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當成驢肝肺,出嫁的女兒管娘家的事,惹了一身的麻煩事

2020-12-19 遇見小mi

作者|在水一方 編輯|霄霄

這個春節在疫情的籠罩下,人心惶惶。對於我們家族來說,疫情固然可怕,但更多的是為了爺爺奶奶在哪裡過年,引發了口舌之爭,鬧得彼此不愉快。

臘月二十九,我和老公想去逛街,順便採購點年貨,就把孩子送到媽媽家。下午回去接孩子時,我大娘(大伯的妻子)和堂姐一家三口也在媽媽家,大家好久不見,坐在一起聊了聊天。

他們前一天回老家去探望爺爺奶奶,送點年貨,順便蒸了饅頭帶走。

還沒回去,奶奶已經把第一籠饅頭蒸上了,一天下來,忙前忙後,為大娘他們打點要帶的東西,走的時候,爺爺奶奶送他們到門外,車越走越遠,留下兩個佝僂的身影在冬日的寂寥裡。

想到那個畫面,大家一陣沉默。

爺爺奶奶都已八十多歲,老家凋敝,偌大一個村子除了一家養殖戶,就剩他們兩個老人。

兩人身體每況愈下,幾年前奶奶檢查出來帕金森病,時不時臉歪手抖,光去年冬天就犯了兩次。爺爺患有高血壓,每次有事出門,他們隨身帶的藥瓶就有十幾個。

爺爺懂醫術,曾是我們大隊的鄉村醫生,幹到七十歲才退休。

爺爺奶奶一輩子相敬如賓,奶奶身體不好,有個頭疼腦熱,爺爺趕快施藥扎針,奶奶收拾家裡一把好手,爺爺外出回來,洗臉水和可口的飯菜早已準備好。

爺爺有點退休工資,加上政府對農村80歲以上老人還有補助,他們在經濟上倒不需要我們支持。如今年紀大了,雖然兜裡不缺錢,可是生活上卻需要小輩照顧。

爺爺有四個兒子,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叔叔一家至今在外租房住,其他三家雖說分別在市裡和縣城買了房,但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

自己的日子過不去,誰也沒心思去管老人。按理說,應該由大伯出面商談老人的贍養問題,可大伯之前得了腦梗,如今也操不了那麼多心。

這次聊天,媽媽提議我們幾家年後選擇一天聚餐,餐費AA制,這樣既可以把爺爺奶奶接出來過年,小輩們也不用東奔西跑走親戚,等聚餐結束,爺爺奶奶可以輪流去幾個兒子家小住一段時間。

我和堂姐都表示同意,畢竟現在東一家西一家,過節走親戚既費時又費力。

提議雖好,但是人多嘴雜,必須要大家都同意,於是我和堂姐分別和同輩的兄弟姐妹聯繫,大家都沒有異議。

唯一不好說話的是嬸嬸,嬸嬸平素刁鑽,大娘不想觸黴頭,最終由堂姐出面給嬸嬸打電話,並說了聚餐的想法。

嬸嬸當時在外面,後來堂姐又給叔叔打了電話,說了這事。誰知道這一通電話惹得叔叔嬸嬸大吵一架。

嬸嬸一肚子火,說堂姐上來就問她有沒有回家看爺爺奶奶,這是興師問罪嗎?

兄弟幾個,就他們住的離老家近,比我們回去的次數都多,言外之意是自己對待老人也很盡心,不該受此侮辱。

即便要聚餐,也該堂哥提議,不該由堂姐出頭,她是出嫁的女兒,不該管娘家的事。

況且聚餐要來市裡,我們幾家都有車坐,他們沒車,這不是成心看他們笑話嗎?

嬸嬸最後放話,今年不讓我們去她家走親戚了,鬧得大家過個年也沒好心情。

其實嬸嬸真的多心了,根本沒有誰要去看她的笑話,只是她自己過於敏感了,覺得自己日子過得不如別人,自尊心受到打擊。

若要人前顯貴,必定身後受罪。嬸嬸多年來做家庭主婦,一家四口生計全靠叔叔,她只看到別人生活越過越好,卻沒想過走出家門找一份工作,哪怕收入維持家用也行。

日子麼,不就是一家人齊心協力才能紅紅火火。

受疫情影響,封村封路,最終爺爺奶奶還是在老家過了年,而我們也取消了回娘家走親戚的計劃。

前兩天,聽聞爺爺挑水時血壓又上去了,頭暈目眩,差點摔倒。特地打電話回去問候,爺爺反而安慰我沒事了,不用擔心。掛掉電話,默默給爺爺充了一百元話費。

作為小輩,我沒有辦法去評判長輩對錯,只能儘自己所能在老人有生之年多抽出時間探望,給他們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一點支持。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農村,失去經濟來源和獨立生活能力的老人不再是寶,反而成了累贅,被兒女視如敝屣。

中國的傳統是養兒防老,可兒子多了,在贍養年老父母一事上反而矛盾更多。

從這件事上,我認識到會溝通是多麼重要,如果堂姐只是向嬸嬸提議聚餐,估計不會讓她那麼生氣。

堂姐先問嬸嬸有沒有回去探望爺爺奶奶,又說聚餐是為了不再走親戚,讓嬸嬸誤會堂姐結婚多年不願再走親戚,好心沒好報,反而落得埋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件事情也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如果有一天,父母老去,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生活?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需要努力的還很多,無論是經濟能力還是。

希望那一天到來時,我的答案是一聲響亮的「是」!

作者:在水一方,邊帶娃,邊成長,希望有朝一日仗劍走天涯

相關焦點

  • 出嫁的女兒,少管娘家這四件事,才能受歡迎
    農村有句俗話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明女兒只要出嫁後,對娘家的事情一定要少過問,過問的多了,就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反感,說你事多,還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看法,對你產生不理解的想法,要想得到娘家人的歡迎,聰明的女人,娘家的這四件事情少過問,否則會引起娘家人的反感。
  • 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在傳統習慣中,人們認為,如果已經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的日子越過越窮。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和觀念呢?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而且,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有時候可能不止一人,其孩子,其丈夫,往往也跟著一塊在娘家過。無形之中,多出好幾個吃飯的。作為父母,也許能夠包容,如果有兄嫂,往往就會很不樂意的。
  • 為啥有些女兒出嫁後,會和娘家很生分?有時候真不賴女兒不孝!
    對於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有不同理解,有些人認為,父母養育女兒一輩子,如果女兒出嫁後和父母聯繫不密切,不關心父母,就是不孝女。可對於那些身在其中的女兒們,其實他們更無奈,有些時候並非是自己不願意和娘家親密聯繫,往往相反的是娘家人主動和自己的疏遠。
  • 做人一定要少說話,因為別人會把你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生活中你可能會經常遇到一些聽不清好話還是壞話的人,會經常把你的一片好心當成驢肝肺,也可能會把你的譏諷當成好話來聽。總而言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與禍患,還是少說話為妙。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就有人因為說話這件事情被砍掉掉了腦袋,這個人就是杭州教授徐一夔。
  • 這3個問題,讓出嫁女在娘家,婆家裡外不是人,背後的辛酸誰能懂
    出嫁女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身份,有的出嫁女說,嫁出去之後,自己就不是娘家的人了,但是嫁到婆家,自己永遠是外人,自己到底是那邊的,又有誰真的把自己當成自家人呢?出嫁女在生活中,還經常遇三件事,這3件事自己不管怎麼做,在娘家和婆家可能受埋怨,裡外不是人,兩頭受氣,背後的辛酸誰能懂呢?出嫁女到底該咋辦第一件事:娘家人尋求幫助的時候,怎麼辦?
  • 情商高的人,婆家也好,娘家也好,有些事不會插手
    女人天性善良,不管是在娘家,還是在婆家,都會盡心盡力的幫助家人。殊不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很多女人善良又細膩,出嫁之後,總是心向娘家,一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揪著心,什麼忙都幫,什麼事都管。
  • 嫁出去的女兒,真的不該管娘家的事
    文/幸福樹我婆家那裡有一戶人家,他們家父母已經七十多歲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二閨女長期住在娘家,美其名曰:「媽媽不會做飯,害怕親媽餓著!」這話聽起來,給人的感覺真是舒心,看這閨女多孝順。弟媳婦就回答:「我怎麼生活,是我自己的事,你看不下去可以不看!」日積月累,矛盾自然也就越來越深,老二看著姐姐媽媽各種嫌棄自己媳婦,也不說一句話。後來,孩子出生坐月子,全家都去出禮,留下產婦和孩子一人在家,吃的喝的都沒有,老公也沒說不去在家陪陪她。兒媳婦一個人還在月子裡,抱著孩子去醫院清洗肚臍眼,愣是在月子裡給自己治出了毛病!
  • 女兒結婚了,還要不要管娘家的事?
    嫁出去的女兒,回到家,不能再叫「回家」,而是加上一個字:娘,組合起來就是「回娘家」。剛開始的時候,聽到最親近的家人這樣呼喊自己的時候,心裡會非常難受,感覺像多了一層隔閡,很心酸。不明就裡的小琴,不知弟媳動手打人的原因,直接怒衝衝地就跑回娘家來。結果,回到娘家,親媽和弟媳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弟媳說:「要不是你顧著打麻將,會錯過接孩子的時間嗎?孩子在幼兒園裡等到天黑,最後還是老師打我的電話,我才知道家裡沒人去接。」
  • 作為已婚的女兒,娘家的事情該不該管,網友有不同說法
    作為已婚的女兒,娘家的事情該不該管。看這個問題,我一頭霧水,首先女兒出嫁了,如果是獨子,自己的父母還是要孝順,這個沒有任何商量的。對於80後,不管是丈夫還是妻子,都是自己父母家裡的獨子獨女。如果還按過去一代人說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麼對於女方來說明顯不能接受。畢竟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孝順和贍養。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
  • 出嫁後娘家的態度會變嗎?女兒出嫁後,娘家人的態度有這幾種!
    這體現在女性方方面面上,只需截取一個細節,看一下姑娘出嫁後娘家的房間還在嗎?姑娘們就能明白自己在娘家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娘家人的態度。遠嫁2年,回娘家後發現自己的房間成了雜物間,姑娘的心寒了許敏是一個河南女子,上大學時和同學談戀愛,遠嫁了西安。結婚頭一年生孩子,沒有回老家。許敏有了孩子後,更是思念父母。
  • 為何不建議出嫁女多回娘家?親媽道出原因,看似絕情實則心疼女兒
    女兒在嫁出去後與娘家感情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不過有的嫁出去之後總是回娘家,甚至在娘家一呆好幾個月。遇到這樣的女兒很多媽媽都會建議提前回婆家,否則很有可能影響到婆媳之間關係,長期下去對女兒在婆家的地位也會帶來很大影響。那麼為何很多親媽都不願意女兒嫁出去之後都回娘家呢?
  • 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
    今天的立娜說情感要和大家講的是:為什麼很多女兒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如此現實!都說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女兒結婚後,就被女婿連人帶心一起帶走了。小編所說的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的女兒,在婚後對自己的父母關係越來越少,甚至不願意回娘家,原因是什麼呢?
  • 出嫁後的女兒在娘家有沒有地位,看這一點就知道
    出嫁對於每個女孩來說都是一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 從乖乖女到為人婦這期間肯定會有很多的改變。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兩位女孩的傾訴吧傾訴者小吳: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南姑娘,沒出閣之前我都是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生活的。
  • 想讓出嫁女兒在婆家不受氣,娘家人意識到這一點是根本,很受用
    很多人都說對出嫁的女兒來說,娘家有人,婆家就不敢欺負,可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想讓出嫁的女兒在婆家少受氣,可以說娘家人才是根源,不說娘家多富多貴,能夠個女兒提供多大的幫助了。娘家人只需要做到這一點,也許就是給出嫁女兒最大的福音。
  • 姐弟倆因「孝順父母」鬧翻,嫁出去的女兒儘量別插手娘家這幾件事
    再說這是我們的家事,你都嫁出去了,這事你不該管了!小馮在弟弟鬧得不痛快,回家後給老公說起這事,沒想到老公卻嫌棄她多事。小馮別提多鬱悶了:出嫁了,娘家的事情就別管太多了。其實當女兒的出嫁了,雖然還是一家人,但是娘家的有些事就不能隨意插手了,否則不僅自己不爽,還會傷害和娘家人的感情。
  • 為什麼有人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真的說到心坎了!
    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是父親的「前世小情人」!對父母來說,女兒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父母對於女兒來說也是永遠的歸屬,正所謂「父母在,家就在」!但是,當父母含著眼淚,把女兒的手交到一個名叫「女婿」的男人手裡後卻悲哀的發現,有些女兒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了!回娘家是親情使然。
  • 情商高的人,婆家也好,娘家也好,有些事不會插手!
    女人天性善良,她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自己的家庭,無論是在娘家,還是在婆家。 殊不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結婚以後,總是心向娘家。一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揪著心,什麼忙都幫,什麼事都管。 大多數時候,你做得太多,認為自己很孝順。然而,在娘家人的眼裡,對娘家的事過問的太多,反而會落得埋怨。 尤其是父母和嫂子有衝突。作為嫁出去的女兒,你不能干涉。如果你試圖調和一下,你只會越幫越忙,帶著好的意圖做壞事。
  • 準新娘嫌棄娘家房子老舊 欲從酒店接親惹眾議(圖)
    準新娘嫌棄娘家房子老舊 欲從酒店接親惹眾議(圖) 武昌準新娘黃小姐,因嫌棄娘家房子舊、裝修差,堅持要從五星級酒店出嫁,遭到家人一致反對。  記者走訪50位武漢新娘,其中35位堅持出嫁必須從娘家走,佔比七成;不過也有三成不反對從高檔酒店接親,認為體面又省事,發揮空間更大。  學閨蜜拒從娘家接親  家住中北路的黃小姐,在漢口一家公司做會計。
  • 農村風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陋習嗎?只有一個女兒該咋辦
    不過在農村,老一輩們常說:出嫁女不能在家過年,否則娘家破財不興旺。這樣農村的女孩是不是就少了這樣的煩惱呢?其實不然,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結婚以後,過年也都想陪陪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過年,但是面對這樣的風俗,該不該遵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