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回到家,不能再叫「回家」,而是加上一個字:娘,組合起來就是「回娘家」。
剛開始的時候,聽到最親近的家人這樣呼喊自己的時候,心裡會非常難受,感覺像多了一層隔閡,很心酸。
小琴是家裡的老大,已經結婚有兩年了。現在大多數90後是獨生子女,感受不到大家庭的複雜。
小琴下面有個弟弟,去年結了婚。剛開始,弟媳還蠻勤快,對公公婆婆還算尊敬。
小琴媽媽有個壞毛病,就是愛打麻將,有一次,光顧著打麻將,錯過了接小孩的時間。
小琴弟媳知道後,跟婆婆吵了起來,吵到厲害出,小琴的弟媳,不知怎麼的就打了一下婆婆。
這下好了,婆媳矛盾更嚴重了。小琴的媽媽直接打電話給她,讓她回來主持公道。
不明就裡的小琴,不知弟媳動手打人的原因,直接怒衝衝地就跑回娘家來。
結果,回到娘家,親媽和弟媳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弟媳說:「要不是你顧著打麻將,會錯過接孩子的時間嗎?孩子在幼兒園裡等到天黑,最後還是老師打我的電話,我才知道家裡沒人去接。」
這下,小琴全明白了,都是因為媽媽顧著打麻將,才耽誤了事,難怪弟媳這麼生氣。小琴想偏幫媽媽也不合理啊。
小琴除了好好跟媽媽溝通,叮囑下次不要再犯以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可弟媳動手打人也不對,有事不能好好商量解決對策,怎麼先動起手來了呢?
回去的路上,小琴一直在反思,到底自己該不該管娘家的事,自己的親媽明明有錯在先,可是弟媳動手打人也不對。讓自己夾在中間很難做人。
生活上,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甚至有更糟糕的家庭。許多人跟故事裡的小琴一樣,有時並沒想過製造矛盾或者激化矛盾,只是想關心家庭,誰想關心則亂,一言不合就引爆家庭戰爭導火線。
好長一段時間,小琴都不想管娘家的事,眼不見,心不煩,讓他們自己鬧去。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知該幫誰。
你覺得,女兒結婚了,還要不要管娘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