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宗旨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宗旨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再次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牢記自身所承擔的光榮使命與歷史重任,就是從建黨伊始就秉承下來的、鐫刻於中南海新華門紅牆上的那五個金色大字「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一以貫之,由始而終。

任何偉大的思想體系都有一以貫之的理念

任何一個思想體系要想長盛不衰,經久相傳,就必須具備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正如孔子對學生曾參所言:「吾道一以貫之」。正是有了這一以貫之的道統,孔子死後,儘管「儒分為八」,但儒之為儒,儘管經歷數千年,直至近代都有其保守的仁義核心理念。在古希臘哲學中,最著名的即是柏拉圖的「理念論」。他認為日常感覺到的現象世界,「總是變化不居的、不真實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絕對存在」。在他看來,理念世界是原型,現象世界是摹本,萬事萬物都是對理念世界的分享。在佛學中,有著名比喻「月映萬川」。月映萬川,簡要而言,即「千江有水千江月」,映照在江河湖海之中雖有萬月,但江河湖海之萬月仍本於天上之一月。在儒學傳統中,有宋明理學中著名的「理一分殊」。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解釋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時曾言:「理會得時,繁文末節皆在其中。『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卻只是這個道理。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蓋為道理出來處,只是一源。散見事物,都是一個物事做出底。」朱熹從本體論角度指出,總合天地萬物的理,只是一個理,分開後每事物都各有一理。但千差萬殊之物都集中體現統一的「理」。「萬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則其理之用不一。」由此可見,無論古今中西,一個共同體要想能永葆朝氣,持久團結,永不分裂,就要成就一個偉大的思想體系,就必須在其中型塑從一而終、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無論風雲怎樣際會,時代如何發展,最後都能分享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能保持高度的思想統一,凝聚共同體意識。

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宗旨:為人民服務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僕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等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進而在中國革命的偉大鬥爭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的革命鬥爭就有了主心骨。

本來按照經典馬克思列寧主義,工人階級是反對資產階級鬥爭的主要力量,是需要從被剝削、壓迫中解放的主要對象。但是近代以來,伴隨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工業革命並未得以全面開展,資本主義並未實現充分發展,由此導致工業無產階級隊伍並未壯大。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結合中國國情,認識到了要想達到反帝反封建的目的,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農民這個在中國人數最多、範圍最廣、受壓迫最深最重的階級的重要性。由此,毛澤東在秋收起義時就鮮明地打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稱號,進而計劃組建「工農共和國」。

但是隨著中日民族矛盾的迅速尖銳,超越了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後,中國共產黨迅速調整了黨的路線方針,依靠誰為了誰的對象逐漸從「工農」變成了「人民」。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談了為何要把「工農共和國」改為更具包容性的「人民共和國」:「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因為日本侵略的情況變動了中國的階級關係,不但小資產階級,而且民族資產階級,有了參加抗日鬥爭的可能性。」他還指出,「人民共和國去掉帝國主義的壓迫,使中國自由獨立,去掉地主的壓迫,使中國離開半封建制度,這些事情就不但使工農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得了利益。包括工農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為何此時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便開始考慮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整體性,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在筆者看來,還有另一重要原因,即中國共產黨必須接續數千年中華文明的「民本」思想傳統,使得每個共產黨員身上必須具備這一文化基因。正如毛澤東在1938年《論新階段》中所言:「成為偉大中華民族之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他力圖把孔夫子到孫中山一脈相承的民本傳統融入偉大的革命實踐中,實現馬克思主義徹底中國化,把為人民利益代言的士人君子轉變為實現人民解放的革命先鋒隊。

由此我們黨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國情,依靠誰、為了誰的對象就逐漸從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到階級矛盾的「工農」,再到民族矛盾後的「人民」,實現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歷史性跨越。從為無產階級服務,到為工農服務,最後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宗旨升華為延安時期的「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宗旨。雖然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宗旨,但始終沒有忘記中國共產黨首先代表的是無產階級、工農的利益,這在毛澤東那裡是非常明確的,「中國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是工人和農民,所以人民共和國應該首先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利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接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與宗旨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就任總書記首次記者見面會就提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並強調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並多次給出了強有力的理論說明,闡釋了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是一以貫之秉承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不能人為割裂、彼此對立、相互否定。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鬥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把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宗旨從革命、建設時期,繼續推進到了改革階段,明確了這是一個不斷「為人民服務」的接續奮鬥的歷史過程。不僅於此,2014年4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進一步指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習近平總書記還試圖把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宗旨更推進一步,接續1840年來的鬥爭史,以至於上承自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並進而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由此,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力圖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各個階段的實踐探索,以初心與宗旨一以貫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塑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宗旨——為人民服務,正如他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所言:「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並且把這個初心與宗旨,不僅統貫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90多年奮鬥史、60多年發展史、30多年探索史,而且接續170多年鬥爭史,上承5000年文明史。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讓全黨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試圖用一以貫之「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與宗旨貫穿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理念,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文化引領和強大精神動力。(張 城)

相關焦點

  • 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宗旨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宗旨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宗旨:為人民服務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僕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 【大家談】一以貫之持之以恆才能成就偉大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高屋建瓴,認知深邃,視野廣闊,更有力度溫度,要求中央和省部級領導幹部一以貫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不斷開創新時代新局面。  大千世界千條萬緒,但貫通下來是「道法自然」。老子認為宇宙的總規律只有一個,並認為對立物相互依存、轉化,包括人類社會最終歸於統一。故他一再使用「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一正。」
  •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
    原標題: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 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以下簡稱「1·5」講話)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最後一個「一以貫之」,實際上深刻說明了「憂患意識」對於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
  • 【黨的宗旨】--群眾路線網--人民網
    【黨的宗旨】 【黨的宗旨】黨的宗旨即一個政黨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圖。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除了忠實地代表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這就決定了黨的根本立場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牢記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一貫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都是人民公僕,是人民勤務員,執政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關於黨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中央的考慮是要為人民做事。為人民服務,是黨的一貫主張,時至今日,仍然很有現實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共產黨人在新形勢下,必須堅守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
  • 孝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做人準則和教育宗旨——究竟什麼是孝
    孝,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一以貫之的做人準則和教育宗旨,也是中華民族敬奉長輩、敦風沐俗的優良文化傳統。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儘管其中也有悖情逆理的乖戾之舉,但大多感人至深,至今不失為有益的參照。
  • 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講話中強調,「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這是政治宣示,是政治要求,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再出發的進軍令。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 時代書局《十論黨的宗旨:重讀為人民服務》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2周年  文化部前常務副部長高佔祥十論黨的宗旨  原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張全景作序推薦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佳教材 黨員幹部公務人員履職必修讀物作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重讀了毛澤東同志關於中國共產黨宗旨與群眾路線的諸多論著,並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緊密聯繫當下我國社會現實,瞻望未來,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領導幹部應該怎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提出了許多重要而中肯的見解。  本書的出版,對於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 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
    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執政體系的理論和現實來源,規定著黨的基本路線、大政方針、階段性任務、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黨員的重要標誌,是黨的理論根基和現實遵循。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它的人民工具本質決定了黨的根本宗旨只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牢記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一貫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都是人民公僕,是人民勤務員,執政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關於黨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中央的考慮是要為人民做事。為人民服務,是黨的一貫主張,時至今日,仍然很有現實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共產黨人在新形勢下,必須堅守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
  • 一以貫之,慎終如始 | 全會裡的文化味兒⑥
    孔子反覆強調「吾道一以貫之」,把學習傳道和克己復禮作為自己的畢生使命,不管是教學相長還是學而時習,都「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哪怕只是在吃一頓飯、睡一場覺的功夫,也絕不忘記有些東西是已經堅持、正在堅持、還要堅持的。這告訴我們,任何一項事業要想長盛不衰、經久相傳,就必須具備一以貫之的「道」。
  • 牢記黨的宗旨 爭做服務表率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明確寫入黨章,執政以後就從未動搖過,黨的八大到十八大通過黨的章程,有關內容先後有些變化,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沒有丟掉,而且得到了加強。
  • 永興鎮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
    7月1日,遂寧市船山區永興鎮在隆重、熱烈的氣氛中召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會議由永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範昊東同志主持,永興鎮機關黨支部全體黨員、各基層黨支部書記、各村(社區)主任和副書記、納新黨員參加了大會。
  • 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
    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執政體系的理論和現實來源,規定著黨的基本路線、大政方針、階段性任務、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黨員的重要標誌,是黨的理論根基和現實遵循。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它的人民工具本質決定了黨的根本宗旨只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人民日報整版談「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中國共產黨在97年的歷史進程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準確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解決重大時代課題,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解決重大時代課題,是因為具有強大的理論創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 三個一以貫之是什麼具體內容全文 要深刻領會
    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三個一以貫之」的精髓要義,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斷推進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和偉大自我革命「兩個偉大革命」。
  • 守初心,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他強調,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講話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的根本指針。
  • 不忘初心:務必牢記宗旨
    原標題:不忘初心:務必牢記宗旨 中國共產黨把這種「為人民謀幸福」的思想主張,叫做黨的根本宗旨,就是毛主席在紀念八路軍戰士張思德時所概括的「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   必須清楚權力是人民給的   什麼叫為人民服務?服務者,公僕也。
  • 錢理文:堅持為民宗旨
    原標題:堅持為民宗旨 為民而生的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同根,堅信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因此,中國共產黨在對待人民的態度上,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在建黨宗旨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執政的理念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根本的工作路線上,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1)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政廣場的西南角,有一座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風格的小樓。歷史上這裡曾是一家名為天鵝之家的咖啡館。
  • 中國共產黨的制勝法寶是什麼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的,「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保持戰略定力是制勝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嚴密組織紀律、強大戰略定力的偉大政黨。