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做槓精,校長如何坦然面對老師評價

2020-12-16 助力校長

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被別人評價,在機構中,管理者常常會被老師評價。彼得·德魯克在《旁觀者》一書中曾反覆強調人是多變的、多元以及獨特的,而管理別人,管理自己都要順應這些特質。

【典型案例】

機構坐標杭州,體量600萬左右,學科賽道,主要業務課外輔導

李老師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不太熱衷參與機構老師的竊竊私語和機構決策的事情,他寧願待在辦公室裡完成自己的任務。李老師對事情的看法也和周圍的人不盡相同,這一點讓他周圍的許多同事感到很不舒服。

雖然他的很多想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很合乎邏輯,不過有時在指出別人謬誤的時候,會讓人有點無法接受。他往往是贏了戰爭,卻輸了友誼。但是公司管理者們還是願意接納李老師,繼續重用他,因為他的記錄一向良好,而且工作很有成效。

有一天開早會時,李老師提出一個激進的方法,來處理客戶的問題。這個方法與管理階層所認定的原則大有出入。

當李老師提出他的構想時,管理者都認為這個構想太缺乏幽默感了。李老師則十分認真,他越往下說,在場的人就越覺得如坐針氈,因為李老師的提案顯示出了管理階層的弱點。更令人煩躁的是,他們越是反駁李老師,反而欲蓋彌彰越是讓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

【問題分析】

雖然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承認自己的缺點,因此指出他們的缺點會讓他們變得易怒且充滿敵意,這也是案例中管理者在被李老師揭示出弱點後感到煩躁的原因,一開始是很難讓人誠實面對的,所以他們一起反駁李老師,把他塑造成一個愛找麻煩的人。

不少管理者都有一意孤行的癖好,除了自己的意見外,根本聽不進別人任何有益的進言。當別人有意見的時候,他們也常常命令別人保持沉默。當組織生活的環境裡發生質疑的時候,出面發出質疑的人就很有可能被貼上「特例」的標籤,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一個機構要想充分發揮每個老師的能力,爭取最佳表現,領導者必須能夠和老師齊頭並進,以整個團體的目標為自己的工作標準,不破壞它的實現。

如果老師不得不循規蹈矩,壓制自己的行為、特點和人格,放棄自尊和自由,被當作「次等人」;或者規章制度完全是上層管理人員說了算,毫不考慮老師的願望,而上層管理人員又可以倚仗權勢另搞一套,那麼,負面效應就不可避免了。當然,如果有些老師故意製造問題,破壞團體,領導者也要對此進行重新審視。

到底什麼才是評斷反對和不同意見的最佳方式?要想正確對待發表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意見的人。你必須擁有成熟、包容的胸襟,並注意傾聽,廣納不同的觀點。

【方法】

1.明確層級,奠定基調

機構首先要明確層級,領導者一旦感到隊伍中有人起了破壞作用,就必須採取行動。作出決定儘管艱難,但不可避免,此舉可以増強領導者的可信度,如果一味地逃避問題只會縱容蓄意挑事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將會更大。

領導者有責任事先定好上下級關係,為工作方式定下基調,並把這些信息有效地傳達給老師。老師對領導者的挑戰多半來自於對既定的理念和上下級安排的不認可。一旦某些挑戰破壞了隊伍的運轉,必須去面對它、解決它。

2.廣納良言,開誠布公

優秀的領導者會容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並鼓勵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老師意識到可以對問題進行開誠布公的討論,他會從心裡認可領導者,然後極力支持他而不是刻意反駁。比起獨斷、拒斥、懲罰或者解僱,積極有效的交流效果會更好。機構的業績、士氣和團隊精神將因此而大幅提升。

即使老師的評價不準確,一個傑出的領導也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認真對待,然後對老師加以訓練和指導,幫助老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尤其要讓老師更好地了解自身和他們的工作。

3.以身作則,言出必行

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領導就是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一個好的領導者絕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他既應該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決策者,也應該是一個親力親為的「優秀員工」。管理者總是老師們目光的焦點,他們往往會模仿管理者的工作習慣和修養。因此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道德修養。

領導者要想做到以身作則,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1) 具備自我管理素質;

(2) 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

(3) 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有魄力,講誠信;

(4) 與時俱進,貼近老師

4.協調一致,及時溝通

及時有效的溝通可以避免工作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領導者與老師之間要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保持價值觀的協調。

領導者與老師的共同價值觀將大體上構成所謂的「機構文化」,也就是這個機構的處事方式。領導者與老師彼此協調一致的價值觀是合理行為產生的基礎,讓團隊更有凝聚力。

【結語】

以上,就是「拒絕做槓精,校長如何坦然面對老師評價」的全部內容:

1.明確層級,奠定基調

2.廣納良言,開誠布公

3.以身作則,言出必行

4.協調一致,及時溝通

| 來源:校長邦大學

| 作者:cc

聲明: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

來源:生源多多

相關焦點

  • 遇到槓精,誰怕誰?這位老師的蘇格拉底「槓上開花」大法,絕了!
    普通人抬槓對事不對人,槓精是對人不對事。就像剛才在朋友圈裡的那條評論,完全是出於個人的「羨慕嫉妒恨」。2.普通人辯駁的目的是為了釐清是非、達成共識,槓精則無視言語中的邏輯,純粹是為反對而反對。當有人說:人都要面對死亡,所以我們應該嚴肅的對待和思考死亡這件事。一般人可能會說,沒錯,人都會死亡,可是我們不該嚴肅的對待它,因為畢竟我們面對它其實是無力的,還不如忘記它,享受過程中的快樂。槓精則會回覆:你特麼才死呢,老子活的好好的,閉上你的烏鴉嘴好嘛。3.普通人抬槓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一點小情緒,話說出口情緒已經疏導一大半。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除了生活中,娛樂圈的槓精也是一大把,熱播綜藝《中國有嘻哈》裡張震嶽那句「我覺得不行/很普通!」和MC熱狗回應「我覺得ok/可以!」,可以說是槓精本精了。而《演員的誕生》中章子怡和劉燁互懟那期,也算得上是尷尬型抬槓教學。總之,他們為反對而反對,以抬槓為己任。在槓精的世界裡講道理,還不如激發他們的「鬥志」有趣。
  • 為什麼說滴滴順風車不要回應槓精:從槓精三大特徵談起
    面對這些懶得看整改方案就一槓到底的典型槓精言論,滴滴的柳青發微博作了回應:大家的批評都悉數收到。我自己作為一個資深女白領,也覺得現在的順風車產品功能對女同學們不太好用,我們內部的產品同學曾無奈自嘲自己在做「一款最難用的順風車產品」,給朋友們心裡添堵,心裡也是覺得挺凹糟的。但是在安全的問題上,還真是有點兒如履薄冰地在試運行。
  • 遇到槓精,誰怕誰?這位老師的蘇格拉底「槓上開花」大法,絕了!
    普通人抬槓對事不對人,槓精是對人不對事。就像剛才在朋友圈裡的那條評論,完全是出於個人的「羨慕嫉妒恨」。2.普通人辯駁的目的是為了釐清是非、達成共識,槓精則無視言語中的邏輯,純粹是為反對而反對。當有人說:人都要面對死亡,所以我們應該嚴肅的對待和思考死亡這件事。一般人可能會說,沒錯,人都會死亡,可是我們不該嚴肅的對待它,因為畢竟我們面對它其實是無力的,還不如忘記它,享受過程中的快樂。槓精則會回覆:你特麼才死呢,老子活的好好的,閉上你的烏鴉嘴好嘛。3.普通人抬槓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一點小情緒,話說出口情緒已經疏導一大半。
  • 校長如何評價一位老師是否是一位好老師?
    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一種怪現象:站在不同角度,對一位老師的要求和評價也可能完全不一樣。 站在學校角度,所有的校長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特級教師;教學質量沒得說,對學校事物負責認真,盡職盡責。 但所有的學生卻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實習老師!學生記不住老師教的有多好,但一定記得住老師對他有多好!
  • 如何評價民辦中小學校長的工作
    民辦學校董事長如何評價校長的工作、大型教育集團的總部如何評價各分校的工作,就這個問題,有朋友讓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從某種意義上講,民辦學校從開始招生的那一天開始,就要高度重視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評價,學生家長的滿意度越高,說明學校的管理水平越高,學生家長的滿意度越低,學校的管理水平可能就越低。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評價學校的管理及校長的工作,那就做一個家長問卷調查吧。
  • 給槓精一個標點符號,他可以槓到你懷疑人生
    之前有個大四女生立志要做網絡移動版的《本草綱目》,她的日常是進深山尋百草,表示之後也想找一份中醫栽培的工作。結果槓精就說:前幾天看到湖南有所大學的校長在校內即興彈唱,周圍聽的同學都很受感動。路人紛紛表示校長文藝,一開評論卻看到人說:更別是你隨口說一句的啊誰誰誰真好看啊!
  • 槓精:沒有人可以逼我講邏輯
    面對令人頭疼的槓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中這些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即槓精的邏輯;而後,深挖槓精何以成為槓精;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槓精。 1. 槓精的邏輯一個神奇的事情是,槓精並非是沒有思想的存在。
  • 如何坦然地面對失敗?
    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失敗,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人生在世,很多時候「萬事如意」真的只是一句美好的祝福,那麼,要如何坦然面對失敗呢? 面對這個犀利的問題,他很直接地回答說:「因為無能啊。」隨後他補充說,自己的學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評教授的水準。 其實,承認自己的不足,對很多人來說太難了,不論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公眾。很多人寧願花很多時間去解釋自己的困難,去訴說環境的掣肘,而從不坦然面對。
  • 讓學生評價老師,校長不幹了
    一般學校對老師的評價往往有一套制度。在這個評價體系中,教學業績往往會佔較大比重的分數。而教學業績其實就是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的成績。學校通過學生分數的排名給老師排名,然後給出老師的年終考核分,然後根據考核分評出年終優秀。
  • 魯迅:我是如何懟槓精的
    TOPIC 2 魯迅懟槓精槓精,人稱活體ETC,24小時自動抬槓。槓精其實自古有之,只是現在網絡發達,讓他們浮出水面了。,比較典型的槓精類別如下:天選型槓精(別人都是蠢貨,只有自己是不一樣的煙火!)槓精說:「只有我覺得公務員很好考嗎?」你說今天食堂的番茄炒蛋好好吃!槓精說:「只有我覺得番茄很難吃嗎?」——是的只有你!聲東擊西型槓精(你明明在說A,他卻偏偏覺得你在影射B,將討論範疇不合理擴大):新聞不斷爆出「家暴」、「殺妻」案,女性恐婚恐育,槓精說:「你們為什麼總發這種新聞造成男女對立?是不是不想讓我們找老婆?」
  • 孔子、老子如何應對「槓精」?知己知彼從容應對,不做「三季人」
    「槓精」是近段時間網絡流行語,這類人不問緣由,不管邏輯,不論是非曲直,一上來就唱反調。我們經常為此面紅耳赤狼狽不堪,其實我們的「槓精」歷史由來已久,而面對他們我們到底是該一槓到底不蒸饅頭爭口氣呢還是一笑置之深藏功與名,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他們遇到槓精時就已經總結出來了經驗。
  • 如何科學地回懟槓精,優秀的槓精與鍵盤俠有何區別
    生活富足了,肚子吃飽了,槓精就多起來了,生活中槓精不少,網上尤其多。槓精是真的很討厭,但是槓精也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學識淵博的槓精。今天我們就認認真真地從科學角度探討一下槓精的本質,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槓精。
  • 如何一招制服槓精?
    槓精,顧名思義,特指某個人很喜歡和別人抬槓。聊天的時候最尷尬不是沒話題聊,而是聊著聊著就把話說死了。經常有人特別喜歡接話,帶有抬槓的味道。雖然有時能夠成功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是卻很讓人反感。比如明明就是想表達一下今天天氣太冷了,後悔穿裙子了,那麼槓精可能就會抬槓說:冷你就別穿裙子啊,能怪誰! 在其他人看來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但是對於本人來說,就會覺得:說這句話的人不懂得聊天;說這句話的人喜歡抬槓,讓人很反感;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假如某天自己也發表一下這樣的感慨,然而你親近的人卻這樣說,自己心中又怎麼可能會歡喜…這個人就直接進了聊天的黑名單了。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不識相、不懂氣氛、不合時宜、又往往與你表達目的無關的回覆,被統稱為抬槓,而這種老是抬槓的人稱之為槓精。  槓精本精是什麼意思?  槓精本精源於網絡流行語「戲精本精」,「戲精本精」也是一個調侃用的詞,形容一個戲多,是戲精裡的戲精,偏向於貶義,槓精本精也就是槓精裡的槓精的意思。
  • 曾因評價劉德華楊冪等惹爭議,楊坤拍視頻諷刺「槓精」
    之前,楊坤在網上直播時曾評價過《驚雷》、評價劉德華、評價李佳琦楊冪直播、評價周杰倫新歌。不少鍵盤俠、槓精對於楊坤的評價也是各種歪曲理解。 如今楊坤拍這條段子視頻也是為了諷刺那些槓精、鍵盤俠,諷刺那些標題黨、亂寫的人。 在視頻中,一位拿著貼有「小槓」字樣的話筒的記者對楊坤進行了採訪。
  • 慧子是個槓精
    「抬槓」用來形容無謂的爭辯,而抬槓成癮的人,我們稱為「槓精」。濠梁之辯的慧子,可謂古往今來「槓精」界的鼻祖。 我們先回顧一下 濠梁之辯 。莊子說:「魚兒在水中遊,悠然自得,魚很快樂啊!」慧子問:「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莊子反問:「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到魚快樂?」
  • 槓精是怎麼成為「網絡公害」的?
    en突然之間,槓精這種無處不在新物種成了網際網路上人人喊打的對象。你可能親身遇到過一兩隻活體槓精,看過《槓精邏輯大揭秘》、《槓精的一百種應對方法》等科普指南,觀摩過一眾短視頻繪聲繪色的「槓精演繹」,然而依然搞不懂槓精這種「網絡公害」是如何出現的——為什麼槓精成為了一種萬能標籤?
  • 看了81篇應對槓精的文章後,我找到了應對槓精的終極方法
    世上槓精千千萬,你總會遇到幾個,如果還沒遇到,只能說明你接觸到的人還不夠多。什麼叫「槓精」呢?前幾天聽了C計劃聯合主創藍方老師的「用批判性思維拆解溝通中思維漏洞」的課程,進一步明白了槓精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以及該如何應對槓精。
  • 槓精評論外那如潮的溫暖留言更該被看見
    槓精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這是網絡規律。再溫暖的新聞,都逃不過這個槓精定律。熟悉網絡傳播和匿名下的人心人性,內心和三觀就會強大很多,就會多一層做好人的精神盔甲,三觀不會被槓歪。近日,西安一醫生做了8小時手術後,「豪飲」了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走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