時候的明軍水師開始出現雙層甲板炮艦與單層甲板炮艦,並在側舷裝備西式火炮10~30門不等。英國人彼德·芒迪在珠江口就曾遇到一艘載炮28~30門的明軍雙層甲板炮艦和一艘10~11門火炮的單甲板小炮艦。
  • 阿爾及利亞最強7級條約重巡?戰艦世界見分曉
    阿爾及利亞號重巡洋艦是法國海軍在二戰期間設計建造的一艘標準的條約重巡洋艦,她在10000噸排水量的嚴格限制下達成了重巡洋艦火力、防禦和機動的最高水平,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違反條約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和高雄級重巡洋艦,因此與義大利的扎拉級巡洋艦並稱最強條約重巡。
  • 甲午日本海軍近一半都是木頭殼子炮艦
    聯合艦隊包含帆船炮艦和商船炮艦日本海軍34艘戰艦隻8艘拿得出手一般而言,我們普遍認為,日本特別肯花錢,買了很多先進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結果在甲午戰爭,全部先進軍艦的日本艦隊打敗了不肯花錢,全部是舊船的北洋水師
  • 泰晤士河發現保存尚完好倫敦號風帆戰艦(圖)
    計算機復原的倫敦號想像圖資料圖片  新華網消息,據中國網報導泰晤士河最大的水下打撈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共發現了7艘失事船隻,其中包括1665年沉沒的著名的倫敦號風帆戰艦,還有一艘遊艇改成的用於二戰的炮艦
  • 亞平寧半島的貴客到黑海艦隊旗艦,命運曲折的新羅西斯克號
    引子 1948年12月15日,這一天對於蘇聯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黑海艦隊將要接收一艘戰列艦。這艘戰列艦是來自於義大利海軍的戰敗賠償軍艦。其服役於一戰之前,是一艘艦齡很老的戰艦。但對於當時的蘇聯海軍來說,這艘戰列艦仍然是極為寶貴的,它就是朱利奧·凱撒號戰列艦。
  • 歷經磨難服役百年的北洋「操江」號炮艦
    最近,至今為止已在海軍服役105年的俄羅斯「公社」號潛艇救援艦,在黑海與友艦一起訓練的報導再次見諸網絡,引起網友關注。其實,翻開中國海軍發展史,同樣也有一艘歷經磨難服役百年的艦船,它就是清朝江南製造總局建造的北洋艦隊「操江」號炮艦。
  • 2艘美艦駛入黑海,俄海軍派出1988年撞艦事件同型護衛艦攔截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俄羅斯誓死守護的黑海海域,美國軍艦不斷進入引發的波瀾不斷。近期更是同時有2艘美國海軍戰艦出現在黑海,而俄羅斯海軍也針鋒相對派出戰艦「盯梢」,讓人很有歷史穿越感的是,黑海艦隊派出了一艘艦齡38年的老式護衛艦,同型護衛艦還是當年黑海美蘇海軍撞船事件主角之一。
  • 美驅逐艦逼近俄羅斯家門口,多艘戰艦果斷地圍上去?
    據俄塔新式報導,如今中東的整體局勢稍微有了些緩和,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美國海軍派出的一艘「波特」號飛彈驅逐艦,開始駛進了俄羅斯的後院黑海進行戰略巡航,從來不吃虧的戰鬥民族,奉行著你來我往的原則,俄黑海艦隊果斷的派出戰艦對其進行跟蹤,監視。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的海峽是由北約國家土耳其控制著,而東側則是可通過刻赤海峽連接亞速海。
  • 大清末期的炮艦外交:6艘戰艦來家門口,巡洋艦隊懟回去
    【話說軍世】大清後期是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開端,其深層次原因還是封建體制導致的積貧積弱,和落後於時代造成的,不過其實在大清末期的炮艦外交上,還是有一些精彩「片段」的,只是被整體的衰敗中,這點精彩是在作用不大。
  • 諾夫哥羅德人和他們的市民大會,以及文獻被發掘
    諾夫哥羅德與德國各商貿城市所組成的漢薩同盟進行貿易諾夫哥羅德商人在瑞典的哥特蘭島上擁有自己的貿易商場。在諾夫哥羅德本城裡也開辦有所謂德意志、哥特人商場,德國和斯堪地那維亞商人前來諾夫哥羅德做買賣時,就在那裡儲存商品和居住。為諾夫哥羅德帶來大量財富的還有與東方一伏爾加河流域的布爾加的貿易那裡的商品則來自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