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盾艦撞民船沉沒:快學學「戰鬥民族」那些奇葩的撞船戰術

2020-12-25 百家號

最近,除了剛剛過去的「珠海航展」外,挪威盾艦「英斯坦」的沉沒,算是軍圈裡為數不多的大新聞了。在與貨船相撞7天後,經過一系列神奇操作(過早棄艦、損管水平低下、忘關閉水密艙門等)的「南森級英斯塔號」終於沉的只剩下「尖尖角」了。在無奈的看著這艘「全球首沉」之盾艦的同時,人們也不免感嘆:撞船這種事,挪威居然一丁點也沒向鄰居俄羅斯學到。但戰鬥民族的「撞擊」史源遠流長。

  南森才露尖尖角,早有...

英勇與慘烈並存

提及撞擊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會想到「神風特攻隊」。在窮途末路下,企圖以「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方式,往往讓人看的是頭皮發麻。這種看似腦迴路短路的操作,確實屬於撞擊戰術的一種。即:操縱包括戰機、艦艇、軍車等一切可用的載具本身作為武器,對敵方目標發起猛烈的撞擊行動,以達到毀傷目標的作用,使之完全或者部分喪失戰鬥力。

窮途末路時使用「神風特攻隊」式的撞擊戰術,與其說是「戰術」,更像是在送人頭

就現實而言,「撞擊戰術」大概最早起源於火炮技術不成熟的古代海戰當中,屬於「不得不為」的一種戰法。由於使用時多具有「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特性,所以這一戰術使用時往往都是「英勇與慘烈」並存的,而且步入現代以來「撞擊戰術」出現的次數也越見越少。不過戰鬥民族可能是個例外,他們不僅是撞擊戰術的行家,甚至還專門進行了總結,把這一戰術玩出了花兒。

古代海戰,很多時候玩的都是「碰碰船」+「肉搏」

「撞擊」玩出花兒

二戰後期,蘇聯通過總結髮展出一套撞擊戰術體系:通過猛烈的撞擊,使得地方目標毀傷喪失戰鬥力。並將之寫入作戰條令:「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主動撞擊的方式對於入侵我方控制區的敵對軍用目標發起警告式的攻擊,迫使其遠離亦或者被我軍俘獲。」這一戰術廣泛的融於蘇軍海陸空三軍中,並在之後的冷戰中很好的「嚇唬」了美帝,也取得了「豐厚的戰果」。

美帝總是被撞的那一個,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今天,而且還漸有擴大之勢

就海軍而言,蘇聯時代所造的戰艦往往比較「結實」(解體這麼多年,家底兒還沒敗完),一則是蘇聯海軍所活動高緯度地區,海況確實不是很好。另一則是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撞擊需求,通過自己加固的撞角和特製耐壓船體等,並通過相應的撞擊戰術高速撞擊對方艦艇側翼的薄弱位置。

大概就這麼撞!——「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

除了1944年,蘇聯裝甲艇在楚德湖撞沉德軍艦艇,蘇聯「不沉」號驅逐艦在波爾奇尼赫灣撞沉德國潛艇這些案例外,最經典的非「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莫屬。當年2月,美軍飛彈巡洋艦「約克城」號(9000噸)和飛彈驅逐艦「卡倫」號(8000噸),以無害通過為由抵近「偷窺」黑海艦隊駐地塞瓦斯託波爾基地。蘇軍派出了「忘我」號護衛艦(3000噸)和SKR-6號巡邏艦(1000噸)加以應對。

「黑海撞船事件」雙方實力對比,可見蘇聯兩條船加一起還不及美軍一條船噸位的一半

在溝通無果後,「忘我」號發出了著名的信號:「我見奉命撞擊你艦」,然後堅決的撞向了是自己2倍有餘的「約克城」號,SKR-6號也撞向比自己大6、7倍的「卡倫」號。最終,美帝在無限驚恐中,被兩艘比自己小的多戰艦給「擠」走。至今,這一事件在維基仍單獨成一詞條...

「約克城」上的「好事者」記錄下的撞船影像

水下的「瘋子伊萬」

水面的撞擊慘烈異常,水下也不可倖免。冷戰時,蘇聯潛艇在水下潛航時,為防止有人「盯梢」,經常在正常航行時突然極速轉向,以探查是否被跟蹤,如果有就「撞沉它」。這一戰術稱作「蘇聯大迴轉」,亦稱「瘋狂伊萬」。

不過每當這時,往往都是蘇聯一方佔據優勢。因為蘇聯核潛艇活動區域多在北極,因此設計時多採用鈦合金材質的雙殼體設計,其牢固程度甚至可以全速撞開北冰洋凍結的冰面,比西方那一票單殼體潛艇的設計牢固程度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當中比較著名的一次是1992年時,美軍「巴吞魯日」號與俄羅斯K-276「螃蟹」號的相撞事件。當時,美軍一如既往的在俄羅斯海軍基地(科拉半島軍港入口處)外邊「盯梢」,察覺不妙的945型核潛艇K-276「螃蟹」號一記擺舵旋迴,徑直向「巴吞魯日」號迎頭撞去。

撞擊事件對於K276這隻硬殼「螃蟹」來說就是「灑灑水」的事,指揮臺受損但是尚可修復

撞擊對於美帝的「小脆皮」來說就沒那麼好受了,「巴吞魯日」號事後掙扎了三年也沒活成

結果「螃蟹」號指揮臺圍殼「蹭破點皮」,事後修修補補接著用,而「巴吞魯日」號被撞成了「半身不遂」,最終在掙扎了3年後,成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磯級核潛艇。自那以後,美軍很知趣的停止了在俄羅斯核潛艇基地附近的潛艇活動。

修復之後的「螃蟹」甚至在指揮臺中間白底黑字在五邊形裡寫了個「1」,證明自己拿了「人頭」

說完了蘇/俄的碰碰船簡史,我們回頭看看這次挪威的「南森級」,不僅一點沒學到隔壁俄國人的「撞船技術」,更是連堅毅的決心都沒有。事發前漫不經心、反應遲緩,事發後損管不利、無所作為,但「棄艦」過程卻比誰都流利,甚至連水密艙門都忘了關。最終,「南森級英斯塔號」就是被這些豬隊友給害沉了,只是不知道這鍋會不會被甩給西班牙,畢竟「盾艦」這種高大上的裝備,並非挪威所能完全駕馭的...

就是他們——挪威海軍!救援不力,拍照倒是一流,還面帶迷之微笑

相關焦點

  • 又撞船了!俄軍百噸小艦太皮實,大白天撞上萬噸巨輪,竟揚長而去
    這讓人想到當年挪威海軍宙斯盾級飛彈護衛艦撞上貨輪沉沒的情景,而且這艘小型反潛艦隻有800噸的滿載排水量,對面可是12000噸級的萬噸巨輪啊! 要說戰鬥民族不能比啊!駕駛小軍艦的艦長就和沒事人一樣,開著軍艦與萬噸巨輪脫離接觸後揚長而去,回基地修理去了。扔下貨船上的人面面相覷!
  • 一個月內三次撞船,挪威海軍心很喪:維京人的老臉都快丟完了
    2017年是美國海軍撞船之年,2018年,撞船的魔咒降臨到了挪威海軍的身上。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規模不大的挪威海軍先後經歷了三次撞船事件,不僅讓本國海軍士氣大挫,也讓國際同行看了不少笑話。第一次撞船大家都知道,主角是挪威海軍五大金剛之一的英斯塔號護衛艦,該艦與萬噸級的貨輪相撞後如今已經完全沉沒,正在由專業的打撈團隊進行打撈,基本是涼透了。該艦滿載排水量5000餘噸,裝配了美國出口的宙斯盾系統,造價高達5億美元,其沉沒後也被稱之為是世界上第一艘在役期間就涼涼的盾艦。
  • 又撞船了!俄軍百噸小艦太皮實,在白天撞上萬噸巨輪,竟完好無損
    撰文丨南喬 編輯丨餘青宇 此前,挪威的一架從美國購入的"宙斯盾"級護衛艦在與油輪相撞之後直接在海上沉沒,讓整個北約都震動不已,美國的挪威聯合組織了專門的調查團隊,對該護衛艦真正的沉沒原因進行調查
  • 挪威海軍「英斯塔」號放棄治療,5000噸宙斯盾艦也太「脆弱」了
    據了解,挪威官方發布消息稱,去年與油輪相撞沉沒的挪威海軍的宙斯盾艦"英斯塔"號,在專家組的綜合評估後,認為雖然軍艦外觀大體完整,但內裡昂貴的電子設備因長時間泡海水已全部損壞,修復無望建議拆解當廢鐵出售。
  • 施洋:致遠艦要撞的,很可能不是吉野
    當時的海軍正處在從木殼船向鋼殼船、鐵甲船,從前膛炮向後膛炮轉換的時期,不僅武器裝備的性能日新月異,連海戰的形態也處於遊移不定的狀態。 「撞沉吉野」的悲壯神話 作為黃海海戰,也是致遠艦生涯的最高峰,「撞沉吉野」無疑是致遠艦最為傳奇的和壯烈的部分。兩艘系出同門的戰艦在海戰中的對決,更是這兩個國家命運決戰的象徵。關於致遠艦駛出戰列是為了撞沉吉野還是發射魚雷進行近戰尚有疑問,致遠艦是中雷沉沒還是鍋爐艙爆炸沉沒也沒有定論。
  • 美艦被菲船撞得沒法漂洋過海 臺媒:靠臺制船運回
    摘要:美國海軍驅逐艦「菲茨傑拉德」號6月被菲籍貨輪撞後,目前停泊在日本橫須賀軍港。由於毀損嚴重,美軍決定運回本土維修。據美媒稱,受損船艦無法飄洋過海,臺灣制的重載船「藍馬林魚」將擔負此載運,上回該船載運「科爾號」,賺走美國海軍450萬美元。
  • 中國潛艇遇死亡斷崖獲救,挪威戰艦近海撞沉:為啥差距這麼大
    好好的一艘軍艦,咋說沉就沉呢▲早些時候還在搶救中的英斯塔號挪威海軍儘管使出渾身解數挽救這艘價格不菲的宙斯盾護衛艦,欲使其坐灘而不至於沉沒...但不幸的是,這艘艦最終還是在劫難逃,根據11月13日挪威媒體公布的最新照片顯示,這艘船還是因傷重不治搶救無效身亡。
  • 挪威擱淺護衛艦已報廢,海事部門曝光真相,該艦直衝撞向巨型油輪
    但是護衛艦隻是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一句,卻沒有任何動作,結果毫無反應的護衛艦直挺挺地撞上了油輪。5000噸的護衛艦在11萬噸油輪面前就像是助動車主動撞集卡!這個故事就像是航母與燈塔故事的翻版。故事是這樣的!美國航母戰鬥群發現有一加拿大水上目標在其航道前方。
  • 日本潛艇竟撞上民船 不能說明潛艇水平高低(圖)
    一艘日本「春潮」級潛艇星期二(21日)捅了大婁子,在演練上浮時竟懵頭懵腦地撞上一艘民船,引來日本媒體的一片驚叫和質疑。這幾年,日本的潛艇與它的「宙斯盾」艦等搶眼的裝備比,總體上「比較低調」,但近來,關於日本潛艇的新聞忽然多起來。
  • 北約軍演鬧出大洋相,軍艦跟郵輪相撞,價值5億軍艦擱淺沉沒
    近日,據媒體報導,北約的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剛結束,在29國65艘各型艦艇各自回國途中,在挪威西部城市卑爾根西北約40公裡的斯圖雷油港附近的當地凌晨4點零三分,一艘掛著馬爾他國旗的油輪撞上了挪威軍艦「黑格爾·英斯塔」(舷號F313),隨後該船嚴重傾斜並擱淺在岸邊防止沉沒。
  • 甲午戰史專家新發現:鄧世昌駕艦未撞向吉野號
    海戰結束後,11月24日在《倫敦新聞畫報》上刊登過英國人畫的一幅黃海海戰新聞畫,標題為《中國軍艦「致遠」號沉沒》。「這幅畫,表現致遠艦正在撞向日本軍艦,中間那艘向右側歪的就是致遠艦。我們以前只注意到致遠艦衝鋒,但忽略掉畫面正前方那艘巨大的軍艦,它不是吉野,而是日本本隊的旗艦松島號。」「接著找下去,居然發現這不是一個孤證,而是大量的存在。」
  • 挪威擱淺護衛艦快被淹沒,造價35億鐵定報廢,海軍一年軍費打水漂
    當時該艦完成了北約的「三叉戟接點」演習任務,返回港口,結果發現對面一艘11萬噸級的油輪迎面駛來。根據事後挪威海事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當油輪雷達上發現了挪威護衛艦,並通過海事部門與對方取得聯繫後,要求其向右轉舵以避開巨大的油輪。但是護衛艦隻是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一句,卻沒有任何動作,結果毫無反應的護衛艦直挺挺地撞上了油輪。
  • 越南漁船剛撞上中國海監船,結果吃了大虧
    3月30日,一艘在中國近海活動的日本驅逐艦,被中國漁船給撞了個大窟窿。中國漁民的這一招,很快被越南漁民給學了去,沒幾天,他們也上演了一出「漁船撞海監船」的戲碼。不過,這次吃虧的還是越南漁船。據環球網4月3日消息,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稱,4月2日凌晨,越漁船QNG90617TS號非法進入中國西沙群島海域進行侵漁活動,中國海警4301艦依法對其進行警告驅離。越漁船拒不駛離,並多次做出危險動作,撞到我海警4301艦後沉沒,全部8名船員被我海警救起。經詢問,越漁船船員對非法進入我管轄海域作業和實施危險駕駛行為供認不諱。
  • 英國二戰史上最不要命的驅逐艦,被包圍後撞向德軍巡洋艦
    1940年4月5日,應挪威政府的請求,皇家海軍開始在挪威水域布雷。布雷船由海軍少將懷特沃斯率領戰列艦巡洋艦「聲望」號和四艘驅逐艦進行掩護。「螢火蟲」號就是這四艘驅逐艦之一。但是出乎皇家海軍意料的是德軍已經開始入侵挪威。
  • 2艘美艦駛入黑海,俄海軍派出1988年撞艦事件同型護衛艦攔截
    近期更是同時有2艘美國海軍戰艦出現在黑海,而俄羅斯海軍也針鋒相對派出戰艦「盯梢」,讓人很有歷史穿越感的是,黑海艦隊派出了一艘艦齡38年的老式護衛艦,同型護衛艦還是當年黑海美蘇海軍撞船事件主角之一。「海燕」級是俄羅斯上世紀70、80年代建造的3200噸級反潛艦。
  • 一年6艘同級潛艇發生撞船事故
    來看看K級幾艘艇的遭遇吧,K13號在1917年1月因輪機艙進水沉沒,同年11月18日,K1被姊妹艇K4撞沉。1918年,有6艘K級潛艇相繼發生撞船事故。1921年1月20日,K5在比斯開灣莫名其妙地沉了。K3、K16、K12都發生過無法上浮的情況。K級總共只有17艘,出了這麼多事故似乎像是被詛咒了一樣。
  • 史上最厲害的撞船王,逢撞必勝,也是唯一一艘撞沉敵軍潛艇的郵輪
    鐵達尼號是當時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一艘大西洋郵輪,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有「永不沉沒」的美譽 。在舉世矚目的處女航中,這艘巨輪在大西洋上與冰川相撞後迅速沉沒,上千名乘客在這起空前慘烈的悲劇中身亡。
  • 臺軍1小時內一半驅逐艦發生撞船事故 跟漁船爭地盤
    臺媒報導,10月3日上午,一小時內臺灣海軍兩艘基德級驅逐艦先後發生撞船事故。現在臺灣海軍能夠劃分為「驅逐艦」的只有這4艘基德級驅逐艦。據報導稱兩艘驅逐艦一艘是在進港時期被撞,一艘是民船轉移泊位轉彎過大撞到軍艦。主要的原因還是臺灣缺少軍港和泊位,不得不長期混用。
  • 致遠艦打撈顛覆國人認知,鄧世昌撞向敵陣原來是要做這件事
    這場戰鬥中,北洋水師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無奈自己作為大清的一份子,身上烙印了太多這個腐朽王朝的胎記,船老炮少,連軍艦上的煤都被偷工減料換成了八槽煤,導致本就船速不快的北洋水師軍艦,在機動性上更加大大折扣!這樣的戰鬥,未戰其實已經有了端倪!
  • 二戰驅逐艦與重巡洋艦單挑:撞出40米大口子
    【話說軍世】1940年的北大西洋很不太平,4月德國開始威悉河演習後,英國驅逐艦在挪威偷襲並重創德國驅逐艦隊,隨後英國艦隊全殲德國10艘驅逐艦,不到2個月後,德國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兩姐妹外出「破交」,重炮擊沉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和兩艘驅逐艦,而在此之前,英國一艘驅逐艦還曾單挑一艘德國重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