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銅盂古鎮勝跡多

2020-09-15 大潮汕灣視點

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是潮汕地區歷史悠久的古鎮之一。如今,這裡的古建築、古樹木、古文物和古今名人遺蹤,仍然引人入勝。

銅盂鎮境內的臨崑山,在唐代曾經是潮陽縣治。據史料記載:唐先天元年(712)復置潮陽縣,縣治在臨崑山。至唐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韓愈將潮陽縣治遷到新興鄉(後稱棉城鎮,現為潮陽城區)臨崑山作為潮陽縣治,長達107年,後縣治居民多遷到山下平原居住,故縣邑變成山嶺和農田,但在萋萋芳草和森森古柏中,仍埋藏著很多有價值的古文物。

1984年,在臨崑山發掘一口古墓葬,出土有石斧,陶瓷器皿,陶壺和硯臺,青瓷羊,書柬和刀等一批文物。據專家考證,在晉代,銅盂一帶已是十分繁盛,唐永泰元年(715),工部尚書洪大丁因剛直不阿,得罪當朝權臣,被貶為潮州刺史,洪大丁任滿,選擇山青水秀的銅盂定居,募夫墾植,開挖壬嶼溪,建橋築路,修築渡口,置木船數十艘,運載貨物,與潮州、揭陽等地通商,銅盂成了當時內河水運和通商的重要口岸。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西巖寺高僧大顛和尚雲遊至銅盂龍山,連稱「此乃佛門勝地」,遂於此建「靈山禪寺」,如今,盛唐古剎靈山寺雖然經歷了1200多個春秋,仍然保存古建築風格。韓愈刺潮期間,曾三次往靈山寺拜訪高僧大顛和尚,並贈衣留念,如今靈山寺有韓愈贈衣大顛的「留衣亭」,唐長慶四年(824),大顛祖師圓寂,眾徒弟把其遺體歸葬於一墓塔,稱「大顛祖師墓塔」,墓塔用石塊構築,呈八邊形,塔高2.8米,塔身最大直徑1.8米,由78塊規格石砌成,結構嚴謹。墓塔底座雕刻著一簇花卉和飛龍走獸,古墓塔歷經1200多個春風秋雨,仍然光採照人,可見唐代潮州的建築藝術已是十分高超。現墓塔是省文物保護單位。

靈山寺前有兩棵「甘棠樹」,雙棲連理,蔚為奇觀。據史料記載,這兩棵樹是元至正年間,一高僧從陝西移植而來。奇特的是,人們用手指輕輕擦破樹皮,即會流出紅色粘液,故當地人又稱之為「血樹」。這兩株已有600多歲高齡的古樹,年年枝繁葉茂,生長旺盛,令人讚嘆不已。靈山寺內牆壁上有奇特的「信蘭」,這株植於壁上的蘭花,只有一小撮泥土附壁,卻生長旺盛。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信如和尚重修靈山寺,植此蘭於寺院牆壁上,三百多年來,這株壁上蘭花不管炎夏嚴冬,風吹雨打,仍生機勃勃,被視為奇觀。

銅盂古鎮地處潮汕平原的練江中遊,背倚小北山,溪河與青山交相輝映,風光秀麗,境內大小橋梁100多座,有建於唐代的月眉橋、石拱橋、石板橋,也有現代的鋼筋水泥公路橋,還有一處處名人遺蹤和神奇傳說,勝前村是宋代著名學者、刑部郎中許申的故鄉,這個古代幾百人的小村子,從宋代至明代,就出了九位進士;銅缽盂被譽為「名人村」,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郭任遠、我國現代外交家郭豐民、紅學家和戲劇家郭豫適,都是這個村的人;集星村是我國著名電影藝術家蔡楚生的故鄉,蔡楚生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如今村裡有蔡楚生故居和他親筆書寫的墨寶。

千年古鎮銅盂,在保存一批文物古蹟,古建築、古風韻的同時,新建設也令人矚目,中學、小學、市場、街道和各項設施日臻完善,興辦了針織、服裝、文具、玉雕、紅木家具等一批民營企業,好多人到國內各地興辦企業,成了當地知名實業家,正是借得東風勁,古鎮正逢春!(劉瑞瑾)

相關焦點

  • 潮陽總共有多少個鎮和街道,谷饒人知道嗎?
    潮陽春秋戰國時,地屬嶺南百越。秦屬南海郡地。漢屬南海郡揭陽縣地。西晉為揭陽縣地。1993年4月撤縣設市,2003年撤銷縣級潮陽市,分設潮陽區和潮南區,劃歸汕頭市管轄。 潮陽文物名勝眾多,是汕頭市旅遊景點最多的區,區內現有古蹟和旅遊景點100多處,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蓮花峰風景區屬國家AAA級風景區,汕頭新八景之一。
  • 汕湛高速潮陽段即將通車 汕頭至廣州車程縮至4小時
    記者從汕頭市潮陽區了解到,汕湛高速汕頭段自啟動建設以來,施工單位多節點施工、生產穩步推進,其中,項目潮陽段主線路基、橋涵、隧道、路面工程已經全部完成,將於10月30日主線完工至普寧佔隴互通,實現通車。
  • 潮陽這座「九龍吐珠皇宮」,你去過嗎
    本平臺法律顧問 |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林塭豐來源 | 今日潮陽未經授權謝絕轉載1976年,一個背井離鄉的潮陽銅盂青年初涉香港地,二十載風雨洗禮,成就了一番商業奇蹟,多年後在洋美村明安裡位於潮陽銅盂鎮洋美村,佔地50多畝,其主體建築由八座潮汕傳統民居"四點金"、和一座後庫環繞一座祠堂而共同構成,在潮汕民居中屬於"九龍吐珠"格局。
  • 汕湛高速公路汕頭潮陽段完成投資17.7億元,預計明年完工
    ,協助高速公路業主和施工單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至目前,汕湛和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潮陽段建設總體進展順利。汕湛高速公路項目潮陽段裡程長度共約24.5公裡,經棉北、文光、城南、金浦、河溪、和平、銅盂、貴嶼8個鎮(街道)40個村(居),設棉田、白竹、和平、銅盂、貴嶼等5個互通立交,與國道324線、省道234(揭海公路)、省道237(灰田公路)、縣道X059(陳南公路)連接,同時配套建設和平連接線,長約2.67公裡。
  • 兵家必爭之地,汕頭潮陽古港關埠鎮
    關埠濱臨潮汕三大江之一的榕江中遊,江面水深港闊,早在明代,這裡的商船就可直通潮陽、達濠、潮州等港口,榕江南岸和練江北面的谷饒、銅盂、西臚、金玉、河溪等數十鄉的農產品、山貨和土特產通過關埠港銷往潮汕各地。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潮陽人肖鳴琴在關埠港建立電船運輸公司,北至揭陽縣城,南至潮陽、海門,東至汕頭等地,人貨皆由電船運輸,關埠港口年吞吐量近萬噸,客運量逾10萬人次,關埠港一派繁榮景象。
  • 僑鄉汕頭潮陽「百河千溝萬渠大整治」舊貌煥新顏
    僑鄉汕頭潮陽「百河千溝萬渠大整治」舊貌煥新顏 潮陽區組織對銅盂鎮官田出水至北港支流河段進行疏浚整治
  • 吳鎮明先生100萬,捐贈潮陽這個英歌隊……
    速讀 旅港同胞,吳鎮明先生返鄉特邀洋美村英歌隊參加明安裡聯歡會,共進午餐,並贈送潮陽區銅盂洋美英歌隊100萬元作為訓練和福利的用途,贈送潮陽區銅盂洋美小學10萬元作為獎勵教師和資助學生的費用。
  • 潮陽今天各地已貼出……
    - - 推廣 - -本平臺法律顧問 |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林塭豐來源 |健康廣東、健康汕頭、今日潮陽、西臚網、銅盂資訊、關埠小鎮、媽祖珍珠文化、央視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潮陽新聞第一時間知曉加微信 朋友圈已更新
  • 潮陽首期投資1.5億元打造靈山文化旅遊區
    在潮陽銅盂鎮,不僅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由高僧大顛創建、素以「道跡賢蹤」著稱的靈山寺,還有旅遊鄉親吳鎮明先生捐資2000多萬元興建的「明安裡」庭院,銅盂還是現代中國電影藝術大師蔡楚生先生的故裡。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潮陽各景區做好迎接遊客準備工作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為迎接國慶中秋黃金周,他們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增加人手加強景區周邊停車秩序管理,加強環境衛生保潔和保安巡邏,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並從10月1日開始,保安隊伍、衛生隊伍增加20多人,達到每天60多人,大力倡導文明旅遊新風尚。
  • 身為潮陽人,你知道潮陽歷史演變嗎?
    潮陽於周朝以前為「揚州南境」,未有政權建制。先民在這裡過著以漁獵為生的生活。公元前333年,楚國興兵消滅了浙江一帶的越國,「越以此散」。越族轉徙播遷,散布於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諸族子爭立」等原因,形成不同的部落,史稱「百越」,潮陽此時屬「南越」疆域。
  • 滾動丨潮陽、潮南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強降水持續中
    9:50更新南方+讀者「小林」發來視頻顯示,9時45分許,324國道汕頭往潮陽方向大峰醫院附近路段水浸,目前積水已超半個輪胎深。而對向路段則沒有水浸情況。9:35更新南方+記者從潮陽氣象臺、應急局獲悉,受低渦切變影響,5月21日08時至5月22日08時,本地普遍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平均雨量103毫米,最大雨量出現在潮南區成田鎮,達201毫米。預計今天白天本地仍有大到暴雨,潮陽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請注意防禦。
  • 銅盂這4個村子竟都藏著天然遊泳池,水清景美岸綠!
    該村積極發動全體村民、鄉賢捐資,投入300多萬元,全力對後岐魚塘池、壺豆內河水域進行清汙清障,截汙引流,河岸修築石璃、護欄,並組織人員專職打撈河面飄浮物。隨著水質明顯變好,每天引來近千人次村民消暑戲水。
  • 大愛無疆 | 義烏市潮汕商會捐資救助潮陽潮南災後重建
    9月29日上午,義烏市潮汕商會會長張燕霞、執行會長張應華、青年委員會主席黃慶輝、商會秘書長陳見新、副秘書長張奕雄、常務理事李昊澤、理事張燕璇等一行人來到汕頭市慈善總會,將籌集的26萬善款委託汕頭市慈善總會交付潮南潮陽災後重建
  • 潮陽之南,南海之濱山水之城,汕頭市潮南區
    汕頭西南,潮陽之南。潮南區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汕頭市西南部,是汕頭市六個市轄區之一,潮南為潮陽南部的簡稱,因地理位置位於原縣級潮陽市南部而得名,據《中國地名辭源》:(潮陽)以地處大海之北而得名;另說因處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陽;這裡東濱南海、西連普寧市、南鄰惠來縣、北與潮陽區接壤。
  • 丘逢甲在潮陽
    提示:點擊上方"潮商"關注我們濱臨南海的潮陽東山
  • 潮陽海門蓮花峰,藏著宋元時期的墨寶
    海門蓮花峰,位於潮陽棉城南面約10多公裡瀕臨南海處,是一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峰頂巨石開裂成瓣狀而形似初綻開之蓮花,因此而得名。 如今,此處已修為蓮花公園,闢為旅遊景點,先後有楊尚昆、老舍、劉海慄、陳大羽等領導名人慕名而來,留下六十多件書畫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