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這首悼亡詩是寫給誰的?

2020-12-17 以史為鑑

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這些著名詩人都來自唐代,對於現代人來說,這些詩人都是流芳千古的文學大家,他們的詩作也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因為對於詩人的生平不夠了解,語文書上的各位大詩人們,很多給我們的感覺是生活在平行空間的:李白在感嘆蜀道難,杜甫在研究住房問題;白居易在逛西湖,王維則在佛系探索哲學問題……畫風完全不統一,似乎沒有什麼交集。

但是實際上,唐朝雖然歷時兩百多年,詩人們生活的時代很多也是有交叉的,這些大詩人們之間,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詩人之間的關係有的親密無間,有的互看不爽,和我們當今的人際關係並無區別。從杜甫的《夢李白》就可以看出他對李白的崇拜,李白也寫過《送孟浩然之廣陵》之類的詩,贈予朋友送別。

那麼唐代詩人的朋友圈是個什麼畫風呢?下面的圖畫出了一些我們熟悉的詩人和他們複雜的親戚/情感/友情關係。

唐代詩人朋友圈畫風總結

在這些複雜的彎彎繞裡,有一個迷之關係格外引人注目,就是白居易和元稹,這兩個人之間沒有寫知音,也沒有寫朋友,而是用了個很現代的詞:好基友,附贈愛心一枚。為什麼要這樣形容這兩位的關係呢?古代詩人關係好的也不在少數,為什麼其他人之間是知音,到了白居易元稹這兒就升華到了社會主義兄弟情呢?

雖然社會主義兄弟情是玩笑的說法,不過這兩位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值得一說。《唐才子傳》有這麼一段描述:"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看看這個說法,連含蓄的古人都用到了「愛慕之情」,「千裡神交」之言,可見這兩位之間的感情確實是極為親密了,後人也將這兩位合稱「元白」。

最美的故事,總是從少年才子,鮮衣怒馬開始的,這兩位也不例外。白居易少年成名,雖然還未登科,寫出的詩句卻已經被廣為傳唱,因而很多詩會都邀請他參加。所謂「文人相輕」,白居易面對各種詩會應酬其實並不耐煩,不過這一次的詩會,他注意到了一個同樣年輕的人,他就是元稹。

元稹小白居易七歲,成名也晚,當時詩會上他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的讀書人罷了,話也不多。元稹出身貧寒,雖然祖上是貴族,卻已經沒落,因而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不過有緣人總是能在人群中找到對方,白居易就是在這裡遇到了一生的摯友,這位話不多卻頗有見地的年輕人,元稹。

貞觀十九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登科,兩人又極為巧合的同時被分配到了同一個部門,都做校書郎,官職也不大,就是基層公務員,沒有官場紛擾,沒有家國之憂。這簡直是天定的緣分,註定兩個人有充分的時間來互相了解和交流。而在交流中,二人一拍即合,甚至一起遊遍了長安,一起飲酒作詩,少年意氣,好不快活。他們無拘無束的基情生活從白居易的《贈元稹》也可以看出:

《贈元稹》 白居易

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所得為元君,乃知定交難。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之子異於是,久要誓不諼。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蘭。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白居易七年在長安,最好的事情不是做官,不是被人讚賞才華,而是遇到了元稹,二人每一次的交談和遊玩,都是白居易心中最美的回憶。詩句中絲毫沒有隱藏白居易和元稹相處時的自在和快樂,也明確地表達了,即使我們不是同事,我們也終究相遇,成為彼此地知己和唯一。

白居易還寫過「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來表達和元稹的感情,這句詩已經可以歸到情詩範疇。這種迷之瑪麗蘇的言情畫風是真實出現在兩位大詩人身上的,可見他們感情至深。

不過官場對於二人都不是一條坦途,元稹白居易先後因為各種原因被貶,開始了四處飄零的生活,二人也不能再像從前一樣每天一起工作,一起談天說地,而只能依照朝廷的命令各自天涯。

當時沒有微信沒有QQ,元稹也不能給白居易打電話,寫個信都要一個多月才能到對方的手上,這兩位也因此備受思念之苦。不過這兩位的感情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去,相反,他們前無古人的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對詩方式:驛站留言牆模式。

這個模式是從元稹開始的,元和四年,元稹作為監察御史去瀘州調查監官任敬仲的路上,途徑了經駱口驛這麼一個驛站。這個驛站的牆上有之前白居易留下的詩作(唐代詩人確實是很喜歡在牆上寫詩的,很多名樓牆上也以有名家之作為豪),元稹自然是見字如面,感慨萬千,當即題詩一首: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牆下至行時。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我到東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雲。(元稹 《使東川。駱口驛二首》)。

這首詩經過白居易的好友之手,傳到了白居易那裡,白居易一看我CP給我寫詩了!立馬作詩回應:拙詩在壁無人愛,鳥汙苔侵文字殘。唯有多情元侍御,繡衣不惜拂塵看。(白居易《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駱口驛舊題詩》);

意思很直接,我的詩(我)之前都沒有人愛,獨自在角落憂傷,只有「多情元侍御」元稹你,為我的詩句拂去塵埃,迎合酬唱,簡直是元白版:如果這都不是愛。

後來,在驛站的牆壁上找尋對方的詩句,一唱一和,成為了元稹白居易在異鄉漂泊,顛沛流離路上的一件樂事,雖然隔著時間和空間,詩句中的情義卻從沒有褪去,兩個人用這種獨特的方式,留下了無數的作品,用詩句進行了無數次靈魂交流。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心有靈犀的神奇故事:元稹在夢中夢到白居易和別人一起玩,醒來後十分委屈,寫下了《使東川·梁州夢》:「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裡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把「你在夢裡欺負我了!」這種迷之萌點的劇情實名演繹。相信白居易看到詩句,想到元稹醒來後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在外,心中也一定十分心疼,恨不得飛到元稹身邊陪伴。那么元稹夢到的是什麼呢,根據他自己的註解:「是夜宿漢川驛,夢於杓直、樂天同遊曲江,兼入慈恩寺諸院,倏然而寤,則遞乘及階,郵吏已傳呼報曉矣。」,也就是白居易和於杓直同遊曲江。

神奇的是,白居易這時候,真的在和於杓直同遊曲江……

不過他沒有委屈元稹,而是第一時間想起了好基友,心心念念的都是元稹,寫了《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如果元稹白居易能互發微信,面對這種巧合,估計只能選擇抱起來哭,感嘆上天的緣分。

不過天妒英才,元稹雖然比白居易小,但是卻比白居易先離開了人世。得知此事的白居易宛若失去靈魂支柱,大受打擊,寫下了「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草樹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詩句,字字泣血,聲聲哀切,情義至深也莫過於此。

白居易給元稹寫的墓志銘中有「嗚呼微之!始以詩交,終以詩訣,弦筆兩絕,其今日乎?嗚呼微之!三界之間,誰不生死,四海之內,誰無交朋?然以我爾之身,為終天之別,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這樣的內容,所謂「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大有仿佛殉情的情節,實在是令人動容。

元稹死後,白居易沒有忘記他,仍舊時刻惦記著這份情誼,更是希望能夠來生再續,因此他也常常去香山寺上香,為寺廟捐款修繕,為的就是再續前緣:「嗚呼!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與微之結後緣於茲土乎?因此行願,安知他生不與微之復同遊於茲寺乎?」《修香山寺記》)。

不僅僅白居易,雖然元稹先去,卻在離世之前就寫明了想與白居易生生世世有緣遇見的願望: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元稹 《寄樂天》),二人一人有情,一人有意,可謂是筆底知交的終極版,甚至向社會主義兄弟情瘋狂靠攏,令人浮想聯翩。

這種社會主義兄弟情向,不僅僅現代人有想法,楊萬裡也撓頭懷疑過:「讀遍元詩與白詩,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曉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半是交情半是私」楊萬裡說的隱晦,不過他的內心很可能搖著大旗,想著,啊,這就是愛情,也說不定呢。

白居易和元稹,用詩人的方式,給我們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朋友之情莫過於此。而且這段情誼,還有兩位詩人驚才絕豔的詩句作為襯託,更是動人心魄。想要擁有完美的社會主義兄弟情,沒有文採怎麼行呢?

參考資料:《唐才子傳》、《修香山寺記》、《元稹墓志銘》、《唐詩選》

相關焦點

  • 白居易非常傷感的一首友情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樣就使得一些詩作,非常的難以理解,但是很顯然白居易的作品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非常好理解,而且還是朗朗上口。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他一首非常傷感的詩,那便是他的《夢微之》,這也是他非常經典的一首作品,而且這首詩也是寫給他最好的朋友,也是同為偉大詩人元稹。我們知道,白居易與元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認識,並且兩個人同時中舉,還一起發起了新樂府運動。
  • 白居易名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泥銷骨是什麼意思
    元稹(779-813)比白居易(772-846)要大七歲,所以他也是像大哥哥一樣照顧白居易,這也是讓老白很感動,在元稹逝世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元稹,從而寫下了那首感人肺腑的《夢微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元稹已逝,白居易再無知己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九年生死兩茫茫,不細思量,自難相忘。昨晚又夢見你了,你我攜手同遊,不亦樂乎。時已暮年的我幾度得病,鹹陽的宿草也悄然度過了八個春秋。你在九泉之下魂歸塵土,只剩我一個人寄居人間,白髮滿頭。可能是老天看我還不夠慘,竟然讓我這個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和女婿相繼離世,不知道他們的靈魂可有照應?
  • 元白的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是一位極富才華而且早慧的詩人,一生勤於寫作,現存詩將近三千首,數量上遠遠地超過了李、杜,在唐代首屈一指。元稹、白居易在相識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後他們分別被貶,一在通州、一在江州,雖路途遙遙,仍頻繁寄詩,酬唱不絕。史稱「通江唱和」,也成為文學史上一個令人注目的現象。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美妍三月百花天,君騎竹馬凌風來。春風過處柳絮紛揚,飄飄灑灑,便是花紅景綠的白雪,灑滿一世的春熙。陽光下一個清澈的兒郎,齒如皓月,眼若清泉,映羞我的雙眼,我惶惶無主,抬不起頭來。風的夏日,你便住在了我的世界,放牛青山下,山花滿髮髻,你攜我遊遍山花燦爛,捉盡爬蟹遊蝦,搭在陽光下的山林草屋,採擷甘甜野果,每一幕皆如昨夜星河,百世璀璨。你如穿山的風,你如過溪的月,你是冬日的暖陽,你是燦爛的星辰。
  • 我寄人間雪滿頭,詩人到底是因為何故寫下如此悲傷的詩句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這首詩是寫給自己的好友元稹的,而此時的元稹已經去世,白居易聽說這個消息後,感覺就像是自己倚靠的大山突然崩塌了。他與元稹的關係一向很好,更是把元稹當作了自己的知己,而且元稹的年齡還要小於白居易。所以白居易是萬萬沒有想到元稹會走在自己的前面。做了一夜的夢,白居易夢到自己又在和自己的好友同行。
  • 今天中元節,讀六首經典悼亡詩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元稹的思念之作除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恐怕最感人的就是這首了。如果說《離思》究竟是寫給誰的還有待考證,那這首詩卻毫無疑問是寫給他深愛過的妻子的。早年的元稹生活甚是困苦,可作為大家閨秀的韋叢,嫁給還是窮小子的元稹,卻沒有半分怨言,勤勉持家,互相扶持,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
  • 如此深情的詩句,卻並非寫給愛人,品品這感天動地的知己情誼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看見這句詩,你腦中是否浮現滿面風霜的老人靜坐追憶過去的場景,是否在某個瞬間感受到了陰陽兩隔的哀戚?這便是詩詞的魅力,穿過悠悠千古,如石子入水,在人的心湖蕩開漣漪。不過,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哀婉含蓄的詩句,並不是在思念逝去的愛人,而是白居易紀念去世的摯友元稹所作。
  • 白居易和元稹的曠古「愛情」
    可了解了元稹和白居易的相愛相殺,才似乎明白古今之情原是相通。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唐代 · 白居易《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彼時白居易與元稹分隔兩地,明明是白居易夢見了元稹,卻戲謔的說是元稹想他,於是「託夢」。當他將此詩寄與元稹,元稹回詩卻更見意思。
  • 「我想你了」怎麼用文言文含蓄暗示?6句經典詩詞,輕鬆打動女生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是白居易最為深情的一首詩了,不過這首《蒙微之》並不是寫給女子的,而是一首悼亡詩,白居易是寫給友人元稹的,有時候友情甚至比愛情更加靠譜。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這一句還是出自白居易之手,是《偶作寄朗之》,這是白居易送給自己的好友皇甫朗之的
  • 十首白居易詩,你最愛哪一首?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 白居易最深情的6句詩詞,全是寫給元稹的,最後一句成網紅金句
    白居易留下許多深情的名句,其中,許多都是寫給元稹的,因為太過深情,一度被認為是愛情詩句。今天,隱娘分享6句白居易寫給元稹的深情詩句,不是愛情,勝似愛情。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白居易在長安,與他的弟弟白行簡和李杓直(即詩題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遊,又到杓直家飲酒,席上憶念元稹,就寫了這首詩。許多人有這樣的體驗,當你離家遠行時,爸媽在家,會非常自然地說:哎呀,今天應該到哪裡了呀?明天應該到哪裡了呀?普通的話語裡,藏著自然而然的關心。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本期筆者要介紹的也正是他們之間的兩首有趣唱和詩。公元817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遇貶謫。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有一說法是你夢到了誰,說明誰正在想你。
  • 十句寫雪的唯美詩詞,有3句「雪」和其他不同,你找到了嗎?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出處: 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出處: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白居易關於友情的詩,短短8句道盡對知己最真摯的懷念,令人感動
    然而現在元稹已經離開自己有9個年頭了,悲痛欲絕的他於是便寫下了這首懷念朋友的詩。《夢微之》唐代:白居易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夜裡做夢還是你我攜手共同遊玩的情景,早晨醒來的時候淚水已經流滿了整條枕巾,也不捨得擦拭。在漳浦的時候我曾三次生病,長安城也已經草生草長了八個年頭。
  • 「我想你了」用文言文怎麼說?6句經典的表達,瞬間打動女生芳心
    現今智慧型手機隨處可見,想說什麼想聯繫誰,直接通過手機就能夠進行,甚至一些不善交際的人,還患上「電話恐懼」症,而當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情誼時也顯得隨心所欲,使用錢財似乎也更直接。
  • 白居易: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
    (《與元微之書》)元稹去世九年後,白居易為摯友寫了一首感情真摯,感人肺腑的悼亡詩。夢微之【唐】白居易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在夢中,樂天與微之再度重逢。他們攜手同遊,還像年少時那般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亦或是痛斥宦海黑暗,人世沉浮。
  • 用古詩詞怎麼說「我想你」?從詩經到宋詞,這11句總有一句適合你
    ——《行行重行行》 後世詞人說,為伊消得人憔悴,你看,在《古詩十九首》中就已經有過類似的說法了,我對你的相思一年又一年,整個人都變得蒼老了——當然,這裡的「老」並非實指年齡變老,而是說因相思而憂傷,而憔悴。 青春易逝,紅顏易老。年齡越大,經歷越多,就越能體會到這首詩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