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危機感叫「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歲月靜好,下句風雨俱來

2020-12-23 詩情話意

在人生前行的過程當中,能夠平步青雲,一帆風順的人實在是少,現實中我們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危機,但是,只要堅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用來形容危機的成語有很多,那是十萬火急,是迫在眉睫,也是四面楚歌,而最唯美的那一種,還要屬「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這是成語嗎?沒錯,是的,當然它也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讀完全詩,反倒不覺危機重重,只剩釋然了。

鹹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那時的大唐,政治已經腐敗,處於風雨飄搖之際,真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詩人就在這時登上了鹹陽古城樓,即興創作下了這首七律。

詩的開篇「一上高城萬裡愁」,點明了活動的具體內容和作者的心情,一個「愁」字為全詩奠定了情感基調,「一」與「萬」形成對比,這種愁緒,仿佛是一觸即發的。

詩人登上城樓看到了什麼呢?他看到了遠處被煙霧籠罩著的蒹葭與楊柳,就好像長江之中的汀洲,這讓他夢回江南,思鄉之情也油然而生,這所謂的「愁」,也正是由思鄉之情引發的。

頷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寫遠景,在蒼茫暮色當中,只見雲霧籠罩磻溪,日薄西山之時,夕陽不經意間與慈福寺閣姿影相疊,仿佛要傍近寺閣而落。

就在這「夕陽無限好」之際,一陣涼風席捲而來,使得鹹陽西樓沐浴在這一派蕭瑟之中,眼看著便會有一場山雨降臨。這場風雨來得還真是突然,上一秒歲月靜好,下一秒卻危機四伏,這場風雨不僅是鹹陽城樓的風雨,更是唐王朝日薄西山,風雨飄搖的徵兆,至此,作者的「愁」,便又多了一層。

頸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寫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鳥雀飛進了遍地綠蕪中,而正在鳴叫的秋蟬躲入了黃葉高林,而當年的秦苑與漢宮,如今已是遍地荒蕪,蕩然無存,只有鳥雀與鳴蟬不知朝代更迭。

結尾詩人感慨道「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羈旅行客就不必過問秦漢的興亡之事了,來到故國鹹陽,竟連遺址也找不到,只有渭水還如往昔那般,長流不止。

全詩充滿了弔古傷今的悲涼之意,含蓄委婉,餘味無窮,引人深思。而詩中的千古名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更是被人們引申出關於危機感爆棚的含義,令人感慨無限。

在人生當中,一些暴風雨的來臨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普遍增加,所以網絡上才會總結出一個規律: 現代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是啊,只需一瞬間,就會「山雨欲來風滿樓」,別看上一秒還是雲淡風輕,有時候只需那麼一個小小的導火索,滿城風雨便會鋪天蓋地而來。然而,有的人卻會像雨燕一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畢竟每一朵花兒都是在經過風雨洗禮之後,才會綻放得更加純粹。

相關焦點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寓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晚唐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人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比下半句更美
    當被問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有的人也許會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乍一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上下讀起來也十分連貫。而實際上,這兩句分別出自不同的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本詩是許渾在大中三年秋天的傍晚,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時有感而發,寫下的一首詩。提到許渾,很多人都不熟悉。
  • 很多人只知「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卻不清楚了,巧妙得讓人驚嘆
    例如「烏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會把以為這齣自於同一首詩。看起來非常連貫,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但事實上卻出自於不同的詩篇。前一句出自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而後一句出自於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那麼你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一句是什麼嗎?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一樣經典,也是7個字,美得令人沉醉
    但有些詩,古人有爭議,今人卻喜歡得很,這種詩到底有沒有水平呢?不好說!舉個例子,大詩人韋應物寫了 首《簡盧陟》,擱在古代都沒人點評它。但傳到現在,很多人卻對詩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愛不釋手。那這詩到底是真的寫得好,還是水平一般呢?其實從詩詞的格律及工整度,甚至精神內核來看,以唐宋的標準,這詩確實不算好。可放到今天,這樣的詩風就是很對咱們的胃口。
  • 佳句共賞之「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敢肯定,漢字文化圈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句詩的人,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並無限趨近於百分之百。這句詩牛到什麼程度?它成為了七字成語,不但經常單獨出現,而且經常與另一句由詩變成的成語連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搞得他們好象本來是一對。那麼此句究竟出自哪首詩?是何人所作?恐怕知道的人不足百分之十。
  • 「山雨欲來風滿樓」說的是哪座樓?曾名列四大名樓,現在還在!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恐怕大家都聽過,但是如果我要問大家,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指的是哪座樓,恐怕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了吧。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句實際上,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於唐代許渾的詩作《鹹陽城東樓》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攻略 山雨欲來風滿樓怎麼做
    《原神》遊戲中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怎麼做?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在哪 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分享
    導 讀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在哪?
  • 君不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拾得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七君不見·風滿樓作者:艾曉東(集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秦樹晚,漢宮秋。送客添新恨,聞笛憶舊遊。2.君不見,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身何處,心渺然。借問釣魚者,持竿多少年。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半句是什麼?絕妙詩句背後,是時代的悲歌!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朝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中的名句,這位許渾老哥名氣不大,《唐詩三百首》入選兩首五言詩,加起來也不夠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打上一個回合,現如今,我們用這句詩來比喻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之前的肅殺跡象,那麼,在當時的許渾面前,究竟有著怎樣的局勢變化呢,先看全詩,一首非常工整的七律
  •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經典,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聽過
    有唐三百年,詩歌成就蔚為壯觀,詩壇大家枚不勝舉。即使在晚唐時期,詩歌創作依舊異彩紛呈,許渾在其中可以說是非常亮眼的存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鹹陽城東樓》是許渾任監察御史時所寫,那是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延綿國祚二百三十一年唐王朝正處在風雨飄搖之際,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許渾登上鹹陽古城,即興寫下此詩。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氣勢,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悽美嗎?驚豔
    此人名叫許渾,是晚唐有名的大詩人。晚唐詩壇名家凋零,詩人們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李商隱和杜牧是公認晚唐「扛把子」,而同時代的許渾卻被罵了幾百年。許渾寫詩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反覆念叨自己的個人經歷,而寫景詩也很是囉嗦,喜歡把各種複雜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明代大文人楊慎就曾說他:「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一句是什麼 奇蹟暖暖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
    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黑雲壓城城欲摧下一句是什麼 奇蹟暖暖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答案介紹,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山雨欲來風滿樓問答答案介紹  問: 黑雲壓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前言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許渾的巜鹹陽城西樓晚晀》:一上高樓萬裡愁,兼葭楊柳是汀州。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二、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深刻的寓意嗎?在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他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
  • 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行於晚唐,你知道整首詩的意境嗎
    有很多詩觸動我們的心,往往一兩句話,讓我們感同身受。詩歌文化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波瀾壯闊、波瀾壯闊,我們對一首詩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印在腦海中,經常吟誦。有時我們隨口背誦一首詩,卻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
  • 百家姓:「山雨欲來風滿樓」,你可知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的筆下嗎
    許姓名人:許慎,東漢時期的文字學家,主要著作有《說文解字》;許劭,著名的歷史評論家,給曹操定的基調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沿用至今;名人佳作:【鹹陽城西樓晚眺】許渾(唐)一上高城萬裡愁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譯文:登上鹹陽城高高的城牆,放眼四望,蒹葭蒼蒼,楊柳依依,就好像長江中的汀州一樣。濃密的烏雲,從磻溪上空滾滾而來。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
    那些未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並非是寫得不夠好、不夠精,而是競爭力實在太大了。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為什麼有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有時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呢?
    當你意識到即將發生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在醞釀這件事時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你可能會用 「暴風雨前的寧靜」來形容當時的情況。但有時候你可能不會用這個諺語,你會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更適合當時的情況,因為醞釀過程動靜有點大。
  • 每天一首古詩詞|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官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清水流。——許渾《鹹陽城東樓》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詩人在朝廷任職監察御史。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如西頹的殘陽般,有挽不去的衰頹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