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兩種魚和維多利亞湖的故事

2021-02-19 熱帶魚圖鑑

        在東非大裂谷,自北向南排列著三個以慈鯛著稱的大湖: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yika)和馬拉威湖(Lake Malawi),它們均憑藉慈鯛(Cichlidae)而聞名於世,這三個湖中的慈鯛都具有極高的多樣性,是湖中最繁盛的魚類。

        至少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是這樣的..


維多利亞湖(右上) 坦葛尼喀湖(左下)

        20世紀六十年代,維多利亞湖畔的漁民們迎來了福音。

        為了滿足沿岸人們的蛋白質需要,尼羅尖吻鱸(Lates niloticus)和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被引入湖中,尤其是尼羅尖吻鱸,它生長迅速,體型龐大,簡直是再好不過的蛋白質來源(雖然可能並不好吃),而湖中五顏六色的慈鯛則是純天然的飼料,豈不美哉?

體長可達2米長達尼羅尖吻鱸是非洲最大的淡水魚

這個大小對於尼羅尖吻鱸來說相當正常

尼羅羅非魚

        沒人想到噩夢即將降臨。

        80年代,尼羅尖吻鱸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它本來就體型碩大,小到慈鯛,大到尼羅鱷,都在它的食譜之內,而維多利亞湖裡最大的原生魚就是肺魚和一些鯰魚,尼羅尖吻鱸比它們都大——於是顯而易見的,尖吻鱸大吃特吃,湖中原生魚類迅速減少,藻類也因為失去藻食性魚類的控制而開始暴增,原本清澈的湖水逐漸因為充滿藻類而變得渾濁。

        維多利亞湖,已經不再是原來的維多利亞湖。

一隻捕獲於維多利亞湖的尼羅尖吻鱸

馬拉威湖(上)        維多利亞湖(下)

        近年來,由於維湖日趨貧瘠,再加上人類的大量捕撈(維湖支持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內陸捕撈),當地的尼羅尖吻鱸已經開始不堪重負,逐漸衰退,似乎是慈鯛反攻的絕好機會,但此時湖中四百餘種樸麗魚族(Haplochromini)慈鯛已經有40%的物種絕滅或野外絕滅,剩下的也有一部分以很低的數量維持著種群,維湖的慈鯛,現在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奈裡樸麗魚(H.nyererei)暫時還無危

苦樸麗魚(H.thereuterion)雖然倖存了下來,但數量少得可憐

火翼樸麗魚(H.igneopinnis)成為了瀕危物種

虹彩樸麗魚(H.iris)則被評定為極危

雜色羅非魚(O.variabilis)也是個極危物種

美味羅非魚(o.esculentus)和雜色羅非魚落到了一樣的境地

而彎銳棘非鯽(H.retrodens)可能已經滅絕了

        失去的,已經無法挽回,現有的,不知何時也會失去。

其他魚類,如項斑燈鱂(A.spilauchen),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而它的美洲近親,孔雀花鱂(P.reticulata)也已經進入湖中

        在尖吻鱸數量尚少時,原生慈鯛對幼年尖吻鱸的捕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當氣候變化,慈鯛衰落,尖吻鱸便迅速崛起,此前慈鯛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

幼年的尼羅尖吻鱸看起來很可愛,但它很快就會變成強大的獵手

        慈鯛比起尖吻鱸,無論是進化程度還是智商,都更勝一籌,護幼的習性也極大的提高了後代的存活率,只是,在絕對的體型優勢面前,一切優勢,都只能是空談。

曾經,維多利亞湖中80%的魚類都是樸麗魚族,但現在,這個數字屬於尖吻鱸

        在維多利亞湖西南方,是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另一個世界聞名的慈鯛之湖。在那裡,有五種原生的羅非魚(其中就包括尼羅羅非魚)和四種原生的尖吻鱸,但它們與其他魚類和睦相處,井水不犯河水;維湖的北面,是兩個入侵物種的模式產地尼羅河——世界第一大河,在那裡,尖吻鱸、羅非魚、其它慈鯛,當然還有脂鯉和鯉科等,也都互不幹擾,河中相當太平。

非洲第一大湖: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大魚頗多,比如體長將近一米的巨型慈鯛小鱗鮑倫麗魚

與其他羅非魚不太相同的坦噶尼喀湖羅非魚(O.tanganicae)

窄體尖吻鱸(L.angustifrons)體長與尼羅尖吻鱸相當

世界最大的非洲脂鯉,巨狗脂鯉(H.goliath)也分布於此

在這裡,還有世界最大的淡水魨類,姆布魨(T.mbu)

尼羅河的慈鯛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比如萊氏伴麗魚(H.leturneuxi)

       唯獨維多利亞湖,它缺乏上層的大型捕食者,一直滿足於小魚內耗的局面,而尼羅尖吻鱸徹底改變了這一切,食物鏈結構的突變使維湖猝不及防,湖中的原生物種幾乎束手無策,於是,一批一批的慈鯛,在殘酷的捕食和競爭中,迅速敗下陣來。

兩米長的維多利亞肺魚(P.aethiopicus)已經是湖中最大的魚類

革胡鯰(C.gariepinus)要小一些,但也能長到1.7m長

         尼羅羅非魚和尼羅尖吻鱸之所以成為入侵物種,並不是因為它們殘暴貪食,而是因為它們不屬於這裡,它們的到來令維湖猝不及防。

再看一遍美麗的維多利亞湖,而未來,它能否恢復?

相關焦點

  • 中秋節,不要錯過這兩種魚和維多利亞湖的故事
    維多利亞湖(右上) 坦葛尼喀湖(左下)曾經,維多利亞湖中80%的魚類都是樸麗魚族,但現在,這個數字屬於尖吻鱸在維多利亞湖西南方,是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另一個世界聞名的慈鯛之湖。
  • 消逝的維多利亞湖
    一夜暴風雨過後,維多利亞湖恢復了平靜。窄小而破舊的漁船停泊在岸邊,吸引了一群白鷺前來覓食。它們拍打著翅膀,尋找那些被遺落在船上的魚。漁民們剛剛捕獲的魚被當地婦女買下,晾乾之後出售。維多利亞湖連接著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肯亞三個非洲國家,總面積近7萬平方公裡,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約3000萬~5000萬人依賴其水源生活。在這裡,曾經遊弋著數百種魚類,那是億萬年自然選擇的結果。然而,隨著尼羅河鱸魚在湖中迅速繁衍,瘋狂吞噬本土魚類,至少有兩百種魚由此滅絕。
  • 維多利亞湖的秘密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世界第二。在我的眼中,非洲的外形像是一塊巨大的石罄,維多利亞湖便是這塊石罄的罄眼,如同非洲的眼睛,是一汪多情的飽含淚水的眼睛。,這些是我的記憶,而這些遠比不上維多利亞湖的博大,這博大似海,讓人心生豪邁,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與蘇子神交,當不虛此行。
  • 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維多利亞湖的秘密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世界第二。在我的眼中,非洲的外形像是一塊巨大的石罄,維多利亞湖便是這塊石罄的罄眼,如同非洲的眼睛,是一汪多情的飽含淚水的眼睛。,看著來自中國的遊人拿著長槍短炮的拍著自然的風景,這些是我的記憶,而這些遠比不上維多利亞湖的博大,這博大似海,讓人心生豪邁,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與蘇子神交,當不虛此行。
  • 認識特別的維多利亞湖
    維多利亞湖位於東非高原,大部分在坦尚尼亞和烏幹達兩國境內,一小部分屬於肯亞。湖泊介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居裂谷間淺寬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於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所以維多利亞湖的成因與東非高原上的其它大湖是完全不同的。
  • 在市場上所看到,維多利亞湖慈鯛,通常是由臺灣魚場所繁殖出來的
    維多利亞湖慈鯛多為紅、黃、藍、黑,其鮮豔的外表不亞於馬拉威湖慈鯛。在鼎盛時期有二十個屬的三百種以上慈鯛在這裡棲息,至少一半是維湖獨有的慈鯛種類,未被記錄的也有兩百種。而如今生活在維多利亞湖慈鯛僅有10000-15000尾左右,是輝煌時代的15%,特有品種40-50種。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在上一期分享的瑪麗王后的故事中,我們提到瑪麗王后收到了來自維多利亞女王的一份安慰大禮包,超過1500件奇珍異寶於是本人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態去了解了這位大名鼎鼎的女王,發現她的故事也特別適合寫一期。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女王、開創了珠寶史上著名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勝利女王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吧!
  • 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
    維多利亞湖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只有一個下遊流出口,尼羅河,從湖的最北端流出,連接著維多利亞湖和Kyoga湖,這是尼羅河的一個較淺的、非常細的延伸。在Kyoga湖的下遊,尼羅河的水從默契森(Murchison)瀑布傾瀉而下,這是魚類遷徙的一個巨大障礙。正是默契森瀑布將維多利亞盆地和尼羅河其餘部分的魚類和與之相關的阿爾伯特湖(Lake Albert)分割開來。
  • 世界地理小區域——維多利亞湖
    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魚類資源豐富。尼羅河鱸魚是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屬肉食性魚,原產於尼羅河、剛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紀50年代,尼羅河鱸魚被引入維多利亞湖,並迅速繁殖。該湖的尼羅河鱸魚經捕撈、加工後多銷往歐洲,成為昂貴的美食。圖示意維多利亞湖的位置及周邊水系。
  • 尼羅河鱸魚入侵維多利亞湖後成吃貨,200多種本土魚被吃「滅門」
    鱸魚富含蛋白質和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但就是這樣一種美味的鱸魚,但是在非洲卻成為了危害一方的入侵物種。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中,尼羅河鱸魚幾乎成為了這裡的霸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尼羅河鱸魚被人們帶到了這裡。
  • 新朋友表示:海釣真的好累啊「維多利亞號的海釣故事」
    說出這樣的話的人一定是沒有去過海釣和對海釣不了解了。海釣是一項富有激情和很考驗耐力的的運動,一點也不亞於長跑運動。在我們維多利亞號上,有一位初次體驗海釣的朋友,他在海釣前就覺得很簡單,可是在他釣到魚之後,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 維多利亞湖成為非洲最大淡水魚產區
    新華網奈洛比1月8日電(記者荊晶)據《東非人報》8日報導,位於肯亞、烏幹達和坦尚尼亞三國交界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目前已經成為非洲最大的淡水魚產區。  報導說,維多利亞湖漁業組織近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稱,近年來,維多利亞湖年產魚量平均約為80萬噸,價值超過5.9億美元,其中,僅尼羅河鱸魚出口一項就能帶來約2.5億美元的收入。漁業為大約200萬人直接或間接創造了就業崗位。  報導說,調查顯示,2000年至2006年間,維多利亞湖漁業呈穩步發展的態勢。
  • 沒釣到魚,船友的反應都這麼有趣的嗎?「維多利亞號的海釣故事」
    然而現實,並非總是一帆風順,釣不到魚的情況也會時有發生。面對這樣殘忍的現實,我這群夥伴的反應,太有趣了。【「死要面子」型】經典語錄:「不要問我了,去問隔壁吧,快去。」【「看破人生」+「吐槽打擊」型】經典語錄:「釣條魚是不容易的,開開心心就好,吹吹牛是可以的」【豁達樂觀型】經典語錄:(燦爛的笑容)「只釣到兩條,只釣到兩條!」看到這裡,或許這是會有人調侃說,釣不到魚,是不是釣魚的技術不行?
  • 維多利亞湖為何會有尼羅河鱸魚?
    維多利亞湖雖位於東非大裂谷,卻不是東非大裂谷形成時形成的。非洲有三大湖,另兩個是坦噶尼喀湖和馬拉威湖。注意這兩個湖的形狀,全是條型狀,與東非大裂谷很相似。而維多利亞湖卻像一個大盆,這是因為地殼發生運動時造成的,與東非大裂谷沒多少關係。
  • 維多利亞湖慈鯛,體型並不大,多在10釐米左右
    維多利亞湖慈鯛多為紅、黃、藍、黑,其鮮豔的外表不亞於馬拉威湖慈鯛。在鼎盛時期有二十個屬的三百種以上慈鯛在這裡棲息,至少一半是維湖獨有的慈鯛種類,未被記錄的也有兩百種。而如今生活在維多利亞湖慈鯛僅有10000-15000尾左右,是輝煌時代的15%,特有品種40-50種。
  • 久仰大名,兇悍的維多利亞湖慈鯛!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啊!
    我們是最專業,最好玩,最靠譜的觀賞魚玩家平臺  目前市場上火熱的三湖慈鯛
  • 維多利亞湖的尼羅河鱸魚富含有益人體的脂肪酸
    維多利亞湖的尼羅河鱸魚富含有益人體的脂肪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22:13 來源:   新華網三蘭港2月6日電(記者義高潮)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一項研究顯示,非洲維多利亞湖出產的尼羅河鱸魚體內富含一種對人類心腦血管有益的脂肪酸——歐米加3型不飽和脂肪酸。
  • 科普文獻丨關於維多利亞湖的18個事實
    5.維多利亞湖位於哪裡,無論如何?除了它的大小和歷史,關於這個巨大的熱帶湖泊的許多更有趣的事實與其中心位置有關。那麼,維多利亞湖到底在哪裡?對這個問題最簡單的答案是東非中部。7.尼羅河的源頭在與維多利亞湖接壤的幾個國家中,烏幹達可以說是最值得注意的。維多利亞湖在烏幹達流入尼羅河。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和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從維多利亞湖向北延伸,向北流經數千英裡,穿過非洲東部進入埃及,最終流入地中海。
  • 精彩秀洲故事——湖
    今天,請大家和小編一起 來了解有關秀洲那些湖、蕩背後的故事。 1984年2月至1985年4月,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周邊鄉鎮居民圍湖2.8平方公裡,將梅家蕩開發成了國家級「五大商品魚養殖基地」之一,共建設魚塘310隻,內塘養殖面積達4000餘畝。
  • 勞木:回應網友,說說非洲維多利亞湖
    有的網友認真提問題,還很具體,一位深圳的網友問:能橫著渡維多利亞湖嗎?相信從勞木略加修改補充的這篇多年前寫的文章中,可以得到答案。文如下:鑲嵌在東非高原上的維多利亞湖,作為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以其廣袤浩渺和風光旖旎而馳名。它有時微波細浪,有時怒濤排空;岸邊天鵝徘徊,湖上漁鷹翻飛,雄渾中透著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