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行於晚唐,你知道整首詩的意境嗎

2020-12-23 愛笑的大慧

有很多詩觸動我們的心,往往一兩句話,讓我們感同身受。詩歌文化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波瀾壯闊、波瀾壯闊,我們對一首詩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印在腦海中,經常吟誦。有時我們隨口背誦一首詩,卻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例如,「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首人們經常談論的熟悉的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實際上來自慈禧太后的一首詩;有人認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羅貫中寫的,事實上這首詩是明朝的楊慎之寫的。

難怪唐宋名家多,唐宋才子多,不容易脫穎而出。在《唐詩三百首》中只有幾首精選詩,還有許多優秀的詩歌沒有被選中。我們一起來欣賞晚唐詩人許渾的一首詩,說許渾可能是未知的,但是他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我們早就知道了。

《鹹陽城東樓》唐朝許渾

至於高城萬裡,蒹葭楊柳類似於汀洲。一開始流雲,亭子在下沉,雨就要來了,樓裡到處都是風。鳥下綠蕪秦苑晚上,蟬黃葉漢宮秋。別問那些日子發生了什麼,故國由東向東的流動是渭水。

許渾是晚唐詩人影響力,他的詩歌風格主要是懷舊和田園詩,有人把他的詩比作杜甫和讚美「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由此可見,後世已經認識到了許渾詩歌和許渾文學基礎。。

當詩人在公元擔任審查官時,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一個秋夜,詩人來到鹹陽古城樓上,看到了夕陽西下的景色,他心情沉重,想家。他寫這首詩意蘊獨特。

在這首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他的感情,當他登上鹹陽塔時,他無法看到湖光山色的全景,詩人應該欣賞美麗的風景,並保持樂觀,但他在第一句話裡寫了「萬裡愁」,可見詩人的心境被思鄉之情所籠罩,即使是最美麗的風景也不能喚起他心中的喜悅。一個詞「愁」決定了整首詩的基調。

接下來是第三句「溪雲初起日沉閣」,他描述了烏雲的突然到來和夕陽從溪流中升起的場景,最後,他與展館遙相呼應,表明時代的變遷。這是第四句話的好準備。如果上下沒有聯繫,就不能表現下一句的氣勢。「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在千古中流傳的一個著名句子,詩人在日落時分登上亭子,西沉,涼風陣陣,烏雲滿天,因此詩人斷定暴風雨即將到來。

第五和第六句描述了詩人在晚上觀看特寫鏡頭,山雨即將來臨時,鳥兒們匆匆逃走,秋蟬哭著躲在黃葉森林裡,但是「秦苑」和「漢宮」已經不見了,這讓人想起了「禁苑深宮」,如今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到處都是黃葉,只有鳥和蟲的名聲,無法理解詩人的苦惱。詩人從「萬裡」到「千古」從「萬裡」到「千古」來表達他對世界變化滄桑的關注。

在最後兩句話中,感情交融,感慨:路人匆匆忙忙不過問秦漢的興衰,這次,我們找不到鹹陽,連站點,只看到渭水仍然像過去一樣運行。「莫問」是一個無助的詞,一個發人深省的詞,他使詩人從荒涼的風景中看到了歷史的沉重教訓。一個字「流」是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遺憾的暗示。從渭水的無聲場景,表現揭示了詩人對夕陽的無奈和相思的悲哀,委婉動人。

整首詩通過對「雲、日、風、雨」的描寫,反映了詩人「愁」的渲染,給人一種蒼涼而寬廣的意境,他暗示並感嘆唐代也是這樣的日落西山符號,這也是詩人不能達到望景和高興高度的原因,這個國家一天比一天衰落,不管風景多好。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讓人讀了之後深思。

我是個文學散漫者,請加入弘揚中國文化,傳播經典智慧,只要你每天學習一點,你就會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寓意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出自晚唐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人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只見太陽西沉,烏雲滾來,涼風陣陣……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交織在一起,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氣勢,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悽美嗎?驚豔
    不過詩寫得好不好,當真是件見仁見智的事。許渾的其它詩咱們先不說,光說這首他的成名作《鹹陽城東樓》,則顯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因為詩中的7個字他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這7個字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寫得如此有氣勢,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有多悽美嗎?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
    詩詞文化歷經千載,到如今已經蔚為壯觀,頗具規模,即使不是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也總是會對某一首詩記憶猶新,在某個合適的場景淺唱低吟,娓娓道來。讀詩讀得久了,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對一些千古名句如數家珍,但是卻並不知道作者是誰。
  • 佳句共賞之「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敢肯定,漢字文化圈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句詩的人,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並無限趨近於百分之百。這句詩牛到什麼程度?它成為了七字成語,不但經常單獨出現,而且經常與另一句由詩變成的成語連用,「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搞得他們好象本來是一對。那麼此句究竟出自哪首詩?是何人所作?恐怕知道的人不足百分之十。
  •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經典,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聽過
    晚唐著名詩人許渾在歷史上的評價毀譽參半,褒揚者認為許渾可為「詩家之法程」。「法程」即為法則,這一評價不可謂不高,貶斥者則言:「大手筆所不屑。」許渾在唐末至明之前影響力甚大,從明開始出現了毀譽參半的現象。有唐三百年,詩歌成就蔚為壯觀,詩壇大家枚不勝舉。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百家姓:「山雨欲來風滿樓」,你可知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的筆下嗎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譯文:登上鹹陽城高高的城牆,放眼四望,蒹葭蒼蒼,楊柳依依,就好像長江中的汀州一樣。濃密的烏雲,從磻溪上空滾滾而來。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一樣經典,也是7個字,美得令人沉醉
    那這詩到底是真的寫得好,還是水平一般呢?其實從詩詞的格律及工整度,甚至精神內核來看,以唐宋的標準,這詩確實不算好。可放到今天,這樣的詩風就是很對咱們的胃口。與這句詩類似的,還有本期我們要說的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這7個字出自許渾的《鹹陽城東樓》,如今是很有名氣的,不少地方的語文教材都選入了它,很多老師要求全文背誦。但事實上,在古代這首詩其實是被群嘲了千年。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楊慎還引用蘇門弟子陳師道的話說,進來沒有高深的學問,所以大家都喜歡許渾的詩。至於文人之間的口舌之爭,各有己見。我們還是自己來欣賞這首詩吧。二、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深刻的寓意嗎?在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他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所謂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寫景來暗喻時事或者託物喻志。這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常常被後人使用的原因。
  • 你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嗎?
    這樣的富有哲理和詩意的詩句不勝枚舉,今天要給大家帶分享的詩句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話現多用來比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它出自晚唐詩人許渾《鹹陽城西樓晚眺》。原詩如下: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很多人只知「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卻不清楚了,巧妙得讓人驚嘆
    有無數經典之作的詩詞,每一首中又會有點睛之句,一下子讓整首詩就亮眼起來了。像這樣的句子有很多,而我們也只習慣性的記住了這些亮眼的句子。能夠隨口背得出來,但是要說出自何人之作或者是出自於哪一首詩,我們就說不出其所以然了。有時候我們的記憶會混亂,把某兩首詩的名句混到一起。
  • 【跟著公號學詩詞】山雨欲來風滿樓,原來出自這裡
    「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這樣。  其實,此詩出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詩人許渾。眼看著大唐國勢漸衰,詩人不禁傷感萬分。於是乎,他登上高樓,遙望鹹陽城西北的前朝故都,即興寫下此詩。王國維先生曾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讓我們通過詩詞來了解詩人此刻的心情。
  •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讀唐詩不可錯過的許渾15首!
    所以,每當遇到工整的律詩,總是忍不住一一推薦,比如前面提到過的於良史,作品不多,卻首首都是極好的模板。今天,要推薦的是晚唐的另一位詩人,那就是許渾。許渾的律詩也是值得我們反覆品讀的,他的構句手法,取象角度,情感的糅合方式非常獨特,圓融中透漏著理性,工整中又不忘妙趣橫生的意境,人稱「丁卯體」。
  •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假如沒有預兆
    他是晚唐詩壇最有爭議的一位詩人,其詩皆近體,五言七律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佳,大多為登臨懷古和寄情山水之作,以文辭工麗、屬對精切、格律整密著稱於世,句法圓熟工穩,聲調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謂「丁卯體」。有些人將他與詩聖杜甫相提並論,又因其詩多寫「水」,更有「許渾幹首溼,杜甫一生愁」之語。
  • 有一種危機感叫「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歲月靜好,下句風雨俱來
    用來形容危機的成語有很多,那是十萬火急,是迫在眉睫,也是四面楚歌,而最唯美的那一種,還要屬「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這是成語嗎?沒錯,是的,當然它也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讀完全詩,反倒不覺危機重重,只剩釋然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比下半句更美
    當被問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是什麼,有的人也許會說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乍一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上下讀起來也十分連貫。而實際上,這兩句分別出自不同的詩。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唐代許渾的《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 「山雨欲來風滿樓」說的是哪座樓?曾名列四大名樓,現在還在!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恐怕大家都聽過,但是如果我要問大家,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指的是哪座樓,恐怕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了吧。山雨欲來風滿樓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句實際上,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於唐代許渾的詩作《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半句是什麼?絕妙詩句背後,是時代的悲歌!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朝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中的名句,這位許渾老哥名氣不大,《唐詩三百首》入選兩首五言詩,加起來也不夠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打上一個回合,現如今,我們用這句詩來比喻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之前的肅殺跡象,那麼,在當時的許渾面前,究竟有著怎樣的局勢變化呢,先看全詩,一首非常工整的七律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攻略 山雨欲來風滿樓怎麼做
    《原神》遊戲中山雨欲來風滿樓任務怎麼做?
  • 他詩紅人不紅,寫的一首登高詩,被稱為最上乘詩作,可與杜甫媲美
    登臨詩是古代詩歌裡極其重要的一派,名篇輩出,各領風騷。我們今天要來欣賞的這一首,是晚唐一位非常重要的詩人,許渾的代表作《鹹陽城東樓》。這一首詩也是為他贏來了各方好評,我們選取其中一些來看:《五朝詩善鳴集》對這首詩的評價是:此篇詩是最上乘;《唐詩摘抄》評道:唯老杜有此筆力;《詩境淺說》評之:可謂絕妙好詩。這一首登臨名篇,意境高遠蒼涼,借登樓所見古行宮之荒敗景象,抒國家衰敗、盛世不再之感慨。可謂氣勢雄闊,胸襟深廣,讀之令人直欲一登此樓,看那昔日山河俱往矣,一抒懷古之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