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早安收信人」,喜歡記得關注我。以後的每一天,我都會寫信給你,如果你有故事,也歡迎來找我!
導讀:如果一輩子不結婚會怎麼樣?
和很多思想保守的母親不同,今年50歲的張翠雖然文化程度不高,然而在婚姻上對唯一的女兒卻十分寬容,不僅不會催她去相親,更不會要求她為了父母,為了年紀,甚至為了世俗的壓力去結婚。
為此,身邊很多和張翠女兒同齡的孩子,都喜歡去她家玩,聽她媽媽給他們講一些生活的道理,有時候甚至還會邀請她媽媽一起去參加聚會,這麼多年,她一直和女兒張凝保持著很好的朋友關係。
很多人可能會說,一定是因為張翠的婚姻生活很幸福,所以才不會對女兒的婚姻指手畫腳,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相反,她的前半生其實非常糟糕,不僅在原生家庭裡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關愛,在適合結婚的年紀,也因為承受不住世俗的壓力,而草率嫁給了追求她很多年,但她卻不愛的男人。
她也曾經以為,婚姻就是搭夥過日子,其實跟誰都一樣,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嫁給對的人,和嫁給錯的人,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由於她並不愛自己的丈夫,雖然丈夫很愛她,但因為長期得不到她的回應,滿滿也變得冷漠、無視,甚至各種侮辱她。
要說這段婚姻,給了她最好的禮物,便是女兒張凝的到來,這讓原本一個人孤零零支撐在婚姻種的張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儘管,在懷孕半年後,丈夫出軌,每次喝了酒就會對她實施家暴,她都熬過來了,並最終在生下女兒張凝三個月後,順利離婚了,為了離開這段糟糕的婚姻關係,她選擇了淨身出戶,這也就意味著以後的一切生活,都要靠她自己了。
父母家是回不去了,從小父親就重男輕女,而母親軟弱怕事,至於他那個被家裡寵大的哥哥,一把年紀無所事事不說,還時常找她的麻煩,所以那個家根本沒有她的立足之地,離婚後,拖著虛弱的身體,她租了個單間,母女兩人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孩子都長大成人了,這些年張翠也遇到過還不錯的男人,但每次談到要結婚的時候,她就放棄了,一來是怕對方不會對自己的女兒好,二來也是擔心男人婚前婚後一個樣,所以最終她依舊一個人。
尤其這兩年,隨著女兒去外地讀大學然後是留在城市工作,她的身邊突然安靜下來,有時候也會感覺到孤獨,但這些並不能稱為要找個伴的理由。相反,很多像她這個年紀的女人,孩子基本上都到了適婚的年紀,可能也是怕拖到大齡剩女吧,所以大部分父母其實早早就開始催孩子相親、戀愛、結婚了。
張凝今年也28歲了,陸陸續續也有些媒人介紹,每次張翠自己先過一把遍,覺得好才跟女兒說,但最終要不要見,她都充分尊重女兒的意見。
前段時間,母女倆還一起去看了新上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中女主問男主:人為什麼要結婚呢?對方說:那是等你老了之後,有個人能夠光明正大地在你身邊照顧你,那一刻她和女兒觸動都很大,尤其是女兒張凝。
這些年,她看著母親一點點老去,也萌生了結婚生子的念頭,這樣她就能和自己的另一半一起照顧她了。但每次她的這個念頭都被母親打消了,在張翠心裡,如果有一天女兒要結婚了,一定不是也能為想找個人一起過日子,更不是為了照顧她,或者說是因為別人都結婚了,所以她也想結婚。
她覺得,只有當女兒真正遇到了她自己想嫁的那個人,她才能夠走進婚姻,這是對人生最起碼的負責。
有時候想想,雖然很多人,活了幾十歲,但對於人生的認識卻依然不夠,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為了孩子,為了流言蜚語,為了穩定,為了有依靠。即便有些人明知道其實男人根本靠不住,婚姻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還是會在想結婚的年紀,毅然踏入一段錯誤的婚姻。
最終的結果是,發現不合適,然後離婚,再婚,再離婚。先不說心理上的承受力需要多大,就是在面對一個個不對的人,在一次次的爭吵中,在一次次對感情失望時,消耗的往往是我們內心對於愛的期待。
一輩子不結婚可怕嗎?不可怕!因為那些能夠選擇一輩子不結婚的人,其實他們內心的幸福度往往是比常人要高的。因為他們明白,幸福的定義,從來不是因為結婚了,生孩子了,家庭完整了等等附加的因素,而是源於內心真正的快樂、自由,和享受。
這個道理,張翠懂,也希望女兒張凝能夠明白:婚姻並不是人生的必選項,如果她還沒有遇見合適的人,如果她覺得現在的生活也能夠帶給她幸福,那麼即便是不結婚,也是好的。
近日互動:你覺得人應該結婚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