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A低氧酒,獨居青年的寂寞與陪伴

2020-12-08 速途網

中國已經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有7700萬是獨居狀態,90後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被稱為「空巢青年」,獨居青年在同齡人眼裡是自由,也有孤獨,而在他們自己的生活裡,獨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小K,「如果我死了,會有人知道嗎?」

小k從走出校園的第一天就開始獨居生活,已經第6年了,單人床的被子從來沒有疊過,隨便從椅子上撈起的一件衣服可能是3個月前穿過的,周末可以從床躺倒沙發,餓了就點個外賣,也沒有人說她,一個人生活真是自由啊,剛從家搬出來的時候她慶幸自己獨立地早。

只是下班後面對空蕩蕩的屋子,冰箱裡只有枯萎的小蔥和辣椒醬,「晚上回到家,開門看到眼前的一片空曠和漆黑,還是挺孤單的。」她自己也說不清獨居到底是自由還是什麼。

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沒人和自己溝通,只能默默的打開手機,或者刷刷抖音、看看綜藝、電影,捱過一個人無聊的時光,她也想過找個男朋友,交友APP下載了一個又一個,依然沒有找到合意的人。

她真怕就這麼一個人慢慢就永遠只能一個人了,「如果我死了,會有人知道嗎?」

利亞,「自己一個人還是可以過得很有意義」

利亞2016年回國後開始獨居,發現獨居沒什麼不好,做自己想做的事,避免見不喜歡的人,在陽臺種滿了自己愛的花,她學會了烘焙和各種中餐西餐,買了個相機自己在家給自己拍照練手,練練琴,健身練練馬甲線,癱在床上看看劇,利亞覺得自己一個人還是可以過得很有意義,夜晚的時候在某寶上買點喜歡的酒喝,一個人獨酌,看部電影,半醒半醺間,更能看清真實的自己。

利亞喜歡喝MOTA低氧酒

小實,「要自由也渴望被愛」

「一句話總結就是:一人獨居,兩眼稀鬆,三餐外賣,四季網購,五穀不分……十分孤獨。」小實從跟女朋友分手後就開始了獨居生活,不沒有了母親破門而入「幾點了,還不起來吃飯」的獅吼;也不用在意枕邊人「你壓我頭髮了」的抱怨,有幾分自由,但他獨居的狀態時好時壞,一天下班後回到自己的小屋覺得很清靜,遇到中秋、端午這些節日的時候還是感覺很孤單,不想吃飯、不快樂,生病也只能自己買藥,覺得漂在外面很辛苦,「要自由也渴望被愛。」

有人享受獨居,有人感受孤獨,但更多的是喜歡自由與被愛的並重,美國作家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說到,尋找終生伴侶或者找一個人同住,並不是解救孤獨感的靈丹妙藥,畢竟,孤獨這一心靈創傷,是人類生命體驗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最近頻頻刷屏酒圈的MOTA低氧酒,正是瞄準了年輕人當下的生活處境,以ME(自我)、OPEN(開放)、TOUGH(堅韌)、ALIVE(活力)的態度激勵當代年輕人,陪伴他們的成長,贊助大型音樂現場,贊助酒吧開業,在太古裡強勢刷屏,歌頌愛情的美好,也鼓勵尋找內在的安寧,MOTA鼓勵年輕人邁出社交第一步,積極參與社會交往,從蝸居裡走出去,與朋友一起大醉大笑,收穫友誼,收穫愛情,收穫更肆意更有體驗感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成都疫情爆發,一千禧患者頻多次出入酒吧,MOTA低氧酒吸引力MAX
    但是在上述酒吧裡,均有MOTA低氧酒駐場,且MOTA正在逐漸成為其酒吧銷量之王。  對此事件帶來的影響,MOTA酒表示:躺著也中槍。  很難不說該女孩是個mota酒忠實粉絲  受此次事件影響,成都娛樂活動將會暫時熄火,MOTA低氧酒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 公認好喝的幾種配製酒,RIO雞尾酒,MOTA低氧酒上榜。
    韓國鞠醇堂米酒,也叫瑪克麗酒,來源於米酒的韓語막걸리。傳統米酒用蒸熟的糯拌上酒酵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口感醇厚甘美。此外,這款酒在米酒中還加入了桃汁,入口細膩之餘夾帶著一絲清爽,果香濃鬱。梅子酒在日本相當普及,從街巷中任何一家小店裡都可以買到,而且自家也會釀造一些。梅子酒酒精度不高,且具有養生作用,還有效延緩衰老、美顏及減肥,所以在日本視梅酒為養生酒,受到廣泛喜愛。
  • 中國式寂寞:2千萬"空巢青年"獨居靠購物精神慰藉
    他們是主動選擇獨居的年輕人,他們遠離家鄉,在大城市中打拼,還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們大多20歲至39歲,他們的同類人竟有2000萬人。調查顯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覺更孤獨,但是也有人認為,他們比普通人自由。另外,一份報告顯示,"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裡上網、玩手機和一個人吃飯。他們更願意在美食、服飾、數碼產品等方面上花錢,追求高品質。
  • 獨居青年超7700萬,「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獨還是自由?
    姚同經常一個人看電影、玩遊戲、看書,但一個人的狀態並沒有讓他感到孤獨,姚同告訴界面職場,他所理解的「孤獨」是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無交流,而他會經常與朋友聚餐、參加外出活動:「獨居其實帶來的是自由,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也變得更多了,但獨居久了之後,偶爾也會渴望改變生活方式,可能人終究還是需要陪伴。」
  • 貝殼聯合珍愛網揭秘90後獨居生活,超六成人有意向「購房獨居」
    無論或主動或被動,大多數青年群體正感受著獨居。貝殼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90後這一代人中近8成曾有過獨居生活經歷(包括獨自居住、與陌生人合租零溝通式隱形獨居)。從獨居時長看,90後青年平均獨居時長為2.2年,其中獨自一人生活3年及以上的比例達到34.16%。
  • MOTA 低氧酒|翻越柏林圍牆,私奔向南方
    雷婭喝過這麼一次,就對其特殊的酒香和層次豐富的口感念念不忘,待兩人歷經沉浮在澳洲定居,年逾四十的她便試圖重現那晚令人銘心刻骨的風味,可惜屢不可得。尤利安為了留住驚喜,沒有告訴她調製的配方和方法,一如既往地堅持親手為她調製這一款無名雞尾酒。
  • 「陪伴植物」在韓國獨居年輕人中熱銷
    單人戶戶主稱這些植物為「陪伴植物」。崔雪姬(音譯)現年26歲,每天下班回家後,都要查看自己去年購入的6盆綠植。《韓國先驅報》5日援引她的話報導,她去年搬入一處公寓獨自生活,感到孤獨,於是陸續購買綠植擺在家中,大約一個月買一盆。她說:「當我照料這些植物時,感覺非常開心。」崔雪姬說:「我感覺它們就像我的孩子,所以我用『領養』一詞,而不是說『採購』或『買』。」
  • 使用陌聲APP的獨居青年
    類似陌聲APP的社交軟體日趨成為單身青年的情緒出口,緩解孤單的良劑。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發布數據顯示,我國的單身青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人為獨居狀態,對抗孤獨感成為時下單身青年最關注的話題。「空巢青年」的背後,是青年為追求人生更多選擇權利離開家鄉,加上單身而導致的親密關係缺失。獨居青年經歷著不同維度的孤獨感:社交孤獨、情感孤獨與歸屬孤獨。
  • 珍愛網發布90後獨居人群調查 超6成單身獨居青年渴望1年內脫單
    ,尤其是整租獨居最受90後城市青年歡迎。4成90後獨居青年(42.75%)表示自己「經常感到幸福」,而認為自己「經常感到孤獨」的獨居青年佔2成(26.15%),整體上90後獨居生活的幸福感高於孤獨感,就男女差異而言,女性獨居質量高於男性,更加享受一個人獨居的狀態。
  • 我們都需要陪伴
    據民政部數據統計,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已達2.4億,其中7700萬人是獨居狀態。預計至2021年我國將有9200多萬獨居成年人口。伊對發布的《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的單身青年集中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小城青年是單身人群的「主力軍」。獨處,已經是很多人無法迴避的一種生活狀態。
  • 2億獨居人群,RIO微醺如何爭取你的「獨處時刻」?
    文|胖鯨頭條RIO銳澳旗下品牌微醺瞄準都市獨居青年,選擇契合品牌調性的獨居生活類真人秀綜藝,通過把握節目質量與內容製作,將「陪伴年輕人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的品牌理念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場景,並在場景中連結用戶情感,「潤物細無聲」地佔領其心智,為培養消費習慣,提升復購率打下基礎。
  • 韓國頂流男星獨居生活曝光:原來獨居是會上癮的
    其實在娛樂圈中,獨居的明星有很多,一屋一人,三餐四季,看著好像很孤獨寂寞,而事實是獨居是會上癮的。據民政部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超過7700萬人是處於獨居狀態的,並且在知乎上,與獨居相關的話題,已經超過2200多條問答。
  • 實拍蝸居地下室的北漂青年男女,孤單寂寞是常態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北漂一族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那些懷揣著夢想的當代青年男女,他們在那裡尋找著機遇,渴望著成功。
  • 這些顏值爆表的小冰箱,最適合獨居青年
    一個人住的獨居青年100L左右的單門冰箱就夠了,但如果你不是經常搬家,冰箱還是買大一點好,因為一個人的生活你根本想不到以後有多少東西要放冰箱。  挑選的時候還有一個小tips需要大家知道的,冰箱的容積可以直接在型號上辨認出來,比如型號BC-130UKA,就表示這個冰箱的容積是130 L。
  • 澳大利亞的美景、美食和MOTA酒
    大堡礁是澳大利亞最令人嚮往也最值得一看的景點,凱恩斯和聖靈群島都是遊客會選擇前往觀賞大堡礁的好地方。除了龍蝦,澳洲的酒也是全世界知名。澳洲日照充足,雨水豐沛,果實生長的繁茂又健碩。澳洲人喜歡喝酒,不論是年輕人、老年人都愛去小酒吧。在滿大街的酒吧裡,你可以選擇常見的洋酒、葡萄酒、啤酒、雞尾酒。
  • 空巢青年:「空巢」是自嘲也是無奈,晚上九十點鐘最孤獨
    「空巢青年」與「蟻族」「蝸居」等名詞的出現一樣,伴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人口遷移而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其中,忍受寂寞是「空巢青年」難以言說的艱辛,居住條件差和缺乏情感寄託是他們面臨的主要困境。此外,大城市的人才流動性強,落戶和買房的難度大,搬家、跳槽頻繁,也讓這些年輕人難以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居生活?這組數據戳心了……
    針對「空巢青年」,人民智庫對他們選擇獨居的原因、生活方式以及對未來的期待等內容進行了調查,並為進一步改善「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提出對策建議。雖然「空巢青年」享受獨居帶來的自由與輕鬆,也能夠樂觀面對一人生活帶來的困擾和不便,但他們在迫切希望從以往的集體生活、家庭生活、鄉土社會宗族關係中脫離的同時仍存在對親密關係的渴望,31.7%獨居三年以上的受訪者對「婚戀問題」感受到最大壓力,明顯高於平均水平。婚戀壓力在獨居三年以上和不到一年的「空巢青年」中更為普遍。
  • 如果花這份錢,也許是一個溫暖的陪伴
    記得趙本山的春晚小品《鐘點工》,講述了一個老人孤獨寂寞,兒子花錢找來一個陪聊老太太的故事。宋丹丹那句「再嘮十塊錢」讓觀眾捧腹大笑,同時也讓人對空巢老人的處境一陣心酸。我的鄰居李奶奶,今年76歲,已經獨居生活8年多,3個子女在北京、廣州工作生活。
  • Wonderlab代餐刷爆朋友圈,中堅青年集體養生?
    諮詢公司 Euromonitor 2017 年的報告稱,過去 15 年中,酒飲市場第一次因健康因素下滑,消費者在尋求更健康、熱量更低的酒飲。 「無醇酒真的可以消除酒精帶來的風險嗎?」 「無醇≠不含酒精」 無酒精酒類(Non-alchoholic),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無醇,未必就不含酒精,只是酒精含量比較低。
  • 《獨居冰島的一年》一個人的生活,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壞
    從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她思想上的一些轉變,也看到獨居的快樂,獨居的苦悶,總的來說,一個人的生活,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壞,它可能會成就一個人,也可能會毀掉一個人。下面我將從以上二方面來闡述獨居生活的正反面,並結合現實情況給出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