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28日正式啟動。島內近期一份旅遊報告顯示,除購物及逛夜市為旅客在臺最主要活動外,大陸旅客以遊湖、參觀古蹟較多。臺灣獨有的古蹟建築吸引了同樣接受中華文化薰陶的大陸遊客的偏愛,因為在那裡我們不僅能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更能體味到經歷時代變遷而與眾不同的臺灣文化。
本期《暢遊臺灣》將帶大家遊覽臺灣各地主要的古蹟建築,當然,耳聞不如一見,到臺灣購物品嘗美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來這些文化古蹟走走,讓你的旅程更有內涵!
北部——不止故宮博物院
提到臺北的古建築群,最著名的當屬臺北故宮博物院了,這座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宮殿色彩的「城」,述說著她年輕的「容貌」,還有那歷經千年的「心」。
走進臺北故宮博物院>>>>
歷史淵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於抗日戰爭的前夕,選擇重要文物南遷。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運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1957年,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後"中央博物院"歸併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臺中運至臺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
中華珍寶
肉形石與翠玉白菜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白瓷嬰兒枕
毛公鼎 《帝鑑圖說》和清明上河圖 銅狗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票價:全票:100臺幣;20人以上團體票:80臺幣。
交通:搭聯營公車213、255、304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下車。地址:臺北市至善路2段221號
走進臺北寺廟﹝教會﹞
作為深受儒家思潮薰陶的寶島臺灣,各地都有精美的孔廟建築,這些建築系借鑑曲阜本廟,而以漳、泉兩州文廟為藍圖,廟內共設大成殿、崇聖祠、東西廡、東西廂、儀門等。
殿內祀奉至聖先師孔子,擁有許多遵古制所作禮器與樂器,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時祭孔大典即派上用場。
除了孔廟,因海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各種神明也成了在地漁民的保護者,被供養。
1、龍山寺 | 2、清水巖 | 3、霞海城隍廟 | 4、孔廟 |
5、保安宮 | 6、行天宮 | 7、劍潭古寺 | 8、慈佑宮 |
9、仙跡巖 | 10、指南宮 | 11、樟山寺 | 12、照明寺 |
13、關渡宮 | 14、金龍寺 | 15、碧山巖 | 16、陳德星堂 |
17、李春生宅禮拜堂 | 18、法藏寺 | 19、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 20、普濟寺 |
21、天恩宮 | 22、濟南教會 | 23、青山宮 |
|
臺北其他古建築欣賞
1、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 2、艋舺老街 | 3、紅樓電影博物館 | 4、大同老街 |
5、林安泰古厝 | 6、圓山貝冢 | 7、忠烈祠 | 8、溫泉博物館 |
9、勸業銀行舊廈 | 10、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 11、鹽館(辜顯榮舊宅) | 12、市府舊址 |
13、紫藤盧 | 14、學海書院 |
桃園,客家人文馨香
在桃園縣文化局的網站上赫然寫著這樣一段話:桃園名剎,儒道佛大熔爐,道出民間對幸福的祈望;桃園古宅,樸實優雅,樹立平民上進的典範;敬字亭,敬紙惜字,客家的人文馨香;桃園神社,是臺灣歷史的見證…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壽山巖觀音寺 蓮座山觀音寺
大溪齋明寺 新屋範姜祖堂 桃園景福宮
蘆竹五福宮 桃園忠烈祠
龍潭聖跡亭 白沙岬燈塔
新竹,清代北臺灣首府
湖口八角紅樓
新竹古稱竹塹,是臺灣北部開發最早的老城市,根據史料記載,漢人入墾的時間大約在18世紀初期,當時的移民一方面開墾田地,一方面與平埔族道卡斯人互市交易,位於頭前溪口的「舊港」,即昔日竹塹的對外口岸,正是臺灣與大陸最近的直線距離。
竹塹曾是清代北臺灣首府,由於昔日與大陸間舟楫往返便利,因此造就了竹塹的興起,今天的北門街,便是當時港口通往城內的要津,也是最早發展的老商街。>>>>
基隆,清朝槓子寮炮臺 戰略價值古蹟風華
苗慄,竹南崎頂子母隧道
宜蘭,頭城老街
中部——採擷新感動
升格「五都」的臺中雖繁華熱鬧,但許多老建築仍保有幽幽古意,穿街走巷慢慢逛,不經意間,都可遇見老臺中的迷人風韻與姿採。
很久沒到懷念的中臺灣走走了吧!不妨找個假期,或忙裡偷閒,來趟臺中市尋古之旅,在巷弄裡或馬路旁,都可遇見老臺中的丰采。無論是賞古蹟、看展覽,拿著相機留下回憶,或是走進老屋喝杯咖啡,都是夏日沉澱身心、怡情養性的好方法。>>>>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縣政府對面的永樂街形象商圈內;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為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原)臺中縣,霧峰林家花園、大甲鎮瀾宮
(原)臺中市,萬和宮、臺中火車站
鹿港小鎮,「臺灣紫禁城」龍山寺
雲林,朝聖祈福拜媽祖 雲林北港朝天宮
南部——古遺址之城
南部地區或靠海、漁業人口多的縣市如屏東縣、高雄市、臺南市等地,道教與佛教寺廟數也都破千,且多以媽祖廟、王爺廟居多,如臺南府城天后宮、澎湖天后宮、南鯤(魚身)代天府等。
不同民族發展淵源歷史,也會影響族群祭拜神氏,如客家移民重鎮的宜蘭、屏東、彰化、新竹等縣市,多以供奉山神的三山國王廟為主。>>>>
三級古蹟---臺灣府城大南門 前清英國領事館
一座長8公尺、寬4公尺、高7公尺,重達二百公噸的鄭成功花崗巖石像,高聳的樹立在臺南開山路延平郡王祠的戶外庭園。那騎著駿馬、手持配劍、炯炯有神,露出威嚇神情的面貌,彷佛蓄勢待發,述說著欲再對外徵討,奪回三百多年前的東亞霸權。
透過這座由大陸泉州市贈送給臺南市的石像,不難發現開臺英雄鄭成功對兩岸的影響力。尤其石像的設置,現更成為臺南的文化地標之一。>>>>
嘉義,新港奉天宮 虎爺頭插金花供桌上
屏東,河南堂忠實第、恆春古聚落風情、車城福安宮
東部——獨特的原住民文化
布洛灣遊憩區為太魯閣公園中展示原住民文化與史跡的重要景點,位於燕子口附近的布洛灣河階地上,三面蒼山環繞,景致極為秀麗。這裡過去是泰雅族人據守的要塞,曾發掘出史前文化遺址,如今則是公園精心規劃的泰雅人文遊憩區。「布洛灣」為泰雅族語「巨響的山谷」之意,相傳250年前,泰雅族東賽德克亞族從臺中地區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區進入本地,當他們來到這塊河階地時,遇到大雨並聽到轟然雷響迴蕩山谷,於是便為此地取名「布洛灣」。
太魯閣的泰雅族人傳統上居住在河階臺地,以山田焚墾及狩獵為生,並發展出相當優異的編織技巧;今日的布洛灣便保留了傳統泰雅民居建築、織布方式,泰雅人文生態研究中心也設在這裡。>>>>
花蓮,布農族射耳祭、馬太鞍部落
原住民文化是臺灣獨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原住民樸實善良,與大山川溪為舞;他們熱情好客,傳延著對祖先的熱愛;他們聰明智慧,無聲地訴說這各個部落的生命史。去臺灣旅遊,你或許會更留意少數民族服裝和配飾,但是其中蘊含的文化記憶,需要你去了解!>>>>
逛街購物品美食,這樣的旅程是單調、表面化的,物質的享受能滿足遊客的精神需求嗎?到臺灣旅遊,我們應該能更真切的感受在地文化吧,因為那裡有熟知的「故宮」、媽祖、孔廟...耳熟能詳的名字,卻未能近距離親密,如今陸客自由行啟程,兩岸文化交流日益活絡,越來越多的大陸兄弟姐妹可以去臺灣轉轉,看看那些臺灣的文化古蹟,傾聽彼此相通的文明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